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稠价格货币分析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百科名片
粘性价格货币模型中汇率的调节过程
汇率的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简称为“超调模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多恩布什〔Dornbucsh〕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

与货币模型相比,这一模型的最大特点在于认为商品市场与资产市场的调整速度是不同的,商品市场上的价格水平具有粘性的特点,这使得购买力平价在短期内不能成立,经济存在着由短期平衡向长期平衡过渡的过程。

这里所说的短期平衡,是指价格还来不及发生变动时的经济平衡。

由于在一段时期后,价格才开始调整,所以长期平衡就是价格充分调整后的经济的平衡。

可以看出,货币模型中所得出的结论实际上市超调模型之中长期平衡的情况。

目录
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的基本假设
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粘性价格货币模型内容分析
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意义
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缺陷
编辑本段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的基本假设
在短期内购买力平价不成立,即由于商品市场和资产市场的调整速度不同,商品市场上的价格水平具有粘性,调整是渐进的,而资产市场反应却极其灵敏,利息率将迅速发生调整,使货币市场恢复均衡;
从长期来看,购买力平价能够成立;
无抛补利率平价始终成立;
以对外开放的小国为考察对象,外国价格和外国利率都可以视为外生变量或假定为常数。

编辑本段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这一理论的基本原理是:多恩布什认为,当市场受到外部冲击时,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调整速度存在很大的差异。

这主要是由于商品市场因其自身的特点和缺乏及时准确的信息。

一般情况下,商品市场价格的调整速度较慢,过程较长,呈粘性状态,称之为粘性价格。

而金融市场的价风格整速度较快,因此,汇率对冲击的反应较快,几乎是即刻完成的。

汇率对外冲击做出的过度调整,即汇率预期变动偏离了在价格完全弹性情况下调整到位后的购买力平价汇率,这种现象称之为汇率超调。

由此导致购买力平价短期不能成立。

经过一段时间后,当商品市场的价风格整到位后,汇率则从初始均衡水平变化到新的均衡水平。

由此长期购买力平价成立。

编辑本段粘性价格货币模型内容分析
粘性价格货币模型中解释的汇率从初始均衡状态到达新均衡状态的调节过程如下图:
式中A代表初始均衡点,M0为初始货币存量,P0为与初始均衡点相对应的商品价格,S0为初始均衡汇率。

其调整过程是: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了货币供应量从M0增加到M1时,由于产生了瞬间的货币超额供应,作为资产价格的利率和汇率会作迅速调
整。

由于价格粘性,在价格水平来不及发生变动的情况下,利率水平下降,同时汇率从S0调整至Sb〔本币贬值〕,即所谓的汇率超调〔汇率超调的程度取决于M线的斜率,M线越陡,汇率超调程度越大〕。

经过一段时间后〔从t0到t1〕,价格开始做出滞后反应,而此时的利率水平经过短暂的下降之后,会由于国际资本的流入而上升,而货币的超额供应导致预期通货膨胀而使利率上升,相对利率的提高又会引起国际资本的流入。

从而使货币的超额供应得到缓和。

随着价格的进一步上升,最终使货币的超额供应完全消化。

这时汇率则从超调状态B点〔P0、Sb和M1的交汇点〕,到达E点〔Pe、Se、M1的交汇点〕。

在E点上,汇率、利率、价格、货币存量和产出重新到达了均衡状态。

此时,购买力平价成立,这既是所谓的长期购买力平价成立的原因。

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与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区别粘性价格货币模
型和国际货币主义汇率模式都强调货币市场均衡在汇率决定中的作用,同属汇率的货币论。

后者由于假定价格是完全灵活可变的,被称作弹性价格的货币论〔flexible-price Monetary Approach〕,而汇率超调模型修正了其价格完全灵活可变的看法,被称为粘性价格的货币论(Sticky-price Monetary Approach)。

编辑本段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意义
多恩布什的汇率超调模型的显著特征是将凯恩斯主义的短期分析与货币主义的长期分析结合起来;采用价格粘性这一说法,更切合实际。

同时,它具有鲜明的政策含义:说明了货币扩张〔或紧缩〕效应的长期最终结果是导致物价和汇率的同比例上升〔或下降〕。

但在短期内,货币扩张〔或紧缩〕确实对利率、贸易条件和总需求有实际的影响。

当政府采取扩张或紧缩性货币政策来调节宏观经济时,就需要警惕汇率是否会超调,以及超调多少这样的问题,以防止经济的不必要波动。

多恩布什的汇率超调模型是国际金融学中对开放经济进行宏观分析的最基本的模型;它首次涉及汇率的动态调整问题,开创了从动态角度分析汇率调整的先河,由此创立了汇率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汇率动态学〔Exchange Rate Dynamics〕。

编辑本段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缺陷
然而这一理论也存在一些缺陷:
第一,粘性价格模型假定货币需求不变,这就意味着货币需求不会对汇率产生影响,但在实践中,常常由于实际汇率的短期波动而影响到经常
账户,这又会进一步影响到一国的资产总量,从而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进而导致汇率的相应变化。

但粘性价格模型却没有分析这一问题;
第二,粘性价格模型暗含着这样的假定:资本是完全自由流动的,汇率制度是完全自由浮动的。

在这种条件下,汇率的超调引起的外汇市场过度波动必然会给一国经济乃至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冲击和破坏。

为了防止冲击和破坏,政府必然会对资产的流动和汇率的波动加以管理、干预。

因此,上述的假设条件在现实中不能完全实现;
第三,粘性价格模型很难得到实证的验证。

原因之一是这一模型非常复杂,在选择计量检验的方式上存在困难。

原因之二是现实中很难确定汇率的变动到底是对哪种外部冲击做出的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