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统编教材落实语文要素培养核心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懂统编教材落实语文要素培养核心
素养
摘要:
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双线”编排是统编教材的一大亮点,语文要素螺旋式
分布在各学段、各单元板块中。
那么,怎样读懂统编教材,落实语文要素?怎样
借助导学系统,用好单元要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认真
研读“双线并行”的语文要素以及课文助学系统,准确制定教学目标,落实语文
要素,培养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文要素助学系统核心素养
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双线”编排是统编教材的一大亮点。
统编教材把学生
必须习得和掌握的上百个知识点与读写能力训练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知
识的难易程度,分别编排到各年级各单元当中,螺旋式分布在各学段、各单元板
块中。
那么,怎样读懂统编教材,落实语文要素?怎样借助导学系统,用好单元
要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认真研读“双线并行”的语文
要素以及课文助学系统,根据课文承载“语文要素”新功能,准确制定教学目标,落实语文要素,培养核心素养。
一、依据单元要素,把握学段要求,确定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
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
发展的基础。
因而,要准确确定教学目标,落实语文要素,培养核心素养。
要准确制定教学目标就要从整体理解,聚焦单元语文要素、明确学段教学方向。
单元“语文要素”是“课文”、“语文园地”等教学内容的主线纲领。
抓好“语文要素”这条线,教学就有了明确的思路,课堂学习就有了着力点。
教师要
读通、读懂要素体系内涵,借助文本例子,在品词析句中落实语文要素,领会人
文教育。
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荷花》一课为例。
本课是一篇老课文,但几次教材
改革后依然被保留下来,正是因为本课是一篇能够很好地体现写景类文章特点的
载体。
教师要借助课文引导学生“知内容、品语言、悟写法、练表达”。
本单元
的语文要素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是在二年级“读句子,想画面”、“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的基础上的再次螺旋提升,教师就要依据语文要素以及课后习题,制定准确的教学目标,做好课时划分。
第
一课时可以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扫清字词障碍,抓住课后习题“划出你认为优美
生动的语句”,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引导孩子“读文字、想画面、悟
写法、练表达”。
第二课时重点指导3-5段,以文带文、读写联动,落实语用。
二、树立支架意识,借助助学系统,落实语文要素。
(一)、用好教材中的课后习题。
统编教材中的课后习题是编者依据系统教学目标要求,结合单元要素主线、
文体特点,从听说读写各个角度提出的教学抓手。
课后习题内容有整体感知教学
内容的;也有聚焦重点精读体悟的;还有帮助学生梳理总结、迁移运用、拓展积
累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好课后习题,灵活进行教学设计,正确解读习题。
在教学中合理使用课后习题,有利于在学生与教材之间建立一座桥梁。
为此,教
师不仅要深入解读文本内容,还要正确解读课后习题背后编者真正的设计意图,
正确把握课标和单元教材中语文要素的内涵,合理利用课后习题助学、落实语文
要素。
还是以《荷花》一课为例,课后习题二:“默读课文,说说你从哪些地方
体会到了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课后习题三:“画出课文中你觉得优
美生动的语句,和同学交流。
”教师要树立课程整体观,在课堂上利用这两个习题,引导孩子整体感知,让学生自读自悟、圈点勾画,再引导孩子进一步交流体
会“一大幅活的画”及品味优美生动的语句。
给学生提供分享“支架”,比如:用“我觉得句子很美,从词语中我仿佛看到了听到了,我还想到了。
”这样更
有逻辑性的句式表达,引导学生边交流边想象画面,真正落实语文要素。
(二)、抓住略读课文和策略单元课文中的学习提示、批注。
略读课文或某些特殊单元、特殊课文编排了“阅读提示语”、“文中气泡”、“批注”等提示,这些提示直接给出了教师教学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教师要依据
这些学习提示,合理安排教学流程,引导学生去理解其意思并在语言实践中去落实,这些都是助学系统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例如: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是一
篇略读课文。
本课导读提示:“默读课文,思考问题,你觉得蚂蚁队长是个怎么
样的人,你喜欢他吗?”本节课的目标一是初步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二是初步
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评价能力。
所以,教师要紧紧围绕导读提示来展开教学,
直击关键问题,引导孩子圈点勾画,潜心读文,用心悟情。
抓住课文中“诱人”
的相关段落、“蚂蚁队长心里七上八下”的段落、“让大家解散”的相关语句以
及最后“将奶酪给小蚂蚁”的段落,感悟蚂蚁队长的可爱、真实、纪律严明、乐
于分享的美好品质,并进行语言文字的补白训练,让学生补充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给学生语言建构铺路搭桥。
1.
、借助园地,做好铺垫,将单元要素落实在具体课文教学中。
统编教材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板块隐藏着单元语文
要素在教学中需落实的具体目标。
纵观语文园地,“交流平台”是对单元要素在
课文教学中落实语用的汇总和梳理,“词句段运用”是文中句段表达训练点的集
中体现,应充分利用。
教学过程中相当一部分教师习惯性按照教材编排顺序,教
完课文后再看再教语文园地各栏目,这样机械性地使用教材,会使教学目标选择
思路趋于窄化。
教师应该树立课程整体观,在教学过程中将课文内语文要素的落
实和课后“词句段运用”进行有机结合。
以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第一单元
编排了《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和《不懂就要问》三篇课文。
该单元
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或句子”。
第一单元“词句段运用”中就出现了相应练习。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选自《花的学校》)“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为了弄
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选自《不懂就要问》)这些句子在课文朗读
教学时应成为重点,可以让学生先试着读,教师再引导、示范读,将单元要素落
实在课文教学中。
三、重视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
语文教学要指向语素,落实语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教师要有语言文字训练的意识,在语言训练中巧搭“支架”,给出分享“支架”、写作“支架”,让学生从不会表达到学会表达,从学会表达到自由表达;让学生
的思维品质由低到高,由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迈进。
人教社统编教材执行主编陈先云说:“统编教材好教,但教好不容易。
”所以,真正读懂统编教材,落实语文要素,培养核心素养,需要不断研究教材、长
期修炼积淀。
在实践与研究中不断发现创新,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学
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小学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