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讲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都的秋》讲课稿
第一篇:《故都的秋》讲课稿
《故都的秋》讲课稿——关于作者“悲凉”的心境
文/未沐
《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从整体上感知其意蕴,我们能够体会到故都的秋的“清”和“静”。

在“清”和“静”的背后,从更深一层来看,我们能够体会到作者的“悲凉”心境。

课文第一段那句“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是全篇的文眼,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篇。

“清”“静”,既是对客观景物特点的描写和总结,又是作者的内心感受;“悲凉”,则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与景物既有联系又没有必然联系(因为每个人对秋的感受都不一样,有的可能是悲,有的也可能是喜;即便是悲者也未必是从秋景中得来的)。

作者喜欢故都的秋的“清”、“静”,其实更喜欢故都的秋的“悲凉”。

《故都的秋》整篇都渗透了一种“悲凉”的心境。

悲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就是“悲哀凄凉”。

悲凉,是人的一种心境,是人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

作者是依凭着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的,他笔下的秋味、秋色、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浓厚的主观色彩。

要知道,郁达夫是一个具有士大夫倾向的读书人。

我们可以找一些写秋的诗歌作品句子,找一下悲凉的感觉。

比如: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秋华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哪堪风雨助凄凉。

(《红楼梦·秋窗风雨夕》)
篱前黄菊未开花,寂寞清樽冷怀抱。

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

(陶澹人《秋暮遣怀》。

“秋风秋雨愁煞人”之句为秋瑾就
义前遗言,引自此诗)
这些诗歌把秋描写的够凄惨悲凉了。

“悲凉”是作者的主观感受。

我们要从作者本身入手来理解这一问题。

关于文章之外的诸如作者忧郁、孤独的性格,当时中国民生凋敝的时代背景等等,这和作者“悲凉”的心境有一定关系,不再细说。

我们再看文章中作者的这种悲凉心境是如何表达的。

著名学者王国维说过:“(文学作品)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故都的秋显然是有我之境,“我”的“悲凉”心境。

作者在前两个自然段明确说明:作者喜欢秋天,更喜欢北国的秋天,尤其喜欢故都北平的秋天。

文章对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进行了对比。

作者说:“江南,……赏玩不到十足”。

通过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喜欢草木凋的快、空气来得干燥、天的颜色深、多风而少雨、非常清凉的秋天——北国之秋。

都的秋本身就具有一种悲凉。

作者的喜好,正好和他的悲凉的心境相符。

如果我问:作者在文中描写的所有事物,能代表北国秋天的所有特点吗?答曰:不能。

作者没有写故都皇家宫殿、园林,也没有写远近郊区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作者主要选取那些能和他的“悲凉”的心境的事物来写。

如果我问:主要选取了哪些来表现的呢?
答曰:一椽破屋。

碧绿的天色。

驯鸽的飞声。

破壁腰。

牵牛花的蓝朵。

槐树的落蕊。

“看起来既觉得细腻,……”秋蝉的衰弱的残声。

秋雨。

其中:
一、一椽破屋、破壁腰:作者有意选择这些破败的景象,没写优美、壮阔的风光,以适合自己心境。

二、牵牛花,作者以为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作者对花色的偏好反映了作者悲凉的心境。

蓝色是冷色调,红色是暖色调。

大家想想,写“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秋景时的毛泽
东,当时的心境肯定不是悲凉。

三、秋蝉的衰弱的残声,这正是秋天的悲声。

四、秋雨后,感叹“一层秋雨一层凉”的都市闲人。

从那仿佛能听得见的感叹声中,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悲凉。

在通过以上事物来间接表现“悲凉”的心境之后,作者在“有些批评家说,……”这一段,作者更是直接发表议论,认为有情趣的人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

看得出来,作者认为,“悲凉”,正是秋的深味。

有两个问题可以留给学生课后思考:
一、你心中的秋是什么样子的?
二、作者所谓的这种“悲凉”心境你有没有切实体会过?为什么?
作者邮箱:***************
第二篇:故都的秋讲课稿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

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妖娆,冬有冬的庄重,而秋,更是风情万种,千姿百态。

从古到今,无数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自己的心情去诠释心中的秋。

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那位同学可以举一个例子?(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比如刘禹锡的《秋词》(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今天,我们要学习郁达夫先生的散文——《故都的秋》,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板书课题:故都的秋郁达夫)。

大家都提前预习了课文,那么那位同学可以告诉我故都指的是哪里?对很好,是北平。

那么为什么作者的题目不叫“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那位同学可以回答一下。

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

“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

漂泊在外者称自己的家乡为“故乡”,对与自己友情深厚的朋友称“故人”。

从“秋”字可以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

因此从标题看,这是一篇饱含着眷恋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

了解完课题下面我们认识一下作者。

有哪位同学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郁达夫。

很好,看来这位同学做了充足的课前准备啊。

郁达夫至我国颇有特色的小说家和散文家,他的沉沦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他的小说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好,下面大家大声的读一遍课文从文章中找出直接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情感的句子,看看郁达夫对北平的秋天怀着怎样的情感?并且为课文分段看看郁达夫是从哪几个方面去描写故都的秋景的?
大家都读完了吧!先来看第一个问题。

找出直接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情感的句子。

总共有两句,是那两句呢?那位同学回答一下。

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爱秋之切!)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他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

可见爱秋之深啊!)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情感:向往、迷恋、眷恋
明确了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作者是怎样表达这样一份感情的?大家是怎么划分段落的?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1——2)、绘秋(3——11)、议秋(12——13)、恋秋(14)。

首先让我们看看“绘秋”部分,作者描写了那些景物。

首先作者写了自己在一椽破屋中看到的景物,有哪些景物?(碧绿的天色、驯鸽的飞声、槐树、牵牛花、秋草)很好,我们要为这幅画起一个名字可以叫什么呢?破屋秋色。

好这是第一幅图,下面作者有描写了什么景色呢?(街头的槐花)所以这一幅图就叫街头落蕊。

下面还有三幅图大家自己总结一下,分别是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

提问:1作者主要通过哪些景物来写故都的秋的? 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

提问:2这些景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从秋色秋声两个角度去解析。

清、静、悲凉
【秋色】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枯黄)
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板书】
①那么这些色彩有什么特点?(红、橙、黄等颜色称为暖色系,绿、青、蓝等颜色称为冷色系)
明确:冷色。

②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明确:主要的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由于作者当时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热闹。

(让我们来看看郁达夫在写作这篇散文的时候的什么样的一种精神状态,插入写作背景。

)有哪位同学给我们介绍一下作者的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

作者在写这些描写色彩的词不仅体现了是故都秋“清”的特点,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显。

③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明确:“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说……”。

【秋声】
鸽声帚声蝉声衰弱风雨声人声
静【板书】
提问
4、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点拨:因为“红”的暖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

提问
5、枣子熟了不也是红的吗?作者又为何喜欢呢?点拨:作者欣
赏的是“全盛时期”的秋(“
七、八月之交”),这时的枣是“淡绿微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提问
6、雨后话秋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点拨: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

“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作者除了直接描写故都的秋以外,为了突出北国的秋的特点,作者还使用了什么方法?对比,将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加以对比。

提问
7、作者为何要写故都之外的南国之秋?南国之秋有什么特点?慢、润、淡。

点拨:为了对比,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

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提问
8、思考第12自然段的议论有无必要?(试从议论的落脚点上考虑)点拨: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

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提问
9、作者在文中展开联想,体现在哪里?其作用是什么?点拨:作者由故都的秋写到江南的秋,由故都秋中的槐树、蝉声、果树写到南国秋中的“二十四桥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由现实中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感受,写到外国著名诗人、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对秋的描写。

作用:在对比、映衬中,突出了故都的秋之“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了在这一时期作者的苦闷、忧愁的思想感情。

提问
10、大家这堂课心情怎样?学生答:老沉浸在“清、静、悲凉”
之中,心里感到压抑。

点拨:就要这个感觉!有了这种感觉,你才真的读进去了,品尝到了故都的秋味。

但又必须走出这种感觉,因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是那个特定时代的写照,今日的北京、今日的中国早已进入改革振兴时期,崭新的时代,激发我们的当是壮志豪情。

提问
11、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分析:的确,作者所写的秋景的“清、静、悲凉”的,他所写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使人觉得有点儿落寞的,秋声是衰弱的残声,秋味是都市闲人雨后话秋凉的情韵,秋实也是淡绿或微黄,而不是红熟了的时候。

之所以这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

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

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因此,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

提问
12、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分析: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

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静、悲凉”这么一个共同点,作者正是以“清、静、悲凉”这个景物的共同点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秋花——色秋槐——形秋蝉——声秋雨——味秋果——实北国的秋——清、静、悲凉南国的秋——慢、润、淡
提问
13、课文结构是怎样的,文章怎样前后呼应?本文能反映感情基调的词语是“清”“静”“悲凉”,作者是通过选取不同景物,从不同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和刻画的。

第三篇: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教案
一、导入
1、大家看黑板,现在正值秋天,我们今天讲的这篇课文就是和秋季有关的。

在讲课之前我们先来看几张照片,长城、故宫、天安门、小胡同,这些都是北京秋天的景色。

如果让你们用几个词或者成语来形容北京的秋天,你们会用哪几个词?
2、非常好!对于秋天每一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感受,那么在古代当然也有很多的诗句是描写秋天的,同学们跟我回忆一下都有哪些关于秋的诗句?
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悲秋)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赞美)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喜爱)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悲凉)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喜爱)
3、我们一起看了这么多描写秋天的诗句,大体而言,古人大多是哀秋怨秋,现代的人对于秋大多是喜爱和赞颂。

那么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看看郁达夫笔下故都北平的秋是什么样的。

4、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题目:“故都的秋”,课前大家已经预
习过课文了,谁来说一下郁达夫为什么用故都的秋而不是北平的秋?
提示一下大家,一般我们都称自己的家乡也叫作故乡,表达的是对家乡眷恋之情,所以,用故都表达了作者对于“故都”的深切眷恋之情。

另外一点,很明显,作者要描写的对象“秋”是一种自然景观,而“故都”是一种人文景观,和“北平”相比,故都的“故”字给人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和历史感,使得秋天更有文化底蕴,所以故都的秋这个题目既含有一种文化底蕴同时也有作者深切的眷恋之情。

二、整体把握
看过了题目后,下面给同学们1分钟的时间快速的浏览一下全文,看一下这篇文章是什么结构?好的,这个很简单,文章是总分总的结构,1、2段是一个总写,3-12段是作者的一个分写,13、14段是最后的总括。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我们首先来看一下第一部分,大家一起齐读一下第1、2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一下:这一部分作者描写了北国之秋的什么特点?
好的,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在第一段作者写出了北国之秋的什么特点?“清”“静”“悲凉”,第二段写了江南之秋的慢、润、淡的特点,很显然,作者用的是对比的手法。

那么通过对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北国之秋怎么样的感情?向往和眷恋之情
2、介绍作者:
刚才同学们也说了大家对于秋天的印象大都是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大雁南飞、秋风习习,我们很容易能理解秋的“清、净”,但作者却说“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那么我们怎么理解这“悲凉”的含义呢?作者为什么会觉得“悲凉”呢?
这个就涉及到作者以及他写作背景的一个介绍,我们先看一下郁达夫这个人
知人论世:郁达夫(1896-191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作者的故乡是南方,但是在本文却把北平写成故都,更是表达了作者这
种喜爱和眷恋的感情。

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从小失去父亲,体验了生活的各种艰辛,所以就养成了忧郁、沉寂的性格;1913年在他成年后又到日本去留学,在那个时候中国还是很落后的状态,他在那里饱受歧视与凌辱,于是就又添了苦闷、消沉的心理,所以他的文风有一种伤感的、灰冷的色调。

再加上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北平将遭到日寇践踏,在这个时候,郁达夫正是怀着最后看一眼故都的秋色这样一种心情重游故地的。

就象一件你最心爱的东西,即将面临着暴力地抢劫而自己又无力抵御一样,那种悲凉和无奈,自然要在文章中显现出来。

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秋天,在郁达夫的笔下却是一种悲凉的气氛。

(所以这就是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意思”)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概括五幅秋景图
在看过了作者对比了南方和北方的秋天之后,我们一起来看一下3-12段分写的部分,很明显3-11段是记叙,12段是议论。

那么我们先看一下3-11段记叙的部分,我们找几名同学来朗读一下,同学们可以一边读一边找一下,3到11自然段,作者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第3段(1)、第4段(2)、第5段(3)、第6-10段(4)、第11段(5)
在3-11段作者描写了很多的景物?那么大家可以归纳一下这些景物组成了哪几幅“秋景图”?我们先来看一下第三段,主要描写了什么?秋天的小院和牵牛花,所以这一段是一幅秋花图“秋
5段写的是秋天的蝉,秋蝉图“秋蝉残鸣”、6-10段描写了秋雨,秋雨图“秋雨话凉”、最后11段,秋果图“秋日胜果”。

2、明确文章的主题“神”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篇散文,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那么串联起这五福秋景图的“神”是什么,也就是这五幅秋景图都是为了表现什么?
为了突出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也就是文章的主题
那么作者既然是要描写“清”“静”“悲凉”的特点,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从哪些方面来进行描写的?
3、秋色、秋声
(1)同学们首先用笔圈出3-11段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看看都有哪些?(提问)
秋色: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黄色)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
问:那么咱们刚才找到的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齐答)冷色
想一下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看到这么多冷色调的景物,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冷清。

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我们知道,蓝色一般表示忧郁;白色表示素雅和纯静。

作者描写的这些颜色给人的感觉是孤寂、冷清和落寞。

(2)同学们接着用笔再标出3-11段都出现了哪些秋天的声音?(提问)
秋声:有鸽声、蝉声、雨声、人声
我们可以想一下,比如钟表的声音,在下课的时候,你们能听到它的走动声吗?但在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你们能听到清楚的滴答声,因此,越是想要表达环境的安静,越可以描写很多的细微的声响,这就是一种以动衬静的写法。

那么同学们看一下作者在这里描写了这么多细微的声响交杂在一起,这样的秋天是喧闹呢,还是宁静?
是宁静。

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更反衬出了故都的静。

(3)我们刚才是将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感受作者笔下故都的清和静,那么接下来让我们集中听听作者笔下秋蝉的鸣叫,看看会引起怎样的感受?
我们先找同学读一下这些描写蝉的诗句。

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大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蝉声本来就令人感到冷清,在故都北平,家家户户还都有蝉鸣,而且还是蝉衰弱的残声。

所以文
章所渲染的那种冷清、悲凉、寂寞的氛围也就不言而喻了。

你是一个身在异乡孤独的漂泊者,身处在这样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你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齐答)孤独、痛苦、悲凉。

没错,这就是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味。

4、议论段落:
最后我们一起来看第12段,大家一起齐读一下这一段,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那么现在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不继续展开描写北平的秋景,而是插入了这一段议论?(提问)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这一段首先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对于秋的情感处处都有,中国文人是最突出的,而秋的“深味”当然还是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并且对于故都的秋从记叙深化到议论,这是散文特有的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

这段议论,是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

同时创造一种文化氛围,自然气息加人文气息,这些都给故都增添了浓厚的人文色彩。

(三)学习第三部分
我们已经学习了前面的两个部分,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三部分,作者又写了什么同学们齐读一下最后的两个段落,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齐读,提问)
这两段主要主要运用对比的手法,直接写了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抒发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眷念的感情。

我们一起看一下这一段话,“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 作者用了四个比喻,那么我们看一下这些比喻都表现故都秋怎样的特征?味道的足与不足、质的实在与不实在、味道的浓与不浓、性情的厚重与不厚重,作者的比喻非常生动形象,将北方之秋天与南方之秋天的差别表现的淋漓尽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