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下第7章 地下水取水工程2011
取水工程
1. 不能控制制河道水位和流量,因此,枯水期引水保比率低。
2. 在多泥沙河流,还可能引人大量的泥沙,使渠道发生淤积现 象, 影响渠道正常工作
3.对于灌溉取水来说,往往距灌区较还,需要修建很长的干渠和较多的 渠系建筑物.土石方工程量较大。
案例:
常青都江堰:令多少现代水利工程汗颜
都江堰的水沙控制原理
有坝取水枢纽工程平面布置图
蓄水工程
河流的天然流量及水位年际或年内均有丰、枯变化,而从供水,特别 是城市、工业及人畜用水均有永续性和连续性要求.为了调节河源来水和 用水在时间上的矛盾,常需要在河道上修建拦河坝以形成水库并拾高库内 水位,利用水库的库容调节来水流量,以满足用户要求。
蓄水工程由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和放(引)水建筑物组成。若多目 标运行时,还可建有水电站或船闸等专门建筑物。
1.管井: 一般指用凿井机械开凿至含水层
中,用井壁管保护并壁,垂直地 面的直井
主要由并室、并壁管、过滤 器、沉淀管等部分组成
井室
2 枢纽组成: 抽水设备(水泵、动力机、管道、闸阀等) 水工建筑物(引水渠、进水池、泵房、出水池等) 辅助设施(供电设施、泵房内供排水设施、安装检修设施)
按取水口工程构筑物构造型式,分为固定、移 动取水构筑物两类
固定式取水建筑物
习惯上把不经过筑坝拦蓄河水,而在岸边直接修建的固定的 取水设施称之为固定式。意即集水井池和泵房都是固定的,但为 避免河水位变化较大的缺点,建筑物高度需相应增加,其投资大, 水下工程量大,施工期长。但由于取水安全,维修管理方便,适 用范围广,故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地下水取水建筑物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是给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任务是从地下水 水源中取合格的地下水,并送至水厂或用户。
取水工程
固定式取水建筑物之: 岸边式
定义: 是指水流从岸边直接进入集水井,—般由集水井和泵站组成。 特点: 便于分层设置进水孔,在洪、枯水期都能取得较好的水质和便于清理格栅。 一般应符合如下条件: ①河水主流靠近取水岸,或靠取水岸有稳定的主流深槽,即岸边有足够的水深, 能保证在最低水位时也可安全取水; ②具有稳定的河床和河岸,避免取水构筑物建成后,改变主流位置,而使取水地 段产生淤积; ③岸边为地质条件较好的陡坡,如岩石陡坡,这样,取水构筑物设在陡岸可减少 连接堤岸的工程量,同时岸堤对河流水力条件影响较小,不致引起河床变形; ④在水位变幅大,特别是急涨快落且流速大的取水河段上,采用竖井式岸边取水 构筑物,具有管理操作方便、取水安全可靠等优点; ⑥水中泥砂、漂浮物和冰凌较严重的河流上,不适宜采用自流管取水。 而依集水井和泵站相对位置,又分为台建式和分建式两类
1. 水量可靠 2. 水质良好 3. 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使用 4. 选用地下水 5. 全面考虑、统筹安排、综合考虑
地 表 水 资 源 取 水 工 程 构 筑 物 分 类
自流引水工程之: 无坝取水
定义: 当河道枯水时期的水位和流量都能满足灌溉或城市供水要求时,可在 岸边选择适宜地点,设置取水建筑物,自流引水灌溉或提水供水,这种取水称 为无坝取水。 无坝取水的主要建筑物就是进水闸。为了便于引水和防止泥沙进入渠道, 进水闸一般应设在河道的凹岸。当凹岸没有适当的洄址时,也可以建于平直河 段,取水角度(引水渠道轴线与河 流流向的夹角),即右上图中的θ角, 应小于90度。一般说来,设计取水流 量不超过河流流量的30%,否则难 以保证各用水时期都能引取足够的流量。
土石坝是土坝、堆土坝和土石混合坝的总称
由多个支墩和盖板组成,库水压力通过盖板传给支墩,再传到地基 支墩坝的优点是节省工程量,所以投资相对经济。但坝型施工、设计复 杂,侧向稳定性差、对地基要求高。建造材料为钢筋混凝土。
第7章 地下水取水工程
第7章地下水取水工程7.1 地表水取水工程概述7.1.1地下水水源地的选择水源地的选择,对于大中型集中供水,关键是确定取水地段的位置与范围;对于小型分散供水而言,则是确定水井的井位。
它不仅关系到水源地建设的投资,而且关系到是否能保证水源地长期经济、安全地运转和避免产生各种不良环境地质作用。
水源地选择是在地下水勘察基础上,由有关部门批准后确定的。
7.1.1.1集中式供水水源地的选择进行水源地选择,首先考虑的是能否满足需水量的要求,其次是它的地质环境与利用条件。
1.水源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取水地段含水层的富水性与补给条件,是地下水水源地的首选条件。
因此,应尽可能选择在含水层层数多、厚度大、渗透性强、分布广的地段上取水。
如选择冲洪积扇中、上游的砂砾石带和轴部、河流的冲积阶地和高漫滩、冲积平原的古河床、厚度较大的层状与似层状裂隙和岩溶含水层、规模较大的断裂及其他脉状基岩含水带。
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考虑其补给条件。
取水地段应有较好的汇水条件,应是可以最大限度拦截区域地下径流的地段;或接近补给水源和地下水的排泄区;应是能充分夺取各种补给量的地段。
例如在松散岩层分布区,水源地尽量靠近与地下水有密切联系的河流岸边;在基岩地区,应选择在集水条件最好的背斜倾没端、浅埋向斜的核部、区域性阻水界面迎水一侧;在岩溶地区,最好选择在区域地下径流的主要径流带的下游,或靠近排泄区附近。
2.水源地的地质环境在选择水源地时,要从区域水资源综合平衡观点出发,尽量避免出现新旧水源地之间、工业和农业用水之间、供水与矿山排水之间的矛盾。
也就是说,新建水源地应远离原有的取水或排水点,减少互相干扰。
为保证地下水的水质,水源地应远离污染源,选择在远离城市或工矿排污区的上游;应远离已污染(或天然水质不良)的地表水体或含水层的地段;避开易于使水井淤塞、涌砂或水质长期混浊的流砂层或岩溶充填带;在滨海地区,应考虑海水入侵对水质的不良影响;为减少垂向污水渗入的可能性,最好选择在含水层上部有稳定隔水层分布的地段。
第7章_地下工程
7.2 隧道工程
一、概述
1.概念 是修筑在岩 体、土体或水底 的,两端有出入 口的,供车辆、 行人、水流及管 线等通过的通道。 包括交通运输方 面的铁路、道路、 水(海)底隧道 和各种水工隧道 等。
杨浦电厂取水工程
2.特点 • 是交通运输线路穿越 天然障碍的有效方法。 • 穿越的地质条件复杂 多变,工程定位、设计、 施工方法要随时作相应 调整。 • 施工作业面窄,劳力 设备受到限制,工业化、 机械化施工要求高。 • 造价昂贵。 八达岭隧道口前石拱桥
洞门基本类型
竖井、斜井
一般隧道开挖是从两洞口或从其中一个方向洞口进行, 但对于长大隧道,因工期限制、经济、施工、地形、 环境等条件,有必要分成几个工程区段进行施工,多 数情况下要设工作坑道。 工作坑道按坡度区分为横洞、斜井、竖井和平行导坑。 竖井、斜井除作为施工作业坑道外,常使用于公路隧 道的通风井,水底隧道的扬排水和维修保养通道,扬 水式发电站的调压水槽和压力管道闸门等,最近还使 用于石油和液化气的地下储藏的永久性洞库。
• 水底隧道一般分水底段和河岸段,后者又有暗埋、敞开及出口 部分。
• 施工方法:盾构法、沉管法
用盾构法建造的水底隧道, 自两端至洞口,一般为槽 形敞开式引道段,穿越水 底的暗埋段,断面大多为 圆形。 用沉管法建造水底隧道除 有引道段外,穿越水底的 沉管有时是由几个通道组 成的矩形管工程有关的遗址。
第二时代 古代时期。埃及金字塔、古代巴比伦引水隧道, 均为此时代的建筑典范。我国秦汉时期的陵墓和地下粮仓,已 具有相当技术水准和规模。
第三时代 中世纪时代。世界范围矿石开采技术 出现,推进了地下工程的发展。 第四时代 近代与现代。欧美产业革命,诺贝尔 发明黄色炸药,成为开发地下空间的有力武器。 日本明治时代,隧道及铁路技术开始引进并得 到发展。
取水工程课件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
分类: 按水源种类可分为河流、湖泊、水
库及海水取水构筑物; 按取水构筑物的构造形式可分为固
定式(岸边式、河床式、斗槽式)和活动 式(浮船式、缆车式)两种,在山区河流 上,有低坝式和低栏栅式取水构筑物。
取水工程
1 河流特征与取水构筑物的关系
江河径流特征主要是指水位、流 量和流速等因素的变化特征。
直接从湖泊、水库取水的构筑物,称为湖泊、水库取水构筑物。 湖泊、水库的补水主要来自与湖水、地下水及降雨,其水质、水位 的变化与补给水的水质有关。 湖泊、水库取水的构筑物在位置的选择上同样要求取水安全可靠, 水质良好。 湖泊、水库取水构筑物的类型有:隧洞式取水和引水明渠取水、分 层取水的取水构筑物、自流管式取水构筑物
取水工程
第一节 地下水源概述
一、地下岩层的构造
透水层(含水层):卵石层、砂层和石灰岩等透水性较好的土层和 岩层。
不透水层(隔水层):黏土和花岗岩等透水性差甚至不透水的土层和 岩层。
地层由透水层和不透水层彼此相间构成。
二、地下水的种类
潜水:埋藏在地面下第一个隔水层上的水叫潜水,主要靠雨水和河流 等地表水下渗补给。
取水工程
江河中的泥沙,按运动状态可分为 推移质和悬移质两大类。
在水流的作用下,沿河床滚动、滑 动或跳跃前进的泥沙、称为推移质(又称 底沙);这类泥沙一般粒径较粗,通常占 江河总合沙量的5%~10%。
悬浮在水中,随水流前进的泥沙, 称为悬移质(也称悬沙)。这类泥沙一般 颗粒较细。在冲积平原河流中约占总含 沙量的90%~95%。
取水工程
第六节 山溪浅水河流取水构筑物
山溪河流水量、水位、水质的变化幅度大,;河床常为砂、卵石或 岩石组成;北方某些河流冬季潜冰期较长。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9部分:水工结构工程》宣贯课件
2、本规范引用的主要、 重要规范标准
水工结构及施工与一般土建结构施工的主要不同 之处在于和水接触。施工要排除水(包括江河湖 海等地表水及较深地下水)的影响,投运后的水 工结构往往又有防渗、防冻和防腐蚀的要求。这 些影响和要求是一般土建结构所没有的。因此必 须遵守专业施工验收规范。
4)、老标准已发布20多年,已很不适应现阶段要 求,已过时及淘汰的技术应予删减,新法规、新 要求及“五新”技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新设备、新流程)应体现在修订后的新标准中。
5)、需强制执行的条文应该予以明确。
3、修改补充的主要内容
1)、补充和修改了原标准第2章“预应力混凝土 输水管施工”、第3章“大直径预应力混凝土输水 管制作”内容,但不再独立成章,原两章合并列入 新标准第9章“输水管、排水管、沟和渠道”中;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DL 5190 共9个部分:
——DL 5190.1 第1部分 土建结构工程
——DL 5190.2 第2部分 锅炉机组
1、标准制(修)订计划要求:
——DL 5190.3 第3部分 汽轮发电机机组 ——DL 5190.4 第4部分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 ——DL 5190.5 第5部分 管道及系统 ——DL 5190.6 第6部分 水处理及制氢设备和
一、新标准出台背景及 新老标准的区别
1、标准制(修)订计划要求:
本部分是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09年第一 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 (国能科技[2009]163号)文的要求,由电力行业 火电建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会同有关单位 在《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水工结构工 程篇)》SDJ 280-1990的基础上修订的。
取水工程第7章 网技术经济计算
m
2 m m m m ij ij ij
W0 PQ H
2 m m W0 100 m m p bk q1 2 h1 2m L1m 2 Ⅰ h1 2 t m
W0 h23 W0 h1 4 W0 h25 W0 h36 W0 h45
第7章 网技术经济计算
管网优化设计:以经济性作为目标 函数,对水量、水压和可靠性要求作为 约束条件,求出一定设计年限内管网建 设费用和运行管理费用之和最小时的管 段直径或水头损失。 管网建设费用和运行管理费用的多 少最终归结到流量和管径。
7.1
管网年费用折算值
1. 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管网技术经济计算的目标函数是按年 计的管网建造费用和管理费用:
m
m
2 m 1 4
h
m m 1 4 m m 2 5
L1m 4 Ⅰ
m L2 5 Ⅰ Ⅱ
m
m
2 m 2 5
h
m
m
2 m 3 6
m
2 m m m m ij ij ij
Q
1
q1 2
q2 3 q5 Ⅱ 4
q3
q4
4 q7 7
Ⅰ
q6
Ⅲ 8
q8
Ⅳ 9
q9
W0 p 100 bk q h L PQH t I (h12 h25 h1 4 h45 ) II (h23 h36 h25 h56 ) Ⅲ (h45 h58 h47 h7 8 ) Ⅳ (h56 h69 h58 h89 ) ( H h12 h23 h36 h69 H F )
地下取水工程课件
• 不分段钻进
地下取水工程
10
3. 过滤管
功能:集水、保持人工填砾和含水层的稳定;
要求:应有足够的强度和抗蚀性、具有良好的透水性,且 能保持人工填砾和含水层的渗透稳定性。
注:其材质和构造形式的选择很重要。
常用过滤器:
① 钢筋骨架过滤器;
② 圆孔或条孔过滤器;
③缠丝过滤器;
④包网过滤器;
⑤填砾过滤器;
地下取水工程
13
②圆孔、条孔过滤器
采用圆孔或条孔进水;
适用条件:
• 砾石、砂岩、卵石、砾岩和裂隙含水层;
• 多用作其它过滤器的骨架。
优点:可以形成天然反滤层,能:
• 保持含水层的渗透稳定性;
• 提高过滤器的透水性;
• 改善管井的工作性能;
• 提高管井单位出水量;
• 延长使用年限。
各种管材的允许孔隙率:
3. 按有关理论公式或经验公式确定单井的出水量和对应的 水位降落值,并结合其他条件确定取水设备形式和容量。
4.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进行管井构造设计,包括井室、井壁 管、过滤器、沉淀管和填砾管等的构造尺寸、材质、规格。 最后,还要对过滤器作校核计算:
地下取水工程
19
3.3.4 大口井
一、基本方面:
垂直建造,口径比管井大;
优点:便于分层填砾、砾石层薄、井的开口直径小、现场 施工的工作量减少。
缺点:加工复杂、造价高、运输不便、吊装质量大。 地下取水工程
16
4、 沉淀管
功能:用以沉淀进入井内的细小砂粒和自地下水中析出的 沉淀物。
长度要求:根据井深和含水层出沙的可能性而定,其长度 一般为2~10m。井深小于20m,沉淀管长度取2m;井深大于 90m,沉淀管长度取10m。
第七章 灌溉水源和取水方式.
一、灌溉水源的类型与特点
1.地表灌溉水源 《我国水资源现状简介》
我国河川径流多年平均总量约为2.65万亿方,占到 世界河川径流总量的5%以上,居世界第六位。 每 亩耕地的平均占有水量为1760方,相当于世界平均 值的一半左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2350方约为世 界平均水平的25% 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以 2003年为例,全国用水总量为5320亿方,其中农 业用水总量为3096.4亿方,占全国用水总量的 58.2% 中国用全世界5.8%的水资源和7.2%的耕 地,养育了全球20%的人口,从中可以看出,我国 水资源严重不足,我们必须统筹兼顾,合理调配各 种水的给水度远大于承压含水层,在动 用的储存量相同时,水位降幅小,因而动能消 耗和运行费用远较承压含水层低。在垂直补给 比较丰富,且水质适于灌溉的地区,应以浅层 地下水作为主要灌溉水源,深层承压水由于上 下均为弱透水层阻隔,不能接受大气降水和地 表水的直接补给,越层补给也有一定限制。因 此承压水不宜作为 主要的灌溉水源,仅能作为 非常干旱年份的后备水源。
地下水作为灌溉水源时,主要是分析地下水储 存量及补给来源,埋藏深度,可能出水量以及 开采条件等。
(三)雨水做灌溉水源
雨水是地球表面陆地上淡水的总来源。当雨水作为 一种用来满足人们生活生产及生态环境需要的物质 资料时,它就成为雨水资源,雨水转化为可利用资 源的过程就是雨水资源化。即采取一定的工程技术 措施,对自然降雨及径流进行干预,使其储存起来 或就地入渗,用于干旱季节农业灌溉。据测算,每 年我国西北地区的降雨有10%~15%白白流失, 65%~70%无效蒸发,仅有20%~30%作为当地 的水资源得到了利用。甘肃省实施(121)工程, 即在干旱地区每户修建两眼储水30~50方的水窖, 发展一亩庭院经济作物。内蒙古的(112)工程, 要求每户修建一眼水窖,发展两亩水灌或节水灌溉 农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水源热泵地下水取水工程(201002)
3-水源热泵地下水取水工程(201002)四川省地矿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综合楼水源热泵地下水取水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报批稿)《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证书》编号:水论证甲字第05105143号批准:袁鹏(0525083)审查:覃光华(0736087)校核:王文圣(0736086)编写:黄晓荣(0522060)参与人员:文小平叶玉健王汉涛覃光华颜志衡李渭新罗树焜周佳王欣宋克超李红霞李俊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来源 (1)1.2水资源论证的目的和任务 (2)1.2.1 水资源论证的目的 (2)1.2.2 水资源论证的任务 (2)1.3编制依据 (3)1.3.1 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3)1.3.2 标准、规范 (4)1.3.3 参考文献 (5)1.4项目取水规模、水源、地点 (5)1.5工作等级 (5)1.6分析范围与论证范围 (6)1.7水平年 (7)1.8论证委托书、委托单位与承担单位 (7)1.8.1论证委托书 (7)1.8.2委托单位 (8)1.8.3承担单位 (8)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 (9)2.1建设项目名称及性质 (9)2.2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及实施意见 (9)2.2.1 建设地点 (9)2.2.2 占地面积 (10)2.2.3 实施意见 (11)2.3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用水方案 (12)2.4项目业主提出退水方案 (12)第三章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12)3.1基本概况 (12)3.2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15)3.3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5)第四章建设项目取水合理性分析 (15)4.1取水合理性分析 (15)4.2用水合理性分析 (16)4.2.1地源热泵技术 (16)4.2.2 地源热泵经济节能性论证 (19)4.2.3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环境效益 (19)4.3节水潜力与节水措施分析 (20)4.4建设项目的合理取用水量 (21)4.4.1 夏、冬季日需水量复核分析 (21)4.4.2 年取水量复核分析 (23)第五章取水水源论证 (30)5.1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30)5.1.1 地形地貌 (30)5.1.2 地层岩性 (30)5.1.3 区域地质构造 (32)5.1.4 地下水特征 (33)5.2地下水资源量分析 (37)5.2.1补给量分析计算 (38)5.2.3 储存量的计算 (39)5.3地下水可开采量 (39)5.4开采后的地下水水位预测 (41)5.5地下水水质分析 (41)5.6取水可靠性分析 (42)5.7取水可行性分析 (42)第六章取水影响分析 (43)6.1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 (43)6.2对其他用水户影响分析 (44)6.3综合分析 (44)第七章退水的影响分析 (44)7.1对地下水的扰动影响 (45)7.2对地下水温差的影响 (45)7.3地源热泵回灌技术影响分析 (46)7.3.1 地下水源热泵回灌的目的 (46)7.3.2 地下水源热泵回灌的主要问题 (46)7.3.3 地下水源热泵回灌过程中的应对措施48 第八章水资源保护措施 (49)8.1工程措施 (49)8.2非工程措施 (50)第九章取退水影响补偿建议 (52)第十章水资源论证结论与建议 (53)10.1取用水合理性 (53)10.2取水水源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54)10.3取用水对水资源状况和对其他用水户的影响 (54)10.4退水影响及水资源保护措施 (54)10.5取水方案 (55)10.6退水方案 (55)10.7建议 (55)附图附图1:项目总平面布置及水井分布示意图附图2:取水井、回灌井成井结构图附件附件1:委托书附件2 省直房改办[2004]76号《关于委托四川省地矿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修建职工经济适用住房的批复》附件3 川财投函[2004]40号《关于省地矿局成都水文队自筹基本建设资金来源审查的函》附件4 川发改地区函[2004]471号《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同意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改建生产科研用房的复函》附件5 成发改投资[2006]207号《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四川省地矿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修建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建议书的批复》附件6 成房委办业[2007]33号《关于四川省地矿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修建经济适用住房的批复》附件7 成规选址[2006]第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附件8 建字第[51010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本项目水资源论证特性表续表本项目水资源论证特性表第一章总论1.1项目来源四川省地矿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以下简称“成都水文队”)是一个以水文地质、工程环境、环境地质、地质勘察、施工和设计为主体业务的综合性勘察、设计单位。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2011年新编
回到本章目录
回到总目录
7.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7.1.3 热水供应系统的供水方式
缺点是,高位水箱占用建筑空间和开式水箱易受外界污 染。
适用于用户要求水压稳定,且允许设高位水箱的热水系
统。
回到本章目录
回到总目录
7.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7.1.3 热水供应系统的供水方式
1.热媒系统(第一循环系统)
热媒系统由热源、水加热器和热媒管网组成。
热媒系统由热源、水加热器和热媒管网组由锅炉生产的蒸汽 (或高温热水)通过热媒管网送到水加热器加热冷水,经过热交换
蒸汽变成冷凝水,靠余压经疏水器流到冷凝水池,冷凝水和新补充
的软化水经冷凝水循环泵再送回锅炉加热为蒸汽,如此循环完成热 的传递作用。
即利用水泵强制水在热水管网内循环,造
成一定的循环流量,以补偿管网热损失,维持一定的水温。 目前实际运行的热水供应系统,多数采用这种循环方式。
热,当打开配水嘴时只需放掉立管和支管内的冷水就可流出符 合要求的热水。
回到本章目录
回到总目录
7.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7.1.3 热水供应系统的供水方式
半循环:干管循环方式 冷水箱
膨胀排气管
加热器 循环水泵
回到本章目录 回到总目录
7.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7.1.3 热水供应系统的供水方式
回到总目录
7.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供水方式
7.1.3 热水供应系统的供水方式
优点:
具有热效率高、节能的特点;蒸汽直接加热方式具有设备 简单、热效率高、无需冷凝水管的优点。
缺点:
存在噪声大,对蒸汽质量要求高,冷凝水不能回收,热源 需大量经水质处理的补充水,运行费用高等缺点。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习题答案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简述水资源的含义、分类、特征含义:人类生产生活及生命生存,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是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为社会直接利用或待利用,参与自然界水分循环影响国民经济的淡水。
分类: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天然水资源和调节性水资源;消耗性和非消耗性水资源。
特征:资源的循环性、储量的有限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利害两重性、用途广泛性、不可替代性、水量的相互转化性。
3.简述中国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存在问题状况:人均占有量不足;时间、空间分布极不均匀;空间:耕地面积和水,河流分配。
时间:夏多冬少;水系:湖泊较多,多数分布在湿润区。
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稀少。
开发利用存在问题:需水量不断增加,供需矛盾尖锐,南方水质型、北方水量型缺;污染继续发展,加剧水资源缺乏;用水浪费,利用率偏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环境问题突出,地下水利用程度过高;管理水平有待提高,4、简述中国水资源面临的挑战水旱灾害依然频繁并有加重趋势/农业用地减少农业用水短缺程度加剧/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生态脆弱/污染负荷急剧增加,加重了水体污染第二章水循环及水资源形成3、简述全球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趋势状况:全球农业用水占第一位(69%),工业用水第二位(23%)可复原比例最高,居民用水第三位(8%)人均占有量不断提高;世界各地用水量差异极大,发达国家多为工业用水54%,发展中国家多为农业用水80%;近年来用水量发展中国家增加幅度达,发达国家趋于稳定。
开发利用趋势:农业用水量及农业用水中不可复原的水量最高/工业用水由于不可恢复水量最低,将提高工业用水技术、降低用水量定额、加大节水力度、大幅度提高用水重复利用率/水资源的开发将更为重视经济、环境与生态的良性协调发展。
5、简述地表水资源的类型与形成河流、湖泊、沼泽、冰川、永久积雪。
陆地上的水通过蒸发作用(江、河、湖、水库等蒸发)上升到大气中形成积云,然后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陆地表面形成径流。
8-第七章 渗渠与坎儿井
冰雪融水
无水层
竖井
含水层 不透水层
暗
渠
坎儿井构造图
明渠
涝坝
灌区 土层
坎儿井模型图
三、坎儿井的施工 坎儿井的施工要结合具体的井群形式。 坎儿井的类型
坎儿井按其成井的水文地质条件来划分,可分为三种类型:
山前潜水补给型
山溪河流河谷潜水补给型
平原潜水补给型
思考题
[1] 讨论渗渠做为地下取水构筑物的优缺点。PPT 5 [2] 渗渠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P109 [3] 选择渗渠位置时应注意哪些原则?P111 [4] 如何克服渗渠出水量衰减问题?PPT 12 [5] 渗渠的运行管理主要涉及哪些方面?P125
三、渗渠的构造
渗渠由水平集水管(渗渠、渗水管渠)、集水井、水泵站和检查井 组成,如图所示。
泵房
检查井
检查井
集水管
集水井
检查井 集水管
泵房 集水井
检查井
渗渠的构造
渗渠
集水管 集水井 水泵站
集水管一般由穿孔钢筋混凝土管、混凝土管组 成,水量较小时可用穿孔石棉水泥管、铸铁管、 陶土管组成,时也可用砖、石块、预制砌块砌 筑或用木框架组合而成。
1. 既可截取浅层地下水,也可集取河床地下水或地表渗水 。
2. 渗渠水经过地层的渗滤作用,悬浮物和细菌含量少,硬 度和矿化度低,
3. 渗渠可以满足北方山区季节性河段全年取水的要求。 • 缺点:
• 施工条件复杂、造价高、易淤塞,常有早期报废的现象 ,应用受到限制。
三、渗渠的构造
渗渠由水平集水管(渗渠、渗水管渠)、集水井、水泵站和检查井 组成,如图所示。
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专家郭西万教授认为:从水利角 度讲,现代水利工程完全可以取代坎儿井。修一条 坎儿井的造价是打一眼机井的几倍,而且要耗费几 年时间。因此对坎儿井只能有选择性地加以保护, 而保护一条坎儿井每年至少需要一两万元。
浅层地下水取水工程综述
浅层地下水取水工程综述叶成明;李小杰;刘迎娟【摘要】阐述了近些年兴起的多种浅层地下水取水工程,包括渗流井取水工程,大口井-辐射井取水工程,竖井汇流取水工程,庭院式分散农户和小型集中供水取水工程,以及水平井取水工程.介绍了各类取水工程的原理、适用条件和主要优点,并列举了部分工程实例.【期刊名称】《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年(卷),期】2011(038)006【总页数】4页(P29-32)【关键词】浅层地下水;取水工程;分析【作者】叶成明;李小杰;刘迎娟【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河北保定071051;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河北保定071051;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河北保定071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91.12我国是世界 13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不仅缺水人口多,而且缺水分布范围广,仅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山西、辽宁、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广西等西部 13省 (区、市),严重缺水区面积就达217×104km2,缺水人口约 4000万。
为缓解缺水地区人、畜饮用水紧张状况,作为重要地下水资源的浅层地下水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在浅层地下水取水工程中,除传统的管井取水工程外,近些年来,针对浅层地下水埋藏浅、出水量小、容易受到污染等特点,通过广大水文地质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开发出了渗流井取水工程、大口井 -辐射井取水工程、水平井、庭院式分散农户和小型集中供水取水工程等一系列适合不同水文地质条件的浅层地下水取水工程技术。
本文将收集资料进行整理,介绍给读者,以期能够给予从事浅层地下水开发的工作者一些借鉴。
1.1 原理及渗流井结构渗流井是一种集大口井、集水廊道和辐射孔为一体的傍河 (江、水库)综合性水平集水工程。
它利用江河 (水库)床底部冲积砂卵砾石层的滤净有效特性、河流的大补给量和自净作用采取江河水或者地下水。
取水工程-渗渠
7.5 渗渠7.5.1 渗渠的型式与建筑7.5.1.1 渗渠的型式渗渠即水平铺设在含水412层中的集水管(渠)。
渗渠可用于集取浅层地下水,如图 73- 29、7- 30 所示。
也可铺设在河流、水库等地表水体之下4或旁边,集取河床地下水或地2表浸透水。
因为集水管是水平铺设的,也称水平式地下水取水修建物。
1渗渠,按其补给水源可分为集取地表水为主的渗渠和集取地下水为主的渗渠两种。
图 7-29完好式渗渠前者是把渗渠埋设在河床下,1-集水管; 2—集水井; 3—泵站; 4—检查井集取河流垂直浸透水;后者是把渗渠埋设在河岸边滩地下,412以集取部分河床潜流水和来自河岸上第四纪含水层中的地下水。
集取地下水为主的渗3渠,一般水质较好,水量比较稳固,成效较好,使用年限长,42因此采纳的也许多;至于集取地表水为主的渗渠,产水量虽然很大,但受河水水质的变化1影响甚为显然,如当河水较浑浊时,渗渠出水水质常常很差,并且简单淤塞,检修管理麻烦,使用年限也较短;假如图 7-30非完好式渗渠河水浊度常年较小,上述弊端1-集水管; 2—集水井; 3—泵站; 4—检查井可能减少。
渗渠的埋深一般在4~ 7m,极少超出 10m。
所以,渗渠往常只合用于开采埋藏深度小于 2m,厚度小于 6m 的含水层。
渗渠,按埋设地点和深度不一样,又可分为完好式(图7-29)和非完好式(图7- 30)两种。
完好式渗渠是在薄含水层的条件下,埋设在基岩上;非完好式渗渠是在较厚的含水层条件下,埋设在含水层中。
完好式渗渠所以埋设在基岩上,主要靠加大水位下降量,最大限度地开采地下水,进而增大渗渠产水量。
但在较厚含水层中,为了减少施工困难,降低工程造价,多把渗渠设在施工技术和抽水设施同意条件下的含水层必定深度中,相同能够集取许多的地下水。
从生产实践中看,采纳完好式渗渠比较广泛,产水量较大;而采纳非完好式渗渠却较少,因为在较厚含水层中,采纳大口井或管井取水,工程造价要比渗渠造价低得多,不单开采量大,并且施工简单,进度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章地下水取水工程7.1 地下水取水工程概述7.1.1 地下水水源地的选择对于大中型集中供水,水源地的选择,关键是确定取水地段的位置与范 围;对于小型分散供水而言,则是确定水井的具体井位。
水源地选择是在地下水勘察基础上,由有关部门批准后确定的。
1、集中式供水水源地的选择(需水量、水文地质条件、地质环境)(1)为了满足需水量要求和节省建井投资,供水水源地(或开采地段)应尽可能选择在含水层层数多、厚度大、渗透性强、分布广的地段上。
(2)保证水源地长期均衡开采,水源地应选择在可以最大限度拦截区域地下径流的地段和离补给水源近、能充分夺取各种补给量的地段。
(3)新建水源地应远离现有的取水或排水点,以减少互相干扰。
(4)为了保证取水的水质,水源地应选择在不易引起水质污染的地段上。
(5)水源地应选择在不易引起地面沉陷、塌陷、地裂等有害工程地质作用的地段上。
(6)在选择水源地时,还要从经济上、安全上和扩建前景方面考虑。
第7章 地下水取水工程7.1 地下水取水工程概述7.1.2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分类管井:直径一般在5cm~1m,管井常用直径大多小于0.5m,深度一般在200米以内。
随着凿井技术的发展和浅层地下水的枯竭与污染,直径在1m以上、井深在1000m以上的管井已有使用。
井管从地面打到含水层,抽取地下水,通常用凿井机开凿。
大口井:由于井径较大,故名大口井。
一般直径为5~8米(根据国内实践经验,直径为5~8米在技术经济方面较为适宜,并能满足施工要求) ,最大不宜超过10米,井深一般不宜大于15米(大口井过深造成施工困难)。
广泛用于开采浅层地下水。
辐射井:辐射井由集水井(大口径竖井)与辐射状集水管组成。
辐射井一般用于取集含水层厚度较薄而不能采用大口井的地下水。
渗渠:是水平铺设在含水层中的集水管(渠)。
用于集取浅层地下水。
渗渠的埋深一般为4~7m,很少超过10米。
7.1.2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分类2、适用条件:① 管井一般用于开采深层地下水,适用于含水层厚度大于 4m ,底板埋藏深度大于 8m ;管井不但可从埋藏上千米的含水层中取水,也可在埋藏很浅的含水层中取水。
管井可以采用机械施工,施工进度快、造价低,因而在含水层厚度、渗透性相似条件下,大多采用管井,而不采用大口井。
② 大口井适用集取浅层地下水,含水层厚度在 5m 左右,底板埋藏深度小于 15m;③ 辐射井:地下水埋深12m以内,含水层厚度一般大于2m。
④ 渗渠:因施工困难,并且出水量易逐年减少,只有在其他取水型式无条件采用时方才采用。
仅适用于含水层厚度小于5米,渠底埋藏深度小于6米;第7章地下水取水工程7.2 管井一、管井分类按其过滤器是否贯穿整个含水层,分为完整井与非完整井。
第7章地下水取水工程7.2 管井二、管井构造(组成及功能)通常由井室、井壁管、过滤器、沉淀管组成。
井室:用以安装各种设备(水泵、电机、阀门、控制柜等),保持井口不受污染和进行维护管理的场所;井壁管:加固井壁,隔离水质不良或水头较低的含水层(咸水含水层或出水量小的粘性水层);过滤器(花管):集水,保持填砾与含水层的稳定,防止漏砂及堵塞;沉淀管:沉淀进入管井的砂粒。
管井构造: 1、井5、粘土封闭(井管与井壁)2、井壁管6、规格添砾 3、过滤器7、深井泵4、沉淀管第7章地下水取水工程7.2 管井二、管井的构造1、井室地面式——便于维护管理,防水、防潮、通风、采光条件好。
地下式——便于总体规划,噪声小,防冻条件好。
2、井壁管安装:不需进水的地层作用:加固井壁、隔离水质较差的含水层。
要求:井壁管应有足够的强度;内壁平整光滑;轴线不弯曲,便于设备安装和管井清洗;材料:可采用钢管、铸铁管、钢筋混凝土管钢管可用于任意井深的管井;铸铁管适用于井深小于250m的管井;钢筋混凝土管适用于井深小于150m的管井;井壁管内径应比水泵设备的外径大100mm。
第7章地下水取水工程7.2 管井二、管井的构造钢筋骨架 圆孔 缝隙 包网 缠丝3、过滤器(核心)安装在含水层中,带有孔眼或缝隙,用以集水和保持填砾与含水层稳定。
要求:有足够的强度,能保持人工填砾层和含水层的稳定性,有足够的抗腐蚀性,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
组成:过滤骨架和过滤层类型:① 钢筋骨架过滤器:只含骨架,不带过滤层,由两端的短管、直径16mm的竖向钢筋(间距约30-40mm)、支撑环(间距约250-300mm)焊接而成的管状物,每节长3-4米;仅适用于井壁不稳定的基岩井。
钢筋骨架用料省、易加工、孔隙率大,但其抗压强度较低,不宜用于深度大于200m的管井和侵蚀性较强的含水层。
② 圆孔或条孔过滤器:主要用作缠丝过滤器、包网过滤器的骨架。
在管壁上钻圆孔或条孔加工而成;适用于砾石、卵石、裂隙含水层。
各种管材允许孔隙率为:钢管30~35%、铸铁管18~25%、钢筋混凝土管10~15%、塑料管10%。
作为骨架时,圆孔直径一般采用10-25mm,圆孔孔眼布置间距约为孔径的1~2倍;条孔宽度一般采用10-15mm或更大一些,条孔的长度约为宽度的10倍。
第7章地下水取水工程7.2 管井二、管井的构造③ 缠丝过滤器:在钢筋骨架过滤器、圆孔或条孔过滤器外缠绕2~3mm的镀锌铁丝构成(或塑料丝、尼龙丝);适用于粗砂、砾石和卵石含水层。
缠丝间距应根据含水层颗粒组成确定。
④ 包网过滤器:在钢筋骨架过滤器、圆孔或条孔过滤器外缠绕0.2~1.0mm的铜丝网构成;适用于粗砂、砾石和卵石含水层。
阻力大,易被细砂堵塞,铜丝易被电化学腐蚀。
⑤ 填砾过滤器:在各类过滤器的外围填符合一定级配的砾石构成。
缠丝的效果较好,且制作简单、经久耐用,若含水层颗粒太细,要求缠丝间距太小,加工常有困难,此时可在缠丝过滤器外充以砾石。
工程常用缠丝过滤器外围填砾石组成缠丝填砾过滤器。
适用于各类砂质含水层和砾石、卵石含水层。
过滤器是管井取水的核心部分。
根据各地调查资料,由于过滤器的结构不适当,强度不够,耐腐蚀性能差等,使用寿命多数在 5~7 年。
4、沉淀管沉淀管接在过滤器的下面,用以沉淀进入井内的细小砂粒和地下水中析出的沉淀物,以防在日后的运行中因沉积物堆积而堵塞过滤器,影响管井出水量。
其长度根据井深和含水层出砂量而定,一般为2~10m。
井深小于20m,沉淀管长度取2m;井深大于90m取10m。
第7章地下水取水工程7.3 大口井一、大口井概述大口井构造简单、取材容易、施工方便、使用年限长、容积大能起水量调节作用;但深度较浅,对水位变化适应性差。
用于开采浅层地下水,口径5~8m,井深≤15m。
二、大口井结构大口井主要由井口、井筒和进水部分组成。
(1)井口应高出地表0.5m以上,并在井口周边修建宽度为1.5m的排水坡,以避免地表污水从井口或沿井壁侵入,污染地下水。
(2)井筒通常用钢筋混凝土浇注或用砖、块石砌筑而成,用以加固井壁和隔离水质不良的含水层,钢筋混凝土井筒最下端应设置刃脚,随井中心泥砂被取出,刃脚附近泥砂即向中心聚集,井身随即下沉。
刃脚用以在井筒下沉时切削土层,刃脚外缘应凸出井筒5~10cm。
第7章地下水取水工程7.3 大口井二、大口井结构(3)进水部分:包括井壁进水和井底反滤层。
井壁进水是在井壁上做成水平或倾斜的直径为100~200mm的圆形进水孔,或100mm×150mm~200mm×250mm的方形进水孔,孔隙率为15%左右,孔内装填一定级配的滤料层,孔的两侧设置钢丝网,以防滤料漏失。
井底反滤层一般铺设3-4层,每层厚200-300mm,滤料自下而上逐渐变粗。
反滤层:指的是在大口井或渗渠进水处铺设的粒径沿水流方向由细到粗的级配沙砾层。
反滤层是由2-4层颗粒大小不同的砂、碎石或卵石等材料做成的,顺着水流的方向颗粒逐渐增大,任一层的颗粒都不允许穿过相邻较粗一层的孔隙。
同一层的颗粒也不能产生相对移动。
设置反滤层后渗透水流出时就带不走堤坝体或地基中的土壤,从而可防止管涌和流土的发生。
当含水层厚度较小时,大口井不易设置反滤层,故宜采用井壁进水,但井壁进水常常受堵而降低出水量,当含水层厚度大时,不但可以井底进水,也可以井底、井壁同时进水,是大口井的最好选择方式。
第7章地下水取水工程7.4 渗渠一、渗渠概述:水平铺设在含水层中的集水管(渠)。
第7章地下水取水工程7.4 渗渠一、渗渠概述:渗渠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地面开挖、集取地下水的渠道,另一种是水平埋设在含水层中的集水管渠,通常用于开采埋深小于2m、厚度小于6m的含水层,深度(或埋设深度)—般为4~7m,很少超过10m,主要依靠较大的长度来增加出水量,以此区别于井。
集水管形式的渗渠,是将渗滤取水装置固定在河床或河漫滩下一定深处,利用其上部天然滤床或在其上部做人工反滤层,用自身水头对天然河水进行渗滤处理,集取河流垂直渗透水的工程设施。
由于埋没在地表以下,受地表污染相对轻,安全可靠,是取水工程中最常用的形式。
二、构造: 由水平集水管、集水井、检查井和泵站组成。
1、集水管:一般为穿孔钢筋混凝土管;水量较小时,可用穿孔混凝土管、陶土管、铸铁管;也可用带缝隙的干砌块石或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暗渠。
2、人工反滤层:为了防止含水层中细小颗粒泥砂进入集水管中,造成管内淤积,在集水管和含水层中间铺设人工反滤层。
3、检查井:为了便于检修、清通,集水管端部、转角、变径处以及每50-150m均应设检查井。
第7章地下水取水工程7.5 复合井和辐射井一、辐射井概述辐射井由集水井(大口径竖井)与辐射状集水管组成。
1、集水井 集水井的作用主要有汇集辐射管的来水;安放抽水设备、辐射管闸阀以及作为辐射管施工的场地;对于不封底的集水井还可以起到取水井的作用。
2、辐射管 辐射管的配置可分为单层或多层,每层根据补给情况铺设4-8根辐射管。
为保证进水效率,最下层辐射管距含水层底板距离不应小于1m,但此距离不宜过大,以保证在大的水位降落条件下能获得较大的出水量。
此外最下层辐射管还应高出集水井井底1.5m以上,便于顶管施工。
多层进水量大,但相互干扰也大,为减少互相干扰,各层应有一定间距。
当辐射管直径为100-150mm时,层间间距可采用1-3m。
第7章地下水取水工程7.5 复合井和辐射井一、辐射井概述辐射井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取水构筑物。
一般不能用大口井开采的、厚度较薄的含水层以及不能用渗渠开采的厚度薄、埋深大的含水层,都可用辐射井开采。
辐射井管理集中,占地省,便于卫生防护,但施工难度较大,成本较高。
二、辐射井的构造1、集水井 集水井的作用主要有汇集辐射管的来水;安放抽水设备、辐射管闸阀以及作为辐射管施工的场地;对于不封底的集水井还可以起到取水井的作用。
2、辐射管辐射管的配置可分为单层或多层,每层根据补给情况铺设4-8根辐射管。
为保证进水效率,最下层辐射管距含水层底板距离不应小于1m,但此距离不宜过大,以保证在大的水位降落条件下能获得较大的出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