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合作 应对挑战 融合发展——第十四届海峡两岸(粤台)高等教育论坛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第1期
高教探索
HigherEducationExploration
深化合作 应对挑战 融合发展
———第十四届海峡两岸(粤台)高等教育论坛综述
刘第红 张嘉炜
收稿日期:2019-08-30
作者简介:刘第红,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张嘉炜,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生态环境技术学院讲师。
(广州/510035)
摘 要:2005年创办的海峡两岸(粤台)高等教育论坛,在广东和台湾两地轮流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四届。
本届论坛的主题为“
当代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未来·机遇·挑战”。
与会专家学者表达了一个共同心愿:两岸高教界应进一步加强交流、深化合作、融合发展,携手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高等教育形态变革的挑战,促进粤台建设区域性高等教育中心,共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两岸高校;深化合作;融合发展;人工智能
2019年5月24日,第十四届海峡两岸(粤台)高等教育论坛在广州的暨南大学举行。
本届论坛在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指导下,由广东省教育厅组织协调,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东莞台商育苗教育基金会主办,台湾高等教育学会、中华工业教育学会、私立科技大学校院协进会协办,暨南大学承办。
论坛及其系列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和预期成效。
一、论坛概述
根据两岸经贸文化发展政策,粤台双方确立了持续推进教育交流合作的思路。
2005年创办的海峡两岸(粤台)高等教育论坛,在广东和台湾两地轮流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四届。
论坛宗旨是建立海峡两岸高等学校之间交流合作机制,提高海峡两岸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实践研究水平,推动海峡两岸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融合发展。
粤台双方以论坛为平台,不仅在学术上交流,增进互相了解;而且在学生交换培养、师资交流培训和人文发展等方面加强合作,取得了许多成绩。
近年来,中央和广东省政府发布对台系列政策,进一步指明了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的方向,增强了粤台双方深化教育交流合
作的信心和决心。
粤台着力把论坛打造成为两岸高教交流合作的品牌,不断拓展论坛的内涵,丰富交流合作形式。
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指出:“不管遭遇多少干扰阻碍,两岸同胞交流合作不能停、不能断、不能少。
”我们认为,教育的交流合作也应如此。
根据智能时代发展的特点、两岸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进程和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研究需要,本届论坛确定的主题为“当代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未来·机遇·挑战”。
主要议题有:智能时代下的高等教育变革;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未来样态;产业学院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的路径;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创新发展的策略。
台湾代表团团长、佛光大学杨朝祥校长和东莞台商子弟学校暨东莞台商育苗教育基金会叶宏灯董事长率领台湾23所高校51位专家学者出席;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黄兆芬,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朱超华,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魏中林,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院长汤贞敏,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等广东、福建260多位代表、112所大陆高校出席;“第二届
·
321·
(2019年)海峡两岸产业核心素养大赛”获奖学生100人参加,共400余人参会。
论坛得到两岸(粤台)双方积极响应,收录论文73篇。
论坛研讨一天,开设了主论坛和两场平行的分论坛。
在致辞中,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朱超华强调,未来广东省将以打造粤港澳人才、科技与创新等核心功能为契机,大力推进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欢迎台湾高校加入,共享大湾区合作发展重大机遇。
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黄兆芬表示,目前广东正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各类事业发展,为台湾同胞的发展提供新机遇;相信本论坛能够继续发挥两岸交流合作的促进作用,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进两岸人民福祉。
台湾代表团团长、佛光大学校长杨朝祥认为,论坛坚持十几年,取得许多成果。
这是造福两岸青年、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平台;台湾方面包括本人在内,将继续积极参与,深化两岸高校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东莞台商子弟学校暨东莞台商育苗教育基金会董事长叶宏灯认为,我们共同搭建的论坛,吸引了两岸高校和企业界的广泛参与,而且不断取得新突破,特别是教师联合培养,以及合作办学都有良好的业绩;基金会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深化两岸教育交流合作,为两岸企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造福华夏子孙。
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表示,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窗口,与台湾交流合作密切,也为粤台高等教育交流和人才培养合作提供了沃土,为此,暨南大学将继续在各个领域推进与台湾高校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目标。
主论坛和平行分论坛共安排29位代表发言,其中两位专家做主旨演讲:暨南大学副校长张宏发表题为《文化交流、教育改革和制度创新———暨南大学台湾学生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的演讲;嘉义大学特约讲座教授、台湾高等教育学会前理事长杨国赐发表题为《站在转折点的台湾高等教育:挑战、新策略》的演讲。
与会代表聚焦论坛主题,围绕时代变革、未来发展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知识获取和传授方式的变革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探讨的问题、凝练的思想、提出的建议,有广度也有深度,有宏观论述也具微观分析,使论坛学术研讨丰富多彩。
与会领导、嘉宾、代表表达了一个共同心愿:两岸高教界应进一步加强交流、深化合作、融合发展,携手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高等教育形态变革的挑战,促进粤台建设区域性高等教育中心,共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论坛主要观点
(一)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
暨南大学张宏在演讲中表示,探索共同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推进教育改革,是两岸教育交流合作获得效益的关键所在。
未来两岸要在人才培养上取得实质性突破,要解决体制机制问题,坚持正确政治基础、确立制度保障、紧抓基础工作、遵循先易后难的合作思路,做好两岸教育工作对接。
一是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开展合作办学。
授权有资质的高校共同开展某一方面的人才培养;然后,再逐步允许一些品牌高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在对方开办分校,推动两岸合作办学行稳致远。
二是两岸合作办学要有制度保障。
希望两岸相关机构尽早签署两岸教育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两岸文化教育合作机制,促进两岸教育交流常态化、机制化。
三是两岸合作办学可先易后难。
把可开展的工作先做起来,例如做好教学工作对接,鼓励以学分互认、课程衔接、学生交换等形式开展更大范围的校际交流合作。
通过两岸学位互认,推动双联学位的实质性合作。
进一步推动台湾当局对大陆学历的认证,使学生能拿到两岸都认可的毕业证书。
四是两岸合作办学应抓好基础性工作。
搭建层次丰富、覆盖面广的交流合作平台,使之成为两岸教育主管部门人员、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负责人和学者相互了解、探讨合作、协商议事的窗口。
暨南大学要继续发挥侨校特色,强化“五华”品牌学科建设,即华文教育、华文媒体、华商经济、华侨华人研究、海外华文文学,培养更多沟通中外的文化使者。
东莞理工学院粤台产业科技学院王春源、东莞台商育苗教育基金会聂良知作题为《融合两岸高校合作办学成效初显》发言,介绍了该院的办学特色。
学院奉行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强化立德树人、知行合一原则,以东莞台商育苗教育基金会叶宏灯董事长提出的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的“三好”理念丰富有礼温馨的校园文化。
学院注重品德行为素质的养成:每日清晨7:00之前起床,7:20在操场集合早操晨练,包括健身操、太极拳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晨读办学目标、中文和英文励志名句箴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打扫学院道路和学院教室内外环境。
8:30准时开始
·
4
21
·
上课,上课时不带早餐,仪容整齐,不看手机,专心听课。
每日晚上7:00-9:10,由老师陪同晚自修。
鼓励师生联络看望亲人恩人师长友人,养成言行知恩惜恩感恩报恩和知福惜福造福报福的品格素质。
以IEET主张的学习成果为导向,开拓六种学习:两岸高等教育资源强项的融合学习,跨专业并融合创新的学习,创意、创新、创业、创客、创投“五创”的学习,伦理道德品格的学习,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学习,全球视野的国际化学习。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周庆通过论文《粤台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与认同机制研究———基于校本评估的视角》提出,建立基于校本评估的粤台高校教育质量认同机制。
一是在国际认证模式上发展弹性认同模式,即认证—认同模式。
高校教育质量具有学科的内在逻辑,这是粤台高校教育质量认同评价的基点,可表述为“我们共同认同”。
台湾高校很多专业都参与国际认证,广东高校可以借鉴,这有助于广东高校与国际通行的教育质量认证接轨。
二是基于需要的相互认同模式,可表述为“我们相互认同”。
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是粤台高校合作的基础。
广东高校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发展模式,以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台湾高校需要以自身的教育优势和特色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因此,双方发展协作式校本评估就很有意义。
三是要承认高等教育质量的多样性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单向认同模式,即“我认同你”。
现代高等教育质量是一种多样化的质量系统,但其核心仍然是以高校自身为主体的人才培养质量。
校本评估实际上是在引导高等教育质量关注教育过程及学生体验,以社会需要的满意度为基准,将教育质量落实到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高上来,体现教育质量的个性和特色,也即是内涵式发展。
(二)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龙华科技大学潘亚东以题为《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之因应与挑战》发言,认为产业不改变,就会被淘汰。
他援引LSEProfessorSirChristopherPis sarides的统计,在人工智能时代,受影响的职业,冲击最大的是,电话行销人员99%,贷款授信人员98%,柜台员87%,律师助理94%,出租车司机89%,速食餐厨师81%;冲击最小的是心理咨商师、咨商社工0.30%,职场治疗师0.35%,营养师0.39%,外科手术医生、专家0.42%。
人工智能擅长单一、重复性的作业,即使是医师、律师,从事重复性业务的也容易失业。
他援引《纽约时报》2011年3月报导,美国已经有几家大型律师事务所利用人工智能在案件调查过程中取代部分律师。
一名律师加上AI,能够完成过去需要五百人才能做完的工作。
2017年11月,中国出现首个通过医师考试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由科大讯飞和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智医助理”以456分的优异成绩(及格360分),成为中国甚至是全球第一个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评测的机器人。
他提出,为了适应人才需求特点,课程规划应与未来产业发展契合。
优质课程规划应包括三种特质:跨域课程、引进课程、与企业联合开发课程。
学校推出四个系列课程:数据科学(DataScience):11门课程;大数据(BigData):10门课程;人工智能(AI):10门课程;物联网(IOT):随后推出。
明新科技大学林启瑞、林俊铭以题为《人工智能颠覆技职教育及其因应之道》发言,认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不断颠覆传统高等教育模式,对教学及学习型态、创新思维培养,以及系所资源整合、办学环境和人才培养成本等都会带来重大影响。
作为科技大学,必须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未来教育与人工智能互动的时代特点。
如应强调依据学生的个人特质或学习状态,调整教学内容和呈现方式,让学生更自主地学习,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为了突破传统系所资源管理系统本身的僵化机制,应打造虚拟学习环境,使虚拟学习环境系统在推动智慧科技与智慧服务的表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发展人工智能,需要各方分享资源、跨界合作。
人类已跨入人工智能新时代,作为站在教育和科技前沿的大学院校,必须做好时代转型对学校带来冲击的战略准备;高校应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正确认识未来教育是人与人工智能相互配合、人机共生的时代,只有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发挥“人类情感”和“机器智慧”的各自优势,才能创造人工智能新时代。
大仁科技大学王骏发作题为《大仁科大在AI应用之展望与未来发展》发言,认为从仿生学———模仿自然生物,到仿人学———模仿人类具备的思考听说读写、追赶跑跳碰功能,是人工智能开启的新纪元。
人工智能主要包括:问题和求解、知识表达方法、推理机制和专家系统、类神经网络、模糊控制、基因算法、智能型代理人等。
21世纪人工智能的发
·
5
2
1
·
展将结合物联网、大数据、机器人,作更前瞻性的发展。
该校2014成立智慧机器人创新应用发展中心,机器人研发不断深入推进。
2014-2017年获得台湾科技部门小联盟计划和教育部门创新转型计划补助,2017研发李时珍机器人和可分离式创新机器人获得成功,2018与华硕及校友药局合作研发药局机器人,2019协助餐旅系建构调酒机器人。
朝阳科技大学廖繫洲作题为《智能时代下的高等教育变革》发言,认为AI智能化已经是不可抗拒的浪潮,许多产业因应工业4.0或《中国制造2025》,专注智能化系统导入,大幅减少重复性以及非技术性工作的人力。
智能化系统具备人类的认知、理解、推理和行为能力,可以对语音、图像、视觉等信息进行认知推理。
因此,这类系统的应用,替换了低技术含量或重复性作业的人力,降低这类人力的需求量,提高人工智能及其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
在高教体系内部,应从课程规划、授课内容、教师质量等方面做出调整,由内而外让高等教育体系更好应对智能化时代的挑战。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吕佩安以题为《智能时代大学课堂的“文艺复兴”:基于问题与项目导向的社调课程》发言,认为应扫除应试教育遗留的思维盲点:应试教育的斧凿、求职导向的盲目(大学教育职校化)、传统课室的僵化。
他提出基于问题与项目的学习: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悉心引导、着重问题察觉、创设工作情境、突出项目流程、落实产出成果;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从单一学科导向到交叉学科的跨界思维,从一方课室走向社会各角落,从基础知识的单向传授进阶到多元知识来源的综合运用。
内容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尝试从多元学科领域汲取所需知识,由自身研究兴趣而展开必要的跨界学习,整合不同来源的知识内容,学生不仅广泛接触不同专业领域的“套装知识”,也获得社会“经验知识”。
途径上,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真实项目,带来知识层面以外的挑战,适应彼此的个性与长短,体验相互尊重、解决冲突、换位思考,培养领导(尤其是组长)、团队不可或缺的沟通能力,对于工作进程、预算作可行性考虑,争取各种有形、无形的资源。
(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
华南理工大学李正以题为《新工业革命背景下高校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发言,认为新工业革命背景下,高校工程教育课程改革应回到“整体型”工程实践,构建“工程范式”的课程,彰显理论和实践、知识和能力、技术和非技术平衡及协同的思想。
华南理工大学在长期的实践基础上,建成了企业研发驱动的工程教育课程体系、设计驱动的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和工程科学研究驱动的工程教育课程体系。
学生在工程实践中综合运用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和工程知识,实现了知识的积累、认知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融合。
他认为,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应在学生工程认知逻辑基础上进行构建,即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应以“实践”为主线,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取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和工程知识。
这是一个“螺旋式”的习得过程:纵向维度是学习内容的复杂性程度,横向维度是学习时间的长度;“实践”把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有机串联起来;随着学习时间的推移,“实践”的复杂性也逐渐提高,从而促使学习者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形成“螺旋式”发展。
这种“实践”的类型很多。
相对课程设计、生产见习而言,企业研发、工程设计或工程科学研究无疑是比较复杂、比较深度的“实践”。
企业研发、工程设计与工程科学研究尽管在形式上有所差异,但在内核方面是相同的,具体表现为:①它们均以实际工程问题为起点,让学生直面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实际问题,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②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过程中,学生均需经历应用知识、共享知识、转化知识乃至创生知识的过程。
③它们均以培养学生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为终点。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运用的各种约束条件,而且懂得工程实践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如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工程对社会的影响等。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曾峥以题为《本科高校“双学院制”工科人才共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发言,介绍学校依托产业学院,开设机器人产业班等13个产业特色班,建立互利共赢的“双学院制”人才共育模式。
一是校企专业共建,建立新工科专业体系。
瞄准佛山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六大领域,大力发展新工科,理工科专业集中度达66%,服务佛山市支柱产业专业占比75%,与地方支柱产业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融合的工科专业体系已建成。
二是校企师资共培,培养“双师型”教师。
学校与企业、行业实行“双聘”(双方互聘兼职教师、创业导师和兼职工程师、设计师等)和“双挂”(双方人才互换到对方挂职)制度,“双
·
6
21
·
师型”教师比例提高到35%。
三是校企课程共创,创建体现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的课程和教材。
新版工科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建课程达32学分以上,实验、实训、实践教学由26%增加到35%以上。
四是校企项目共研,实行问题导向、项目学习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鼓励“论文写在大地上,科研做在车间里”,近三年工科学生毕业设计和教师科研课题90%以上来源于企业实践项目。
五是校企就业共助,搭建教学、培训、研发一体的创新创业平台。
开设4门课程共9个学分的创新创业课程。
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创业率1.45%,为全省平均数的2.5倍。
六是校企资源共享,建设“校企发展共同体”。
近三年学校与美的集团、浪潮集团、科大讯飞等企业共建产学研基地130个、联合实验室8个,获认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个;学校为企业培训员工两千多人次,优先、优惠向企业转让专利、技术近百项,双方结为利益共同体。
(四)台湾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政策
嘉义大学杨国赐发表题为《站在转折点的台湾高等教育:挑战、新策略》演讲。
他认为,台湾高校现状的实质是,大学偏向功利和短期经济利益,导致大学理念被漠视和价值方向迷失。
台湾高校在民主多元社会氛围的冲击下,选择回归精英还是普及大众?大学科系设置、教育内容的滞后对人才培养产生哪些影响?现行高教制度和教育资源如何运作整合才能发挥最佳效益?这些问题都呼唤台湾高校承担起新责任、绘制新蓝图,以新的思维模式采纳新的治理机制,方能达成有效治理,提升台湾高教品质和竞争力。
他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培养学生新世纪社会需求的关键能力,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新世纪高等教育特色发展,应以开放化、多元化、民主化、人本化与国际化为基础,以增进学生学习成效与教师专业发展为主轴,以全面提升大学教育质量为核心。
二是调整大学组织架构,提升行政效率和效能。
学校行政运作应重视服务质量和行政效率,以充分支援教学和研究。
建立国际标准化工作流程作业系统,成立“执行管控与绩效评核委员会”和“校务发展咨询委员会”,以目标管理及绩效考核为重点,落实相关措施及年度绩效评核。
三是改革大学课程内容和教育型态,提升大学竞争力。
课程内容可加入信息科学、逻辑、计算机理论与运用;教学方法以计算机为媒介,利用网络搜集信息,建立学习者与教育者的沟通管道。
教育内容应使学生具备完整通才知识,具有适应技术变化和工作调整的能力。
四是落实大学自我评鉴机制,持续改善教育质量。
面对全球化的国际竞争,教育行政部门有责任建立客观的评鉴机制,借以了解各校办学绩效,激励各校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不断改进创新,突破困境,提升整体竞争力。
五是加强通识教育,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
择定一所大学创设区域性通识教育教学发展中心。
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提供通识教育教学与学习资源。
共同开设通识教育讲座,共同举办通识教育教学研讨会。
六是扩大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全球竞争力。
设立高等教育交流合作促进中心,负责执行高等教育交流合作计划,提供各项交流活动,包括与相关文教机构合作、各大学校院互访、研习或训练,以及最佳实务交流等。
(五)善用国际学习资源
台湾师范大学戴建耘等(聂良知、叶国良、高娅娟、戴长熙)作题为《应用国际学习资源进行教学实证的导入探索》发言,认为面对不同新兴产业变迁快速的人才需求,包含母语(NativeLanguage)和英语的“语言素养”及“信息素养”普遍被认为是影响后续专业知识学习的两大核心能力。
此外,“职场伦理与跨领域创新能力”也被认为是影响个人后续职涯发展潜力与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能力,这三者合称为“关键双核心+1”能力的产业核心素养。
他们认为,引进国际学习资源,融入课纲与课程,除了需要具有热诚和执行力的教师团队外,还需要学校高层和中层干部的政策及资源的支持,形成强有力的“三明治团队”。
所有成员秉持对学生爱的教育初衷,发挥耐心和永续经营的“工匠精神”,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教学和研究团队。
国际学习资源的投入,常伴随运用国际认证以作为国际性第三方参照标准的学习成效评估机制。
通过学校的毕业资格采认、学分采认、升学的能力采认以及就业时的企业认同,将更加证明学校教学和研究团队致力于创造学习价值的卓越成效。
三、论坛系列活动多姿多彩
为丰富论坛的内容和形式,深化两岸(粤台)高教交流合作,本届论坛还组织粤台两地高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和学生互动交流。
(一)组织粤台教师进行教学经验交流
近年来,在粤高校台籍教师逐步增加,他们爱
·
7
2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