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韩语专业人才培养服务中韩(盐城)产业园的发展路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韩语专业人才培养服务中韩(盐城)产业园的发展路径
金少芬
(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盐城
224000)
[摘要]中韩(盐城)产业园属于国家层面的战略合作模式,提升了盐城对外开放的差异化、
特色化与竞争力,在我国与韩国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层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中韩(盐城)产业园的快速发展,对所需应用韩语专业人才的标准与要求也不断提升。
基于中韩(盐城)产业园的发展需求,将应用韩语专业人才培养融入产业,构建服务盐城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更好地服务中韩(盐城)产业园建设发展。
[关键词]中韩;应用韩语;专业人才;产业园[中图分类号]F4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6043(2022)07-0117-02
[作者简介]金少芬(1982-),女,江苏盐城人,硕士,讲师,
研究方向:语言教学。
[基金项目]2021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应用韩语专业人才培养服务中韩(盐城)产业园发展的路径研究研究成果(2021SJA1951)。
2015年我国与韩国正式签订了《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盐城作为我国与韩国产业园区建设的合作城市与关键城市,充当着中韩合作交流的重要桥梁之一。
作为新时代我国推动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中韩产业园建设也是实现中韩战略性合作的新抓手与新亮点。
文章立足当前中韩(盐城)产业园部分企业对人才职业技能的需求和职业素养的需求方向,强调产教融合,转型升级应用韩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着力构建服务盐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最大化发挥应用韩语专业人才培养为中韩(盐城)产业园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的服务价值。
一、中韩(盐城)产业园对应用型韩语专业人才的
需求构成
(一)职业技能需求
随着中韩(盐城)产业园的发展,盐城与韩国的合作领域已从起初的汽车产业拓展到节能环保、
新能源、电子信息等产业,从单一的工业领域延伸到经贸科技、健康美容、文化创意、旅游观光、大宗商品物理及现代农业等多领域,配套人才缺口也日益凸显。
2020年10月省人社厅、省政府外事办公室在盐城举办江苏--韩国企业人才合作对接会,现场发布了首批3383个江苏韩资企业人才需求目录,77个人才合作项目签约。
在需求目录中,从人才类别来看,主要包括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职业技能人才,其中专业性人才占比约27%;从地区分布看,发布职位中62%位于南京、苏州、盐城,
其中盐城占比约为15%。
(二)职业素养需求
服务中韩(盐城)产业园发展,应用韩语专业人才需兼具韩语、外贸、电子商务、
跨文化交流、商务礼仪、计算机操作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技能。
2016年12月,李克强总理在推进职业教育现代会座谈会上指出:“切实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
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1]。
高校
应充分利用好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好机遇,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充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转型人才培养定位。
在盐城与韩国经贸合作日益紧密的趋势下,驻盐高校研究应用韩语专业人才培养如何服务中韩(盐城)产业园发展,培养出地方经济急需的应用韩语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二、中韩(盐城)产业园视域下应用韩语专业人才
培养现状及目标设定
(一)应用韩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2019年10月,中共盐城市委盐城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支持驻盐高校发展促进校地协同创新的意见》(盐发〔2019〕11号)。
当前,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韩(盐城)产业园发展面临着新机遇和新优势,对应用型韩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目前,高职院校层面多是从创新产教融合模式、实施校企共育人才等角度研究如何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经济层面多是从对接长三角、精确化招商、资金制度保障等角度思考如何加快中韩(盐城)产业区的发展。
而深入探讨应用韩语专业人才培养如何实现政府目标、保障服务中韩(盐城)产业区发展、应对市场变化和满足自身专业发展等的研究较少[2]。
比如,当前多数高职院校韩国语专业开设有基础韩语、会话、听力等一系列基础课程,也设置有文学类、文化类等课程,
但所开设课程均已第2022年第7期(总第551期)
商业经济No.7,2022Total No.551
117--
语言学课程为主,真正涉及商务方面的有关课程少之又少,导致高职院校韩语专业学生普遍存在听、说、读、写技能水平适中,但相应的外贸、电子商务、跨文化交流、商务礼仪、企业管理等技能却相对匮乏的现象,从而直接造成就业率较低,综合素养难以胜任中韩(盐城)产业园企业人才需求等。
因此,从推动中韩(盐城)产业园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出发,探讨高校应用韩语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应用韩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定
遵循专业建设理论的指导思想,应用韩语专业人才作为语言类专业,最终目标是培养专业的、高素质韩语知识技能型人才。
在此总目标的引领下,还要紧密结合中韩(盐城)产业园对应用型韩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构成,以及当前我国应用韩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一步细化并科学设定相配套的应用韩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3]。
具体而言,以服务中韩(盐城)产业园发展的应用韩语专业应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人才为核心,具备良好综合素质,能够熟练应用韩语语言及先关知识,并运用韩语在旅游、外事、经贸等企业、部分和服务性机构,从事文秘、管理、商务代理、翻译、导游、跟单等一系列工作,拥有较高的涉外交际能力与文化素养,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并对国家与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人才。
三、构建服务中韩(盐城)产业园发展的应用韩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一)设置模块化课程
在应用韩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优化课程设置,革新传统重语言文学轻综合素养的课程设置模式,采用模块化课程设计。
例如,将韩语课程划分为语言文学类模块与实践应用类模块,科学减少语法、报刊选读、文学等语言文学类模块课程比例,合理增加口译、旅游韩语、经贸韩语、商务礼仪等实践应用类模块课程的课时。
同时,还要重视韩语知识与经贸知识、电子商务知识等其他多领域知识的优化整合,为培育适应新时代市场经济修的现代化应用韩语专业人才提供丰富的知识储备[4]。
另外,要细化实践应用类模块课程,如口语实习小模块、认知实习小模块、社会实践小模块、毕业实习小模块等,也可以积极举办讲座、讨论会、现场临摹等活动,重点培育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
(二)创新人才评价机制
一是将语言文学类知识学习纳入考评体系,对韩语专业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法知识、写作能力等进行阶段性测评,以阅读沙龙、小组讨论、试卷模拟等多种方式实施考核;二是将应用实践类知识学习纳入考评体系,对学生的听力技能、口语技能、口译技能、商务礼仪技能、外贸技能等进行阶段性测评,以角色扮演、辩论赛、企业实习实战等多元化实施考核;三是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活动参与能力等纳入考评体系,以此引导与鼓励学生最大化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激情动力。
(三)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其一,增加教育资源投入,在中韩(盐城)产业园创办中韩合作学校,为韩国到我国留学人才、我国到韩国留学人才提供平台,营造中韩语言互通、文化互容、礼仪互学等方面的优良学习环境。
其二,优化“引进来”策略,对来我国学习的韩国留学生以及工作的韩国人才,给予一定优惠政策,如提供奖学金、减免学费、建造韩国子女学校、举办亲子活动等,以吸引、留住更优质的韩国人才在盐城工作与定居。
其三,开辟“走出去”道路,不断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定期发放赴韩国留学、韩国企业实习指标,让学生真正融入韩国文化环境,开展实战式的语言交流,了解韩国企业的运作管理等,从而为中韩(盐城)产业园培育高质量、高水平的应用韩语专业人才。
(四)搭建实践教学基地
一方面,积极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研究所,优化与创新实训服务、实训设备与实训功能。
结合中韩(盐城)产业园企业人才所需,设置韩国文化体验项目、口译技能实训项目、企业管理实训项目、外贸实训项目等,并对各个实训项目功能予以高效整合,打造集文化体验、商务模拟、语言训练与实践操练于一体的全能性实训体系,实现单一化语言实训向综合化专业素养实训发展,最大化满足中韩(盐城)产业园对应用韩语人才的实际需求[5]。
另一方面,秉持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思想,不断改进“订单式”人才培养,推动应用韩语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强化院校与企业、机构、单位等多种组织的合作力度,不断拓展实习实训基地,由合作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搭建逼真的模拟实训基地、网络实训基地与真实的实训基地,实现多主体协同参与韩语专业人才培养。
四、结语
依托应用韩语专业人才培养服务中韩(盐城)产业园发展路径的研究,服务盐城(中韩)产业园,优化驻盐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以便灵活对接相关行业、产业,形成专业可持续发展态势。
并培养地方经济急需的应用韩语专业“产教”融合性人才,保障服务中韩(盐城)产业区的发展,将人才的培养打上“地方性”和“应用型”的烙印。
[参考文献]
[1]包振山,殷凤春,寇铮.RCEP背景下我国外向型产业园区对接亚太自贸先行区的路径选择——
—以中韩(盐城)产业园为例[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
(1):16-18.
[2]张娟,李俊,李计广.从RCEP、自贸试验区到CPTPP:我国服务贸易开放升级路径与建议[J].国际贸易,2021(8):62-69.
[3]马飒,张二震.RCEP框架下东亚区域产业链重构与中国对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19-30.
[4]沈铭辉,郭明英.大变局下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特征、影响与机遇[J].当代世界,2021(1):44-51.
[5]陈洪全.中韩(盐城)产业园特色发展研究[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72-75.
[责任编辑:潘洪志]
商业经济第2022年第7期SHANGYE JINGJI No.7,2022 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