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化学实验基础 第六课时 实验操作、方法步步清3 课件-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除本实验中加入试剂的顺序外,还有无其他顺序加入试剂达 到同样的实验目的? 提示:有;如①NaOH 溶液→BaCl2 溶液→Na2CO3 溶液→稀 盐酸;②BaCl2 溶液→Na2CO3 溶液→NaOH 溶液→稀盐酸; 同样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
随堂检测反馈
1.(2020·全国卷Ⅰ)下列气体去除杂质的方法中,不能实现目的
加 NaOH 溶液至过量
D.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分液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检验与除杂。稀 NaOH 溶液与 NH+ 4 反应生成 NH3·H2O,几乎没有 NH3 放出,湿润的红色石蕊试 纸不会变蓝色,不能检验 NH4+ 的存在,A 错误。HCl、Cl2 都 能和饱和 NaHCO3 溶液反应,所以不能用饱和 NaHCO3 溶液除 去 Cl2 中的 HCl,应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 Cl2 中的 HCl,B 错误。 NaOH 和 KCl 溶液不反应,无现象;AlCl3 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至过量,先有白色沉淀产生而后沉淀消失;MgCl2 溶液中 加入 NaOH 溶液至过量,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消失,反应现象 不同,可以鉴别,C 正确。苯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且不溶于 水,所以苯和水混合时在水的上方,有机层应该从分液漏斗的 上口倒出,D 错误。 答案:C
【新教材·应用】 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 粗盐除 NaCl 外,还含有 MgCl2、CaCl2、Na2SO4 等杂质, 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实验操作步骤]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 5 g 粗盐,放入 100 mL 烧杯中,然后加 入 20 mL 水,用玻璃棒搅拌,使粗盐全部溶解,得到粗盐水。 ②向粗盐水中滴加过量的 BaCl2 溶液(约 2~3 mL),使 SO42- 与 Ba2+完全反应生成 BaSO4 沉淀,将烧杯静置。
第十章 化学实验基础 第六课时
实验操作、方法步步清(三)
• 高三化学组
考纲要求★靶向明确
1.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2.掌握常见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3.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的一种重要方法。
知识点三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考必备·清单】 1.物质检验的原则 (1)方法、条件或试剂选择越简单越好,实验现象越明显、 越典型越好。 (2)若无限定要求,一般先考虑用物理方法,然后再考虑 用化学方法。 (3)用物理方法时,一般可按观察法→嗅闻法→水溶法的顺 序进行。 (4)用化学方法时,对固体可按加热法→水溶法→指示剂测 试法→指定试剂法的顺序进行检验;对液体可按指示剂测试法 →指定试剂法的顺序进行检验;对气体可按点燃法→通入指定 试剂法等的顺序进行检验。

()
(4)某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该气体一定是
氯气
()
(5)某气体在空气中可产生白雾,且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
纸变红,该气体一定是 HCl
()
(6)取少量溶液,滴加 CaCl2 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浑浊
来确定 NaCl 溶液中是否混有 Na2CO3
()
答案:(1)√ (2)× (3)× (4)× (5)× (6)√
5.(2020·山东等级考)实验室分离 Fe3+和 Al3+的流程如下:
已知 Fe3+在浓盐酸中生成黄色配离子[FeCl4]-,该配离子在乙 醚(Et2O,沸点 34.6 ℃)中生成缔合物 Et2O·H+·[FeCl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萃取振荡时,分液漏斗下口应倾斜向下
B.分液时,应先将下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解析:分离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 液体从上口倒出,因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在下层,故水层应 从上口倒出,A 项错误;做焰色反应前,铂丝应用稀盐酸清洗 并灼烧至火焰呈无色,目的是防止其他离子产生干扰,B 项正 确;乙醇、苯等有机物易挥发,遇明火易被引燃,使用时须远 离明火,用毕立即塞紧瓶塞,C 项正确;加入硝酸银得到白色 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的是 NaCl,加入硝酸银得到白色 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溶解的是 NaNO2,加入硝酸银得不到沉 淀的是 NaNO3,D 项正确。 答案:A
②气态物质的检验流程 由于气态物质贮存困难,使用时易扩散,故检验时要尽可 能利用其物理性质;若利用其化学性质,则先考虑使用试纸。 一般按下列顺序进行检验:
[名师点拨] 有多种气体需要检验时,应尽量避免前步检 验对后步检验的干扰。如被检验的气体中含有 CO2 和水蒸气时, 应先通过无水 CuSO4检验水蒸气,再通入澄清石灰水检验 CO2。
水,沉淀溶解,C 项正确;检验氨气应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D 项错误。 答案:C
3.(2019·上海高考)下列物质分离(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的方法
错误的是
()
A.硝基苯(苯)——蒸馏
B.乙烯(SO2)——氢氧化钠溶液
C.己烷(己烯)——溴水,分液
D.乙酸乙酯(乙醇)——碳酸钠溶液,分液 解析: A 项,二者互溶,沸点不同,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正
确;B 项,乙烯不溶于水,二氧化硫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可用氢氧化钠溶液除杂,正确;C 项,己烯与溴反应生成二溴
己烷,与己烷互溶,不能得到纯净物,错误;D 项,乙酸乙酯
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醇易溶于水,液体分层,可用分液
的方法分离,正确。 答案:C
4.(2020·浙江 7 月选考)下列有关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萃取 Br2 时,向盛有溴水的分液漏斗中加入 CCl4,振荡、 静置分层后,打开旋塞,先将水层放出 B.做焰色反应前,铂丝用稀盐酸清洗并灼烧至火焰呈无色 C.乙醇、苯等有机溶剂易被引燃,使用时须远离明火,用毕 立即塞紧瓶塞 D.可用 AgNO3 溶液和稀 HNO3 区分 NaCl、NaNO2 和 NaNO3
(3)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是什么? 提示:BaSO4、Mg(OH)2、CaCO3 和 BaCO3。 (4)第⑤步和第⑥步的操作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提示:先过滤再加盐酸的操作顺序不能颠倒。若在过滤前加 入稀盐酸,会使生成的沉淀溶解,产生新的杂质。 (5) 从 实 验 设 计 方 案 优 化 的 角 度 分 析 步 骤 ② 和 ④ 可 否 颠 倒 ? 若 “否”,请说明理由。 提示:步骤②和④不能颠倒,因过量的 BaCl2 必须要用 Na2CO3 溶液除去,否则不能除维模型 (1)气态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①气态物质的检验与鉴别思维模型
如 H2 的检验→H2 易燃、还原性→ 点燃,火焰呈淡蓝色,气体产物可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色; 可使灼热的CuO变红色,气体产物可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色 CO 的检验→CO 易燃、还原性→ 使灼热的CuO变红色,气体产物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点燃,火焰呈淡蓝色,气体产物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通入PdCl2溶液中,产生黑色沉淀(Pd) Cl2 的检验→Cl2 呈黄绿色、具有刺激性气味和强氧化性→ Cl2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 Cl2使湿润的红纸条褪色
[问题探究] (1)如何通过实验判断步骤②中粗盐水中的 SO24- 已沉淀完全?
提示: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 2~3 滴 BaCl2 溶液,若 溶液中不出现浑浊,则表明 SO42- 已沉淀完全;若出现浑浊, 则应继续滴加 BaCl2 溶液,直至 SO42- 沉淀完全。 (2)为什么每次所加试剂都要稍微过量?第⑥步加入盐酸的目的 是什么? 提示:加入沉淀剂稍微过量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完全去除溶液中 的杂质离子,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 CO23- ,并调节 溶液的 pH。
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稀溶液,A 错误;分液可用于分离互不相
溶的液体混合物,而乙酸乙酯和乙酸互溶,不能利用分液的方
法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B 错误;二氧化硫可使品红溶液褪
色,而三氧化硫不可以,故可用品红溶液鉴别二氧化硫和三氧
化硫,C 正确;淀粉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均属于胶体,两者均
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故不能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淀粉溶液和氢氧
化铁胶体,D 错误。
答案:C
3.为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在溶液中加入稀 NaOH 溶液后,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放在试管口,检验 NH+4 B.将混有 HCl 的 Cl2 通入饱和 NaHCO3 溶液中除去 HCl
C.为区别 KCl、AlCl3 和 MgCl2 溶液,分别向三种溶液中滴
的是
()
选项 A B C D
气体(杂质) SO2(H2S) Cl2(HCl)
N2(O2) NO(NO2)
方法 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通过饱和的食盐水 通过灼热的铜丝网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解析:二氧化硫和硫化氢都具有还原性,都能与酸性高锰酸钾 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二氧化 硫中的硫化氢气体,A 项符合题意;HCl 极易溶于水,氯气在 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 化氢气体,B 项不符合题意;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 氧化铜,铜与氮气不反应,故可用灼热的铜丝网除去氮气中的 氧气,C 项不符合题意;NO2 可与 NaOH 反应,NO 不与 NaOH 反应,可用 NaOH 溶液除去 NO 中的 NO2,D 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A
(2)液体物质(或溶液中离子)的检验与鉴别 液体物质(或溶液中离子)的检验与鉴别思维模型
【夯基础·小题】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气体通过无水 CuSO4 粉末,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
有水蒸气
()
(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一定是 SO2
()
(3)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乙
③向粗盐水中滴加过量的 NaOH 溶液(约 0.25 mL),使 Mg2+与 OH-完全反应生成 Mg(OH)2 沉淀。
④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饱和 Na2CO3 溶液(2~3 mL),使 Ca2+、Ba2+(请思考:Ba2+是从哪里来的?)与 CO23- 完全反应 生成沉淀。
⑤将烧杯静置,然后过滤,除去生成的沉淀和不溶性杂质。 ⑥向所得滤液中滴加盐酸,用玻璃棒搅拌,直到没有气泡 冒出,并用 pH 试纸检验,使滤液呈中性或微酸性。 ⑦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 断搅拌。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 的余热使滤液蒸干,得到去除了杂质离子的精盐。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 NaOH 溶液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稀溶液
B.可用分液的方法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C.可用品红溶液鉴别三氧化硫和二氧化硫
D.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淀粉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
解析: NaOH 溶液不与 Na2CO3 反应,NaOH 溶液虽能与
NaHCO3 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故不能用 NaOH 溶液鉴别碳
C.分液后水相为无色,说明已达到分离目的
D.蒸馏时选用直形冷凝管
解析:萃取振荡时,应盖上分液漏斗上方的瓶塞,关闭旋塞,将 分液漏斗下口倾斜向上,A 项错误;液体分层后,先将下层液体 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再关闭旋塞,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B 项 正确;加入乙醚萃取后,Fe3+完全转化为 Et2O·H+·[FeCl4]-, 则分液后水相为无色,说明已达到分离目的,C 项正确;蒸馏时 选用直形冷凝管,便于馏分流出,D 项正确。 答案:A
2.(2020·天津等级考)检验下列物质所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待检验物质 海水中的碘元素
SO2 气体 溶液中的 Cu2+
溶液中的 NH4+
所用试剂 淀粉溶液 澄清石灰水
氨水 NaOH 溶液,湿润的蓝
色石蕊试纸
解析: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而海水中的碘以离子形式存在,
A 项错误;CO2 和 SO2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现象相同,B 项错误; 向含 Cu2+的溶液中滴加氨水可以生成蓝色沉淀,继续滴加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