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麻醉药对脏器的保护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入麻醉药对脏器的保护作用
(一)吸入麻醉药对心脏的保护作用
通过离体和整体动物实验发现并证实所有卤族类吸入麻醉药均
具有心肌保护作用,主要表现为缩小心肌梗死的面积,改善心肌功能、心肌顿抑的恢复过程,抑制冠状动脉血管收缩,减轻再灌注心律失常和心肌细胞损伤、降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及室颤发生率等。
吸入麻醉药的心肌保护作用主要通过预处理和(或)后处理方式来实现,但具体分子机制则由不同信号通道参与。
吸入麻醉药的心脏保护作用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吸入麻醉药浓度大于1MAC,可产生显著的心脏保护效应,0.5~0.6MAC虽有心脏保护作用,但保护效能已显著下降。
吸入麻醉药在一定浓度范围,是否与其心脏保护效能呈正相关尚需进一步研究。
②用药时机:心脏缺血前或缺血/再灌注期间用药,均可产生显著的心脏保护效应;也有缺血后预处理的报道。
③用药时间:吸入麻醉药用药5min,即可产生显著的心脏保护效应,延长用药时间15~20min,甚至更长时间,心脏保护效应并无进一步增强。
(二)吸入麻醉对脑的保护作用
结果显示七氟烷、氟烷和异氟烷等卤族类吸入麻醉药对局灶性、半球和全脑严重缺血均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恩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和氟烷,均可通过电压门控的Ca2+通道抑制Ca2+内流,突触Ca2+内流的抑制,又可减少Ca2+内流诱发的谷氨酸的释放。
除此之外,
吸入麻醉药还可通过改善残余脑组织血流的分布,改变缺血期间脑组织对儿茶酚胺反应性等机制参与脑保护。
(三)吸入麻醉药的肺保护作用
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主要是肺血管内皮功能失调,表现为肺动脉高压和血管通透性增加。
文献报道缺血前吸入1MAC异氟烷和七氟烷,明显减轻大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肺滤过分数和湿/干比的增加,同时明显抑制灌注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活性增高。
近来研究表明TNF-α是导致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级联反应中的一个关键因素,而七氟烷是最有效的细胞因子抑制剂。
吸入麻醉药能明显抑制人体外周血中TNF-α的释放,减轻肺炎性反应,进而降低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
另外,有关研究表明七氟烷抑制胆碱能与非肾上腺非胆碱能神经兴奋引起的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还可以减少白三烯C4引起的支气管痉挛,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适用于哮喘患者。
(四)吸入麻醉药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1.吸入麻醉药的抗炎作用
炎症反应的过激被认为是造成脏器损伤的重要机制,炎症转录因子NF-κB的激活及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释放被认为是炎症级联反应的早期始动环节。
预防和调节过激的炎症反应,可保护脏器功能、改善预后。
文献报道大鼠吸入异氟烷短时间后,可明显抑制内毒素导致的血浆细胞因子的升高,有学者发现吸入地氟烷同样可抑制内
毒素导致的细胞因子反应,同未吸入地氟烷的对照组相比,吸入地氟烷的内毒素血症大鼠血浆TNF-α和IL-1β水平降低。
2.减少细胞外氧应激产生氧自由基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中氧自由基(O2−等)的产生是介导肝细胞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
异氟烷可抑制肝脏复氧后O2−产生,通过减少细胞外氧应激保护肝细胞活性。
3.对肝细胞的能量保护作用
肝细胞缺氧90min则造成不可逆的能量失衡,而异氟烷可提高缺氧90min及复氧肝细胞的总腺苷酸和能荷,说明异氟烷对不可逆缺氧和复氧的能量失衡仍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研究发现异氟烷可减少肝细胞的缺氧、复氧损伤,保护肝细胞的能量平衡。
4.减轻细胞内Ca2+超载
异氟烷通过直接抑制电压门控通道的Ca2+内流,抑制肌浆网的Ca2+释放并增加对其的摄取,减轻肝细胞的Ca2+超载。
吸入麻醉药的器官保护作用在临床实践中的真正作用和重要价值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