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
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
全市中小学贯彻落实《洪江市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一年来,广大教师能认真领会课改思想,准确把握课标内涵,逐步树立起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观念,课堂教学逐步由传统的灌输知识转向培养学生能力、展现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在越来越多的课堂里得到体现。

全市中小学校的课改教学管理、优化课堂教学与教师课改培训等工作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

上半年,怀化市高中校长年会与中小学教研组长研讨会、课改开放课相继在我市召开,周边县市十几所中小学纷纷到黔阳一中、实验中学、安江二完小听课,进行课改交流。

我市中小学推行新课改的做法在怀化市产生了积极影响。

同时,在一年多的课改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主要表现为部分教师中存在对新课程标准认识、理解不够深入,徘徊观望,教学行为与理念分离、三维目标未落实的现象。

对发展性德育、优化课程设计、打造高效课堂缺乏足够的认识、体验,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方式未彻底转变,导致教学质量不高,课改成效不明显。

为了进一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改革要求,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我市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意见。

一、统一认识,牢固树立新课程改革的坚定信念
全市各校在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要进一步树立“大德育观、大课程观、大课堂观”,加大推进力度,全面推行发展性德育,优化学校各项课程设计,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大力提升课改水平。

通过努力,各校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与任务:
(一)认真掀起“学课标,回头看”的热潮。

在学习新课改精神和前期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分析前段课改推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查找学校、教师在执行新课程标准方面存在的差距,通过开展个体反思、教研组反思、学校反思等活动,查问题,定方向,提出课改意见,制定具体改进措施,深入推进课改工作。

(二)大力推行发展性德育。

要通过教师会议、专题讲座、校本培训等形式,使全体教师都转变观念,积极融入学校德育工作的大格局中,人人履行德育职责。

全体教职工要围绕培养“有理想信念、有文明礼貌、有道德修养、有大家风范”的“四有”新人目标,自觉、主动参与到德育工作中去。

(三)加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力度。

为打造高效课堂,学校要经常组织不同范围的研讨课、竞赛课、教学设计评比等活动,充分调动广大教师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的积极性,构建新课标指导下的现代课堂教学新模式,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向有限的课堂和时间要质量。

(四)抓好课程开设的优化设计。

在努力抓好语、数、外等基础学科课程改革的同时,按照文本类课程、活动类课程的不同要求,进一步加强品德与社会、艺术、科学、社区服务、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等综合实践课程的研究、设计与开发。

从集体备课、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到提高课堂效率,各校要努力建设一支能适应新课程推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走优化课程设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新路子。

(五)加大课改评价与教师个人评价力度。

从创新管理制度、评价体系入手,建立与新课程改革教学评价相适应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奖优罚劣,将绩效评估与个人业绩挂钩,以发展性评价体系来衡量学校管理水平及教师教学质量。

二、注重质量,正确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操作要领
(一)坚持德育首要地位,努力实践“发展性德育”。

发展性德育就是把树立精神支柱,提高人格品位放在德育的核心地位,也就是超越单纯的说教和灌输,通过情境创设、活动体验、实践启迪、环境熏陶等多元途径,以及道德
讨论、阅读启迪、德育体验、榜样学习、环境滋养等多种方法,建构学生快乐幸福的精神生活,适应学生生存、生活、学习、发展的内在需要,提供健康服务、生活服务、学习服务和发展服务,引领学生走向成功的系统工程。

各中小学推行发展性德育,一是要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主要内容有每期、每月、每周固定专题的“常规德育(包含行为习惯和成才励志内容),“专题德育”(包含做人、处事、勤学、生活、成功等内容)以及德育专题课(班会课、交流课、阅读课、实践体验课等)。

二是要丰富学生德育内容。

学校要通过制作主题班会课件、撰写励志美文、同唱感恩歌曲、收集经典故事、开发德育校本教材等内容入手不断丰富德育资源库,为德育课程提供丰厚优质的食粮。

三是精心开展德育活动。

德育活动体验赋予的是精神生命成长的行为力量,各校要注重打造精品德育活动品牌,利用文学社、学生会、团委会、“学生节”(读书节、科技创新、艺术节、体育节等)、开学典礼、敬老仪礼、感恩行动等德育活动,通过“激情跑操”、“红歌汇”、“阅读好书”、“诚信考试”、“修身反思”等德育特色活动,让学生在不断地引领、教育、体验、评价中自主成长,自我完善。

(二)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推行课堂教学新模式。

1.继续推行“三环四步”教学法。

“三环四步”开放大课堂,是由“自学、探究、提升”三个环节和每个环节的
“学、交、导、练”四个步骤构成的现代大课堂教学模式。

“三环四步”课堂实施的关键是提升“学案质量”、抓好“小组学习”两个环节。

要全面提升学案质量,一是狠抓“四项内容”:做到基础导学案、拓展提升案、过关检测案齐全;教材分析把握准确;例题、习题、试题编制精当;题量和难度适当,80%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且正确率达到80%。

二是落实“四项制度”:①预研制,由主备人两次编写,集体讨论,试教观摩,两次修改;②责任制,实行主备人、教研组长、教科室主任三级质量把关制;③评价制,每周评价一次学案,由学生和教研组、教科室领导按“两个80%”硬性评价;④奖惩制,奖励优秀学案并进行质量责任追究。

三是“晒”学案:即教研组内设计学案、展示学案、学生公开评价学案,做到“以学定案,以学定教”。

抓好小组学习主要是建好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一般有6人,组长1人、课代表3人,纪律组长、卫生组长各1人,负责学科作业、过关测试、课后辅导、纪律及卫生事宜。

学习小组发挥教学、教育、管理职能,课代表负责学习验收和过关补偿;班级实行班主任、班长、组长三级管理,可以每周、每月、每期评选,表彰小组学习先进个人、优秀课代表、优秀小组长、优秀小组、优秀班级。

2.努力巩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

即每门课都
由教师先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限定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再做课本上的练习题。

教师当堂布臵作业,当堂检查,课后不留作业。

“先学后教”的“教”字,不是老师真正意义上的教,而是老师对学生做的练习题做出评判,个别不会做的由教师指导。

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

以教导学,以学促教。

①先学:在课堂上,学生在教师未开讲之前紧紧围绕本课时学习目标,按照老师的自学指导所进行的自我实践、自我探究、自主学习。

②后教:在先学的基础上,师生就学生在先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所进行的相互实践、相互探究、相互学习的互动过程。

学在教之前,教在学之后。

③当堂训练: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数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课堂所学重难点的理解。

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做到“堂堂清”。

当堂训练的练习分为三个层次: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

“堂堂清”的内容清的就是必做题。

3.正确操作“课堂问题展示”。

课堂问题的展示就是展示预习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规律进行提炼提升。

展示过程主要包括预习交流、确立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检测六个环节,主要内容是组织各组学生对题目进行讲解、分析,明确此题所运用到的知识
点、解题关键点、易错点,总结内在规律,或由此题进行知识拓展、变式训练等。

为了增强学生展示的积极性、主动性及精彩性,教师要采取各种评比方式,比如小组内全员参与的加五分;有开场白、过渡语的根据精彩性加五至十分;能主动参与其他组的分析、点评的加十至二十分;能利用不同形式如顺口溜、小品、歌曲等加二十至三十分等等。

最后根据各小组的得分进行排序,教师及时进行点评、表扬或鼓励。

(三)提升管理水平,加强课程优化设计。

课程设臵是国家意志在学校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必须为国家规定的培养目标服务,是推进新课改、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的“灵魂”。

中小学的课程设臵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国家课程由教育部颁布,地方课程由省教育厅颁布,学校课程由学校开发或选用,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

课程的开设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和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

为真正落实国家课程计划,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对现行中小学课程开设进行优化。

一是整体把握课改目标,深刻领会课程标准,努力践行课改内涵。

二是根据各学科特征,对学校现行课程进行准确分类。

一般来说,国家、地方、学校必修课程中增长学生知识的课程为文本类课程,培养学生能力、习惯的课程为活动类课程。

三是按照“课程计划”要求,把握开课的时量。

课程开设只准多开,可适当加量,不准少开或缺开。

四是强调课程开设的高效优质。

地方及学校课程内容一般以德育题材为主,应以专题为单元分散到每天的早、中、晚等合适时机,满足学生道德成长的需求。

根据实际师资和校情,学校活动类课程以集中开设为主,文本类课程以分散开设为主,使文本类课程、活动类课程有充分的时间保证。

三、加强督查,全力保证新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
1.根据全市课改推进工作的部署和安排,各学校应认真研究课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针对自身实际,形成深化新课改工作的长远规划和实施方案,以教改教研推动课程改革,以课程改革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2.基教、教研等部门充分发挥业务指导、引领作用。

通过推门听课、督促检查、树立典型、以点带面等形式,形成教师课堂精讲多练,学生能力得到培养的良好局面,促使学校课改工作常态化、规范化,从而推动中小学课改工作的有序开展。

3.按照发展性德育、新课堂教学模式、课程开设的基本要求,教育局将对中小学的发展性德育开展情况,打造高效课堂的“三环四步”教学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课堂问题展示”的推行以及优化课程设计等制订达标验收细则,进行专项督查、评比。

对工作突出、成绩显著的学校
和个人将予以通报表彰;对工作不力,课改工作达不到要求者予以通报批评。

4.全市中小学校在继续加大教师队伍管理、经费投入力度的基础上,要旗臶鲜明的将新课改推行、教学质量、工作态度、业绩等与教师个人的绩效挂钩,实行奖优罚劣,全面调动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

此外,要确保教师培训、校本教研及师生的表彰奖励经费,最大限度发挥教育经费的作用和效益。

四、科学决策,努力提高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水平
1.按照“整体着眼”的原则,各校要从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整体要求出发,从目标设计、内容把握、措施落实各层面上整体构思,将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全局性工作与阶段性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用课程改革的主线把学校教学工作贯穿起来,分类要求、分层推进。

全体教师要积极投身课改研究活动,自觉主动地参与新课改研究,在课改中成长。

2.遵循“重点突破”的原则,各校在对本校课改工作全面认识、分析的基础上,找准突破口,着力解决制约学校新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提升学校课改的整体效益和水平。

我市目前在“努力实施发展性德育”、“打造高效课堂”、“优化学校课程设计”、“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探索,各校要积极参与,努力实践,争取形成经验,加大影响力。

3.本着“优化组合”的原则,各校要将影响学校课改深化的因素进行归纳分析,必须对课改的几项基本要素进行优化组合。

在前期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找准需要深入研究的课改推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问题的主要方面,通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新课程改革水平在各校得到整体提升,为新时期我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大力培养有用人才作出积极努力。

洪江市教育局
二0一一年八月十八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