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艺术教育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代码06230 小学艺术教育复习资料
第一章:艺术教育的一席之地
一.知识点:
1.1957 年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1956-1939 )在《诗人和白日梦的关系》一书中认为,艺术起到了幻想与白日梦的作用。

(唯心主义角度)
3. 德国哲学家康德 (1924-1804)认为,在人类的种种发明中,有两件事是困难的,一是政治的艺术,二是教育的艺术
他把教育视为艺术,主要是指教育要有艺术般的创造性。

4.1993 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35 条规定: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5. 房龙在《人类的艺术》一书说“一切的艺术,应该只有一个目的,即克尽厥职,为最高的艺术——生活的艺术,作出自身的贡献。


6.1994 年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指出:不仅小学、初中要开好音乐、美术等课程,高中大学也应该开设艺术欣赏课。

7.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 (1770-1831)在《美学》一书中说:艺术的任务和目的就在于把一切在人类心灵中占地位的东西都拿出来提供给我们的感性、情感和灵感。

8. 法国画家塞尚 ( 1839-1906)把艺术比喻为“ X光透视”,认为艺术的价值在于探求追索世界深层和内在的真实本质。

10.1952 年,教育部颁发《小学暂行规程(草案) 》,规定对学生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全面的发展教育。

11. 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
认为“必须使学生不仅受到最好的科学教育,而且也受到最好的艺术教育。


12. 捷克教育家考美纽斯认为“教育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
13. 丰子恺认为“ 有生即有情,有情即有艺术。


14. 德国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认识的知识的堆集。


15.1986 年新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进入了第一个春天。

16.1993 年是我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第二个春天。

17.1986 年国家教委成立第一个主管普通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专门机构——艺术教育处。

同年12 月成立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

18.德国哲学家苏珊·朗格认为,人类的生命形式有四个基本特征:即有机统一体、运动性、节奏性、生长性。

19.学校艺术教育是通过改造旧教育与学苏联起步的。

20.1989 年国家教委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

1989 年成立社会科学研究与艺术教育司,1993 年成立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

21. 美国已颁布了《国家艺术教育标准》
22. 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23. 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审美消费比重增加。

24. 我们所说任何人都是艺术家,是因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幻想。

25. 艺术的核心概念是创造。

26. 艺术教育之所以能在学校教育中获得一席之地,并必须拥有这一席之地,可以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27. 艺术和审美需要是在物质需要和享受得到基本满足的基础上必然发展起来的,这是人类的一种高级属性。

28. 人类所创造的两种真正强有力的认识自然和认识自身的手段是科学和艺术。

二.名词解释
1. 艺术教育:教师(或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通过开发和运用音乐、美术和其他课程内容中的艺术因素,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的教育活动。

2. 教育:是指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

3. 艺术:是指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艺术还可以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

如教育艺术、领导艺术等。

三.简答题
1.20 世纪70 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中小学艺术教育取得了哪些成绩?①建立了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管理机构和咨询机构;
②制定了一系列指导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的法规和文件;③改变了中小学艺术教育长期存在着大面积空白的状况;④涌现了一大批中小学艺术教育优秀教师;⑤开展了一系列有声有色的课外、校外艺术活动;
⑥编写了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中小学艺术教材。

2. 获得艺术教育的一席之地经过了哪几个阶段?①学校艺术教育的起步阶段:改造旧教育与学苏联;②学校对艺术教育的停滞、被破坏阶段:美育地位的动摇与丧失;③学校艺术教育的复苏与建设:地位的再确立与步入正轨;④学校艺术教育的繁荣和发展:高度的重视和丰硕的成果。

3. 简述艺术和教育之间的关系。

艺术和教育有着极为深刻的内在联系,它表现在艺术具有教育性和教育具有艺术性。

①教育具有教育性。

艺术对人的情感和意志因素的发展具有正向的促进功能;②教育具有艺术性。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育是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艺术,教育实践活动必须依靠教育艺术来进行。

4. 简述加登纳关于中美艺术教育进行比较的观点。

①中国艺术教育的重点,偏重技巧训练,目的是培养个人高水平的艺术表演能力和造型艺术中的审美观念,技巧训练被视为是个性和自发性的基础和起点;
②而在美国教育中,更强调让儿童本能反应,强调儿童有独特的作品,技巧训练被认为应该晚些开始,最好是在儿童愿望更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概念时自然进行。

四.论述题
1. 请分析艺术教育为什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①人需要艺术,人人都是艺术家;②人需要艺术,培养人的教育也需要艺术;③机遇与挑战。

2. 为什么说人需要艺术是因为艺术能够提高人的生存质量?(为什么人需要艺术?)①人需要艺术,因为把人本来看不见的生活的本质和规律用活灵活现的形象表达出来,让人从中认识到自身生活的价值。

②人需要艺术,因为艺术把人的心灵深处最隐秘的东西展示出来,让人体验到一种难以名状的审美愉悦,具有一种令人解放的性质。

③人需要艺术,因为艺术形式与生命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异质同构的关系,艺术无处不是人的标志,从艺术中可以关照人自身。

因此,人需要艺术,归根结底是因为艺术提高人的生存质量。

(无论是从人的本性出发,还是从社会现实方面去考虑,可以说,人人需要艺术,人人都应该成为艺术家。


3. 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①中小学艺术教育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不健全;②开课率极不平衡,有的还很低;③艺术师资缺额大,学历达标率和岗位合格率低,外流情况严重;④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往往停留在口头上;⑤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不科学、不全面;⑥教学水平不高。

4. 教育需要艺术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教育对象的全面和谐发展需要艺术②教育活动本身的正常进行需要艺术③艺术的核心概念是创造,而创造也是教育的本质要素,因此教育的本质是具有艺术性的
第二章:艺术教育的两大顽症
一.知识点
1. 学校美育的最主要内容和途径是艺术教育。

2. “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非艺术化”是指缺少艺术特点。

3. 成功的艺术教育必然以提高全体学生的艺术素质为标志。

4. 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审美价值。

5. 艺术教育的本质特征突出表现为艺术的特点。

6. 艺术教育与智育相比,偏重于感性思维的激发。

7. 智育偏重于理智、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思维的培养;(考过名词解释)艺术教育则偏重于直觉、想象、灵感、顿悟等感性思维的激发。

8. 真正的艺术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
的一个最鲜明的特点,与教育结果相比,其教育过程更能给人以快乐和享受。

9. 在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实践中,艺术教育存在着德育化和智育化的倾向。

这就是艺术教育的非艺术化现象。

10. 艺术价值主要表现于其审美的价值而非求真、求善的价值。

11. 普通学校的艺术教育是面向全体或所有学生的,以提高每一学生的艺术审美修养为主要目的的基本素质教育。

12. 艺术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13. 艺术教育偏重于感性思维的激发。

14. 中小学生艺术的主要动力是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15. 中小学艺术教育不应该使一种专业的艺术素养教育。

16. 审美的、艺术化的艺术教育之所以具有智育的功能,主要是因为它能有效地减轻智育本身对学生身心所施加的压力
17. 艺术教育的非艺术化与专业化是我国艺术教育的两大顽症。

18. 不管怎样,在众多的艺术形式中,仅仅抽取出最具艺术代表性的音乐和美术作为中小学的教学内容是不够的。

19. 艺术课备受学生喜爱,首先是因为艺术能给人以愉悦的体验。

20. 中小学教育所需要的艺术知识技能是最基本的。

二.名词解释
1. 艺术教育的非艺术化:中小学艺术教育缺少艺术特点,艺术教育不艺术。

名义上艺术教育姓“艺” ,实际上艺术教育姓“德”或“智” ,艺术教育主要成为其他方面教育的附庸和“殖民地” ,我们把这种倾向叫做“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非艺术化”。

2. 艺术教育专业化:是指把艺术教育的重点放在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上,有的甚至把艺术教学等同于艺术知识技能教学。

把对艺术知识技能的掌握当成小学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学生很少参与艺术活动,缺乏艺术体验,没有获得审美愉悦的机会。

3. 艺术教育的辅德功能:是指艺术教育能够潜移默化地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的艺术教育。

4. 德育艺术化:即借助于艺术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5. 艺术教育的“三不像” :许多教师自觉不自觉地把艺术课程的内容当成了德育、智育的内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是德育、智育的教学方法,而没能突出艺术和艺术教学的特点,以至于中小学艺术教育往往成了审美教育不像审美教育,德育不像德育,智育不像智育。

6. 素质教育中的艺术教育:这一命题的重点是放在如何发展和完善艺术教育自身,使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不是简单地去证明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7. 艺术教育不艺术:即艺术教育德育化智育化的倾向。

8. 艺术化的艺术教育:即注重让学生对艺术本身的领悟,通过对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之间相互关系的把握来理解艺术的正确内涵,从而获得德育效果;重在以情感人;重在教学生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三.简答题。

1. 在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实践中,艺术教育的非艺术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①艺术教育的德育化倾向;②艺术教育的智育化倾向。

2. 请举例指出艺术知识技能教学方面的问题。

①艺术知识技能教学在中小学艺术教育中片面地受到重视,有的甚至把艺术课等同于艺术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训练,掌握艺术知识技能成了艺术教学的主要目的。

②艺术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训练又没有突出艺术学科的特点,主要采用模仿、重复操练甚至死记硬背的方法,而不是着重在学生参与的艺术活动中结合着进行教学。

③牺牲一大部分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机会,以及是使学生对艺术失去兴趣为代价。

3. 请写出6 个课外艺术活动的名称。

①博才小学师生庆祝元旦的文艺晚会;②六二班学生爬山欣赏大自然美景;③六一班参加全市的音乐比赛;④五二班学生参观博物馆观看艺术珍品;⑤五二班学生参观秋季菊花展览;⑥熟人中学师生庆祝教师节的文艺汇演。

4. 艺术教育的两大顽症是什么?(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异化现象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①艺术教育不艺术。

即艺术教育德育化、智育化倾向,也叫做“中小学艺术教育的专业化” 。

②普通教育不普通。

即中小学艺术教育存在着朝专业艺术教育看齐的倾向,也叫做“中小学艺术教育的专业化” 。

5. 简述智力应包含哪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它不仅包含逻辑思维,以包括想象、直觉等形象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②不仅包含理性概括,也包含直接综合;③不仅包含意识层面,也包含无意识层面;④不仅包含科学分析推理,也包含直觉辨别和类似性联想;
⑤既包括理性的维度,也包括感性的维度。

6. 简述在小学艺术教育中如何把握艺术知识技能教学的度。

①不能任凭学生想学就学;②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削弱学生的艺术兴趣;③不能以专业的眼光去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④把艺术知识技能的掌握为阶段性目的是可以的,但教师心中必须始终明确,掌握艺术知识技能不是整个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

7. 简述艺术教育对智育的影响。

①表现在它能使学生的感性方面与理性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均势,并使者两方面的发展保持相对的平衡,由于二者的平衡,同时也是相互的存进,正式在这种相互的促进中,艺术教育实现了对学生智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②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情感教育,能使学生获得审美的愉悦体验,这种审美情感能够直接牵动学生的理智感,激起他们对科学知识和
真理的追求,这也是智育本身能否取得很好效果的一个基本条件。

8. 如何发挥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①艺术教育德育功能的发挥,并不依赖于直接向学生灌输道德信条、政治目标。

②首先是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得到培养和发展,审美情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又能促使学生的审美趣味变得纯洁,审美能力获得提高。

③健康的审美趣味为高尚的道德观念的形成提供了动力和条件。

9. 在艺术化的艺术教育中,智育功能的发挥表现在哪些方面?①它能有效地提高个体的感知能力和知觉思维能力;
②它能改善儿童的空间知觉能力,并维持时间很长;③它能有效促进儿童大脑产生神经回路和图形,进而提高个体的空间、时间能力,促进学生整个智力结构的完善。

10. 艺术知识技能教学在中小学艺术教育中的地位怎么样? ①中小学艺术教育中的艺术知识技能是最基本的艺术知识技能;②艺术知识技能教学是整个中小学艺术教学的基础;③艺术知识技能教学不是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最终或主要目的。

11. 在中小学艺术教育中应怎样正确对待艺术知识技能教学? 对待艺术知识技能教学问题的正确态度是:既要确立艺术知识技能教学在中小学艺术教育中的应有地位,又不回避艺术知识技能教学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并且积极地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12. 简述专业艺术教育与小学艺术教育的区别。

①专业艺术教育是培养艺术专门人才的教育,其主要任务是传授和训练艺术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以学生娴熟地掌握艺术知识技能为主要目的,因而知识技能教学应是第一位的;
②在小学艺术教育中,它的教学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参与艺术审美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是通过参与艺术审美活动,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修养。

因此,知识技能教学不能处于第一位。

四.论述题
1. 一个长期困扰着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是,把艺术教育等同于或者附属于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把艺术视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手段。

你觉得应该如何做才有利于改变这种艺术教育德育化的倾向?
①识到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②艺术教育具有德育功能,有助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③认识发挥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的条件性,即必须通过审美教育这个中介环节;④艺术教育不能忽视审美的因素,不应直接追求德育的效用;⑤要重视研究艺术教育自身的特点以及与德育的关系。

2. 试述真正的艺术教育与德育化的艺术教育,在德育功能发挥上的区别。

真正的艺术教育与德育化的艺术教育,在德育功能的发挥上,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

首先,艺术化的艺术教育,注重让学生对艺术本身的领悟,通过对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之间相互关系的把握来理解艺术的思想内涵,从而获得德育效果;德育化的艺术教育,则注重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所描绘的内容,把艺术作品仅仅看做是一种有利于表现德育内容的直观教具。

其次,艺术化的艺术教育,重在以情动人,较少作语言讲解,讲解的内容主要是艺术审美方面的,德育效果的获得主要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长久的;德育化的艺术教育,则重在以理服人,作较多的语言讲解,讲解的内容主要是艺术作品的政治思想意义,德育效果的获得和保持很可能都是即时性的;再次,艺术化的艺术教育,主要教学生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从而使自己的心灵变得更加美好;德育化的艺术教育则主要是通过艺术作品所提供的具体场景,教学生懂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以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

3. 试述艺术知识技能教学在整个小学艺术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艺术知识技能是小学艺术教学的基础,是小学艺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之一。

它为学生参与艺术欣赏和表现活动提供了必需的艺术知识技能条件。

如果不掌握最基本的艺术知识技能,学生就难以进行艺术审美活动,特别是不可能自如地进行较高层次的艺术欣赏和表现活动;第二,艺术知识技能教学应符合小学生的艺术审美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在小学的不同阶段,艺术知识技能教学在艺术教学中的分量或其重要程度也是区别的,不可一概而论;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主要培养孩子对艺术的兴趣与爱好,而到了高年级可以进行适当的艺术知识技能的培养与引导。

第三章艺术教学的三条原则
一.知识点
1. 艺术教学原则是指指导艺术教学实践的原则,是属于艺术教学所独有的原则。

2. 三条艺术教学原则,是从教学内容的有机联系、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教学过程与结果的优化等三个不同角度,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学艺术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而相应提出,可以说它们是一种“实践性”原则。

3. 艺术教学的参与原则是指学生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学生参与体验艺术的过程,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难有真正
的艺术教学。

4. 中小学艺术教学不能主要采用所谓的“听讲” 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因为这种“听讲”的教学方式,虽然也有学生的参与,但这种参与仅仅是属于听觉上的、比较被动的参与,他不能成为教学中学生的主要参与方式。

5. 学生的艺术兴趣也不可能在道德说教或逻辑推理中产生,其主要的途径还是让学生主动地、全身心地参与到艺术活
动之中,切身获得对艺术的审美体验,而“听讲式”教学方法由于不可能提供给学生足够的全身心参与艺术教学过程的机会,因而
是难以做到这一点的。

6. 教育者创设良好的艺术氛围,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艺术欣赏和艺术表现活动,使
他们获得艺术审美的愉悦体验,进而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兴趣与爱好,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能力。

7. 艺术教学遵循参与原则,只要能给学生的艺术参与提供更多的机会,创造更好的条件,就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8. 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

9. 学生发自内心地、自觉自愿地参与是主动参与。

10. 主动参与一般是创造参与,促动参与一般是模仿参与。

被动参与一般是机械参与。

促动参与和被动参与是有一定关联的,促动参与包含了一定的主动艺术因素的被动参与。

11. 遵循参与原则进行教学时应如何处理和协调好动与静、师与生、主动与被动、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12. 愉悦是艺术审美体验的结果,享受艺术愉悦的途径便是对艺术进行审美体验,而不是尝一尝它合不合口味。

13. 保持学生的良好心境,使他们充分感受艺术的愉悦,这既是艺术教学能否获得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也是中小学艺术教学的目的之一。

14. 教师是不可以轻易地给学生下否定结论的,以避免学生丧失信
心,体验挫折感。

15. 德国教育家
第斯多惠 ( 1790-1866)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

16. 教师不要只是试图让学生相信艺术的愉悦存在于前面的一个什么地方,而现在的学习仅仅是为将来获得艺术愉悦体验作准备。

17. 艺术知识技能掌握的多少和高低,不应成为衡量学生艺术课学习好坏的主要标准,而应通过观察学生对艺术的投入
程度,以及在参与艺术活动过程中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发挥来加以评价。

18. 在众多的艺术形式中仅仅抽取出既是是最具艺术代表性的音乐和美术作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是不够的。

19. 音乐、美术、诗三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

20. 受雷默教授的“ 综合审美教育”思想的影响,美国部分学校的艺术教育采用了各种艺术学科结合起来的综合艺术教学形式,即利用绘画、音乐、舞蹈、刺绣以及其他不同艺术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去启发学生。

贝尼特·雷默教授认为:每种艺术都有自己的主要要素,音乐中有旋律、和声、节奏;绘画中有色彩、线条、质感;诗歌中有比喻、
形象、韵律。

21. 苏联教育革新家舍吉宁的音乐教学实验无疑给了我们很大启示:把各种门类的艺术融合起来教给学生,首先启发他们对艺术的一般兴趣,不失为一条对所谓“艺术天分不高”的学生培养的好途径。

22. 提出艺术教学的融合原则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改变那种单调、机械的教学形式。

23. 在美国,中小学教育今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动向,既艺术教育向普通学科渗透。

(艺术同广泛的文化领域都有着天
然的密切联系)
24. 在遵循艺术教学的融合原则方面,应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向课外、校外艺术活动以及整个社会文化大环境。

25. 奥尔夫教学法、法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形成并流传,是充分“研究了人” 的结果。

奥尔夫教学法要求从节奏入手,每个人都击节奏、念节奏,这强调的是运动知觉和言语知觉的共同参与。

这种教学法主要体现
在:注重音乐与舞蹈动作、语言的综合;注重每门课程本身的综合。

26. 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27. 真正的艺术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的一个最鲜明的特定,与教育结果相比,其教育过程更能给人以快乐和享受。

28. 中小学艺术教学的融合原则是指运用各种教育艺术形式所能提供的手段与方法,在艺术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合其他艺术课程或者某一门课程的其他内容,有效提高艺术教学效益,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与审美空间,全面提高学生艺术修养。

29. 艺术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30. 中小学艺术教学过程主要是一个教师启发和指导学生参与体验艺术的过程。

31. 前苏联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过,科学和艺术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两大基础,为取得二者的平衡,需要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学校教育,如果缺乏这种平衡,她就没有资格称为普通教育。

32. 艺术学习的途径主要不是模仿,而是自身的参与和体验。

(表达参与原则含义的是:参与、体验)
33. 对中小学生来说,艺术与艺术教学更多的是需要学生的动觉参
与。

34. 人们之所以能主动参与艺术审美活动,是因为艺术具有愉悦性。

35..艺术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又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的艺术活动中充当平等的参与者。

36. 艺术教学中的动是有层次之分的。

蹦跳,涂画,敲打是浅层次
的,问答,交流讨论,即兴表演是中层次;心潮澎湃、
浮想联翩这类心灵震颤的动则是高层次的。

37. 师生情感的共鸣是创造教学过程愉悦性的前提和标志。

38. 在艺术教学过程中,导致师生情感融合的因素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师生的促动参与。

加登纳的只能结构理论,提出了与艺术教育有直接联系的智能有:音乐智能;身体动觉智能;空间位置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语言技巧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认识自我智能。

.名词解释
1. 艺术教学的促动参与:是指在艺术教学过程中,通过外接因素的激发,主要通过教师有目的地有道,来促使学生参与。

2. 主动参与:学生发自内心地、自觉自愿地参与是主动参与。

3. 活动胜于产品:在现代艺术思潮中有所谓“活动胜于产品”之说,就是把重点放在艺术创造活动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上,而不是强调所完成作品的完美性。

4. 融合原则:是指运用各种难教育与艺术形式所能提供的手段与方法,在某一艺术课程或该门艺术课程的某一方面的教
学过程中,充分融合其他艺术课程或该门艺术课程的其他方面的内容,以便和有效地提高艺术教学效益,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与审美空间,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5. 美育的立体化原则:社卫提出了美育的立体化原则。

美育不同于其他专业性强的学科教育,应该表现出综合性的特点,并具体在音、美教学中试行音乐、美术、美学和影视四者结合的教学法。

6. 艺术教学原则:是指艺术教学实践的原则,是属于艺术教学独有的原则。

7. 综合审美教育:这一概念是雷默教授提出的,他所指的综合什么教育关心的主要是所有艺术共同的行为范畴。

他认为美中艺术都可以借用其他艺术的要素,再与自己的领域同化,而许多艺术又可以借用非艺术界的要素,加以艺术地运动,转化成表现素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