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设计大赛内容说明及要求.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一:计算机设计大赛内容说明及要求
一、大赛作品内容分类
1.插画设计类:
说明:
(1)每队参赛人数为1-3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2)插画设计的要求如下:
①作品风格鼓励“穿越”“创意”“怀旧”“搞笑”类作品
②作品内容鼓励“流行元素”“电影、动漫、漫画同人”类作品(注:同人类作品需具
备足够的创意)。

③作品内容不可出现有关“表达政治观点”、“种族歧视”、“硬色情”等内容。

④格式要求:
透明背景的PNG图片。

提交的图片核心内容宽度不能低于3500px,分辨率需为300dpi,画面清晰,完整。

原则上只接受插画类(完整作品边缘为不规则形状)作品,不接受海报类(完整作品边缘为矩形)作品。

⑤不限个人提交作品数量,合作项目需注明合作参赛人、作品名称。

⑥不限表现技法,鼓励创意思路。

⑦获奖者需保存好作品源文件(矢量或分层文件),并于获奖后提交作品源文件,以备
获奖者作品原创性审核。

备注:插画设计类除了正常参与校赛评审外,还将由公司参与评奖并设单独奖金,一等奖1名1000元,二等奖一名500元,三等奖一名300元,另有入围奖若干名,均有奖品赠送。

2.软件应用与开发类
包括以下小类:
(1)Web应用与开发。

(2)管理信息系统。

(3)移动应用开发(非游戏类)。

(4)算法设计与应用
说明:
每队参赛人数为1-3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3.微课与教学辅助类
包括以下小类:
(1)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类课程微课(或教学辅助课件)。

(2)中、小学数学或自然科学课程微课(或教学辅助课件)。

(3)汉语言文学(古汉语、诗词曲赋、散文等,内容限在1911年前)微课(或教学辅助课件)。

(4)虚拟实验平台。

说明:
(1)微课为针对某个知识点而设计,包含相对独立完整的教学环节。

要有完整的某个知识点内容,既包含短小精悍的视频,又必须包含教学设计环节。

不仅要有某个知识点制作的视频文件或教学,更要介绍与本知识点相关联的教学设计、例题、习题、拓展资料等内容;
(2)“教学辅助课件”小类是指针对教学环节开发的课件软件,而不是指课程教案;
(3)课程教案类不能以“教学辅助课件”名义报名参赛。

如欲参赛,应进一步完善为微课类作品。

(4)虚拟实验平台是以虚拟技术为基础进行设计、支持完成某种实验为目的、模拟真实实验环境的应用系统。

(5)每队参赛人数为1-3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4.物联网应用类
包括以下小类:
(1)城市管理。

(2)医药卫生。

(3)运动健身。

(4)数字生活。

(5)行业应用。

说明:
(1)城市管理小类作品是基于全面感知、互联、融合、智能计算等技术,以服务城市管理为目的,以提升社会经济生活水平为宗旨,形成某一具体应用的完整方案。

例如:智慧交通,城市公用设施、市容环境与环境秩序监控,城市应急管理,城市安全防护,智能建筑,文物保护和数字博物馆。

(2)医药卫生小类作品应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实现智能化医疗保健和医疗资源的智能化管理,满足医疗健康信息、医疗设备与用品、公共卫生安全的智能化管理与监控等方面的需求。

建议但不限于如下方面:医院应用如移动查房、婴儿防盗、自动取药、智能药瓶等。

家庭应用如远程监控、家庭护理,如婴儿监控、多动症儿童监控、老年人生命体征家庭监控、老年人家庭保健、病人家庭康复监控、医疗健康监测、远程健康保健、智能穿戴监测设备。

(3)运动健康小类作品应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以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和大众健身质量为目的,建议但不限于如下方面:运动数据分析、运动过程跟踪、运动效果监测、运动兴趣培养、运动习惯养成以及职业运动和体育赛事的专用管理训练系统和设备。

(4)数字生活小类作品应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通过稳定的通信方式实现家庭网络中各类电子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以提升生活水平、提高生活便利程度为目的,包括如下方面:各类消费电子产品、通信产品、信息家电以及智能家居等方面。

鼓励选手设计和创作利用各种传感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满足生活需求的作品。

(5)行业应用小类作品应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解决某行业领域某一问题或实现某一功能,以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价值为目的,包括如下方面:物联网技术在工业、零售、物流、农林、环保以及教育等行业的应用。

(6)作品必须有可展示的实物系统,作品提交时需录制系统演示视频(5分钟-8分钟)及相关设计说明书,现场答辩过程应对作品实物系统进行功能演示。

(7)每队参赛人数为1-3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5.大数据类
包括以下小类:
(1)大数据方案设计。

(2)大数据应用系统。

(3)大数据挑战赛。

说明:
(1)大数据方案设计小类作品,应基于数据科学与数据思维,针对某一领域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作品必须以数据为依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以此提出一套完整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作品以方案论证报告为主要提交形式,并以数据来源和相关处理程序为附件。

报告主要内容包括:数据来源、问题背景、数据分析、解决方案等。

作品可涉及以下领域:
①环境与人类发展大数据(气象、环境、资源、农业、人口等)
②城市与交通大数据(城市、道路交通、物流等)
③社交与电商大数据(舆情、电商、兴趣爱好、自然语言处理等)
④金融与法律大数据
⑤生物与医疗大数据
⑥文化与教育大数据(教育、艺术、文化、体育等)
(2)大数据应用系统小类作品,应针对某一领域的问题,形成一套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软件系统,或是针对特定问题对大数据技术的优化与改进。

作品需要有完整的方案设计与代码实现,撰写相关文档,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作品应用场景、设计理念、技术方案、作品源代码、用户手册、作品功能演示视频等。

本类作品必须有具体的方案设计与技术实现,编写相关程序,现场答辩时,必须对系统功能进行演示。

作品可涉及以下领域:
①环境与人类发展大数据(气象、环境、资源、农业、人口等)
②城市与交通大数据(城市、道路交通、物流等)
③社交与电商大数据(舆情、电商、兴趣爱好、自然语言处理等)
④金融与法律大数据
⑤生物与医疗大数据
⑥文化与教育大数据(教育、艺术、文化、体育等)
⑦大数据技术及其优化(数据治理、管理、分析等)
⑧数据可视化(针对可视化工具本身的优化与改进)
(3)大数据挑战赛可采用全国计算机设计大赛组委会的命题,一般为3-5题,各参赛队任选一赛题参加,赛题详见大赛信息发布网站:挑战类项目将进行现场测试,并以测试效果与答辩成绩综合评定最终排名。

另外也可自行选择命题和数据进行参赛。

(4)大数据类参赛对象专业不限,每队参赛人数为1-3人,挑战类每队为1-5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6.人工智能类
包括以下小类:
(1)人工智能方案设计。

(2)人工智能应用系统。

(3)人工智能挑战赛。

说明:
(1)人工智能方案设计小类作品,基于人工智能的方法与思想,针对某一领域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作品必须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手段,提出系统详细的解决方案与设计步骤。

系统必须具有可行性,且不带有科幻色彩。

作品以方案论证报告为主要提交形式,并以相关数据、依据文件、辅助处理程序等为附件。

报告主要内容包括:问题背景、算法依据、技术路线、可行性分析、系统详细设计、系统交互设计、系统功能演示等。

作品可涉及以下领域:
①智能城市与交通(包括无人驾驶)
②智能家居与生活
③智能医疗与健康
④智能农林与环境
⑤智能教育与文化
⑥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
(2)人工智能应用系统小类作品,需要有完整的方案设计与代码实现,撰写相关文档,主要内容包括:作品应用场景、设计理念、技术方案、作品源代码、用户手册、作品功能演示视频等。

本类作品必须有具体的方案设计与技术实现,现场答辩时,必须对系统功能进行演示。

作品可涉及以下领域:
①智能城市与交通(包括无人驾驶)
②智能家居与生活
③智能医疗与健康
④智能农林与环境
⑤智能教育与文化
⑥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
⑦三维建模与虚拟现实
⑧自然语言处理
⑨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方法研究
⑩机器学习方法研究
(3)人工智能挑战赛可采用全国计算机设计大赛组委会的命题,一般为3-5题,各参赛队任选一赛题参加,赛题详见大赛信息发布网站,挑战类项目将进行现场测试,并以测试效果与答辩成绩综合评定最终排名。

另外也可自行选择命题和数据进行参赛。

(4)人工智能类参赛对象专业不限,每队参赛人数为1-3人,挑战类每队为1-5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7. 信息可视化设计类
包括以下小类:
(1)信息图形设计。

(2)动态信息影像(MG动画)。

(3)交互信息设计。

(4)数据可视化。

说明:
(1)信息图形指信息海报、信息图表、信息插图、地图、信息导视或科普图形。

(2)交互信息设计指基于电子触控媒介的界面设计,如交互图表以及仪表板设计。

(3)动态信息影像指以可视化信息呈现为主的动画或影像合成作品。

(4)数据可视化是指基于编程工具/开源软件(如Python,JavaScript,Processing等)或数据分析工具(如Matlab,Tableau等)等实现的数据可视化。

(5)上述4类作品均需要提供完整的方案设计与技术实现的说明,特别是需要说明设计思想及现实意义,作品均需要提供源文件。

(6)该类别要求作品具备艺术性、科学性、完整性、流畅性和实用性。

(7)作者需要对参赛作品的信息数据来源的真实性、科学性与可靠性提供备注。

(8)数据可视化作品需要提供完整的方案设计与代码实现,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作品应用场景、设计理念、技术方案、作品源代码、作品功能演示等。

(9)每队参赛人数为1-3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8.数媒类普通组
(参赛主题:海洋世界。

内容分5个方面: 海洋生物、海洋矿藏、海洋探索、海洋环保、海洋开发。

引导学生关注海洋,了解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

与此同时,给参赛者提供想象、创新、创意、创作空间。


包括以下小类:
(1)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

(2)交互媒体设计。

(3)DV影片。

(4)环境设计。

(5)工业产品设计。

说明:
(1)数字媒体设计类分普通组与专业组进行报赛与评比。

(2)属于专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专业组的竞赛,不得参加普通组的竞赛。

属于普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普通组的竞赛,不得参加专业组的竞赛。

(3)数媒普通组与数媒专业组的划分见“9.数媒类专业组”的“说明(3)”所述。

(4)参赛作品有多名作者的,如有任何一名作者归属于专业组作者清单所述专业,则作品应参加专业组竞赛。

(5)交互媒体设计,需体现一定的交互性与互动性,不能仅为版式设计。

(6)每队参赛人数为1-3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7)环境设计的含义限指有关空间形象设计、建筑设计、室内环境设计、装修设计、景观园林设计、景观小品(场景雕塑、绿化、道路)设计等。

(8)工业产品设计的含义限指传统工业产品设计,即有关生活、生产、运输、交通、办
公、家电、医疗、体育、服饰的工具或设备等工业产品设计。

该小类作品必须提供表达清晰的设计方案,包括产品名称、效果图、细节图、必要的结构图、基本外观尺寸图、产品创新点描述、制作工艺、材质等,如有实物模型更佳。

要求体现创新性、可行性、美观性、环保性、完整性、经济性、功能性、人体工学及系统整合。

9. 数媒类专业组
(参赛主题:海洋世界。

内容分5个方面: 海洋生物、海洋矿藏、海洋探索、海洋环保、海洋开发。

引导学生关注海洋,了解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

与此同时,给参赛者提供想象、创新、创意、创作空间。


包括以下小类:
(1)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

(2)交互媒体设计。

(3)DV影片。

(4)环境设计。

(5)工业产品设计。

说明:
(1)数字媒体设计类分普通组与专业组进行报赛与评比。

(2)属于专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专业组的竞赛,不得参加普通组的竞赛。

属于普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普通组的竞赛,不得参加专业组的竞赛。

(3)专业组作者清单:
①艺术教育
②广告学、广告设计
③广播电视新闻学
④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动画、影视摄制
⑤计算机数字媒体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字媒体技术方向
⑥服装设计、工业设计、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
⑦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
⑧美术学、绘画、雕塑、摄影、中国画与书法
⑨艺术设计学、艺术设计、会展艺术与技术
⑩其它与数字媒体、视觉艺术与设计、影视等相关的专业
(4)参赛作品有多名作者的,如有任何一名作者归属于上面所述专业,则作品应参加专业组竞赛。

(5)交互媒体设计,需体现一定的交互性与互动性,不能仅为版式设计。

(6)每队参赛人数为1-3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7)环境设计的含义限指有关空间形象设计、建筑设计、室内环境设计、装修设计、景观园林设计、景观小品(场景雕塑、绿化、道路)设计等。

(8)工业产品设计的含义限指传统工业产品设计,即有关生活、生产、运输、交通、办公、家电、医疗、体育、服饰的工具或设备等工业产品设计。

该小类作品必须提供表达清晰的设计方案,包括产品名称、效果图、细节图、必要的结构图、基本外观尺寸图、产品创新点描述、制作工艺、材质等,如有实物模型更佳。

要求体现创新性、可行性、美观性、环保性、完整性、经济性、功能性、人体工学及系统整合。

10.数媒动漫游戏类
(主题:海洋世界
内容分5个方面: 海洋生物、海洋矿藏、海洋探索、海洋环保、海洋开发。

引导学生关注海洋,了解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

与此同时,给参赛者提供想象、创新、创意、创作空间。


包括以下小类:
(1)动画。

(2)游戏与交互。

(3)数字漫画。

(4)动漫衍生品(含数字、实体)。

说明:
每队参赛人数为1-5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11.数媒微电影类
(主题:1911年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包括以下小类:
(1)微电影。

(2)数字短片。

(3)纪录片。

说明:
(1)参赛主题为1911年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①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名胜古迹。

②歌颂中华大好河山的诗词散文。

③优秀的传统道德风尚。

④先秦主要哲学流派(道/儒/墨/法等)与汉语言文学。

⑤国画、汉字、汉字书法、年画、剪纸、音乐、戏剧、戏曲、曲艺。

(2)本大类作品的核心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主题。

(3)若有故事情节的,无论是否完整,主题内容、情节均严格限在1911年前,人物、服饰、道具等应与作品主题、内容相符。

作品既可由真人出演,也可采用动画、皮影等方式制作。

(4)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应报赛微电影,故事情节不完整的应报赛数字短片。

(5)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名胜古迹等若没有故事情节穿插、不需要演员表演的,可拍成纪录片报赛。

(6)各小类作品时长不得超过10分钟。

(7)每队参赛人数为1-5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12. 数媒中华民族元素类
(参赛主题:服饰、手工艺、手工艺品、建筑)
包括以下小类:
(1)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

(2)计算机动画。

(3)交互媒体设计。

说明:
每队参赛人数为1-3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13.计算机音乐创作类普通组
包括以下小类:
(1)原创音乐类(纯音乐类,包含MIDI类作品、音频结合MIDI类作品)。

(2)原创歌曲类(曲、编曲需原创,歌词至少拥有使用权。

编曲部分至少有计算机MIDI制作或音频制作方式,不允许全录音作品)。

(3)视频音乐类(音视频融合多媒体作品或视频配乐作品,视频部分鼓励原创,如非原创,需获得授权使用。

音乐部分需原创)。

(4)编曲类(根据指定的中国民歌编曲,主要使用计算机MIDI制作方式)。

(5)音乐混音类(根据提供的分轨文件,使用计算机平台及软件混音)。

说明:
(1)计算机音乐创作类作品分普通组与专业组进行竞赛。

普通组与专业组的划分见后面“14.计算机音乐创作类专业组”的“说明(1)”所述。

(2)每队参赛人数为1-3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14.计算机音乐创作类专业组
包括以下小类:
(1)原创音乐类(纯音乐类,包含MIDI类作品、音频结合MIDI类作品)。

(2)原创歌曲类(曲、编曲需原创,歌词至少拥有使用权。

编曲部分至少有计算机MIDI制作或音频制作方式,不允许全录音作品)。

(3)视频音乐类(音视频融合多媒体作品或视频配乐作品,视频部分鼓励原创,如非原创,需获得授权使用。

音乐部分需原创)。

(4)编曲类(根据指定的中国民歌编曲,主要使用计算机MIDI制作方式)。

(5)音乐混音类(根据提供的分轨文件,使用计算机平台及软件混音)。

说明:
(1)计算机音乐创作类作品分普通组与专业组进行竞赛。

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的学生,划归计算机音乐创作类专业组:
①在以专业音乐学院、艺术学院与类似院校(诸如武汉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师范大学或普通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或艺术系科就读
②所在专业必须是电子音乐制作或作曲、录音艺术等类似专业,诸如:电子音乐制作、电子音乐作曲、音乐制作、作曲、音乐录音、新媒体(流媒体)音乐,以及其它名称但实质是相类似的专业
③在校期间,接受过以计算机硬、软件为背景(工具)的音乐创作、录音艺术课程的正规教育
其他不同时具备以上三条件的学生均划归为普通组。

(2)参赛作品有多名作者的,如有任何一名作者同时符合专业组要求的上述三个条件,则作品应参加专业组的竞赛。

(3)属于专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专业组的竞赛,不得参加普通组的竞赛。

属于普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普通组竞赛,不得参加专业组的竞赛。

(4)每队参赛人数为1-3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二、参赛作品相关要求
1.所有类别、所有小类的每一件作品均必须为作者原创,和已发表、展出、获奖的作品雷同或相似的作品(包括作者前期的作品)均不得参赛。

2.无论何时,参赛作品一经发现如有涉及剽窃抄袭等违规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该作品的参赛资格。

若已获奖,则取消该奖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