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机制及诊疗现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机制 及诊疗现状
01 定义
定义:心肌缺血性坏死。
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 或中断使得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新定义:缺血引起任何大小的心肌坏死,均为心肌梗死。
新定义为心梗流行病学、临床研究、公共卫生政策制定 及临床实践提供了更为精确且全球统一的定义,具有重 要的意义和价值。
溶栓前要肝素化(4000U/60~80U/kg);
溶栓2-3h后继续肝素抗凝48h(12U/kg·h),避免 再次血栓形成;目标APTT为50~70s,需在第3、6、12 及24h监测。
首选普通肝素
③ 出血并发症重在预防
评估出血风险(GRUSADE评分),决定是否溶栓及抗栓、 抗凝力度;
出血风险高危者,避免连续、同时、同步、重叠且非减量 应用抗栓、抗凝药物;
5型:CABG相关心肌梗死
病因
CABG手术相关
临床表现
基线肌钙蛋白正常,CABG术后48h内肌钙蛋白升高超过正常 值5倍;
基线肌钙蛋白升高,且超过正常值5倍,术后肌钙蛋白超过 基线值20%,且伴有以下至少1项:
急性心肌缺血症状; 新出现的缺血性心电图改变; 新出现的病理性Q波; 影像学检查新出现的与缺血相关的室壁运动异常; 造影发现冠脉夹层、闭塞或侧支闭塞、血栓。
④ 抗栓治疗过程中出血的处理? 抗血小板治疗出血的处理?
消化道出血
轻度出血:继续双抗;
中度出血(Hb下降>30 g/L 或需住院,血流动力学 稳定):先停阿司匹林;
危及生命的活动性出血:停双抗,病情稳定后恢复 (3~5d后恢复氯吡格雷,5~7d后恢复阿司匹林);
服用替格瑞洛出血:停用;轻中度出血直接换氯吡格 雷;重度出血待出血停止后换氯吡格雷。
4型:介入相关性心肌梗死
4a型:PCI相关;
4b型:支架内血栓形成相关
病因
PCI手I术后48h内肌钙蛋白升高超过正常值5 倍; 基线肌钙蛋白升高,且超过正常值5倍,术后肌钙蛋白超过基 线值20%,且伴有以下至少1项:急性心肌缺血症状、新出现的缺 血性心电图改变、新出现的病理性Q波、影像学检查新出现的与 缺血相关的室壁运动异常、造影发现冠脉夹层、闭塞或侧支闭塞、 血栓。
急性心梗溶栓治疗最新观点
STEMI
① 早期溶栓+转运PCI是我国基层医院首选 的救治策略
《2019年中国STEMI指南》:溶栓和PCI缺一不可, 但一定要早;
《2019急性STEMI溶栓治疗合理用药指南》:不能于 120 min内行PCI者,早期溶栓+转运PCI可行,基层可 首选。
② 早期肝素抗凝及抗栓是溶栓成功的关键
双抗至少1年:与是否PCI及支架类型无关;
延长双抗:支架内血栓、再梗死、冠脉解剖复杂、PCI手术复杂、严重 糖尿病、外周动脉疾病、非终末期CKD(特别是Ⅲ期);
不延长双抗:既往出血史、TIA或卒中史、正接受口服抗凝、虚弱、恶 性肿瘤、 Ⅳ~Ⅴ期CKD。
③ 选氯吡格雷or替格瑞洛?
起效时间:替格瑞洛快; 服用频次:替格瑞洛bid(与ADP受体可逆性结合, 起效/失效快),氯吡格雷qd(与ADP受体不可逆性结合); 抗血小板作用:替格瑞洛更强; 出血风险:替格瑞洛高; 不良反应:替格瑞洛呼吸困难、挫伤、鼻出血高于氯吡格雷; 肾功能不全:首选氯吡格雷; 痛风/高尿酸血症:首选氯吡格雷; 氯吡格雷低反应性:加量或换替格瑞洛。
03 诊治进展
一、诊断进展
从3:2模式转变为1+1模式 01 3:2模式 缺血性胸痛病史 心肌缺血及坏死的心电图动态演变 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升高及动态改变 3条中2条符合即可诊断 02 1+1模式 第一个1:心肌坏死标记物(TnI,TnT或CK-MB)的升降回落 第二个1:下述4条中1条存在时: 心肌缺血症状; 冠脉介入治疗术后; ST段抬高或压低; 出现病理性Q波。
二、治疗进展
治疗原则 尽快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挽救濒死的
心肌,防止梗死扩大。 方法 ① 监护和一般治疗
休息、吸氧、监测、护理 ② 解除疼痛
杜冷丁/吗啡;硝酸制剂。心肌再灌注疗法可有效地解除疼痛 ③ 消除心律失常
必须及时消除,以免引起猝死 室性心律失常(VPBs)/室性心动过速(VT):利多卡因立即静脉注射 室颤(Vf):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缓慢性心律失常:阿托品/起搏 ④ 再灌注治疗 溶栓、介入、CABG
溶栓药物对白色血栓作用差,且有潜在促凝作用,恶化病情。
抗血小板治疗的疗程
① 常见抗血小板药物
环氧化酶(COX)-1抑制剂——阿司匹林;
P2Y12抑制剂——氯吡格雷、替格瑞洛; 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抑制剂——替罗非班和依 替巴肽。
② 双联抗血小板——所有急性心梗的基础治疗
尽早服用:发病前未服药者,应立即嚼服阿司匹林300mg;需急诊PCI 或溶栓者,加服氯吡格雷300mg或替格瑞洛180mg;
2型:继发性心肌梗死
即氧供需失衡(冠脉痉挛、贫血、低血压等)导致缺血
而继发的心肌梗死。 病因
心肌灌注减少:冠状动脉痉挛、微循环障碍、冠脉栓塞、持续心动过
缓、低血压或休克、呼衰、重度贫血; 心肌耗氧量增加:持续心动过速、严重高血压。
临床表现
肌钙蛋白升高、有与冠脉血栓无关的心肌氧供需失衡的证据且伴有 以下至少1项:
应用肝素时规范监测APTT/ACT;
联合PPI降低胃肠道出血风险。
④ 及时发现、处理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多发生于再灌注治疗的瞬间或2-3h内;
前壁心梗以快速型心律失常多见,下壁心梗以缓慢 型心律失常为主。
急性NSTEMI 不推荐溶栓
原因:STEMI的血栓为富含红细胞及纤维蛋白原的红色血栓, NSTEMI的血栓为富含血小板的白色血栓。
急性心肌缺血症状; 新出现的缺血性心电图改变; 新出现的病理性Q波; 影像学检查新出现的与缺血相关的室壁运动异常。
3型:心脏性猝死
病因
可疑心肌缺血
临床表现
症状提示心肌缺血,并可疑伴有新出现的心电图缺血改变、 左束支传导阻滞或心室颤动,或造影/病理证实冠脉血栓。
但在明确心肌损伤标志物前已死亡,或通过尸检证实心肌梗 死。
颅内出血
立即停药,症状改善数天后,单抗,首选吲哚布芬 或西洛他唑;
缺血性卒中出血转化:病情稳定 10 d至数周后, 酌情开始抗栓;75岁以上脑出血,先影像学评估出血情 况。
其他重要部位出血
轻微出血、小出血:继续双抗; 中度出血:尽量单抗; 严重出血(Hb 下降 > 50 g/L,需住院,血流动力学 稳定):停双抗,出血停止后恢复; 危及生命的出血:停用所有抗栓药物。
02 心肌梗死5大分型
根据新定义,心肌梗死分为5型
1型:自发性心肌梗死
即冠脉斑块糜烂或破裂、裂隙或夹层等所致的
心肌梗死。 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破裂伴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
肌钙蛋白升高,同时伴有以下至少1项:
急性心肌缺血症状;
新出现的缺血性心电图改变; 新出现的病理性Q波; 影像学检查新出现的与缺血相关的室壁运动异常; 冠脉造影或尸检发现冠脉血栓。
01 定义
定义:心肌缺血性坏死。
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 或中断使得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新定义:缺血引起任何大小的心肌坏死,均为心肌梗死。
新定义为心梗流行病学、临床研究、公共卫生政策制定 及临床实践提供了更为精确且全球统一的定义,具有重 要的意义和价值。
溶栓前要肝素化(4000U/60~80U/kg);
溶栓2-3h后继续肝素抗凝48h(12U/kg·h),避免 再次血栓形成;目标APTT为50~70s,需在第3、6、12 及24h监测。
首选普通肝素
③ 出血并发症重在预防
评估出血风险(GRUSADE评分),决定是否溶栓及抗栓、 抗凝力度;
出血风险高危者,避免连续、同时、同步、重叠且非减量 应用抗栓、抗凝药物;
5型:CABG相关心肌梗死
病因
CABG手术相关
临床表现
基线肌钙蛋白正常,CABG术后48h内肌钙蛋白升高超过正常 值5倍;
基线肌钙蛋白升高,且超过正常值5倍,术后肌钙蛋白超过 基线值20%,且伴有以下至少1项:
急性心肌缺血症状; 新出现的缺血性心电图改变; 新出现的病理性Q波; 影像学检查新出现的与缺血相关的室壁运动异常; 造影发现冠脉夹层、闭塞或侧支闭塞、血栓。
④ 抗栓治疗过程中出血的处理? 抗血小板治疗出血的处理?
消化道出血
轻度出血:继续双抗;
中度出血(Hb下降>30 g/L 或需住院,血流动力学 稳定):先停阿司匹林;
危及生命的活动性出血:停双抗,病情稳定后恢复 (3~5d后恢复氯吡格雷,5~7d后恢复阿司匹林);
服用替格瑞洛出血:停用;轻中度出血直接换氯吡格 雷;重度出血待出血停止后换氯吡格雷。
4型:介入相关性心肌梗死
4a型:PCI相关;
4b型:支架内血栓形成相关
病因
PCI手I术后48h内肌钙蛋白升高超过正常值5 倍; 基线肌钙蛋白升高,且超过正常值5倍,术后肌钙蛋白超过基 线值20%,且伴有以下至少1项:急性心肌缺血症状、新出现的缺 血性心电图改变、新出现的病理性Q波、影像学检查新出现的与 缺血相关的室壁运动异常、造影发现冠脉夹层、闭塞或侧支闭塞、 血栓。
急性心梗溶栓治疗最新观点
STEMI
① 早期溶栓+转运PCI是我国基层医院首选 的救治策略
《2019年中国STEMI指南》:溶栓和PCI缺一不可, 但一定要早;
《2019急性STEMI溶栓治疗合理用药指南》:不能于 120 min内行PCI者,早期溶栓+转运PCI可行,基层可 首选。
② 早期肝素抗凝及抗栓是溶栓成功的关键
双抗至少1年:与是否PCI及支架类型无关;
延长双抗:支架内血栓、再梗死、冠脉解剖复杂、PCI手术复杂、严重 糖尿病、外周动脉疾病、非终末期CKD(特别是Ⅲ期);
不延长双抗:既往出血史、TIA或卒中史、正接受口服抗凝、虚弱、恶 性肿瘤、 Ⅳ~Ⅴ期CKD。
③ 选氯吡格雷or替格瑞洛?
起效时间:替格瑞洛快; 服用频次:替格瑞洛bid(与ADP受体可逆性结合, 起效/失效快),氯吡格雷qd(与ADP受体不可逆性结合); 抗血小板作用:替格瑞洛更强; 出血风险:替格瑞洛高; 不良反应:替格瑞洛呼吸困难、挫伤、鼻出血高于氯吡格雷; 肾功能不全:首选氯吡格雷; 痛风/高尿酸血症:首选氯吡格雷; 氯吡格雷低反应性:加量或换替格瑞洛。
03 诊治进展
一、诊断进展
从3:2模式转变为1+1模式 01 3:2模式 缺血性胸痛病史 心肌缺血及坏死的心电图动态演变 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升高及动态改变 3条中2条符合即可诊断 02 1+1模式 第一个1:心肌坏死标记物(TnI,TnT或CK-MB)的升降回落 第二个1:下述4条中1条存在时: 心肌缺血症状; 冠脉介入治疗术后; ST段抬高或压低; 出现病理性Q波。
二、治疗进展
治疗原则 尽快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挽救濒死的
心肌,防止梗死扩大。 方法 ① 监护和一般治疗
休息、吸氧、监测、护理 ② 解除疼痛
杜冷丁/吗啡;硝酸制剂。心肌再灌注疗法可有效地解除疼痛 ③ 消除心律失常
必须及时消除,以免引起猝死 室性心律失常(VPBs)/室性心动过速(VT):利多卡因立即静脉注射 室颤(Vf):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缓慢性心律失常:阿托品/起搏 ④ 再灌注治疗 溶栓、介入、CABG
溶栓药物对白色血栓作用差,且有潜在促凝作用,恶化病情。
抗血小板治疗的疗程
① 常见抗血小板药物
环氧化酶(COX)-1抑制剂——阿司匹林;
P2Y12抑制剂——氯吡格雷、替格瑞洛; 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抑制剂——替罗非班和依 替巴肽。
② 双联抗血小板——所有急性心梗的基础治疗
尽早服用:发病前未服药者,应立即嚼服阿司匹林300mg;需急诊PCI 或溶栓者,加服氯吡格雷300mg或替格瑞洛180mg;
2型:继发性心肌梗死
即氧供需失衡(冠脉痉挛、贫血、低血压等)导致缺血
而继发的心肌梗死。 病因
心肌灌注减少:冠状动脉痉挛、微循环障碍、冠脉栓塞、持续心动过
缓、低血压或休克、呼衰、重度贫血; 心肌耗氧量增加:持续心动过速、严重高血压。
临床表现
肌钙蛋白升高、有与冠脉血栓无关的心肌氧供需失衡的证据且伴有 以下至少1项:
应用肝素时规范监测APTT/ACT;
联合PPI降低胃肠道出血风险。
④ 及时发现、处理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多发生于再灌注治疗的瞬间或2-3h内;
前壁心梗以快速型心律失常多见,下壁心梗以缓慢 型心律失常为主。
急性NSTEMI 不推荐溶栓
原因:STEMI的血栓为富含红细胞及纤维蛋白原的红色血栓, NSTEMI的血栓为富含血小板的白色血栓。
急性心肌缺血症状; 新出现的缺血性心电图改变; 新出现的病理性Q波; 影像学检查新出现的与缺血相关的室壁运动异常。
3型:心脏性猝死
病因
可疑心肌缺血
临床表现
症状提示心肌缺血,并可疑伴有新出现的心电图缺血改变、 左束支传导阻滞或心室颤动,或造影/病理证实冠脉血栓。
但在明确心肌损伤标志物前已死亡,或通过尸检证实心肌梗 死。
颅内出血
立即停药,症状改善数天后,单抗,首选吲哚布芬 或西洛他唑;
缺血性卒中出血转化:病情稳定 10 d至数周后, 酌情开始抗栓;75岁以上脑出血,先影像学评估出血情 况。
其他重要部位出血
轻微出血、小出血:继续双抗; 中度出血:尽量单抗; 严重出血(Hb 下降 > 50 g/L,需住院,血流动力学 稳定):停双抗,出血停止后恢复; 危及生命的出血:停用所有抗栓药物。
02 心肌梗死5大分型
根据新定义,心肌梗死分为5型
1型:自发性心肌梗死
即冠脉斑块糜烂或破裂、裂隙或夹层等所致的
心肌梗死。 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破裂伴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
肌钙蛋白升高,同时伴有以下至少1项:
急性心肌缺血症状;
新出现的缺血性心电图改变; 新出现的病理性Q波; 影像学检查新出现的与缺血相关的室壁运动异常; 冠脉造影或尸检发现冠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