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唐太宗墓志铭-范文模板 (10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唐太宗墓志铭
篇一:杨立墓志
唐《杨立墓志》跋
文/赵耀辉
唐《杨立墓志》,全称《唐故潞州大都督府杨君墓志铭》,入窆于开元二十七
年(739年)七月二十日,志石为砂石质,高53厘米,宽52厘米,具界格,
凡18行,满行18字,除去空格共316字,为研究之便,姑句读如下:
唐故潞州大都督府杨君墓志铭
君讳立,字德,弘农郡人也,汉中尉杨震之后,任上党太守,因官住此家焉,
今为襄垣人也!曾祖讳信,齐任岐州博士。
祖讳明,清虚不仕。
父任倍戎校尉。
并驿骑芝兰,驰芳金玉。
学山樆秀,耸词峤以孤贞;笔海腾漪,泛文波而独得。
既而宇宙告清,乾坤称泰。
鉴机冲远,照寂灭以凝神;镜觉澄幽,体色空而留念。
闲居静啸,风月以之呈姿;思室安禅,熛云由之表贶。
暨乎!凝襟千叶,
损莲座而遐征;曳足三阶,企法坛而集。
春秋卌有六,即以如意元年六月十一
日卒于私第。
夫人程氏,内阐母仪,外闲六行,春秋七十有五,以开十一年三
月三日殒于兰室。
粤以开元廿七年岁次己卯七月庚寅朔二十日己酉合葬于襄垣
县西七十里平原,礼也!尔乃东观垄岫,西坎揔章,南顾峻山,北眺漳滨之水。
嗣子冲子,志重襟期,学优巡剑。
养尽其乐,通袖明而不怠;丧致其哀,诉昊
天而冈极。
呜呼哀哉!乃为铭曰:
志主杨立,不见于史籍,志言其名立,字德,弘农郡人也,为汉中尉杨震之后。
按,弘农杨氏,为杨姓郡望之一,始于西汉昭帝丞相杨敞。
杨震为杨敞玄孙,
东汉光武帝官居太尉,人称“关西孔子”,其子杨秉、孙杨赐、重孙杨彪,皆
能继承震公遗风,且均官至太尉,是为东汉“四世三公”。
因此,“弘农杨氏”在所有的杨姓族人中应该说是最受人尊重的,也正是基于此,很多杨姓族人都
喜欢将自己的远祖追溯到“弘农杨氏”,且多述为杨震之后,这在古代出土的
很多杨姓墓志中都能看到,盖为习俗所致,亦情有可原。
又,志又言“(立)
任上党太守,因官住此家焉,今为襄垣人也!”。
据志文,杨立曾祖杨信,曾任北齐的岐州博士。
祖杨明,清虚不仕。
按,清虚,即清高淡薄之意;不仕,即没有参加仕途。
杨立之父,名讳不具,唯言其官倍
戎校尉。
据志文,杨立卒于如意元年(692年)六月十一日,时年四十六岁,据此前
推,其当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年(646年)。
另,其夫人程氏,卒于开元十一
年(723年)三月三日,时年七十有五,知其当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
据此知,杨立卒时,程氏年四十四岁。
且志中对杨立及夫人程氏卒时分
别安厝于何处丝毫没有提及,仅言“粤以开元廿七年岁次己卯七月庚寅朔二十
日己酉合葬于襄垣县西七十里平原”。
按,开元廿七年(739年)去程氏卒年
已16年,距杨立卒年更是已过47年之久,夫妇二人为何在此时才得以合葬,
想其中必有缘由,因志中没有透露,故不得而知。
兹志志文简陋,文字时有脱落,然文辞优雅,亦颇为可读。
此外,志文中所体
现出的佛学思想,发人幽思,亦足证志主对无上佛法的笃信。
细审兹志的书写,基本以圆笔为主调,并不时根据字形需要穿插方笔,以在圆
浑中增加峻拔之姿。
通篇文字结体扁平,内紧外松,以左低右高的横斜之势为主,飘逸多姿,初见之下,绝类于北魏摩崖名迹《石门铭》等。
想兹志刻制之时,唐人楷法已基本形成,然兹志却能不受时风影响,一派魏人风韵,真奇也哉!
总体来讲,《杨立墓志》的书法可分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从用字上看,因字赋形,一字一形,根据需要出其不意的打破字形结构,
如志中第六行第九字“海”字,将左右结构便为上下结构,以取其纵势。
二、从结构上来看,兹志书法结字较为宽博,气势开张;疏密关系处理上,时
见强烈对比,虽处于唐楷之世,然却没有唐楷的森严法度,时有不落窠臼之美。
三、从用笔上看,兹志的书写中侧锋并用,以立势取韵,强其意趣。
用笔基本
以圆笔为主,但又根据需要加入些许的方笔成分,圆中见方,既显得浑穆圆融,又不失劲健之美。
除此之外,有一些字保留了隶书遗意,也有一些则流露出行
书笔意。
四、在点画处理上,形态各异,千变万化。
横画舒展,且多取左低右高的攲侧
之势,使整个结体看上去校尉宽博、疏朗。
竖画多做悬针法,笔画劲挺,力度
饱满,使整个字显得风骨凛凛。
撇画、捺画较为舒展,使整体字形显得气势开张,非常大气,且因所处位置的不同而各具变化。
篇二:墓志铭上的大唐风云(B)
墓志铭上的大唐风云
一部刻在石头上的唐代历史一幅波澜壮阔的唐人生活画卷(一)
许笑雨
对千唐志斋有两种极具代表性的评价。
现任千唐志斋博物馆馆长赵跟喜言之凿凿:“它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遗产,它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今年7月,赵跟喜上书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孙善武,提出千唐志斋申报世界
文化遗产的设想和计划。
信中说,千唐志斋是中国人民“创造性才华的杰作”,是“已经消失的文化传统特别的见证”,“具有全球的重要性”,故具
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充分条件。
这个建议得到了洛阳市和国家文物局的支持,申报的前期工作正在进行中。
另一种声音显然也是肺腑之言,它来自一位不知
名的网友:“这是一个内行看门道的地方,如果是外行还是别去了,再说路又
远又不好走,门票还要30元。
”在这个国内著名的旅游网站上,关于千唐志
斋的留言几年来仅此一条。
“蛰庐”中有多少繁华往事
千唐志斋位于洛阳市西45公里的新安县铁门镇,它是已故辛亥革命元老、著
名爱国人士张钫(字伯英)先生所建园林“蛰庐”的一部分,包括一个长廊、
3个天井和15孔窑洞。
这些建筑的内外墙壁上镶着1400余块历代墓志铭
和绘画书法石刻,其中仅唐志就有1100多块,故名“千唐志斋”。
这上千
块唐代墓志铭,描绘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唐人生活画卷,有人称之为“刻在石
头上的唐史”。
2002年冬天的一个下午,记者乘车去千唐志斋采访。
从新
安县出发,沿310国道向西,一路上没有多少车辆。
宽阔的公路两边,生意
冷清的加油站和一排排废弃的门面房似乎诉说着过去的繁忙。
同行的当地同志说,高速公路通车以后,走这条路的人就很少了。
其实新安自古就是东西门户,交通要冲,县城东边不远处就是被称为“崤函孔
道”、“中原锁匙”的汉函古关。
突然就想到了杜甫。
一千多年前,他正是在这一带触景生情,写下了不朽名篇《三吏》和《三别》。
当时,唐军已经从安史叛军手中收复了长安和洛阳,流亡多年的杜甫也跟着许
多官员一起回到了洛阳。
但经历坎坷的杜甫还是改不了好说实话的老“毛病”。
因为直言,他被唐肃宗贬到华州(今天陕西省华县)去做管理祭祀和学校工作
的小官。
带着失意的心情,杜甫去华州上任。
那时候,长安、洛阳虽然被官军收复了,但安史叛军还没完全消灭,战争还很
激烈。
唐军到处拉壮丁补充兵力,把百姓折腾得没法过活。
面对征夫离别的凄
凉场面,杜甫含血带泪写下了《新安吏》:“??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
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接着他继续往西走,一路上又写下了《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和《无家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