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人生境界的特点(简答题) 人生境界是人与世界相互依存、双向建构在
实践活动中所达到的统一。是存在论层面 上的统一。其特点在于: 1、个体内在性,即一种独特的个人内在体验。 2、生成性,即非瞬间性和非凝固性,是一个 进行的过程。而在人生境界的生成中,个 体的觉解是关键,而觉解又是与情感不可 分离的。P33
二、鲍姆加登与美学学科的诞生
• 美学独立:有专门的、系统的美学著作问世; 形成了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和 范围。
• 美学之父: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以德 国哲学家鲍姆加登(A.G.Baumgarten,17141762)1750年出版的《美学》一书为标志,鲍 也因此被称为“美学之父”。※ P22
柏拉图:美的形而上学思想即“美是理念”。 孔子:“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第三阶段:美学学科出现
美学奠基于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但它是以 审美现象为专门课题,从整体上独立地、 系统地思考审美现象所获得的理论体系。
需要注意的是 美学思想在美学思想资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因为美学产生较晚。另外从历史上看,美学思想 往往比美学更为深刻、更有启发性。 蒋孔阳先生的话 P21
美学学科:
是以审美现象为专门课题,从整体上独立 地、系统地思考审美现象所获得的理论体 系。它的诞生是以1750年“美学之父”鲍 姆加登的《美学》一书的出版为标志的。 P21-22
第三节 美学的哲学基础
一、美学的哲学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 简答题、论述题
一、美学的哲学基础
• 中国当代的美学理论毫无疑问应当以马克 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P24※
意 (意志)
伦理学
第二节小结
审美意识:
名词解释
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
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可分为带有原始初
民色彩的初级审美意识和更为自觉成熟的 高级审美意识。P18
美学思想:
是思想主体对审美现象某些本质、规律、
特征比较自觉的理性认识,以明确的理论
观点和概念范围来表述自觉、系统的理论
性思考,多以哲学或者文学评论、创作理 论的形式出现。P20-21
第四节 审美与人生
• 审美是一种人生实践。
• 审美是一种高级的人生境界。 单选、简答、论述题
一、审美是一种人生实践
审美活动是人类的基本 活动和生存方式之一。
P30



马尔库塞Leabharlann Baidu“单面

人”P31

单选题
思 想

为何说审美是一种人生实践?
首先,审美活动之所以产生和发展,是有其
必然性的,是由于人的生存发展的实践需
四、美学研究的方法
• 核心方法:哲学方法P17 (自始至终不离哲学,理论性,高级精神活
动,深层本源问题) • 附属方法:多元、多样
本节小结:
1、美学史上对研究对象的看法 2、美学研究对象:体现着人与世 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 象或审美活动。 3、美学学科性质: 审美现象、人文、综合性 4、研究方法:哲学为核心,多元
分类:初级审美意识和高级审美意识
比如原始文化中我国半坡、丁村、 河套、山顶洞人等打磨的石具、骨 针、彩陶文化、人面鱼纹盆等等, 均是审美意识的表现。
陕西鹰鼎
民间画诀
“鼻如胆,瓜子脸, 樱桃小口蚂蚱眼;漫 步走,莫多手,要笑 千万莫张口。”
第二阶段:美学思想
美学思想:是审美意识的进一步发展,是思想 主体对审美现象某些本质、特征、规律比较 自觉的理性认识。以明确的理论观点和概念范 围来表述自觉、系统的理论性思考一,多以哲 学或者文学评论、创作理论的形式出现。 P20-21
书中柏拉图本人始终没 有出场,担任主角的大 部分是苏格拉底。他通 过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 的对话说明自己的观点。
回提纲
苏格拉底问希庇阿斯:你能替 美下个定义吗?请告诉我什么是美。
希庇阿斯说:一个年轻小姐是美的。 苏格拉底不满意,他说,我要问的 是:什么是美?而不是问:谁是美 的,什么东西是美的?在这篇对话 里,希庇阿斯和苏格拉底尝试了好 几种关于美的定义,例如美的就是 适当的、美的就是有用的、美的就 是令人愉悦的,但苏格拉底又一一 予以驳难,最后得出的结论只是: 美是很难解的。
一、它始终紧扣现实生活来理解人的存在; 二、它始终从具体的社会关系出发思考人的存在; 三、最根本的是,马克思是从人与世界在人的现实
活动中达到统一来把握和说明人的社会存在。 四、(P27第3自然段)
美学需要借助自由概念和范畴作为实践存在论的 中介P28
首先,自由有三种基本形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物质生产劳动中认识 和支配必然性的自由;人作为社会存在所获得的解放自 由;日常人生实践中感性个体获得的自然超越。
冯友兰:
天地境界 道德境界 功利境界 自然境界
宗白华:
• 功利境界——利 • 伦理境界——爱 • 政治境界——权 • 学术境界——真 • 宗教境界——神 • 艺术境界——美
P34
多项选择题
审美境界(名词解释)P35
1、审美境界是完全融化在情感中的人生觉解; 2、它要求人与世界之间实现比较高度的有机统
“花是红的“和“花是美的”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判断。 “花红”是认识判断,花的“红”不取决于人而存 在; “花美”是价值判断,离开人花就无所谓美丑。
墨脱的蝴蝶
课程总体介绍
侧 审美活动、审美关系

高级、典型形态
客 美学思考起点、焦点、 体 重点
艺术论
侧 重 主 体 方




审美形态
美学
审美经验
第二节 美学的诞生与学科发展
• 美学一词的西文(Aesthetics)发明者: 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鲍姆加登 (1750年)
一、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3.美学学科
2.美学思想 1.审美意识
第一阶段 审美意识的出现
审美意识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 审美追求的意识。P18(基本概念)
特性:它往往通过具体感性的审美活动体现出来,缺乏 明确而系统的理论表述,故而不成熟、不自觉。
一、美学史上对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代 表性看法。
第一种观点:美学研究对象是美及美的规律 代表人物:柏拉图
柏拉图的原名叫阿里 斯托克勒。“柏拉图”在希 腊语中是“宽阔”的意思, 柏拉图的胸肩宽阔,也说 他的额头宽阔,于是他的 原名被“柏拉图”所替代。
西方美学史上第一篇专门研究美 的著作
—— 《大希庇阿斯篇》
• 翻译传播:1、传教士花子安 2、转借日本的翻译
美学学科原初的意思也就是“感性学”此词 源于希腊文aisthesne(感性)。他使用这
个词时用的是拉丁文Aesthetica。在他看
来,“美学(感性学)的目的是感性认识 本身的完善,而这完善也就是美。”
人类的心理结构
逻辑学
知 (理性)
美学
知识
情 (感性)
审美活动
• 审美活动是人类基本的存在方式之一,也是 一种基本的人生实践。
• 审美活动的根本动力是审美需要。(单选题)
• 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属于同一层次的概念, 二者密切相关,如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 割。审美关系主于内,审美活动主于外。审 美关系通过审美活动建构,审美活动通过审 美关系得到体现。P40
(法国)P8
• 自然美:是在人类社会和 人的实践的漫长发展过程 中逐淅发生和生成的。
• 科技美:杨振宁《美与物 理学》称“狄克拉公式” 具“简洁”之美。
艺术美?
三、美学的学科性质
美学:
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人文学科”:研究对象、研究方式和方法 有别于其他学科。P14-15
“综合性”:哲学为根基,与其他学科有交叉、 互相渗透、影响与综合。P16
要审美。从大的方面讲,审美可以推动人 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化。从小的方面
讲,审美有助于个体超越有限性,获得更 大的自由。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
是机器工业对人的异化,使得人们对审美 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其次,审美实践一方面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
需要,另一方面也以人生实践为源泉。
P30-31
简答题
二、审美是一种高级的人生境界

审美教育论 美学基石
第一章 绪论
考核知识点 美学的学科性质 美学的研究对象 美学学科的发展 美学的哲学基础 审美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 美学研究的五个基本问题
第一节 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一、美学史上对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代表性看法。 二、对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的认识。 三、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3、审美境界本身是多层次的。P35
4、总而言之,审美境界是较高的、特殊的人生境界。 P36
第五节 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 二、美与审美形态 三、美感与审美经验 四、艺术与审美教育
一、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
概念:审美关系是植根于人与世界存在关系的、借助
感性形式建构起来的、自由的情感体验关系。P40
其次,认为感性个体的实践造成了个人感性世 界,而人类总体的实践造成了人向人诞生和自 然向人生成的历史行程和整个人类生活世界, 实践具有生成性;
再次,物质生产劳动是人最基础的实践活动, 具有决定性。P24-25
马克思主义的存在论
• 基本内容和特色:马克思主义的存在论,把人定 位于漫长实践中生成出来的处在现实社会关系中 的社会存在。
二、对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的认识
• 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现象 即: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
象或审美活动。P7※ 解读:前提——人和现实世界发生了审美关系 审美现象实际上是审美关系中的现象
主体
客体
审美现象是审美关系中的现象
• 艺术美:艺术是审美活动最
高级、最典型的形式。 英伽登(波兰)、杜夫海纳
第二种观点:美学是艺术哲学, 研究对象是艺术。
• 德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 • 黑格尔《美学》英文翻译为“美的艺术哲
学” 《philosophy of fine art》
第三种观点:是研究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的学科
(审美经验)P3-4
分析哲学代表:维特根斯坦
实用主主美学家:杜威《艺术即经验》
1、 审美关系不同于理智认识关系,而是情感体验关系; 以李白或陶渊明的诗为例。P37(注意伽达默尔对 “体验”的概念界定)
2、审美关系是通过感性形式建立起来的一种感性直观 的关系。以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
3、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P38 4、审美关系在逻辑上先于审美主体、客体存在,而不 是审美主体、客体逻辑上先于审美关系而存在。P39
典型例题:(多项选择题)
1、下列主张美学应研究人自身的审美经验的是( ) A.维特根斯坦 B.杜威 C.李泽厚 D.费希纳
P4 2、下列属于主张美学应研究人自身的审美心理的是() A.费希纳 B .弗洛伊德 C.荣格 D.蒋孔阳 E.布洛
P5
第四种观点:美学研究的对象是 人和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
• 蒋孔阳:《美学新论》P5
其次,只有改变现存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的革命实践所 取得的自由才具有本体论意义。
最后,个体与社会的真正统一的理想社会是以个体自由 为基础的,而这也是人进入审美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所以,自由是从美学的哲学基础向美学的内在问题 过渡的中介概念,也是从人的实践——存在向审美现象、 审美活动过渡的中介环节。P29
• (具体应当以马克思的实践论和社会存在论思想 为主干,吸收人类思想上各种哲学思想的精华, 来确立自己的哲学基础)
• 马克思对人的存在的理解,经历了一个从 “自我意识”到“人自身”再到“现实的 人”的转变过程。P25
马克思的实践论
首先,实践的概念包括了物质生产活动、精神 生产活动以及日常生活活动,涵盖了人的全部 社会生活;
一。 3、审美境界是高低不同多层次的
为什么说审美是一种高级的人生境界?
1、审美境界有一个基本条件就是人与世界之间实现比较 高程度的有机统一,如果主客体之间割裂矛盾,那就不 可能是审美的。P35
2、首先,从心境上看,审美境界较大程度上超越个体眼 前的某种功利和有限性,达到相对自由的状态。它具体 表现为情与景、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的交融,即中 国美学所说的“物我两忘”、“天人合一”。从接收效 果上看,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无限对有限的超越,无 限的情、思、想象和韵味。在此基础上生成的含蕴不尽, 比日常生活中一般审美更自由无碍、耐人寻味、更具审 美价值。(补充概括)P35
新自然主义美学家:托马斯·门罗
中国当代美学家:李泽厚
(审美心理)
19世纪德国:费希纳《实验美学》
精神分析美学:弗洛伊德
荣格、布洛、阿恩海姆
名词解释
原型理论
原型理论:荣格舍弃弗洛伊德的泛性欲主义, 并将个体无意识进行改造而成为集体无意识, 由此提出原型理论。原型是一种集体无意识, 从早期人类在生存环境中产生,而后由人类群 体通过遗传机制进行传承。P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