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淋巴结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载淋巴结核
互动百科
淋巴结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疾病,是由结核菌引起,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以继发感染较为常见,人体抵抗力降低是引起淋巴结结核的重要因素。淋巴结结核多发于颈部、腋下、颌下、腹股沟等处,局部结肿硬如核,累累成串,有时溃破流脓,伴有潮热,盗汗等表现。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骨一科于鹏
淋巴结核 - 病情概述
淋巴结核
淋巴结核,亦称瘰疬性皮肤结核,是一种皮肤结核.常因淋巴结结核、骨结核或关节结核继发而来,初起为皮下结节,继而软化坏死,最后破溃形成溃疡或瘘管,排出干酪样稀薄脓液.本病,现代西医学虽可用抗结核药物等法治疗,但疗程漫长,迁延难愈.
现代针灸治疗淋巴结核,始于本世纪20年代,亦使用灸法.自50年代起报道迅速增加,早期采用火针、针挑法、截根术等法,以截根术较为盛行,有人曾对133例用此法治疗之患者,作为期2年另4个月的随访,发现远期效果明显。近年来,加然抗结核药物已广泛应用,但针灸治疗本病的临床文章并未见减少,穴位刺激方法亦有增加,值得一提的是王乐亭老中医,用6寸金针为主,辅助火针和灸肘尖之法,治疗淋巴结核效果明显,说明对传统方法的挖掘仍有其不可忽视的临床意义.据多年来治疗例数在100以上的临床文章统计,在3488例中,其总有效率在83.6~100%之间.
淋巴结核 - 病情分类
淋巴结核
第一类,通常淋巴结核肿大缓慢、无痛,一般是有一个大淋巴结,附近有几个小的,称母子灶。
淋巴结摸着有滑动感,但坚实,皮肤未粘连,可存在很长时间,
变化不大,故称慢型。
第二类,淋巴结核较大与皮肤粘连在一起。
可由于某种原因,淋巴结肿大较快,随之软化,皮肤发暗红,形成脓肿,不及时治疗,可穿破皮肤,破溃,局部流脓,局部不压痛,不发热不疼,称寒性脓肿,此类为快型。
淋巴结核 - 主要发病部位
淋巴结核
淋巴结核根据发病部位,主要有以下几种:
1.颈部淋巴结核:这是淋巴结核中最为常见的,女性多于男性。据统计,男性以30岁年龄组最多,女性以50岁年龄组最多。发病部位以右侧为多见。
2.腋窝部淋巴结核:本病临床较少见。病人往往主诉腋窝部淋巴结肿大,疼痛就诊;也有在胸部X线检查时发现腋窝部或胸壁上部有钙化灶。
3.腹股沟部淋巴结核:腹股沟部淋巴结肿大,多来自下肢或外阴部的外伤。但是,结核菌向全身播散,偶尔也可发生。开始可为仅伴有轻度疼痛的肿胀,如不积极处理,则可自溃。
4.腹部淋巴结核:一般由于全身播散或在肠结核的基础上,相继出现腹部淋巴结肿大。在主诉中,过去可能没有任何消化系统症状,肺部也未发现病变是常有的。也有包括过去曾有肠结核症状,或者是因为治疗肺结核,早已接受化疗者。
5.肺门淋巴结核:当机体尚未产生变态反应时,肺内初感染原发灶中结核菌借淋巴流侵入所属淋巴结。从肺门到纵隔有许多淋巴结。病势进展时,纵隔淋巴结也相继发病,形成各种不同程度的干酪化,从肺淋巴结流借肺门纵隔淋巴结,最后多从右静脉角淋巴流入肺静脉内,故结核菌随其易于流入血流。因此,肺门淋巴结核是处于容易发生潜在性菌血症的状态。
淋巴结核 - 传播途径
淋巴结核
一、原发型
颈淋巴结结核是原发感染的一部分。结核菌通过上呼吸道或随口腔及鼻咽部,最常见的是扁桃体,引起原发病灶;感染沿淋巴管到达颈部浅、深层淋巴结或颌下淋巴结,耳前、后淋巴结等都可被累及。原发灶虽然已经逐渐吸收,但淋巴结结核仍然继续发展而形成冷脓肿或溃疡。
二、继发型
颈淋巴结可能在原发结核感染后血型播散的过程中受到感染,播散的范围比较广泛,而且往往是双侧的。也可能从胸和腹部结核通过淋巴径路延及颈深部淋巴结群。
以上二者中以继发感染较为常见。人体免疫力因为营养失调等遭受削弱是引起颈淋巴结结核的重要因素。口腔继发性的化脓感染对颈淋巴结结核的发作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淋巴结核 - 病情症状
多在颈部一侧或双侧长出疙瘩,逐渐长大,不痛不痒,推入滑动,无明显压痛,如身体低抗力低则逐渐增大,皮肤发变紫,最终破溃流水样脓液并排出黄浊样干酪样脓液,中医称之谓“老鼠疮”。反复溃烂少,部分病人可有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状淋巴结核
轻者可无症状,较重病例可伴低热及慢性中毒症状。淋巴结增大,较硬,无痛,互不粘连,可以移动。在发生淋巴结周围炎时可有疼痛和压痛,软组织可肿胀。
淋巴结可彼此粘连成团块,或与皮下组织相粘连,极易发生干酪样变。颈双侧多个淋巴结高度肿大时,可使颈部变粗似牛颈。干酪坏死液化后形成冷脓肿,触诊时表面有波动感。
冷脓肿破溃干酪液化物质排出后可形成瘘道,愈合慢,最后形成形状不规则的瘢痕。当瘘道长期不愈时,经常有少许脓性分泌物排出,日久可引起附近皮肤并发瘰疬性皮肤结核。
实验室检查可见轻度贫血及血沉加快,在有化脓及瘘道形成时,白细胞可增高。淋巴结穿刺可见上皮样细胞、郎罕巨细胞及干酪样坏死等特异性结核改变,耐酸染色常可找到抗酸杆菌。
淋巴结核 - 诊断方法
淋巴结核
凡病程较长、淋巴结呈串状而有反复发作,或破溃后经久不愈,或颈部疤痕累累者,根据相应检查结果,可诊断为淋巴结核。幼儿有颈淋巴结肿大,继而发生溃疡,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时,诊断就比较容易。脓液培养或动物接种发现结核菌,更可确定诊断。
如淋巴结仅有肿大而无溃疡,诊断就比较困难必须与淋巴结肿瘤或其它性质的淋巴结炎相鉴别。年长者应注意癌肿转移的可能,常来自鼻咽癌、甲状腺癌、肺癌、胃畅道癌、乳癌等。有窦道形成的病例,应与真菌病如放线菌病相鉴别。与上述疾病鉴别时,应作进一步的检查,如常规、骨髓穿刺、脓液培养、淋巴活组织检查、淋巴结穿刺等以确定诊断。此外,胸部的X线检查不一定能发现活动型肺结核。
淋巴结核 - 诊断依据
(1)颈侧部淋巴结肿大,结节状,无痛。多见于儿童和青年。
(2)初期为孤立结节,较光滑,可活动,以后结节融合成块,不规则,活动度差。肿块可形成脓肿,有波动感,破溃后可形成窦道,随皮肤下部潜行,经久不愈。
(3)分泌物稀薄,常含有干酪样物,创面肉芽不健康。
(4)可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
(5)有些患者可有肺部等结核病史或病变。
(6)取病变组织进行PCR检测,可呈阳性结果。
(7)病理活检可明确诊断。
淋巴结核 - 治愈标准
治疗后,肿大淋巴结消失或消除,伤口愈合,无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