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
藏发展论坛2018.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研究
郭芳芳
摘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得出了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结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作出的科学判断,是我国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社会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有其理论和现实依据。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依据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同时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认清中国的国
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1]
正是由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准确地把握了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基本国情,才正确地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引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也有一个如何认清国情的问题。
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才得出了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结论。
这是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
党的十三大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
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2]
在这里,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依据邓小平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
你。
”[3]
这就是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是一个上百年的历史过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总依据是,1987年4月26日,邓小平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理什特劳加尔时
指出:“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
格。
”所谓“不够格”,也就是不够马克思所讲的“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的“资格”。
这种“不够格”,主要是在物质技术基础方面不够格,也表现在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方面的不成熟不完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根本原因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
具体有下列三个原因。
第一,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生产力以实现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
我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经历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达的阶段,这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生产力基础。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主义作为取代资本主义的更高的社会制度,应当建立在资本主义已经达到的物质技术基础上。
而我们国家正好相反,先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再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所需要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等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
第二,要用相当长的时期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只有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增强,逐步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才能建成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
总之逾越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就必须经历一个不可逾越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三,当前的时代特点和国际形势,也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经历更长的时期。
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是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经济和社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从工业革命的视角分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建立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主义作为取代资本主义的更高的社会制度,应当建立在资本主义已经达到的物质技术基础上。
马克思生活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使用为标志,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19世纪后半叶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认为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是建立在机器生产基础上的大工业。
列宁生活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的使用为标志,
根据世界生产力的
发展,他认为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应当是全国电气化,因此提出了著名的口号:共产主义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当我国在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时候,正直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大背景,第三次工业革命以计算机的使用为标志。
由于我国在明朝中后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我国错失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带给我们的发展机遇,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由于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导致我国错失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带给我国的发展机遇。
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在建立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的时候,既要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带给我国的发展机遇,又要弥补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我们没有完成的任务,即完成没有完成的工业化和电气化的任务。
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经过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
这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三、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终点的思考
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1956年,这在理论界是没有什么争议的。
而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下限,即终点,究竟应到何时为止,以什么作为标准、目标,在理论界则是一个热点问题。
有的人认为新体制建立,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初级阶段即可结束,从而转入中级阶段;有的人认为要在生产力方面赶上或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有的人主张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即可完成初级阶段,转入发达社会主义阶段。
我国根据党的十三大报告精神,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就标志中国走出了初级阶段。
而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的量化指标可以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去衡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1年底,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432美元,正是基于这样的物质基础和发展速度,党的十八大提出确保到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左右。
到20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前后,基本实现现代化。
它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继续前行的。
如果从2020年到2050年的未来30年里再翻两番,人均GDP就是40000美元左右,刚好接近2011年美国的人均水平,而这也是2050年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这个事实表明,如果要在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我国的人均GDP就必须达到40000美元左右。
[4]
由此可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我国的初阶段从理论上说是大概至少100年,但在实践中会随着环境的变化,可能会提前(环境和平,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也可能会推迟(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等发生),我们在思想上要做好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前或推迟的准备。
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第四部分内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观点,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由此结合党的十三大报告的精神,“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就标志中国走出了初级阶段。
”和十九大报告中的观点“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如果根据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标准,从理论上可以得出在2035年我国就能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结论。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3页.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编写组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8.
[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371.
[4]唐洲雁.全面小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10).
作者单位: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