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的品种及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非鱼的品种及分类
1 福寿鱼
福寿鱼是珠江水产研究所于1978年7月,把自泰国引进的尼罗罗非鱼作为父本,莫桑比克罗非鱼为母本杂交得到的子一代。
福寿鱼体形与尼罗罗非鱼相似,呈灰绿色。
适宜生长温度为20―35℃,主要适合我国南方地区养殖。
食性同亲本,对饲料质量要求不高。
以少量的精饲料配多量的粗饲料,就能满足要求,还能摄食池塘底部和水中残饲碎屑,是池塘的“清洁工”消化功能较强有明显的杂交优势,比罗非鱼生长快,但又比奥利亚罗非鱼慢,目前已经较少养殖。
2 莫桑比克罗非鱼
生活习性和分布地区
莫桑比克罗非鱼,五十年代称为越南鱼。
人们现在将罗非鱼统称为非洲鲫鱼,有的地方称之为丽鲷。
该鱼属于丽鱼科罗非鱼属。
原产地在非洲的莫桑比克,自1956、1957年分别由泰国和越南引人我国广东省进行试养。
罗非鱼属有100多种,我国目前也有不少种,这里仅介绍我国最早引进的莫桑比克罗非鱼。
该鱼已在我国安家落户,其资源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省、市、区,主要作为养殖鱼。
在云南西双版纳和海南省的一些水库因为温高水暖可以终年养殖。
雌性莫桑比克罗非鱼和雄性尼罗罗非鱼杂交的子一代——福寿鱼,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是池塘养殖增产增收鱼种。
福寿鱼已经逐步代替亲本雌性莫桑比克罗非鱼,反映了该鱼养殖资源的变化趋势。
莫桑比克罗非鱼属暖水性的热带鱼。
生存的临界温度上限40度对其分解代谢受到影响,42度时则为致死上限温度。
下限l3度时生长极差,l0度时则停止生长,8度时为致死的下限温度。
它又是广盐性鱼类,耐盐度范围很大。
它既能在淡水中生活,又能在含盐量占35%一40%的咸水中生活,但其繁殖会受到影响。
其最适合的盐度是8.5%到17%。
它一般栖息于底层,有时生活于水体的中下层。
在阳光充足水温升高的情况下,也常游到水的表层。
当遇到声响时,就潜入水底的软泥中,静止不动。
莫桑比克罗非鱼属于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
天然饵料有浮游植物、丝状藻类、浮萍、芜萍(瓢莎)、底栖藻类和泥中有机质以及昆虫幼虫、水蚯
蚓等。
5厘米以下鱼苗摄食浮游动物,如枝角类、挠足类、轮虫、水蚯蚓等。
5一9厘米的鱼种摄食浮游硅藻、绿藻、小型甲壳类等。
人工养殖用的饵料如米糠、豆饼、糖糟等也很受欢迎。
池塘中的鱼生长2一3个月即达性成熟;湖泊中的鱼则需生长到6一9个月方可达性成熟。
每年产卵的次数6-11次不等。
产卵量在80--1400粒之间。
它的生殖习性很特殊:成鱼在繁殖季节有明显的婚姻色,雄鱼比雌鱼的色彩更为鲜艳;雄鱼为雌鱼在水底构筑产卵窝,窝呈圆形,直径30--40厘米,深度10一20厘米;产卵时,雄鱼用头部压迫雌鱼腹部,雌雄双方进行周旋运动,诱发产卵;受精卵藏于雌鱼口内孵化,当稚鱼具有一定游泳能力后,雌鱼才将其吐出,并守候其旁,若有敌害侵袭,雌鱼立即将稚鱼吸人口中保护起来。
3 红罗非鱼
红罗非鱼,因其体色纯红,型似真鲷,体腔无黑膜,肉质鲜嫩,且生长快,产量高,效益好,颇受消费者喜爱。
世界上包括以色列、美国、泰国、菲律宾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进行红罗非鱼的养殖,我国大陆最早引进红罗非是1973年,由日本华裔赠送给我国并放养于珠江水产研究所试养,1981年从台湾重新引入红罗非鱼并进行了选育和养殖推广。
20世纪90年代初,有关部门引进和选育了不同品系的红罗非鱼,推动了红罗非鱼的养殖,现红罗非鱼已成为沿海和内陆水域池塘和网箱养殖的主要对象。
一、生物学特性
1、体型、体色:红罗非鱼是罗非鱼中一杂交变异种,不同地区、不同品系其杂合性不同。
体色有粉红、红色、儒红、橙红、橘黄等;体型有尼罗罗非鱼型、奥尼罗非鱼型、莫桑比克罗非鱼型等。
2、生活习性:与其它罗非鱼一样,红罗非鱼属热带广盐性鱼类,耐低氧,窒息点较低,对盐度适应范围广,可在盐度0-30%生活,适温范围15-38”C,致死温度最低7”C,最高温度42”C。
食性为杂食偏植物性,天然条件下以浮游植物为主,也摄食浮游动物、底栖附着藻类、寡毛类、有机碎片等。
人工投饲可直接摄食豆饼、花生讲、黄村、米糠、玉米粉、鱼粉、配合饲料等。
3、生长、生殖:红罗非鱼生长快,个体大,当年苗种可长150-750克。
鱼苗经 100-120天可达性成熟,性成熟个体因品系不同有所差异,如星洲红鱼和彩
虹织初次成熟个体300-400克,属多次产卵类型,成鱼每年产仔约300-2000尾。
幼鱼用甲基宰丸酮诱导转性可获得95%以上的雄性率。
二、红罗非鱼体色及相关性状特性
1、体色与生长:养殖过程中粉红色生长最快,橘红次之,橘黄最慢,这表明罗非鱼的”生长虽与体色有关,但主要受到一些遗传因素的影响。
2、体色与抗病力:在苗种培育过程中发现粉红色成活率低,抗逆性稍差,橘红次之,橘黄色生存力最强,在苗种越冬过程中尤其明显。
3、体血与腹膜:体色粉红、橘红、橘红间黑点的鱼腹膜均为白色,橘黄色间黑斑鱼腹膜黑色或间黑色。
4尼罗罗非鱼
尼罗罗非鱼是1978年由长江水产研究所首次从尼罗河引进,与我国早年引进的莫桑比克罗非鱼相比,体型较大,生长较快。
尼罗罗非鱼体短、背高、体厚而侧扁,呈鲈形。
体色为黄棕色,上半部较暗,下半部转亮,呈银白色,喉、胸部为白色;有的个体全身呈黑色。
体色随环境的变化而有适应性的改变。
体侧有黑色横带9条,分布于背鳍下方7条,尾柄上2条。
尾柄上半部和鳃盖后缘有一黑斑。
背鳍的边缘为黑色。
背鳍和臀鳍上有黑色和白色的斑点。
尾鳍终生有明显的垂直黑色条纹8条以上。
尾鳍、臀鳍的边缘呈微红色。
用于奥尼鱼制种的尼罗罗非鱼一定要是原种。
尼罗罗非鱼临界低温为8.61±0.15℃,致死温度为6.04±0.11℃,临界高温约为40―41℃,最适生长的温度为28―32℃.能耐低氧,在溶氧低于0.7毫克/升的水体中,仍能摄食,水中溶氧为1.6毫克/升时,能生活繁殖;其窒息点为0.07―0.23毫克/升的溶氧量。
可在17‰以下的海水中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在PH值4.5―10的水体中生长。
尼罗罗非鱼有互相残食的习性,主要表现在鱼苗期间,大苗吞食小苗的现象比较严重.成鱼遇惊便潜入水底的软泥中,不易捕捞。
5 奥利亚罗非鱼
奥利亚罗非鱼也有称其为金色罗非鱼、蓝罗非鱼、紫金彩鲷等。
1981年由
广州水产研究所和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先后通过香港从台湾引进试养。
从1984年起,逐步向全国推广养殖,较多的是作杂交亲本使用。
奥利亚罗非鱼体侧扁,呈鲈形;它的体色随年龄而加深,从青紫色带金色光彩,而转为紫褐,喉胸部为灰色,腹白,体侧有暗横带9―10条,鳞片中央的色素较四周深,使体侧具有多条纵向排列的点线条纹;背鳍、臀鳍呈暗紫色,均有素色斑点。
胸鳍淡灰透明。
腹鳍灰黑且长,末端达生殖突。
尾鳍具斑点,斑点从接近尾柄处开始,随年龄而向后散布,并由银白色逐渐转向金黄色,尾鳍后缘平截。
背鳍和尾鳍边缘呈微红色。
奥利亚罗非鱼与尼罗罗非鱼形态上最明显的差别在尾鳍的条纹上。
前者为紫色不垂直的点状条纹,后者尾鳍条纹为黑色垂直。
奥利亚罗非鱼对低温的耐受能力比尼罗罗非鱼略强,临界温度为7.13±0.07℃,致死温度为 3.95±0.24℃。
其耐盐性也比尼罗罗非鱼强,耐盐度可达50‰。
在食性上,奥利亚罗非鱼在鱼苗时,主要摄食浮游生物,特别是浮游动物,2厘米后摄食丝状藻类等,鱼种到成鱼主要为杂食。
由于它食性广,能消化一些其他鱼类不易消化的藻类和不喜欢摄食的食物,所以池塘养殖可采用施肥与投饲相结合的方法。
投喂人工饲料,我国主要以植物蛋白为主要饲料蛋白源,粗蛋白质的含量应控制在25%以上,特别是集约化养殖时,粗蛋白质含量应控制在27―30%为宜。
其精养和集约式养殖,增产潜力很大。
奥利亚罗非鱼同样需要越冬保种。
亲鱼或鱼种在越冬池内,由于密度较大,常会发生鱼病。
因此,做好越冬鱼的鱼病防治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鱼种放入越冬池以前,要把池水排干,清除池内污、杂物,重新灌好清洁水后,还要用漂白粉进行消毒,毒性消失后才能放鱼。
入池的亲鱼或鱼种要进行鱼体消毒。
平时加强日常管理,防止水质恶化。
越冬罗非鱼会出现的病害主要有水霉病、白头白咀病和白点病。
6 奥尼罗非鱼
奥尼鱼的优点很多,特别是它的雄性率最高,达到83―100%,平均在92%以上,对养殖雄性罗非鱼,提高个体规格和群体产量极为有利,基本上能解决罗非鱼在养殖过程中繁殖过多的问题。
奥尼鱼的制种方法比较简便,只要水温稳定在18℃以上,将成熟的上述雌雄亲本放入同一繁殖池中,水温上升到22℃时,
它们就能自行产卵受精育出鱼苗。
在水温达25―30℃的情况下,每隔30―50天可杂交繁殖一次。
奥尼鱼的生长速度比父本鱼快17―72%,比母本鱼快11-24%;群体产量超过福寿鱼,增产效果显著。
其临界温度下限为8.25℃,致死温度5.5℃,抗寒能力比尼罗罗非鱼和福寿鱼都略强。
其含肉率比福寿鱼也略高,肉质清爽。
其抗病能力也较强。
但是奥尼鱼制种时的产苗率较低,因为尼罗罗非鱼(♀)与奥利亚罗非鱼(♂)这一组合的杂种产苗量较少。
据报道,奥尼鱼的产苗率仅为奥利亚罗非鱼纯种繁殖产苗率的1/6―1/3,仅为尼罗罗非鱼纯繁苗的3/5。
所以在进行杂交组合时,根据制种计划,应考虑增加亲本数量。
7 吉富罗非鱼
吉富尼罗罗非鱼(简称吉富鱼),是由国际水生生物资源管理中心(ICLARM)等机构通过对四个非洲原产地直接引进的尼罗罗非鱼品系(埃及、加纳、肯尼亚、塞内加尔)和四个在亚洲养殖比较广泛的尼罗罗非鱼品系(以色列、新加坡、泰国、中国台湾)经混合选育获得的优良品系。
它于1994年由上海水产大学从菲律宾引入我国,同年引入我场并继续选育。
同国内现有养殖的尼罗罗非鱼品系相比,吉富鱼的生长速度快5-30%,起捕率高,耐盐性好,单位面积产量高20-30%,遗传性状较为稳定,但雄性率不高。
1997年12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77号公告: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为适合我国水产养殖生产中推广的从境外引进的尼罗罗非鱼新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