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试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教育学概述
本章基础知识背诵要点:
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

2.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
①揭示教育规律
②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
③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

3. 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创立标志是:
①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1623年英国哲学家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
学划分出来,意味着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②概念和术语方面;
③研究方法方面;
④结果方面,出现了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赫
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年出版,标志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⑤组织方面,产生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1776年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
大学课程的开端。

4. 20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出现了分化与综合两大趋势;表现在
①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日益扩大
②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③教育学日益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
④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日益密切
⑤教育学加强了自身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研究
⑥教育学的若干基本问题
⑦教育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本土化与国际化、科学性与价值性关系问题。

5. 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德国的梅伊曼、拉伊等;基本观点
①反对思辩教育学;
②提倡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到教育研究;
③提出教育实验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和确证三个基本阶段;
④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提出将实验数据作
为教育改革的基本依据。

6. 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德国的狄尔泰、斯普朗格和利特等;基本观点
①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
②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教育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
③教育研究既不能采用思辩的方法也不能采用实验的方法,而只能采用精神/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
和解释的方法;
④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培养完整人格;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唤醒”和“陶冶”。

7. 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等,基本观点
①教育即生活;
②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③学校即社会;
④课堂组织应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师生关系要以儿童为中心;教学过程要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
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8.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代表观点
①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性;
②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
③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⑤教育受社会的制约,但有其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社会。

9. 批判教育学:代表人物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法国的布厄迪尔;代表观点
①资本主义学校教育是维护现实社会的不公平、造成社会差别和对立的根源;
②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再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结构与文化关系;
③教育现象不是中立的和客观的,而是充满利益纷争的;
④教育理论要采取批判的态度和方法。

10. 制度教育学:代表人物乌里等;基本观点
①教育学研究要以教育制度作为优先目标;
②教育制度造成教育实践中的官僚主义、师生和行政人员疏离的主要原因;
③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完成预想的社会变迁,这就要求要做制度分析;
④教育制度的分析不仅要做显性的分析,也要对隐形的教育制度作分析。

第2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本章基础知识背诵要点:
1.“教育”定义的类型:美国教育学家谢弗勒探讨了三种定义方式,即“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和“规定性定义”,任何一种教育的定义都是这三种定义的结合。

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2. 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从内涵来说,无论何种教育的定义都承认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从外延来说,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对教育进行分类。

3. 教育活动的结构
①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②受教育者,是指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
或基础;不同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不同人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
③教育影响,是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和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的统一。

4. 教育系统的结构。

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与其它社会系统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

5. 教育的功能:
(1)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

前者是教育的本体功能(或固有功能),是指教育对人身心发展所起的作用;后者是教育的派生功能(或工具功能),是指教育通过培养人来影响社会的存在和发
展;
(2)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莫顿提出);
(3)显性功能与隐形功能(莫顿提出)。

6.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
①教育是上层建筑;
②教育是生产力;
③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
④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⑤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⑥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7.生物起源说:沛·西能和勒图尔诺;有关教育起源正式提出的第一个的学说;该学说认为:
①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
②人类社会教育的产生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
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

③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于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8. 心理起源说:(孟禄);教育心理起源说是在对教育生物起源说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

该学说认为原始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生活的模仿,和生物起源说无本质区别。

9. 劳动起源说:劳动起源说是在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它是对恩格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著名论断的直接运用。

劳动起源说认为:
①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
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
③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和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
④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
⑤教育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而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范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形态以及二
者之间的关系改变了,教育形态也必须发生改变。

10.古代教育的特征:
①教育的阶级性与等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②教育目的一方面是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是对被统治阶级实施宗教、道德或政治教化,
维护自己的统治;
③教育内容以军事知识、宗教知识与道德知识为主;
④教育方法体罚盛行,注重机械的练习和实践训练,也重视个体的道德反省或宗教忏悔;
⑤师生关系是对立的、不平等的;
⑥教育组织形式是以个别教学和个体修行为主。

11.近代教育的特征:
①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②初等教育的普遍实施;
③教育的世俗化;
④教育的法制化。

12.现代教育的特征:
①教育和生活劳动发生密切联系;
②教育的大众化、民主化和普及化;
③班级授课成为主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④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的广泛使用;
⑤教育形式多样化,并且与社会发生密切联系;
⑥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

第3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本章基础知识背诵要点:
1. 教育独立论:1922年,蔡元培在《新教育》上发表《教育独立议》提出。

2. 教育万能论(爱尔维修)。

3. 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
①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的知识、技能以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
力,;
②它是人的资本形态;
③该理论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是一种可以带带丰厚利润的生产性投资。

4. 筛选假设理论(伯格、斯蒂格利茨):认为教育是一种表示个人能力的工具,揭示了内含于人的未来的生产特征,表明了人的固有生产力,为雇主识别、选拔不同能力求职者提供依据,起到筛选作用,它是从分析劳动力市场上雇主选聘求职者的过程去说明教育的经济价值。

5. 劳动力市场理论:
包括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皮里奥、多林格和戈登)和人力资本模式以及工作竞争模式等;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认为教育是决定劳动者在哪个劳动力市场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

6. 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①决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②决定教育的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
③促进教学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变革和发展。

7.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①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②决定受教育权;
③政治体制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8.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①影响教育目的;
②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内容上;
③对教育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师生关系等也有一定的影响。

9.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①影响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提高其教育能力;
②影响受教育者;
③会渗透到教育影响中的各个环节中,对教育措施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各种必需的思想要素和技术条件。

10. 人口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①人口数量决定着教育事业的规模、教育结构和教育质量;
②人口素质影响着教育素质;
③人口结构(包括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对教育也有一定影响。

11. 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促进经
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增长,通过人文环境的创设和人文精神的培育为经济活动提供道德和文化基础。

12. 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不仅能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还能促进政治民主化进程,体现在
①教育能够传播真理,启迪人的民主意识;
②教育民主化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加速器。

13. 教育的文化功能:
①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②教育的文化选择、批判功能
③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④教育的文化更新、创造功能。

14. 教育的科技功能:教育是科学文化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是促进科学革命和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
能直接生产科学技术。

15. 教育的人口功能:
①教育能够改变人的生育观,对于控制人口出生率具有明显影响;
②受教育程度与人口迁移呈正相关。

16. 教育现代化是指基于教育传统,积极地吸收国外优秀的教育研究成果,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化生活的教育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包括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和观念层面的现代化。

17. 全球化是指近代以来,以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增长为动力,人们不断跨越空间障碍和
制度、文化等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获得物质和信息的充分沟通,达成共识,在众多方面制定共同纲领,采取共同行动的过程。

其显著特征是各国之间的合作和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之间的竞争也随之激化;在全球化趋势下我国教育应采取的对策是:
①正确把握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关系,巩固交与发展的定位;
②辨识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有意识地抵御全球化的风险;
③拓展视野,增强全球意识和国际理解的教育;
④加强道德教育;
⑤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人才的培养)。

18.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简称;它直接依赖于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是以现代化的科学
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基础上的经济;其劳动主体是与时代相适应的有知识的人;内在动力是提升知识和技术领域的创造力,价值取向是崇尚能力本位的;教育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经济需要大量知识性劳动者,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劳动者是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

19. 信息化社会是脱离工业化社会之后,信息起主要作用的社会;信息化社会改变了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
促进了教育科学的发展,使得教育管理便捷化。

20. 多元文化是指一个集体群体、社会共同体、区域联合体中共存的且有一定联系的诸种文化;其核心原
则是所有文化都应该得到尊重,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并对其持有一种宽容的态度;多元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体现在:
①促成了教育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有利于确立平等、接纳和宽容的态度和价值观;
②促成了教育民主的发展,促进了教育公平;
③促进了教育模式的多元化;
④推动了教育的不断变革。

第4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本章基础知识背诵要点:
1. 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2.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
①顺序性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
②阶段性决定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应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
③不平衡性决定教育活动要善于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关键期)给予合适的教育;
④差异性决定了要因材施教。

3. 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
①单因素论与多因素论。

单因素论有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等;
二因素论是指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
三因素论是凯洛夫在《教育学》中所持的观点,包括遗传、环境和教育三方面;
四因素论是遗传、环境、教育和主观心理;五因素论则是在四因素论基础上加上反馈因素;
②内发论与外铄论:持内发论的多是性善论者、遗传决定论者和成熟论者,如卢梭和格赛尔(同卵双
生子爬梯试验);持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有华生、荀子和洛克等;
③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关注两者的相互作用与转化以及各自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4. 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①是个体发展的生物学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②具有可塑性;
③其发展过程制约着年青一代的身心发展特点;
④其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遗传决定论(或先天决定论、血统论)代表人物是英国人
类学家高尔顿等;
5. 环境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因素是指那些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两个相互联系的部分;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是华生。

6. 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
①个体个性化是指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过程,教育对个体个性化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促进个体主体意识、个体特征的发展和个体价值的实现三方面;
②个体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即由自然人、生物人成为社会人的过程;教育对个体社会
化的作用体现在促进个体的观念社会化、智力和能力的社会化及职业和身份的社会化三方面。

7.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有效发挥的条件:
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规定者人的发展方向,排除和控制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给人较
多的正面影响;
②学校教育给人的教育比较深刻、系统和全面;
③学校中有受过专门培训的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学校教育法会主导作用的条件在于学生自身的积极活
动和学生家庭、社区和其他社会力量的支持。

第5章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本章基础知识背诵要点:
1. 教育目的:指整个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了教育在人才的培养规格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

2.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①联系在于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含有“为谁培养人”的规定性,都是一定社
会各级各类教育在性质和方向上不可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
②区别在于教育方针除包括“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之外,还包括“怎样培养人”和教育事业
发展的基本原则;教育目的在对人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要求较为明确,教育方针在“办什么样的教育”
“怎么样办教育”显得突出。

3. 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为卢梭、裴斯特洛齐以及一些持自然主义和存在主义立场的思想和教育学者,重视教育的个人价值,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从个人出发,满足个人需要。

4. 社会本位论,亦称“国家本位论”,代表人物为柏拉图、迪尔凯姆、凯兴斯坦纳、纳托普、涂尔干、法西斯和军国主义者等等;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需要。

5. 内在目的论和外在目的论:杜威提出,前者是教育本身的目的,后者是从外面强加给教育的目的。

教育准备生活说代表人物是斯宾塞,教育适应生活说代表人物是杜威。

6.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包括
①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②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
③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7. 教育目的的确立的依据:社会依据:
①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及生产关系和政治的性质;
②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即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人的依据:即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
8. 我国的教育目的1949年以来各个时期的教育目的:
①1949年: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②1957年: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
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③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
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④1982年《宪法》: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⑤1983年景山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⑥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各级各类学校要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为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

⑦1995年《教育法》其中第五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
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⑧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
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9. 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我们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坚持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与文化素养的统一,这是反映教育事业价值取向的具有核心意义的部分。

教育目的要求培养在道德、才智、体质等方面发展,要求在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协调发展,这是对教育对象身上要形成的各种素质及其结构的规定;
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和创造精神日益受到重视,这是教育目的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的部分;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规定了实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10.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①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②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
的教育;
③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生产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具有
初步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的教育。

11. 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而且在活动中相互渗透,各育之间不
可分割,各育之间不能相互替代。

12. 培养目标的概念:是各级各类学校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13. 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的关系:特殊和一般的关系;教育目的包含着四个层次
①最高教育目的(国家的或思想家理想中的)
②培养目标
③课程目标
④教学目标
14. 我国中小学培养目标:
(1)九年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2)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新课程的培养标准应体现时代要求。

①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
传统;
②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③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④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⑤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第6章教育制度
本章基础知识背诵要点:
1. 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其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

2. 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学制确立的依据:
(1)社会依据
①经济因素
③文化因素
④人口因素
⑤教育制度传统以及对国外教育制度积极的学习和借鉴等;
(2)人的因素,即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4. 各级学校系统:学前教育机构—初等教育机构—中等教育机构—高等教育机构。

5. 各类学校系统:普通教育系统、职业技术教育系统、师范教育系统和成人教育系统。

6. 1951年《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