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聿怀中学申报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确认验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汕头市聿怀中学申报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确认验收
整改报告
2008年4月,聿怀中学顺利通过了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初期督导验收。
在全面考察我校创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情况的基础上,省督导验收组对照《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督导验收方案(试行)》的各项指标,以我校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办学特色、办学条件、教育教学、师生发展、示范辐射等为主要观测点,充分肯定了我校在“秉承历史精髓,丰富理念文化内涵”、“坚持人本务实,完善管理文化体系”、“创新发展模式,培育教师文化品质”、“育人和谐共振,建设学生文化园地”四个方面的办学经验和业绩。
并对我校的后续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二是要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三是要凝炼办学特色。
一年来,在汕头市委市政府、汕头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在金平区委区政府、金平区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学校按照省督导验收组提出的后续发展建议,逐一对照,认真分析学校在创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切实推进各项整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大手笔大气魄筹建大洋校区,强化硬件建设,启航“一校二区”教育新航母
校园规模小既是制约聿怀规模化发展的“瓶颈”,也是限制聿怀更好地发挥名校示范性的“硬伤”。
省督导验收组在后续发展建议中提出:“建议市、区两级政府采取措施,加大投入,按时抓好新校区的建设,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也一定要按照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标准要求配备好,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为落实这一建议,一年来,汕头市委市政府、汕头市教育局,金平区委区政府、金平区教育局大手笔大气魄,将原来归属市的大洋学校划归我校,并列为市、区的重要民心工程,特事特办,通力协调,全程跟进,加速推进聿怀大洋校区建设。
目前,聿怀大洋校区已顺利进入施工阶段,定于2009年秋季建成招生。
建设中的聿怀大洋校区位于汕头市海滨路黄金地段,占地36亩,投资愈3800万元,规模30个教学班,建筑面积15000 M2,建成后可提供优质学位近2000个。
新校区风景秀丽,涛声潮韵,规划建设3幢现代化的教学楼、1幢现代化的实验楼、1幢现代化的办公楼,配套教室36间,物理实验室4个、化学实验室3个,生物实验室2个,理化生准备室6个,探究室3个,仪器室8个,多媒体网络计算机室4个,多
媒体网络计算机辅助房4个,语言实验室2个,音乐室2个,美术室2个,美、音辅助室3个,地理室、历史室、多功能电教室、体育器材室各1个,办公室12个,学科组办公室15个,800m2图书馆1个,篮球场3个,6×200m塑胶跑道,可容纳1200人的大会议室1个,生物园、地理园各1个。
聿怀大洋校区的落成,将使学校的占地面积达到64亩,规模超过60个教学班,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规模问题和班级数量不足、功能场室、实验室不配套等问题,使学校完全达到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配置要求,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积极推进大洋新校区规划建设的同时,一年来,学校还累计投入200余万元,对现有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主要项目有:
(1)2008年6月,投入10万元,在科学馆7楼建设现代化的教工娱乐中心,用于丰富教师业余生活。
(2)2008年11月,投入35万元,建成集微格教研、数码录播系统、多媒体办公系统于一体的教研中心,改善教师教学教研环境。
(3)2009年1月,投入12万元,对学校原有的食堂进行改造,建成“桃李园”餐厅,解决师生在校就餐问题。
(4)2009年2月,投入13万元,对原教工之家进行改建升级,建成融体育活动、休闲咖啡屋为一体的“沁心园”教工俱乐部。
(5)2008-2009年,累计投入3万元,实施清凉工程,为所有的处室、教师办公室安装空调,增配现代化办公设施。
(6)2008-2009年,累计投入20万元,用于补充完善教育教学内部设施,配备物理仪器、化学仪器、生物仪器、化学药剂等,使之符合国家有关实验室配置标准,完全满足教学实验需求。
(7)2008年12月,投入15万元改造多功能会议厅并增设数码录播系统和广播。
(8)2008-2009年,累计投入20余万元用于学校网络系统改造,增设课室电教讲台,投入10多万元用于学校网络平台建设。
(9)2008-2009年,累计投入9万元用于购买学生课桌椅,投入2万元用于档案室装备,投入5万元用于购买体育器材,投入10万元用于购置教师办公设备,投入1万元用于增加课室电风扇,投入2万余元将学术交流中心改造为音乐鉴赏室并安装网络教学平台;投入1万余元将原来的音乐鉴赏室改造成心理拓展训练室。
总之,一年来,在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市、区两级政府均给予了聿怀申报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以超常规的支持,为聿怀真正成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奠定了坚实的可持续发展物质基础。
二、创新机制,开放办学,以提升“学习力”为核心,全面深化课改
省督导验收组在后续发展建议中提出:“学校要进一步强化教师‘走进课改’的意
识,把教师培训的重点放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提高上,把课程改革”自主、合作、探究“的核心理念融汇到教学教研中去。
要正确处理好高考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系,处理好与实施课程改革的关系。
学校要进一步完善教学科研制度,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际,设立科研课题,完善科研过程,及时总结升华,使科研课题更具时效性,对课堂教学的贡献率更高。
学校应奋力提升教学科研水平,打造精品课题,深化校本教研,挖掘百年办学资源,以科研促进教育,以课题优化教学,提高教师的学术素质,使学校的教学质量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
针对这一建议,一年来,围绕高考、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关系及其处理问题,我们进行了艰苦的思考和探索、研究,可喜的是,我们最终找到了答案并由此带动学校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大变革时代:对于教育而言,提升师生的素质永远是教育的核心任务和使命,课程改革只是提升师生素质的途径、方法、手段,而高考成绩则是师生素质的反映表征之一,三者具有共同的汇聚点——“学习力”。
谁抓住、抓好、提升了学习力,谁就掌握了最终的发展权、竞争权、成功权。
根据这一认识,一年来,我们着力推进学校学习力、教师学习力的建设,并以此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力发展。
1、设立“评价与发展中心”,创建聿怀大讲堂,推进学校学习力建设
为推进学校学习力建设,经过多方考察和试运行,带有我校首创性质的“评价与发展中心”机构正式挂牌成立。
新成立的“评价与发展中心”独立于所有处室,直接归校长室管理。
“中心”以提升学校学习力为目标,以“三发展”(促进课程建设与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任务,聘请校内外教育名家、资深教师、社会名流、学生家长担任评研员(评研员采用年度聘任制,根据学校工作实际需要实时进行增聘或减聘)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进行经常性的评价、指导。
“评价与发展中心”机构的设立,开创了中学学校学习力建设与评价的先河,成为促进我校教师学习力提升的强有力手段。
“聿怀大讲堂”是我们建设学校学习力的另一重要举措。
“聿怀大讲堂”立足于打开校门办教育,定位于“名流名家,前沿视野”,致力于将当代社会、当前世界最新的信息、观念、视野、成果、热点引入校园,让师生“一堂知天下,一言晓古今,身在校园,心系天下”。
“聿怀大讲堂”,在学校与社会、名家与师生之间搭建起了一条智慧交融的时空隧道,铸起了师生日常学校教育之外的另一个知识殿堂。
聿怀大讲堂自2008年启动以来,已经先后邀请了著名教育家、生本教育创始人郭思乐教授,著名经济学专家、汕头大学商学院院长黄燕教授,汕头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外籍教师、印尼雅加达世界摄影工场的主编Sasa Kralj,著名潮汕文学研究专家隗芾,心理学专家赖小玲教授等众多名家开设讲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建立教师教练机制,营造浓郁的教师学习力提升氛围
教师学习力的提升,既是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核心,也是促进和实现学生学习力提升的关键。
“教练的职责不是使自己成为‘冠军’,而是培养和挖掘‘运动员’的潜
能,激发运动员的状态,使之成为‘冠军’”。
现代教练理念的这一宣言,形象地说明了教练技术的使命。
这与学校教育的终极使命——使教师、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生长的舞者,成为自求卓越的奋斗者,从本质上说是一致的。
实践中,我们将现代教练理念融入到教师学习力的发展上,着力推进三类教练机制的建设与实践,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全面变革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1)领头雁教练机制
“名校与优秀校长的关键能力,在于创造更多的优秀管理人才和教师。
”这是我们建立领头雁教练机制的宣言,也是该机制运行的目标。
第一,改革会议制度,明晰职责,目标引领,培养领头雁。
我们一是实行行政会议议事制度,将每周一次的行政会议改为行政实务培训会议;将两周一次的教工大会改为教师培训会议,挖掘具有特长的教师开展专题培训;二是明晰职责,放权管理,实行线条负责制和年级校长负责制,将骨干教师放在核心岗位上进行实践锤炼。
第二,校长带头,部门自主,建立硬性规定教练制度。
即明确规定:学校的校长(含副校长)必须率先垂范,在自己的专业范畴内亲自为教师开设系列校本培训,部门主任每学期必须亲自为线条内的教师开设校本培训,学科教研组长每学期必须亲自为学科组内教师开展专业主题培训,学科带头人、省市名师每学期必须面向全体教师开展主题培训。
领头雁教练机制的实施,在学校形成了浓郁的校本培训氛围,实现了校本培训的日常化、制度化,一年来,累计开展培训达80余次,有力地提升了管理干部、骨干教师的学习力。
(2)同侪教练机制
“与同伴共成长”,是我们在创建同侪教练机制时提出的一句口号,也是我们的目标。
为创建同侪教练机制,我们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与努力:一是完善同侪教练形式与流程;二是加快微格教研环境建设,新建了教研中心。
新的教研中心集微格教学、数码录播、现代化网络办公系统于一体,为教师开展同侪教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们还投入20余万元,对学校的网络设施、设备、网站系统进行了重新规划,开辟教师网络教研空间,推动跨时空教研的落实。
三是积极架构三类同侪引领教练机制:一是品牌教师同侪教练引领机制,即将学校的品牌教师组织起来,开展品牌教师“三个一”活动——一人一节教练课,一人一节专题讲座,一人一师徒帮带。
二是品牌学科同侪教练引领机制,即将学校最优势的学科组确定为品牌学科组,开展“二展示”活动——学科组同侪教练展示,学科组教学模式创新展示,带动学科组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教练。
三是教师发展俱乐部同侪教练引领机制。
即由教师根据自身专业发展需求和兴趣自由组合、自由组织,以俱乐部的形式开展研讨性自我培训。
同侪教练机制的创新运作,在学校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跨时空的综合教师教研机制,促进了教师学习力的全面提升。
(3)深度细化教练机制
深度细化教练机制即以教科研为重点,以“切片研究”为主要形式的教科研共同体
教练机制。
为推进这一教练机制的实施,一年来,我们对学校原有的教科研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制定了《聿怀中学教育科研管理实施办法》《聿怀中学教学科研管理实施细则》《青年科研攻关小组管理实施办法》《聿怀中学精品学科网站开发团队建设实施方案》《校本课题管理实施意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立了“从教育教学中来,到教育教学中去”的课题研究指导思想,以“重点课题带动,切片研究核心”为策略,着力推进教研科研向精品化、深度化、日常化方向发展。
第一,打造精品研究课题,以重点课题推动学校教科研深度发展。
一年来,我们根据学校实际,相继申报了《新课程下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国家级课题)《新课程下高中理科探究性实验网络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省级)《中学优秀班主任成长规律研究》(省级)《汕头市中小学教师、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调查分析与教育研究》等重点课题。
为推进这些课题研究,学校不仅分别成立了课题组,还专门针对课题成立了青年科研攻关小组,提供最好的条件给攻关小组,解决课题的核心难点。
另外,我们还积极与企业和高校联合,共同开展课题研究,着力打造精品课题。
目前,上述课题研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
同时,学校还先后完成了原先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研究性学习网站的建设及其应用研究》以及广东省“十五”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班主任学生日常心理行为管理、支持系统建设开发与应用有效性研究》等重点课题的研究,均获得好评,顺利结题。
其中,《研究性学习网站的建设及其应用研究》课题还结集编印了厚厚的一本《研究性学习网站的建设及其应用研究》成果汇编。
第二,大力开展校本课题研究,推进学校教科研实践化发展。
学校提出了“人人参与课题,人人都有课题”的校本课题研究目标,要求教师采用小团队的形式,自主申报课题,结合自身教学实际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
目前,学校123名专任教师已经组建研究团队20个,申报立项校本课题50多项,教师校本课题参与率达100%。
其中青年教师张润丰不仅自己建设的《聿怀中学政治学科网站》已成为闻名全国的政治学科网站,而且,由他带领开展的系列精品学科网站建设也已经取得重大突破,有望形成新的聿怀精品学科网站群。
第三,大力开展“切片研究”,努力推进学校教科研细化发展。
“切片研究”作为一种新兴的教研形式,是实现教研科研课堂化、日常化的强有力工具。
2008年,我们实施了“切片研究”计划,即不定期地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主题班会进行实况录像,然后提供给学科组(班主任)进行切片研究。
我们还在校园网上建立了学科切片教学研究室,将相关的教学录像视频整理后放到校园网上,供教师随时随地观看、研究。
目前,“切片研究”已经覆盖到所有学科,不仅成为了我校教师开展日常教学研究最重要的形式,而且也在现实意义上实现了教学科研的日常化、课堂化,提高了教科研对教学的贡献率。
将现代教练技术融入到教师学习力提升之中,将教育的意义、激情和自由、尊严交给每一位教师,正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潮流。
虽然我们的尝试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我们相信,随着实践、反思、提炼的深入,现代教练理念与教师学习力发展的融合必将使学校
的课改焕发出具有超越性质的强大“动力”,最终催生出学校教育教学的全面变革。
三、凝炼办学特色,进一步提升学校文化与示范内涵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实践”,学校清晰地看到,要突破发展瓶颈,凝炼学校特色,实现学校发展的新跨越,核心的,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拓展视野,站在山之巅,“俯视”教育。
基于此,一年来,学校组织班子成员、教研组长、教师等开展了系列视野之旅——先后从多个层面考察了广东梅县中学、惠州一中、广东仲元中学等近几年我省发展迅速的特色名校,深入到这些名校的处室、课堂之中,与领导谈、与教师谈、与学生谈,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体验感受,坦诚交流,找优势、找突破、找差距、找思路。
视野之旅,使我校“用名校的眼光和战略思维谋划学校新发展”的崭新发展思想成为了响彻聿怀校园的动人“宣言”:聿怀,必须朝着“名校”的方向发展;聿怀,必须用“名校”的眼光来规划自己的“人生”;聿怀,必须用“名校”的战略思维,克弊创新,引领时尚,勇敢地在教育的浪尖上起舞,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一流名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育就一流人才。
新观念,新发展,不仅使聿怀迎来了阔步前进的“改革年”,也使学校在透视百年积淀中凝炼出了鲜明的特色。
1、“端毅诚爱,聿越不止”的学校文化特色
《诗经·大雅·大明》中有一段话:“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示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囚,以受方国”。
意为:伟大英明的周文王,小心翼翼恭敬而谦让。
勤勉努力侍奉那上帝,带给我们无数的福祥。
他的德行光明又磊落,因此承受祖业做国王。
文中“聿怀”二字,即为“聿怀”校名源起。
寓意教育之道在于使学生正确对待社会,对待人生,对待事业,对待一切……招来聿怀福祉无限量。
而聿怀的校训“端毅诚爱”则进一步阐述和具体化了这一思想:教育,必须使师生成为这样的人——仪态端庄而不轻浮,性格坚毅而不脆弱,磊然诚实而不虚伪,以爱待人而不奸狡。
“聿越”源自左思《吴都赋》“陵绝嶛嶕,聿越巉崄。
”“聿越不止”意为“不畏险阻,快速发展永无止息”。
正如《聿怀中学校校歌》所写:“……惟我聿怀早将风气开/谁挽狂澜/谁支大厦/敷荣我校根荄/俾我侪同学作楷模/端毅诚爱/爱人人爱/精诚到处和谐/刚毅我力/端正我态/共遵校训/勤学修行(读书救国)/光大聿怀”。
这清晰地表明,早在百多年前,聿怀人已经赋予了这所学校以“端毅诚爱,聿越不止”的高远境界。
而聿怀130多年的发展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一代代聿怀人追求和不断实现这一境界的动人诗篇。
校史记载,1919年,随着反帝反封建运动的高涨和教会政策的变化,聿怀停办。
1929年,中华基督教会汕头区会决定复办聿怀中学,经陈泽霖校长和校董会成员奋力拼搏,聿怀先后获准开办初中部、高中师范科、普通高级中学,至1937年,学校举凡实验室、运动场、图书馆、教学楼、宿舍楼等一应俱全,而教督尤为谨严,名满粤东。
在校学生“数逾千人,冠于嶺左”,“学生求入而不得者众。
”成为当时粤东最好的中学之一,书写下了一段辉煌的教育诗篇。
1937年,抗日战争烽火延及潮汕,学校不得不搬迁。
为给学生寻找一方“可以放得下书桌的地方”,陈泽霖校长不畏舟车劳顿、风霜
侵袭,有时日行近百里,居无定所,食无定时,远赴海内外募捐,终使学校得以支撑。
山沟里的聿怀中学,教室和宿舍全是用竹竿和草席临时搭起的棚子,白天师生们在这些“天然的课堂”上课,敌机来袭,教师便采取“游击战术”,拉起各自的学生,提起小黑板,躲进山洞,在飞机的轰鸣声中席地而坐,继续上课。
晚上,教师和学生则在自制的豆油灯下备课、学习。
天上繁星点点,人间油灯盏盏,星光与灯火相映成趣,平添山乡一景。
教师和学生虽处穷乡僻壤之地,无论生活之如何压迫,教育、学习之志始终不渝,勤勤恳恳,夙夜匪懈。
1985年,时任校长杨子权访问香港,向校友谈及陈泽霖校长时,虽已时隔近半个世纪,校友无不热泪盈眶、情思萦怀。
而80年代以来学校的发展史,更是聿怀这一特色文化生命力的展现。
80年代初的聿怀,因文革造成的重创,校舍凋敝,一片凄惨。
为重振聿怀辉煌,时任校长杨子权带领聿怀人克服重重观念的、思想上的束缚和阻力,恢复了聿怀校名,开始了新时代崭新的“募捐建校”历程,他们以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历时近10年,至1996年,不仅在一片废墟上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聿怀校园,而且使学校步入了省一级学校的行列。
在捐资兴校中,有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1985年,旅美校友郭经纬先生联络校友募集几千美元捐建初中部教学楼;整幢"有汉楼"系陈有汉先生捐50万(港币)建成。
1994年,学校为申报省一级学校而拆“西楼”兴建科学馆,陈有汉先生、袁经伦先生又一次在盘谷银行二十八楼宴会厅召开校友大会,陈有汉先生即席捐资港币100万。
1996年陈有汉先生又再次捐资150万港币兴建“有汉文化中心”。
聿怀原校董官逸民兄弟的后人官知节校友一听说聿怀恢复校名,百废待举,随即承诺候他的大华路祖业变卖后将他份下的款项捐献母校,几年后,他将变卖房产的款项转交至郑林坤校长手中。
著名军旅作家徐国腾是聿怀的校友,他写作的《地道战》、《破袭战》等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
2006年,徐国腾校友因病逝世,临终前嘱咐子女将自己的所有版权费捐献给母校,支援母校建设。
聿怀现有的五幢建筑物中,其中有四幢建筑物是以校友捐资为主体建成的。
今天,走进聿怀,几乎每一个教室的前面,都有一个牌匾,刻着“某某校友”捐建,这已经成为聿怀中学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聿怀学子感恩母校、回报母校的拳拳之心、殷殷深情,成就了一段段传奇、佳话。
进入21世纪,聿怀“端毅诚爱,聿越不止”的文化更是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
2000年,按照省的规定,聿怀必须实现初高中分离,而当时的聿怀,初中教育在汕头一枝独秀,高中教育规模才仅4个班,不成规模。
聿怀的出路何在?经过艰苦的探索,时任聿怀校长的郑林坤带领聿怀人作出了一项大胆的决定:初中走名校办民校道路,高中走规模化优质发展道路,齐头并进,共创“大聿怀”。
要知道,2000年的汕头,民办教育的发展正经历着“严冬”。
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聿越不止”的顽强精神再一次在潮汕地区创造了教育的奇迹。
仅就教育质量和规模发展而言,2000年至2008年,聿怀高中规模不仅由12个班上升到了33个班,扩大了近3倍,而且高中教育质量也同步实现了大跨越,重点线率基本保持在30%左右,本科率先后突破了60%、70%,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