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重点中学《高考调研》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作业10专题三 信息文明时期的世界和中国 Word版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十)
一、单项选择题
1.(2018·福建省高考集结号模拟题)俄国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宣布大赦政治犯,准备召开立宪会议,宣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自由,取消民族限制。
这些措施
()
A.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和进步性
B.导致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C.满足当时俄国人民最迫切的要求
D.使俄国退出了帝国主义大战
答案 A
解析解题时注意不要受到既有思维定势的影响,一味肯定工兵代表苏维埃而否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这些措施规定了俄国人民的民主权利,具有明显的进步性,B、D两项明显不符合史实,而临时政府的致命失误在于没有从俄国人民饱受战争之苦的现实出发,顺应其“退出一战,获得土地、面包”等最迫切的要求。
故选A项。
2.(2018·福建省宁德市质检试题)1920年12月,列宁说:“我们应该意识到,应该记住,经济战线上的战争是更困难、更长久的;要在这个战线上获胜,必须使更多的工人和农民变得主动、积极和忠诚。
”这一认识()
A.体现《四月提纲》的革命精神
B.推动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表明苏俄已经过渡到社会主义
D.促成苏俄经济政策的调整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苏俄初期的经济政策。
1920年12月,苏俄国内战争基本结束,材料信息是列宁在分析当时的经济形势和决策。
A项出现在二月革命之后,与题干无关;苏联经济模式是指斯大林模式,形成于1936年,B项排除;当时苏俄还未找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过分析,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D项正确。
3.(2018·江西南昌质检试题)列宁说:“小农只要还是小农,他们就必须有同他们的经济基础即个体小经济相适应的刺激、动力和动因……用这种办法一定能够在无产阶级和农民之间建立起牢固的关系。
”实施“这种办法”后()
A.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B.政府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
C.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D.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 C
解析解读题干可知,列宁要维护小农经济基础,并利用保护农民经济利益的办法来巩固工农联盟,反映的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故C项正确。
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行的是土地国有制,A项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B 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D项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就已经完成,故D项错误。
4.(2018·江西省新余市二模试题)“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该材料所描述的苏(俄)联的一项经济政策是()A.余粮收集制 B.实行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义务交售制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苏(俄)联时期的经济政策。
结合所学和材料信息“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可知,这是新经济政策中有关粮食税的内容,故选B项。
)
A.1928年谷物收获量低于1913年收获量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需求
C.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集体农庄的建立发挥了社会主义优越性
答案 C
解析分析表格数据,1913—1922年俄国农业发展呈下降趋势,而1922年以后至1928年农业发展明显好转。
据所学知识,农业发展下降的原因应是国内外战争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等,而农业上升的时间是1922年以后,结合1921年新经济政策实施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可以锁定C项。
A项是表现。
B项与史实不符。
农业集体化是在1928年之后,而且农业集体化运动并未推动苏联农业生产的发展,排除D项。
6.(2018·南京市三模试题)学者叶书宗说:“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材料中“明显地改变”的是
()
A.减少了政府指令性计划指标
B.废弃了工业生产部门管理体制
C.放弃了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
D.取消了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
答案 C
解析减少了政府指令性计划指标与斯大林模式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不符,故A项错误;废弃了工业生产部门管理体制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斯大林模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放弃了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故C项正确;取消了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与斯大林模式不符,故D项错误。
7.(2018·河南开封模拟题)斯大林执政后提出:“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到100年,如果我们这样继续下去,我们将会失败。
”建立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他开始
()
A.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B.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
C.给国营企业一定的自主权
D.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答案 D
解析 A、B、C三项都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或特点,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在列宁时期,斯大林上台后新经济政策逐渐取消,故A、B、C三项错误;斯大林执政时期在经济领域优先发展重工业,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逐步建立了斯大林模式,故D项正确。
8.(2018·吉林省吉林市三模试题)有人在1933年评价胡佛总统说:“因此历史站在那里犹豫,等待时间来做出判断,就为社会指明复兴的道路而言,胡佛是新时代总统的第一任,还是旧时代的最后一任。
事实上,他两者兼具。
”材料反映了当时()
A.经济危机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
B.胡佛干预危机的措施取得明显效果
C.胡佛对危机做出了及时的力所能及的应对
D.胡佛经济哲学思想更适合繁荣年代
答案 C
解析胡佛属于美国经济危机时代的总统,美国从危机走向复兴是罗斯福新政,他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也是胡佛的反危机措施。
进一步解读材料可以得出,胡佛的这一做法带有先导和启迪的性质,为罗斯福全面干预经济提供了借鉴。
胡佛的做法既指出了美国摆脱危机,走向复兴的方向,也使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走向终结。
C项正确。
A、D两项说法不正确。
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9.(2018·湖南省五市十校仿真模拟)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其最有力的依据是
()
A.颁布《紧急银行法》
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C.“以工代赈”,缓解失业压力
D.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
答案 B
解析联系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可知“叛变了他的阶级”指新政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淡红色的社会主义”指的是新政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工人阶级的利益要求,而《全国工业复兴法》不仅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的监督之下,并给工人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了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C、D三项。
10.(2018·山东省实验中学一模试题)有学者认为,它“开始了关于政府的社会和福利责任的一场思想革命……政府对于经济方面发生的事不能袖手旁观这一原则,在此之后已不再受到严重挑战了”。
这场“思想革命”是指()
A.启蒙运动
B.新经济政策
C.新文化运动
D.罗斯福新政
答案 D
解析材料“政府对于经济方面发生的事不能袖手旁观这一原则……”表明政府在干预经济中的职能加强了,再结合“政府的社会和福利责任”内容可知这场思想革命指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全面来临的时代,在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故选D 项。
11.(2018·南昌市十所重点中学冲刺试题)《晏子春秋·内篇杂上》记载:“景公之时饥,晏子请为民发粟,公不许。
当为路寝之台。
晏子令吏重其赁(赁:工钱)……三年台成而民贩。
”下列选项中,最类似晏子施政方略的是()
A.商鞅变法之奖励农耕
B.罗斯福兴办公共工程
C.伯利克里发放参政津贴
D.列宁实行固定粮食税
答案 B
解析材料大意为景公时遭遇饥荒,晏子请求赈灾不成,于是在修路寝之台时给工人高工资,以解决饥荒问题,选项中罗斯福新政时举办公共工程,也是为了缓解失业和饥荒,做法与晏子类似,故选B项。
12.(2018·河南省商丘市模拟题)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在解释他的新的科学成果时,曾开玩笑说“万有引力可无法对坠入爱河的人负责。
”他的成果可能是()
A.经典力学体系
B.进化论
C.相对论
D.量子理论
答案 C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这一科学成果能够弥补万有引力定律的不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对论打破了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观,继承发展了牛顿力学,故C项正确。
万有引力属于经典力学体系,故A项错误;进化论与万有引力定律没有关联,故B项错误;量子理论使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与万有引力定律没有联系,故D项错误。
二、材料分析题
13.(2018·福建省莆田一中模拟题)对于罗斯福新政,中国政论界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斯福在1933年的就职演说中把“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与“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并列为“四大自由”,这是资本主义政治理念的重大发展。
——陈启懋《罗斯福“新政”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开端》材料二“我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展望是:如果它不能在最近恢复昔日繁荣,它不是受一番巨大的修改(如计划经济等),就是要根本坍台,把地盘让位给一个新兴社会!”
——《东方杂志》(1933年) “不首先改革现存的经济制度,不消去这一些的冲突与矛盾的根源……而要期待健全的复兴,那只能是痴人说梦”。
——《东方杂志》(1934年) 材料三 1945年4月,罗斯福总统逝世,重庆各界举行各种悼念活动。
中国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也发表了题为《民主巨星的陨落——悼罗斯福总统之丧》的社论,指出“他(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度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材料四新中国成立后,罗斯福新政从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消失……1982年,罗斯福新政首次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历史概念被写入高中历史教科书。
此后,罗斯福新政成为中学历史教科书重要的学习主题之一。
——据杨梅《“时空”坐标中的罗斯福新政》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罗斯福提出的“四大自由”中注入了什么新的元素?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采取了哪些措施解决“自由与平等”的平衡?
(2)20世纪30年代,中国政论界对罗斯福新政多持怀疑或否定的态度。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简述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3)有学者认为,20世纪40年代中国政论界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更为客观、全面。
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4)阅读材料四,新中国成立后罗斯福新政从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消失,为什么?1982年以后罗斯福新政成为中学历史教科书重要学习主题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1)新元素:关注社会公正、关注社会平等问题、关注民众的社会保障问题。
措施: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规定工人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
(2)国际: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陷入严重经济危机;法西斯势力抬头,世界处于动荡不安中;20世纪30年代前期罗斯福新政效果不明显;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就。
国内:中国内忧外患;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3)罗斯福新政使美国逐渐摆脱危机;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献;国共合作抗日;二战期间美苏成为反法西斯盟友;美国对中国抗日的支持。
(4)消失的原因:二战后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冷战政策;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和包围政策;中国奉行“一边倒”政策。
成为重要学习主题的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双百”方针恢复;实行改革开放,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新时期中国史学界研究水平的提高。
14.(2018·广东佛山模拟题)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场伟大变革。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
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列宁“四月提纲”材料二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曾使革命和平发展……使小资产阶级逐渐消除其幻想的口号。
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经转到反革
命的资产阶级手中。
现在只有彻底消灭反革命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得到贫苦农民支持的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新高潮的任务。
——《1917年8月俄国社会
民主工党(布)的一次大会决议》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列宁最初主张什么方式夺权,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尔什维克党最终夺取政权采用的是什么方式,原因又是什么?
(3)材料二的“第一次革命高潮”和“新高潮”分别指的是什么现象,这两个现象的性质是什么?
(4)为了“得到贫苦农民支持”,布尔什维克党在“新高潮”初期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案 (1)方式:和平夺权。
原因: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
(2)方式:暴力夺权。
原因:临时政府制造了七月流血事件,政权完全落入临时政府手中,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
(3)现象:二月革命、十月革命。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4)措施: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土地国有化,分配给劳动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