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风险防范研究

合集下载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隐私保护问题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隐私保护问题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隐私保护问题研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沟通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然而,与此同时,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也愈发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隐私保护问题,分析现状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个人隐私泄露的现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日常生活。

然而,与此同时,个人隐私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威胁。

例如,个人隐私可能通过手机应用程序的收集和分享被泄露。

许多应用程序要求用户提供个人信息,同时也会收集用户在应用中的浏览和操作数据,用于广告营销等目的。

此外,恶意的黑客也可能通过网络入侵获取用户的个人隐私。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个人隐私保护的挑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个人隐私保护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人们对个人隐私的认识和意识普遍较低。

很多人对于应用程序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和分享,并没有足够的重视。

其次,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使得黑客攻击越来越隐蔽和复杂,给个人信息的保护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再次,现有的法律和监管体系尚不完善,对于个人隐私泄露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够。

三、加强个人隐私保护的可行策略为了加强个人隐私保护,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策略。

首先,个人需要提高自己的隐私保护意识。

在使用移动设备和应用程序时,要注意个人信息的选择性分享,避免过度暴露个人隐私。

其次,移动应用程序开发者应该加强用户数据的保护措施,只收集必要的数据,并明确告知用户隐私政策。

同时,需要加强技术手段的研发,提高系统的安全性,防止黑客攻击和个人信息泄露。

最后,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和立法,完善个人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四、推动个人隐私保护的社会责任个人隐私保护不仅是个人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其中,推动个人隐私保护的发展。

首先,移动互联网企业应该充分承担起个人信息保护的社会责任,建立完善的隐私保护机制。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安全风险防范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安全风险防范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安全风险防范研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越来越离不开它,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高效。

但与此同时,由于人们对移动互联网安全意识的缺乏,不安全因素也随之增加。

因此,加强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风险防范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阐述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安全的主要风险和应对措施。

第一章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安全风险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安全面临了更为复杂和严峻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风险:1.数据泄露风险由于移动设备普及,人们的个人信息不断增长,个人信息安全受到了更多的威胁和攻击。

人们通过移动设备进行交流、购物、银行转账等操作,如果个人信息被黑客攻击窃取,将对个人和机构都造成重大损失。

2.网络钓鱼风险网络钓鱼是通过仿冒真实网站来引诱用户输入个人信息和密码。

由于移动应用程序众多,手机用户容易下载类似于真实网站的App,从而将个人信息泄露给攻击者。

3.恶意代码感染风险恶意代码感染是指恶意应用程序攻击移动设备系统并使其失去控制。

蠕虫、木马、病毒等恶意应用程序能够从个人设备或公司网络中盗取机密信息。

同时,这些恶意程序在个人设备上以不可察觉的方式运行,使个人设备长时间处于危险状态。

4.无线网络攻击风险由于移动设备的无线网络连接方式,攻击者可以通过WiFi、蓝牙等无线技术,在无需触摸设备的情况下,以不被发现的方式进行网络攻击,窃取用户的个人和商业信息。

5.应用程序漏洞攻击风险应用程序漏洞是指未经证实的软件漏洞已被攻击者利用,从而使应用程序变得脆弱。

黑客经常利用这些漏洞来攻击个人设备并盗取你的个人信息和其他重要数据。

第二章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安全风险防范1.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对于普通用户和企业来说,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是非常重要的。

用户需要了解一些基本安全措施,如保护个人账户、打开防火墙、不下载含有病毒程序的附件等等。

2.加强信息加密技术信息加密技术作为一种防止信息泄露的有效技术手段,应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得到广泛应用。

移动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风险防范研究

移动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风险防范研究

移动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风险防范研究摘要在当今时代,移动互联网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通过移动互联网,人们可以实现足不出户购物,也可以进行视频或语音即时通话。

但是,这些便利也会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比如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增加。

现在,我们的手机几乎每天都能接到骚扰电话或信息。

仅仅在2017年,骚扰电话用户标记总量达3.2亿次,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

那么,如何对移动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风险进行防范呢,笔者对移动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风险防范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风险防范前言移动互联网与传统的互联网是有较大的区别的,后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仅仅是作为工作和娱乐的工具,但是后者因为其便利性大,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的联系也随之增加。

移动客户端的携带非常方便,且使实时在线成为可能,但是由此导致的安全问题是很大的。

对于移动客户端——手机来讲,不仅保存了日常所需的通讯录,还包括了软件的使用记录等。

就通讯录而言,如果保存不当,就会面临较大的安全风险。

另外,在移动互联网支付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人们甚至不需要密码就可以在超市实现微信和支付宝付款。

如果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信息被盗,随之带来是用户的经济损失[1]。

1 移动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风险防范策略目前,对于互联网用户的个人信息问题,很多人的保護意识不够,缺乏安全观念。

或者说,没有个人信息保护的概念。

很多时候,移动互联网用户为了省事而忽视了病毒信息的查杀。

特别是对于一些互联网新用户,刚开始接触互联网,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

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黑客或者其他途径侵入用户的手机,从而对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信息进行盗用,进行不法行为。

那么,如何对移动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风险进行防范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考虑[2]。

1.1 从法律的角度明确移动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首先,要对移动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法律进行进一步完善,尽管我国目前已经颁布了一些相关法律,但是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是通过对公民名誉权的保护来实现的。

移动互联网平台的用户信息安全研究

移动互联网平台的用户信息安全研究

移动互联网平台的用户信息安全研究第一章:引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移动互联网平台。

这些平台往往包括社交网络、电子商务、在线支付等。

这些平台的火爆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因此,针对移动互联网平台的用户信息安全进行研究对于保障用户的利益至关重要。

第二章:移动互联网平台存在的用户信息安全隐患移动互联网平台存在的用户信息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隐私泄露。

在使用移动互联网平台的时候,用户常常需要提交个人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银行卡等敏感信息。

如果这些信息被恶意获取,就会导致用户隐私泄露,给用户带来极大的损失。

2. 数据泄露。

如果移动互联网平台的数据存储不安全,黑客有可能通过攻击服务器等方式获取平台上的数据,包括用户的敏感信息和用户的行为数据。

这些数据一旦泄露,就可能被用于网络诈骗、信用卡盗刷等违法行为。

3. 木马病毒。

由于手机上的应用程序安装不需要管理员权限,用户一旦下载了一个恶意软件,就有可能导致手机内部的数据被黑客获取。

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被黑客控制或者透露用户的隐私信息。

第三章:移动互联网平台的用户信息安全防护1. 加强平台安全性。

为了保护用户的隐私,移动互联网平台必须强化自身的安全性。

通过提高平台的技术水平,采取灵活的安全措施,确保用户的个人信息不被窃取。

2. 优化用户隐私安全策略。

移动互联网平台需要制定隐私安全策略,保证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

具体措施包括:向用户提供隐私保护协议、实行数据加密机制、采取技术手段防范黑客攻击等等。

3. 引导用户自我保护。

移动互联网平台应该引导用户自我保护意识和技术水平。

特别是年轻用户,应该加强对社交经验的管理,避免对用户的个人生活或行为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第四章:移动互联网平台的用户信息安全问题的研究挑战1. 网络安全问题的复杂性。

目前,互联网黑客技术非常发达,攻击技术也越来越难以防范。

移动互联网使用行为对用户个人信息泄露风险的影响研究

移动互联网使用行为对用户个人信息泄露风险的影响研究

移动互联网使用行为对用户个人信息泄露风险的影响研究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用户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移动互联网使用行为的角度出发,探讨这种行为对用户个人信息泄露风险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风险增加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使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APP)进行购物、社交、银行业务、医疗服务等各种活动。

然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也带来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因为在使用这些APP时,用户需要提供个人信息,如手机号码、姓名、出生日期、家庭住址等。

这些个人信息一旦被恶意获取,可能导致个人隐私泄露、财产受损以及其他不良后果的发生。

二、移动互联网使用行为对个人信息泄露风险的影响1. 不慎下载恶意APP:很多恶意APP通过伪装成正常应用的方式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

用户在下载APP时,往往会忽略对APP的来源和权限要求进行仔细检查,从而被欺骗并泄露个人信息。

2. 忽视隐私设置和授权:在使用移动互联网的过程中,许多用户往往忽视对隐私设置的重视,同时授予APP过多的权限。

这导致APP可以获取用户更多的个人信息,并且可能被滥用。

3. 公共Wi-Fi网络的使用:在使用公共Wi-Fi网络时,用户的个人信息很容易被黑客截获。

因为公共Wi-Fi网络的安全性较差,黑客可以通过监听网络流量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

三、降低个人信息泄露风险的建议1. 安全下载APP:用户在下载APP时要注意选择正规渠道,避免下载来源不明的APP。

同时,应认真阅读APP的权限要求,避免授予不必要的权限。

2. 加强隐私设置和控制:用户在使用APP之前,应仔细研究并设置合适的隐私设置,避免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此外,建议用户定期审查已经授权的APP,并及时收回不需要的权限。

3. 注意使用公共Wi-Fi网络:在使用公共Wi-Fi网络时,用户应尽量避免进行涉及个人隐私的操作,如在线支付、访问银行账户等。

移动互联网下的信息安全挑战及防范措施研究

移动互联网下的信息安全挑战及防范措施研究

移动互联网下的信息安全挑战及防范措施研究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我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发送邮件和消息、购买商品、进行网上银行等各种操作。

但是,在这个便利的背后,存在着信息泄露、欺诈、病毒攻击等诸多风险。

因此,在使用移动互联网时,我们必须重视信息安全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

一、移动互联网下的信息安全挑战1、网络钓鱼网络钓鱼是指攻击者通过虚假网站、邮件等方式,诱骗用户输入个人敏感信息的一种欺诈手段。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攻击者可以通过短信、社交网络等多种方式进行网络钓鱼活动。

用户收到短信或社交网络信息时,需要仔细核实发送方的身份,谨慎回复信息或点击链接。

2、移动应用风险移动应用属于第三方软件,可能存在安全风险。

通过下载和安装恶意应用程序,攻击者可以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发送短信、非法资费等。

因此,用户在使用移动应用时,应从官方应用商店下载,并仔细查看应用权限,选择可信的应用程序。

3、Wi-Fi安全在使用公共Wi-Fi时,用户需要注意网络的安全性。

攻击者可以通过欺骗或劫持用户的连接,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敏感数据。

用户应确保连接的Wi-Fi网络是安全的,并尽量避免在公共Wi-Fi网络上进行敏感操作。

二、防范措施研究1、加强安全意识用户需要加强安全意识,学会识别欺诈信息,避免点击垃圾邮件或诈骗短信链接。

另外,应定期更改密码和敏感数据,并定期清理手机垃圾文件,保证设备运行稳定。

2、安装防病毒软件安装防病毒软件可以有效预防电脑病毒和恶意软件的攻击。

用户可以选择知名的安全软件,定期进行病毒扫描和升级。

3、使用可信移动应用用户在使用移动应用时,应选择官方应用商店下载,并查看应用的权限。

如果发现应用权限涉及过多个人信息和隐私,建议不要安装。

4、使用加密通信工具使用加密通信工具可以有效保护通信隐私和个人信息的安全。

例如,使用SSL加密协议进行浏览器安全等级的提升,用户可以更有效地保护自己的信息资产。

移动互联网中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技术研究

移动互联网中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技术研究

移动互联网中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技术研究移动互联网,是指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可移动设备进行互联网上的交互和数据传输的通讯方式。

在这个信息万物互联、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移动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不可或缺。

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的便捷性也使得我们的个人信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安全挑战。

为了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发出了多种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技术。

一、移动互联网中的个人信息泄露风险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许多人已经习惯了把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务放在移动互联网上来处理。

比如网上购物、社交平台等。

这些行为直接导致了大量个人信息的泄露。

尤其是当网络上的公司、机构遭到黑客攻击或者数据泄露时,用户的个人信息更容易被恶意获取。

二、加密技术的应用移动互联网的通讯和数据传输是需要网络的。

对于用户的信息安全问题,网络上责任较大的是网络安全服务商。

网络安全服务商采用的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加密技术。

移动互联网数据传输的建立,不仅需要双方都支持加密,还需要有加密的算法与规则。

因此,加密技术至关重要。

在实际操作方面,网络安全服务商可以采取 SSL、TLS、IPSec 等加密技术,确保信息传输安全。

三、设备指纹技术的应用设备指纹技术是通过手机设备上一些硬件、软件和操作系统等设备特征,对设备进行唯一标识,达到识别用户设备的目的。

利用设备指纹技术可以帮助移动应用软件防止网站被仿冒,帮助应用程序判断是否为指定设备运行,并且可以对攻击进行一些基于行为的检测,以保障用户的数据安全。

四、隐私保护技术的应用基于中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个人信息应当保护不可透露性、安全性、独立性,不得被非法收集、利用、传播,未经本人同意,也不能在互联网上公布、透露。

在这样的背景下,隐私保护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对于移动设备上的用户隐私数据,可以采用密文存储技术存储、加密传输、动态加密等技术,保障用户的隐私。

五、预防信息泄漏的技术移动互联网设备因不小心或遭攻击会导致数据泄漏。

移动互联网安全问题研究与防范措施

移动互联网安全问题研究与防范措施

移动互联网安全问题研究与防范措施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使用智能手机进行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比如购物、社交、金融等。

然而,这背后的风险却也是越来越大。

这篇文章将会介绍移动互联网安全问题研究与防范措施。

一、移动互联网的安全问题1. 个人信息泄露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我们使用智能手机进行购物、社交、金融等活动,是需要输入我们的个人信息的。

这将造成一个巨大的风险,如果这些个人信息被黑客窃取,那么我们就会面临财产上的损失,或者其他更为严重的后果。

2. 软件漏洞由于移动应用程序的源码往往不是公开的,这使得它们更容易受到攻击。

软件漏洞也是另一个安全问题,它们会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和软件功能。

3. 病毒和恶意程序其实,智能手机与 PC 一样,也会受到病毒和恶意软件的攻击。

这些程序会利用系统漏洞或者非法软件中的漏洞,渗透到手机中,从而窃取信息、破坏设备以及加密文件等。

4. 无法控制的内容许多社交平台和应用程序提供了艳情或其他不适宜的内容。

而且,这些不适宜的内容可能会危及年幼的儿童,并对我们的智能手机造成风险。

二、防范措施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防范措施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防范措施。

1. 下载安全的应用程序在安装任何应用程序之前,请确保它来自一个安全和可信的应用市场。

也可以查看其他用户的评论以及评级来了解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2. 更新操作系统始终使用最新版本的操作系统能保护智能手机免于新漏洞的攻击,这些漏洞可以用于黑客攻击您的智能手机。

3. 加密密码加密您的密码并定期更改它。

建议使用有趣但不容易猜测的密码,包括数字、字母和其它符号组成。

但是同时,我们也不能过分依赖于记住密码的软件,这些软件存在着泄露我们的密码的风险。

4. 避免使用公共 Wi-Fi公共 Wi-Fi 并不安全,黑客可以轻易窃取您的个人信息。

因此,我们可以考虑使用加密 Wi-Fi 比如 WPA2、WPA3 来连接网络。

5. 安装安全软件安装一款安全软件可以在智能手机中自动识别和卸载潜在的病毒和恶意程序。

移动互联网安全与隐私问题研究

移动互联网安全与隐私问题研究

移动互联网安全与隐私问题研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生活逐渐离不开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我们使用这些设备进行社交沟通、购物支付、银行转账等一系列操作,依赖性越来越强。

然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安全与隐私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重视和解决。

一、移动互联网安全问题1. 网络钓鱼网络钓鱼是指通过网络手段,利用虚假信息欺骗受害人获取其敏感信息的行为。

比如,通过发送虚假的电子邮件或短信,骗取用户账户与密码,攻击者就可以伪装成受害者完成一些操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防范网络钓鱼,用户需要认真辨别邮件与短信的真伪,不要轻易点击陌生的链接。

2. 信息泄露信息泄露指的是用户在线上留下的信息被黑客窃取或滥用的行为。

信息泄露可能会导致用户账户被盗、个人隐私暴露等问题。

在使用移动互联网时,用户应当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要将敏感信息轻易暴露在网络上。

此外,要选择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避免在公共网络上进行敏感操作。

3. 病毒和恶意软件病毒是指对计算机系统造成危害,并能够引起数据损失、隐私泄露等问题的一类恶意软件。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设备病毒、恶意软件也日益增加,攻击方式也更加隐蔽。

为了避免移动设备感染病毒,用户应当具备一定的安全防护意识,不轻易下载不合法的APP或软件,避免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进行文件下载。

二、移动互联网隐私问题1. 个人信息泄露在使用移动互联网时,用户会惊人地留下大量的个人信息。

比如,使用社交网络时,我们会在平台上留下自己的个人信息、爱好和生活轨迹等,这些信息可能会被滥用。

因此,在使用社交网络等服务时,要保持一份警觉,注意掌握好自己的隐私边界,避免过度暴露自己的私人信息。

2. 无意识的数据收集一些应用程序可能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并将其上传至云端进行分析。

比如,一些分享图片的应用程序可能会搜集用户的照片与生物特征,这些数据可能会被用来进行识别等技术研究。

为了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用户需要了解数据的使用方式,在使用应用程序时,要关注应用程序的隐私声明与安全机制。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隐私保护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隐私保护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隐私保护研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用户的个人信息也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上被广泛收集和利用。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用户隐私面临的挑战,如何保护用户的隐私成为了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现状分析、隐私泄露风险、隐私保护措施等方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隐私保护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现状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享受便利的网络服务。

然而,与此同时,用户的个人信息也随之暴露于风险之中。

现状分析显示,移动应用程序(APP)和互联网平台普遍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性别、年龄、地理位置、通讯录等。

这些信息在未经用户许可的情况下被广泛使用,目的可能涉及个性化推荐、广告投放、用户画像分析等。

二、隐私泄露风险用户的个人信息泄露给黑客、不法分子和商业机构等带来了各种风险。

首先,个人隐私泄露会导致个人身份被盗用,从而遭受经济损失和信用危机。

其次,个人隐私泄露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泛滥和滥用,对个人形象和声誉造成损害。

此外,个人隐私泄露还可能导致用户受到滥用的推销短信、骚扰电话等骚扰。

三、隐私保护措施为了保护用户的隐私,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和保护的规则,加强对相关机构和个人的监管和惩处。

其次,强制应用程序和互联网平台在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时提供明确的隐私政策,并获得用户的明示同意。

此外,监管部门可以对违反隐私政策的应用程序和互联网平台进行罚款或撤销相关许可证。

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选择信誉良好的应用程序和互联网平台、设置隐私权限等方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四、解决方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隐私保护的解决方案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一是加强信息技术安全保护,包括数据加密、网络防火墙和漏洞修复等。

二是推广匿名化技术,即在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时对其进行匿名化处理,确保用户个人信息无法直接关联到特定个体。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研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量的用户个人信息被收集、储存和传播,给用户带来了更加便利的服务,但同时也使用户的个人隐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因此,对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个人信息的特点决定了其安全性的重要性。

在互联网上,我们不仅可以主动上传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等,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隐性信息,例如上网记录、购物偏好、地理位置等。

这些信息的泄露可能导致身份盗用、个人隐私泄露、财产损失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用户个人信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安全性,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案。

其次,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个人信息泄露的原因和方法也需要深入研究。

用户个人信息泄露的原因往往包括技术安全漏洞、恶意软件、网络攻击等多种因素。

黑客攻击、虚假应用、数据泄露等问题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导致的。

研究用户个人信息泄露的方法,有助于我们找到相应的防御和保护措施。

通过加强技术安全、提高用户信息保护意识、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等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用户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此外,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研究还需要关注合规性和伦理问题。

随着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视,各国纷纷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力求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

因此,研究用户个人信息安全还需要考虑合规性的问题,确保在信息收集、存储和使用的过程中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同时,伦理问题也是需要重视的。

尊重用户的隐私权、避免滥用用户个人信息,是建立良好的互联网生态系统的关键。

在研究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的同时,我们还可以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精细化地进行探索。

技术方面,加密算法、身份认证技术、数据隐私保护技术等可以有效提高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例如,采用双因素认证,加密个人信息传输等方法可以有效防止信息泄露。

管理方面,建立健全的个人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管,培养员工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等都有助于提高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移动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研究

移动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研究

移动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研究移动互联网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4G网络的全面推广,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天,亿万用户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个人信息的交流和分享。

然而,在这个数字世界里,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也日益增加,如何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成为了一道难题。

本篇文章将探讨移动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研究。

一、个人信息泄露的原因个人信息泄露的原因众多,最常见的是恶意软件、诈骗网站和网络攻击。

恶意软件可以窃取用户的账号密码和其他敏感信息,如所在位置和浏览历史等。

诈骗网站是指通过伪装成可信任的组织或企业获取用户信息的网站,如虚假银行网站和假冒社交媒体平台等。

网络攻击是指对网络系统、计算机设备或用户终端进行攻击,并获取用户信息的行为。

另外,一些商业公司为了获取用户信息,也会采取不当手段进行收集和使用,如强制收集用户信息、出售用户信息或滥用用户信息等。

这些都会导致用户信息的泄露和滥用。

因此,采取措施保护个人信息,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主要任务。

二、当前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为了保护个人信息,国内有关部门已发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和《电子商务法》等。

同时,互联网行业也制定了自律规范和标准,如《移动应用程序软件开发交互规范》和《APP隐私政策范本》等。

然而,仅仅依靠法律法规和自律规范,并不能完全解决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

一些企业并不严格遵守规定,在收集个人信息时,过度索取或未经用户同意就收集用户隐私信息,导致用户个人信息泄露。

同时,一些恶意攻击和恶意软件的攻击也难以防范。

因此,保障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三、个人信息保护的措施和意义1、个人信息保护的措施(1)强化技术手段的支持个人信息保护的主要手段是采取技术手段增强安全性。

移动互联网公司可以通过技术手段限制信息的收集和使用范围,采用加密通讯方式防止数据泄露,在软件升级时增强用户隐私保护等。

(2)加强宣传教育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用户信息保护的意识是必要的。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隐私保护问题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隐私保护问题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隐私保护问题研究第一部分:引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被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渗透得越来越深。

我们享受着个性化推荐、方便的支付方式和精准的服务,但与此同时,我们的隐私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隐私保护的问题。

第二部分:个人信息的泄露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各种应用程序,比如社交媒体、电子商务等。

这些应用程序需要我们提供个人信息,如姓名、电话号码等。

然而,有些不法分子利用技术手段获取我们的个人信息,并将其用于非法活动。

第三部分:第三方数据收集很多应用程序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个性化推荐,会收集用户的个人数据。

这些数据被用于广告定向投放和市场调研等目的。

然而,用户在使用这些应用程序时,并没有充分的了解和知情,这给用户的隐私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第四部分:数据安全问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个人信息存储在云端服务器上。

云安全性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黑客攻击、数据丢失或泄露都可能导致用户个人信息的泄露。

用户的个人隐私如何在数据存储和传输过程中得到保护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五部分:移动应用权限和隐私协议移动应用程序通常需要用户授予一些权限,如获取通讯录、定位服务等。

这些权限对用户的个人隐私构成潜在威胁。

此外,用户往往没有充分阅读和理解应用程序的隐私协议,这也增加了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

第六部分:用户教育和合规要求保护用户隐私不仅仅是责任在企业,用户教育也非常重要。

用户应该了解个人信息的价值和敏感性,并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

此外,政府也需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措施,以确保企业遵循隐私保护的最佳实践。

第七部分:技术解决方案为了解决用户隐私保护的问题,我们需要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

例如,身份验证技术、加密技术和数据匿名化技术可以帮助我们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

此外,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也可以用于检测和预防隐私泄露事件。

第八部分:行业自律和合作在面对用户隐私保护的挑战时,行业自律和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移动社交网络中个人隐私安全保护研究

移动社交网络中个人隐私安全保护研究

移动社交网络中个人隐私安全保护研究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移动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之而来的个人隐私安全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为了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研究人员开始致力于移动社交网络中个人隐私安全保护的研究。

本文将从隐私泄露的危害、主要隐私保护措施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三个方面来探讨移动社交网络中个人隐私安全保护的研究。

首先,个人隐私泄露对个人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在移动社交网络中,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年龄、性别、家庭住址等私人信息。

一旦这些信息被泄露,就可能导致用户面临各种风险,如身份盗用、诈骗、敲诈勒索等。

更重要的是,用户个人隐私泄露还会导致社会安全问题,比如犯罪分子可能利用泄露的个人隐私信息对用户进行跟踪、监视和跨界犯罪活动。

为了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隐私保护措施。

首先是用户的自主权,即用户有权决定自己的个人信息是否被公开或分享给他人。

移动社交网络平台应该充分尊重用户意愿,提供私人信息保护的功能和设置选项。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置隐私保护级别,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信息进行不同的公开程度。

同时,移动社交网络平台应该明确告知用户个人信息的使用目的,尊重用户知情同意的原则。

其次是数据加密和安全传输措施。

对于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移动社交网络平台应该采取安全的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存储,确保用户个人信息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不被泄露或篡改。

同时,移动社交网络平台应该采用安全的传输协议,如SSL/TLS,来保障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传输。

另外,隐私设置和隐私政策的透明度也是重要的隐私保护措施。

移动社交网络平台应该向用户提供直观、易懂的隐私设置界面,让用户可以方便地控制自己个人信息的公开程度。

隐私政策应该清晰明确,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告知用户个人信息的使用范围、目的和可能带来的风险。

此外,平台还应该提供隐私政策的更新机制,及时通知用户个人信息使用政策的变更和调整。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用户信息安全问题研究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用户信息安全问题研究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用户信息安全问题研究一、前言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移动设备进行日常生活和工作,例如通过手机APP进行在线购物、支付、社交等。

然而,这也使得用户的个人信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安全风险,如何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用户信息安全问题。

二、社交网络的用户信息安全问题社交网络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社交网络也是信息泄露的主要来源之一。

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用户在社交网络上分享了大量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

黑客可以针对这些信息进行攻击,从而迫使用户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诈骗或进行其他危险的活动。

因此,用户必须承认其自己对自己所分享的数据负有主要责任,必须开始考虑社交网络中的安全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例如非必要情况下不要在社交网络上公开个人信息,或尽可能采用不同的密码来保护个人信息。

三、移动端应用的用户信息安全问题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越来越依赖于移动设备上的应用。

移动设备上的应用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管理自己的生活,例如通过支付宝APP进行支付,通过社交APP与朋友交流等。

然而,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用户的个人信息留在移动端应用上,例如登录密码,支付信息等。

这个时候,就需要移动端应用的开发者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用户的隐私。

例如采取加密技术,通过HTTPS协议加密保护用户的支付信息等。

另外,用户也应该自己能够识别出可信任和不可信任的应用程序,选择可信任的应用,以便降低数据泄露风险。

四、公共Wi-Fi网络的用户信息安全问题公共Wi-Fi网络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咖啡店和酒吧。

公共Wi-Fi网络有时可以提供免费的互联网接入,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连接互联网。

然而,使用公共Wi-Fi网络存在安全隐患,因为公共Wi-Fi网络是不受保护的,并且容易被黑客利用。

因此,用户必须谨慎地使用公共Wi-Fi网络,例如在使用公共Wi-Fi网络时将访问敏感信息的内容降至最低,或使用VPN等不同的加密方式保护信息。

移动互联网用户隐私保护问题研究

移动互联网用户隐私保护问题研究

移动互联网用户隐私保护问题研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其他移动设备进行在线活动。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对用户隐私保护的需求和关注。

移动互联网用户隐私保护问题成为当今信息社会的热点话题之一。

本文将重点探讨移动互联网用户隐私保护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移动互联网用户隐私保护所涉及到的问题。

随着移动应用程序的快速发展,用户的个人信息正变得越来越容易被收集、存储和传输。

这些个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的姓名、住址、手机号码、银行账户信息等。

如果这些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获取并用于违法行为,将给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和困扰。

因此,移动互联网用户隐私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当前的移动互联网用户隐私保护问题存在的原因。

首先,隐私保护意识薄弱的用户往往忽视了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对个人信息的泄露缺乏足够的警惕。

其次,移动应用程序存在隐私政策和用户协议的不规范性。

很多应用程序在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时并没有明确告知用户,并且未经用户同意就将个人信息分享给第三方。

再次,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技术手段来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并进行利益驱动的行为,给用户的隐私造成了威胁。

针对移动互联网用户隐私保护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 完善相关立法和政策。

政府应该加强对移动互联网领域立法和监管的力度,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移动互联网用户隐私保护的权利和义务,并对违反隐私保护法规的行为进行处罚。

同时,应建立健全的监管机构,加强对移动应用程序的监管,确保其隐私政策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2. 加强用户教育和意识普及。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举办讲座和培训,提高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用户隐私保护的意识。

用户在使用移动应用程序时,应该注意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不轻易泄露个人敏感信息,并选择值得信赖的应用程序。

3. 强化移动应用程序开发者的责任。

移动应用程序开发者应该制定隐私政策,明确告知用户个人信息的使用和保护方式,并征得用户的明确同意。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信息保护问题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信息保护问题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信息保护问题研究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手机已经成为了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之而来的是用户信息保护问题的日益凸显。

本文将会就这一问题展开研究,从数据流失、隐私泄露、个人权益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旨在唤起人们对用户信息保护的关注和重视。

1. 用户信息泄露的现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信息泄露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用户在使用手机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个人数据,包括通话记录、短信内容、网页浏览记录等。

然而,很多手机应用程序在获取用户信息时并未经过明确的告知和用户同意,导致用户的隐私权受到侵犯。

加之一些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事件的频繁发生,用户的个人信息越来越容易遭受侵害。

2. 数据流失的原因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信息泄露主要由以下两个原因引起。

一是企业为了盈利,常常将用户数据作为商业资源交易,盗取用户信息成为非法获利的手段之一。

二是许多应用程序在设计时对数据保护做得不够严格,存在漏洞和薄弱点,容易遭受黑客攻击。

此外,用户自身的信息保护意识不足也是数据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3. 隐私泄露对个人安全的威胁随着用户信息泄露事件的频发,个人隐私正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一旦个人隐私遭到泄露,不仅可能导致经济损失,还可能被利用进行网络诈骗、身份冒用等恶意活动。

此外,泄露的个人隐私还可能对个人声誉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给个人带来极大的负面效应。

4. 用户信息保护的重要性用户信息保护对于个人和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来说都至关重要。

个人的信息安全是个体隐私保护的基础,也是人权保护的重要环节。

保护用户信息不仅有利于个人隐私权的有效维护,还能维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此外,一个安全可靠的信息环境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具有重要意义。

5. 国际用户信息保护的经验借鉴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在用户信息保护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借鉴。

例如,欧洲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规定了个人隐私信息的合法、正当和透明使用,对违规的行为进行了处罚。

移动互联网中的信息安全问题研究

移动互联网中的信息安全问题研究

移动互联网中的信息安全问题研究第一章:移动互联网简介移动互联网是指通过移动设备与互联网进行互相连接和交互的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和移动社会的产物,拥有普及性、便捷性和实时性等优势,成为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信息交流平台。

第二章: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安全风险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相应的信息安全问题也愈发严峻。

主要风险包括:1.数据流量的剽窃、篡改和窃取风险;2.信息泄露和个人信息被盗用风险;3.网络钓鱼、病毒攻击和恶意代码感染风险;4.网络支付和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风险;5.移动设备本身的安全风险。

第三章: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安全对策为保障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1.安全加密技术:采用SSL/TLS等安全加密技术来保障数据信息的安全传输;2.用户认证:通过验证码、数字证书等方式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以防止用户信息被冒充;3.防病毒技术:引入杀毒软件,对移动设备进行全面的安全扫描和检测;4.网络安全防护: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和反欺诈机制,有效防止网络攻击和欺诈行为;5.数据备份和恢复:加强数据备份和恢复工作,确保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

第四章: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安全管理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安全主要来自安全管理工作,这包括:1.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整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和漏洞修复标准;2.加强安全教育和宣传:针对用户、业务员工和相关部门进行安全教育和宣传,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和分析能力;3.强化监测和审计:采用事件管理软件和安全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4.加强合规管理:依据相关法规和规范,加强合规管理,确保信息安全与公司经营发展相协调;第五章:结论移动互联网安全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加强信息安全工作是保证移动互联网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和网络安全领域的不断发展,如何全面、有效保证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安全,依然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用户隐私保护研究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用户隐私保护研究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用户隐私保护研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依赖移动设备和网络服务。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日益严重的个人隐私泄露和数据滥用问题。

因此,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保护用户隐私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研究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用户隐私保护问题,从法律、技术和个人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有效地保护移动互联网用户的隐私。

首先,从法律角度出发,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是保护用户隐私的基础。

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个人隐私的保护涉及到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和使用。

立法者需要制定明确的规定,明确企业和个人在处理用户数据时的权责关系,严禁非法收集和滥用用户个人信息。

同时,建立相应的法律机制和机构,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和监督,以确保用户隐私得到有效的保护。

其次,从技术角度出发,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措施是保护用户隐私的重要途径。

移动应用程序和网络服务通常会收集和处理大量用户个人信息。

在设计和开发这些应用程序和服务时,应该确保采取合理的安全措施来保护用户隐私。

例如,采用数据加密和匿名化技术,以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另外,加强移动设备的安全功能,例如指纹识别、面部识别和密码锁,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同时,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防止用户个人信息被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

除了法律和技术层面的保护措施外,用户个人也需要加强自身隐私保护意识和能力。

在移动互联网使用过程中,用户应当自觉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警惕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例如,不轻易泄露个人身份信息、密码和银行账户信息等,同时使用复杂和安全的密码来加强账号的安全性。

此外,定期检查和清理手机和应用程序中的个人信息,避免不必要的数据收集和保存。

用户还可以选择使用隐私保护工具,例如广告拦截插件、隐私保护浏览器等,来提升个人隐私保护水平。

然而,总体来说,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用户隐私保护问题仍然严峻。

虽然有关个人隐私的法律和法规已经出台,但执行不力、监管不到位导致法律效果不佳。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风险防护策略探索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风险防护策略探索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风险防护策略探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来进行日常生活和工作。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日益增多的信息安全风险。

黑客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网络攻击的频繁发生对用户的信息安全提出了巨大挑战。

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采取一系列信息安全风险防护策略变得非常重要。

首先,用户应该重视强密码的使用。

密码是保护个人信息不被他人侵犯的第一道防线。

简单的密码易于被破解,因此建议使用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的复杂密码。

此外,用户应该定期更换密码,以防止黑客利用长期使用的密码进行攻击。

其次,更新和保护移动设备的操作系统是防范信息安全风险的关键。

操作系统的更新通常包括安全补丁和修复程序,以解决已知的漏洞和安全问题。

用户应该及时下载和安装这些更新,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

此外,用户还应该安装受信任的安全软件,以提供防病毒和防恶意软件的功能,并及时更新病毒库。

第三,用户应该注意不信任的Wi-Fi网络。

公共Wi-Fi网络存在安全风险,黑客可以利用这些网络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

因此,用户在使用公共Wi-Fi网络时应尽量避免登录敏感账号,如银行账号和电子邮件。

如果必须使用公共Wi-Fi网络,可以考虑使用VPN(虚拟私人网络)来加密数据传输,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

此外,用户还应该小心点击不明链接和下载可疑应用程序。

黑客经常通过发送垃圾邮件、伪造网站和应用程序等方式来进行网络攻击。

用户在打开邮件附件和下载应用程序时应保持警惕,仔细核实发送者的身份和信誉。

此外,用户可以通过安装反垃圾邮件软件和应用程序来过滤垃圾邮件和不安全的链接,以及通过下载应用程序之前查看用户评价和评论来判断应用程序的可靠性。

此外,用户还应该定期备份重要数据。

无论采取多少防范措施,无法完全消除信息安全风险。

因此,用户应该定期备份个人数据,以防止数据丢失或被恶意软件加密勒索。

备份可以通过云存储服务或外部存储设备进行。

备份数据的频率取决于数据的重要性和活动的频率,通常建议每周一次或每隔几天备份一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风险防范研究作者:张涵铭
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18年第34期
摘要在当今时代,移动互联网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通过移动互联网,人们可以实现足不出户购物,也可以进行视频或语音即时通话。

但是,这些便利也会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比如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增加。

现在,我们的手机几乎每天都能接到骚扰电话或信息。

仅仅在2017年,骚扰电话用户标记总量达3.2亿次,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

那么,如何对移动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风险进行防范呢,笔者对移动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风险防范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风险防范
前言
移动互联网与传统的互联网是有较大的区别的,后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仅仅是作为工作和娱乐的工具,但是后者因为其便利性大,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的联系也随之增加。

移动客户端的携带非常方便,且使实时在线成为可能,但是由此导致的安全问题是很大的。

对于移动客户端——手机来讲,不仅保存了日常所需的通讯录,还包括了软件的使用记录等。

就通讯录而言,如果保存不当,就会面临较大的安全风险。

另外,在移动互联网支付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人们甚至不需要密码就可以在超市实现微信和支付宝付款。

如果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信息被盗,随之带来是用户的经济损失[1]。

1 移动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风险防范策略
目前,对于互联网用户的个人信息问题,很多人的保护意识不够,缺乏安全观念。

或者说,没有个人信息保护的概念。

很多时候,移动互联网用户为了省事而忽视了病毒信息的查杀。

特别是对于一些互联网新用户,刚开始接触互联网,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

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黑客或者其他途径侵入用户的手机,从而对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信息进行盗用,进行不法行为。

那么,如何对移动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风险进行防范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考虑[2]。

1.1 从法律的角度明确移动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
首先,要对移动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法律进行进一步完善,尽管我国目前已经颁布了一些相关法律,但是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是通过对公民名誉权的保护来实现的。

因此,这样的保护是不彻底的,力度是不够大的。

鉴于此,国家有关部门需要从法律的角度去明确移动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范围和相关概念。

这样才能在移动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出现安全
问题的时候,有更好的可操作性。

2017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规定了贩卖50条个人信息可视为违法犯罪行为[3]。

1.2 进一步实现互联网行业自律
尽管如前所述,国家可以通过法律的制定来明确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措施。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无法跟上其发展步伐。

很多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是因为违法犯罪者钻法律的漏洞,这种漏洞的填补是需要时间的。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每一步法律从制定再到试行、实行,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

鉴于此,互联网行业自律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个方面,美国是值得我们国家学习的。

美国在网络隐私保护、自律规范政策等方面对网络个人信息侵权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通过实现互联网行业的自律性,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有了有力的保障[4]。

1.3 加强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意识
为了更好地保障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必须在个人信息安全意识方面进行提升。

首先,对于每一个移动互联网用户来讲,必须在个人信息权利方面进行明确。

对于这些用户来讲,自己的个人信息要能够做到随时可以查看。

对于信息错误,用户能够自己进行及时更正。

其次,在网上公开自己个人信息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是否在网络公共领域公开。

比如,微信、支付宝的收付款的二维码如果被公开,就能够被一些不法分子拿到超市去进行购物。

近年来,关于“微信拼单”的骗局屡见不鲜。

在移动互联网手机客户端中,用户使用微信发送拼单平台链接,一些在超市需要几十元才能购买到的水果,拼单的价格甚至会低于十元,而最终发现,这些平台是骗人的。

他们是借团购的幌子收集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信息,将这些信息贩卖而获取收益[5]。

1.4 加大对移动互联网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力度
对于政府而言,对互联网经营者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商业网站应对互联网用户的个人信息保密。

同时,商业网站也是有义务这么做的。

政府应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度,使保护互联网个人信息的法律不会成为“空中楼阁”。

在对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方面,必须明确收集信息方的信息保护职责,防止出现信息泄露。

对于工信部及有关电信管理机构,必须加强自身职能的发挥,不仅要做好个人信息保护的管理,更好做好监督。

另外,对于一些发送垃圾信息或者拨打骚扰电话的设备或软件供应商,必须进行严惩[6]。

2 结束语
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用户的数量呈现爆炸式的增长。

面对病毒和木马等威胁,移动互联网如何更好地进行完善,从而为用户的安全提供保障,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笔者从法律的角度、行业自律、个人意识、政府监管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林立新.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科技,2013,(07):2.
[2] 王荟.当今社会的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研究[J].科技信息,2013,(09):80.
[3] 陆莉芳.信息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探讨[J].电子测试,2013,(5x):109-110.
[4] 郝呈祥.当前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与完善建议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1):79.
[5] 潘德利. 网络信息安全的政策调控[J]. 图书馆论坛,1998,(3):29-31.
[6] 周忆陶,陈亚男. 移动网络信息安全的调查与分析[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1):159-1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