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为人知的中国古代蔬菜-瓠、葵、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自从与猴子分家后,只不过是多了点小聪明,却自以为了不起,许多小事情也弄得比以前复杂了许多,就拿吃东西来说,也开始分什么主食副食—饭和菜了,看看人家黑猩猩,吃的东西种类也不少,有肉有菜有白蚁有水果,但人家吃一样就是一样,吃肉就是吃肉,吃树也就是吃树叶,没见过那头黑猩猩吃一口树叶,再吃一口肉,再吃一口树叶,再吃一口肉。

而人类就不同,一定要一口饭一口菜搭配着吃方能下咽,西方最简单也要“面包与盐”,稍高级一点还要奶酪、咸鱼、洋葱头什么的,而中国则“酱油泡饭”,然后是青菜、萝卜、豆腐什么的。

真不知道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得了这种奢侈病!今天就和大家谈谈我们中国人上古古代的副食中的蔬菜吧。

中国是三大作物发源地之一,谈起园艺来,中国人的发明与发现数不胜数,粮食方面我们贡献了稻、粟、豆,果树方面我们有桃、梅、杏、栗、枣、桔、荔枝等等,花卉方面我们号称“世界园林之母”,没有源自中国的花卉不可能构成一个值得一看的花园,我们华人其实就是花人,甚至有的考古学家认为所谓华人最早指的是上古时代一个以蔷薇(玫瑰)为图腾的氏族。

然而谈起菜蔬,我们却发现上古中国人却在这方面没取得举足轻重的成果,真正的上古中国菜蔬今天为人所熟悉的恐怕就剩下韭了,而一些古代大名鼎鼎的菜蔬今天几乎不为人知,而偏安于江南、西南等地的一隅,比如说瓠、奎、薤等。

《诗经》里提到的132种
植物,其中作为蔬菜的就有20余种,随着时代变迁,其中部分品种已退出蔬菜领域,成为野生植物,如荇、苕、苞之类。


葫芦科(Cucurbitaceae)葫芦属中的栽培种,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

学名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Standl.(syn.L.leucantha Rusby),别名瓠子、扁蒲、蒲瓜。

染色体数2n=2x=22。

每100g 嫩果含水分95g左右、蛋白质约0.6g、脂肪0.1g及碳水化合物3.1g,还含有其他矿物质及维生素等。

在亚洲热带和非洲热带地区多食用嫩果。

成熟果作容器西非以嫩苗和嫩叶作菜。

用作嫁接西瓜的砧木防西瓜枯萎病。

植物学性状:浅根系,侧根较发达,主要分布在表土20cm内,根的再生力弱。

茎蔓生,中空,上被白色茸毛,蔓长3-4m以上。

卷须分叉。

分枝力强,茎节易生不定根。

单叶互生,心脏形或肾脏形浅裂,叶缘有尖齿,叶柄长,顶端具腺体两枚,被茸毛。

雌雄异花同株,单花腋生,偶有两性花。

雌雄花萼片和花瓣各5,被柔毛。

雄花,雄蕊3,花药合生成头状;雌花花柱短,柱头3,膨大,2裂,子房下位。

瓠果,扁圆,长圆或有束腰等形状嫩果绿色。

果肉白色肉质,胎座发达。

老熟果肉变干,外皮坚硬,黄褐色,茸毛逐渐消失。

单果重1-3kg;种子卵形,扁平,白色,千粒重125g左右。

瓠,在我国古籍中最早称瓠、匏和壶,一般可分为食用为主和作器具为主两大类,以作器具为主的就是葫芦。

李时珍对瓠各品种的区份已经大体成为后世的规范。

他说:“后世以长如越瓜首尾如一者为瓠,瓠之一头有腹长柄者为悬瓠,无柄而圆大形扁者为匏,匏之有短柄大腹者为壶,壶之细腰者为蒲芦(即今之葫芦)。

”这几种瓠除了壶以外,我都见过,小时候瓠是一种常吃的蔬菜,当地人叫“瓠子”,当地人念“胡”音,但没人知道怎么写,都是写成“胡子”,于是我便在日记中写下“今天中午的菜有煮胡子。

”老师看了也没认为我写错了,中学时学植物,学到了葫芦科,瓠果这些名词,也没和常吃的“胡子”联系起来,后来才知道瓠原来就是我常吃的“胡子”,在《源氏物语》中的夕颜也指的是这东西。

顺便说一句,瓠这东西淡而无味,没什么吃头,老外的文章中对它的评价也是tasteless。

小时候家里常命令我吃完,说是有营养,不许偏食,当时不由感慨,为什么营养都在不好吃的东西里头。

匏,以前在我的老家,舀水的水瓢都是将匏一剖两半而成,瓢这个字带有瓜旁,也反映了古时瓢的来源,我家搬出老家时带的匏瓢用了差不多十年。

悬瓠在天山见过,那还是在哈萨克家里见到的,也是剖开作水瓢用,他们自己种的,也没问是近期传入还是古有传统,当年咱还辛辛苦苦从天山背了一个回去,打算让家里种一下,不过家里没兴趣,放在那儿让老鼠把子啃光了。

葫芦是瓠家族中最声名遐迩的,相信大家没见过也听过,现在还在不少地方当工艺品卖,葫芦这东西作器具容易起虫发
霉,我们那儿都要用石灰水煮一遍才用。

瓠是我国栽培历史最悠久的菜蔬之一。

在距今七八千年的我国新石器遗址中曾发现它的残果和种子遗存。

在我国黄河流域,河南新郑裴李岗距今约七八千年的新石器遗址中,曾出土古葫芦皮。

在我国长江流域,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中,也曾发现过小葫芦的种子。

另外,湖北江陵阴湘城的大溪文化遗址,以及长江下游的罗家角、崧泽、水田畈等新石器遗址里也发现过葫芦。

这种事实表明,我们的先人很可能当时就已经用葫芦制作器物。

因为在一般的情况下,只有用作器物的老葫芦皮方可能长久保存,而食用的嫩果是不可能留存至今的。

另外,从包括上述两处的大量新石器遗址出土的文物来看,也表明当时的人们不仅仅把它当作食物,而且用它制作各种器物。

这是因为大量葫芦形的陶器可能就是根据葫芦的形态仿制的。

据推测我国在新石器早期就已经广泛栽培瓠了。

瓠、匏和壶,这三个字都可以在《诗经》中找到。

《诗·小雅·瓠叶》中有:“幡幡瓠叶,采之亨之”;而《诗·邺风·匏有苦叶》中有:“匏有苦叶”。

《诗·豳风·七月》还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庄子》中则直接有“树瓠”(种瓠)的叙述。

而孔老二也曾面对瓠瓜感慨“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说文解字》中说“匏,瓠也,从包,从夸,声包,取其可包藏物也”。

后来这些名
称在流传中,逐渐出现壶卢这个双音的名称。

这个名称大约出现在三国时期,《世说新语》中记载了当时的学者提到东吴有“长柄壶卢”。

战国和秦汉时期的文献进一步表明,瓠在当时的食物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管子·立政》中指出:“……瓜瓠、荤菜、百果不具备,国之贫也;……瓜瓠、荤菜、百果具备,国之富也。

”汉代,《汉书·食货志上》还强调在边角地种植“瓜瓠果蓏”。

东汉《释名》记载:“瓠蓄,皮瓠以为脯,蓄积以待冬月时用之也”。

说明汉代时人们已经将瓠制成脯,当作干粮储备。

此外,葫芦很早就被当作容器,闻一多认为“古器物先有匏,而刳木,编织,陶埴、铸冶次之。

” 葫芦除用作盛物的日常器具之外,在古代还由于它成熟时密度很小而被当作浮水的用具,相当于现在的救生衣。

《庄子·逍遥游》中有所谓:“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此至迟在明代的时候,葫芦被用来制作武器。

当时的兵书记载的不但有不少“形类葫芦”的火器,还有直接用葫芦制作的火器。

如郭钰(明),《武备志》中“对黑烧人火葫芦”是这样制作的:“用凹腰葫芦为之,外以黄泥紫土盐水和护一指厚。

晒干。

再灰布一层,再以生漆漆之,听用。

旧文章纸不拘多少,每次十余张,灯上点烧灼,将水盆覆板上,将纸点灼,就放盆下,连盖闷灰存性。

每灰一两,硝一分、硫磺
二厘共拌匀,灌入葫内;用火种烧红入内,随即用干葛塞其口,收贮听用,任放不熄。

遇敌或夜行遇盗,藏于袖内放开口,迎面喷之,火发三四丈,烧须燎鬓,面目腐烂也。


以瓠命名的地名有:河南汝南县城,史称悬瓠城、蔡州、汝宁府等,原因我还不知道。

在《诗·卫风·硕人》中还以瓠犀(就是瓠的种子)比喻美人的牙齿。

《诗经·卫风·硕人篇》,“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在我国古代艺术和宗方面。

它曾是古代重要的乐器。

我国古代有所谓“八音”(即八种乐器)。

它们是: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其中金指鎛,石指磬,土指埙,革指鼓,丝指琴瑟,木指柷、敔,竹指管萧,瓠指笙。

传说中人类始祖之一的女娲发明了笙。

《白虎通》载:“瓠曰笙”;《礼记·明堂位》有“女娲之笙簧”,其中注引《世本》曰:“女娲作笙簧”。

用瓠作笙直到唐代的时候还在我国华南地区流行。

刘恂记载:“交趾人多取无柄老瓠,割而为笙,上安十三簧,吹之,音韵清响,雅合律吕。

”至今我国西南一些少数民族仍然用葫芦制作乐器。

由于葫芦音近「福禄」,中国人喜以谐音相近之物,来象征吉祥、喜气,譬如柑桔谓之「大吉」,鲤鱼称之「年年有余」、「鲤跃龙门」,葫芦则意寓「福禄」,又因葫芦常与神仙串连在一起,且相传药王菩萨的腰际间,悬挂着许
多个装盛仙丹妙药的药葫芦,深入民间救病治疾,所以葫芦又有辟邪、保平安的作用;另外,许多道教建筑,甚至后来众多的寺庙庵观亭塔都常在屋脊或顶上放置瓷质或陶制的葫芦,可能与古代的某种葫芦崇拜或古俗有关。

在我国西南各民族广泛存在葫芦出人的神话,其模式大约是洪水,一对兄妹在葫芦中躲过大劫,兄妹通婚,翻眼下汉苗瑶彝傣白等各族。

彝族的《创世纪》中说,在远古洪水泛滥的时代,从葫芦中走出了一对男女,由于他们的结合,人类才得以繁衍。

云南拉之上祜族长篇史诗《牡帕密帕》记载,人类也是由葫芦孕育而来的。

葫芦不但在这个民族的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而且每当葫芦成熟的时候,他们还要举行相关的崇拜仪式和跳相应的舞蹈。

闻一多从文字和语言学的角度进一步考证出人类的始祖伏羲(又叫包羲)和女娲(又作女希)二名称实际由葫芦演化而来。

这是因为前者的语音与“匏”通,而后者的“娲”在古代读作瓜。

因此他认为:“伏羲与女娲,名虽有二,义实只一。

二人本皆谓葫芦的化身,所不同者,仅性别而已。

”在同一篇考证文章中,这位学者还认为,苗族等少数民族中传说的人类始祖盘瓠(即后来被称作开天劈地的盘古),也是与瓠(葫芦)相通的一个名称,而且“盘瓠与伏羲只是一音只转”。

实际上就是说,早期的汉族和南方的少数民族有着共同的人类由来之传说。

《礼记·昏义》记载婚礼大典过程包括夫妇“共牢(同居)而食,合卺而醑(饮酒);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

郑玄、阮谌《三礼图》说:“合卺,破匏(葫芦)为之,以线连两端,其制同一匏爵”。

“卺”就是把葫芦一分为二为两个瓢,合卺就是把两瓢相合以象征夫妇合体。

说来有趣,瓠作为中国最早种植的作物之一,却还未在国内发现野生种的分布,国外学者认为其起源于非洲或印度。

不过我国一些学者则认为中国西南可能是葫芦的起源地之一。

认为葫芦有可能起源于我国水热条件良好、葫芦科等藤本植物发达的西南地区或海南。

今天之所以还未能发现葫芦的野生种,很可能是因为长期的农业开发,使其在我国的一些交通较好的生长地遭到破坏。

或许在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还有野生种分布。


冬葵,野葵, 锦葵科,锦葵属Malva verticillata .L
分布亚热带至北温带,包括中国各省、印度、缅甸及欧洲等。

一至二年生草本,冬春之际开花,因谓之冬葵。

现在又叫冬苋菜、冬寒菜、葵菜、滑肠菜等。

食用幼苗和嫩梢。

煮熟后口感滑利、柔软清香。

我国的品种有紫梗冬葵和白梗冬寒菜,以重庆市较多。

含丰富的胡萝卜素,是补充维生素A的蔬菜。

并含药用成分锦葵酸等。

其性味甘寒,有清热行水、滑肠等作用。

民间用作食疗,适用于肺热咳嗽、热毒下痢、黄疸、二便不通、丹毒等症患者。

脾虚、肠滑者忌食,孕妇慎食。

食用宜做汤、肉炒、做粥。

适宜打火锅(难怪重庆市较多)。

在古代菜蔬中,葵的处境可能是最惨的了。

葵古代即为重要的蔬用植物,曾被称为“百菜之主”.唐以后种植渐少,明代已很少种它,已经少有人知。

本来是中国的主要蔬菜。

《诗·*"风·七月》:“七月烹葵及菽”,可见其普遍。

我们中学古诗还有“青青园中葵,朝露代日曦”汉乐府种关于葵的诗句比比皆是。

后魏《齐民要术》以《种葵》列为蔬菜第一篇,其中甚至说“一升葵,还得一升米”。

意谓一升葵,可换得一升米。

“采葵莫伤根”,“松下清斋折露葵”,时时见于篇咏。

唐白居易《烹葵》诗中说:“绿英滑且肥” ,说明了它烧熟后黏滑的特性。

元代王祯的《农书》还称葵为“百菜之主”。

不知怎么一来,它就变得不行了。

明代的《本草纲目》中已经将它列入草类,压根儿不承认它是菜了!葵的败落可能是因为后来全国普遍种植了大白菜。

大白菜取代了葵。

成为“菜之王”了。

甚至葵这个名字都被别人夺去,大家都知道葵花,而不知葵为何物了。

清代状元中有个叫吴其睿很值得叫人佩服的读书人。

他自翰林院修撰官至湖南等省巡抚。

但他并没有只是做官,留意各地物产丰瘠与民生的关系,依据耳闻目见,辑录古籍中有关植物的文献,写成了《植物名实图考》和《植物名实图考长编》这样两部巨著。

他的著作是我国十九世纪植物学极重要的专著。

直到现在,西方的植物学家还认为他绘的画十分精确。

吴其睿在《图考》中把葵列为蔬类的第一品。

他用很激动的语气,几乎是大声疾呼,说葵就是冬苋菜。

吴其睿为什么那样激动呢?因为在他成书的时候,已经几乎没有人知道葵是什么了。

他是河南固始人,他的家乡大概早已经没有葵了,都种了白菜了。

他要是不到湖南当巡抚,大概也弄不清葵是啥。

那样激动,是为葵鸣不平。

就是说:葵本是菜中之王,是很好的东西;它并没有绝种!它就是冬苋菜!您到南方来尝尝这种菜,就知道了!。

说实话,冬苋菜在四川、江西、湖南等省还有种植,另外在朝鲜半岛也还有种植,但我也没见过它的实物。

据汪曾祺老先生在散文中说:“我有一回住在武昌的招待所里,几乎餐餐都有一
碗绿色的叶菜做的汤。

这种菜吃到嘴是滑的,有点像莼菜。

但我知道这不是莼菜,因为我知道湖北不出莼菜,而且样子也不像。

我问服务员:“这是什么菜?”——“冬苋菜!”第二天我过到一个巷子,看到有一个年轻的妇女在井边洗菜。

这种菜我没有见过。

叶片圆如猪耳,颜色正绿,叶梗也是绿的。

我走过去问她洗的这是什么菜,——“冬苋菜!”我这才明白:这就是冬苋菜,这就是葵!那么,这种菜作羹正合适,——即使是野生的。

不过近几年北京忽然卖起一种过去没见过的菜:木耳菜。

你可以买一把来,做个汤,尝尝。

葵就是那样的味道,滑的,木耳菜本名落葵,是葵之一种,只是葵叶为绿色,而木耳菜则带紫色,且叶较尖而小。


最后谈谈葵花向阳的问题,葵花向阳之说古已以有之,并不是向日葵出现后的事,古称葵倾,即葵花向日而倾,比喻向往之忱。

曹植《求通亲亲表》:“若葵藿之倾叶,太阳虽不为之回光,然终向之者,诚也,臣窃自此葵藿。

” 葵藿:葵和豆的叶倾向太阳,故古人每用为下对上自谦之辞,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诗:“葵藿向太阳,物性固莫夺。

”北《宋史·乐志十五》“千官云桶,群后葵倾”。

宋诗人梅尧臣在《葵花》一诗中写道:“此花生不背朝日,肯信众草能翳之?”司马光在《客中初夏》中: 四月清和雨乍睛,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
倾。

看来最早的时候,本来是大家在园中种菜是看到葵啊豆啊这些植物向光生长,叶面总是倾向阳面(可能最早指的是阳面,而不是太阳),觉得有意思,并用之比喻上下级关系,但后来那些脱离生产的文人把之误以为是向太阳,并作为一个典故传下来,到了更后来,干脆把向阳安到葵花上,以喻向往。

我没见过实物,只是推想而来,我见到的锦葵科植物的花没有一种具有向阳性,也许我的想法不对,希望观察过葵的朋友告诉我一声。


又名藠头,Allium chinense G.Don.,百合科葱属植物。

茎为盘状短缩茎,叶着生其上。

叶片丛生,基叶数片,长50厘米左右,细长,中空,横断面呈三角形,有3~5棱,不明显。

叶色浓绿色,稍带蜡粉。

膨大的鳞茎为短纺锤形,长3~4厘米,横径1~2厘米,着生于短缩茎上,白色或稍带紫色。

生长期分蘖力很强,一个鳞茎栽植后可分生5~20个,多达10~20个。

用鳞茎繁殖,一般是秋栽夏收,春季鳞茎膨大,初夏抽蔓开花,顶生伞形花序,花紫色,有雌雄蕊,但不易结籽。

常见品种:(1)大叶薤:又名南薤。

叶较大,分蘖力较差,一般每个鳞茎分蘖5-6个,但鳞茎大而圆,产量高。

薤柄短,叶多
倒伏于地。

(2)细叶薤:又名紫皮薤,黑皮薤,叶细小,分蘖力强,一般每个鳞茎分蘖15-20个,但鳞茎小,薤柄短。

叶长30cm左右,倒伏。

叶和鳞茎均可供食用。

(3)长柄薤:又名“白鸡腿”。

分蘖力较强,每一鳞茎分蘖10-15个。

薤柄长,形似鸡腿,白而柔嫩,品质佳。

叶直立,产量高。

一般简单分为两类,一类为香气浓郁,鳞茎较小的,炒食为主的“香藠”,另一类为大鳞茎,腌渍为主的“藠头”。

薤起源于中国,中国自古栽培。

据记载我国殷汤时即有种植和食用习惯,至今3000~4000年。

中国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地都有种植。

薤的鳞茎白净透明、皮软肉糯、脆嫩无渣、香气浓郁,自古被视为席上佐餐佳品。

在的鳞茎和嫩叶均可炒食、煮食,鳞茎可醋渍、盐渍、蜜渍加工成腌渍蔬菜,制成罐头远销。

薤有一定的药用保健价值。

食薤有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解除油腻,健脾开胃,温中通阴,舒筋益气,通神安魂,散瘀止痛等医疗效果。

薤味辛,性温,入心、肝、肺经。

在中药方面,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胃神经官能症、肠胃炎、干呕。

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咳嗽、胸痛引背、久痢冷泻等症。

野生薤的分布几乎遍及全国,从南岭到内蒙大草原都见有分布。

当年内蒙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当时很苦,时常没有粮食吃,吃“荄荄”,这“荄荄”就是薤。

薤音xie。

内蒙、山西人每把声母为X的字读成H母,又好用叠字,所以把“薤”念成了“害害”。

北方人现在极少吃薤了。

南方人还是常吃的。

南方人称之为“藠头”,有的地方念“乔”,结果害得我小时候写日记,老是写“炒荞头”,家人和老师没那个说写错了。

后来看了一大堆杂书才明白原来这东西应该写成“藠头”,就是古书上的薤。

湖南等省人吃的藠头大都是腌制的,或入醋,味道酸甜;或加辣椒,则酸甜而极辣,皆极能开胃。

而江西、贵州人则更爱吃香藠。

外销的一般都是腌渍品。

古代汉族丧礼仪式之一送葬时要唱哀悼死者的歌。

而古代挽歌最著名的要数《薤露》和《蒿里》。

薤露歌亦曰《薤露行》。

蒿里传亦曰《蒿里什》。

史载,汉初,高帝召田横不愿臣服,自杀,其从者挽其遗体至葬所,不敢哭,为此歌以寄哀音。

曲出於田横门人,歌以葬横。

一章言人命奄忽如薤上之露,易晞灭也。

词云:“葬上露,何易晞。

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二章言人死精魄归於蒿里。

词云:“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

鬼伯一何相催促,今乃不得少踟蹰。

”至汉武帝时,李延年分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挽柩者歌之,亦呼为《挽柩歌》。

其后之挽歌诗、挽词,皆出于此。

《初学记.
挽歌》所录有三国魏缪袭、晋陆机、宋陶潜、北齐祖李征、隋卢思道、唐李百药、上官仪、骆宾王、崔融诸人挽歌诗,其形式多为五言古诗或五言律诗。

唐代长安,至有以挽歌为业并享誉一时者。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二.薤露》:“薤上露,何易稀。

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又《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


薤叶极细,汉代的挽歌不说葱上露、韭上露,是很有道理的。

薤叶上实在挂不住多少露水,太易“晞”掉了。

用此来比喻人命的短促,非常贴切。

汉代的人一定是常常食薤的,故有感而发。

《薤露》是汉代的挽歌。

一直唱,至少唱到唐代。

唐代白行简的《李娃传》中,荥阳生与人比赛时所唱的就是这首歌。

其原文节录如下:“生,聪敏者也。

无何,曲尽其妙,虽长安无有伦比.......有顷,东肆长于北隅上设连榻,有乌巾少年,左右五六人,秉妾而至,即生也。

整衣服,俯仰甚徐,申喉发调,容若不胜。

乃歌《薤露》之章,举声清越,响振林木,曲度未终,闻者欷歔掩泣。


把故事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豪门公子荥阳生,到长安赶考,偶遇长安名妓李娃。

荥阳生被骗,倾囊而出后,李娃就“黄鹤一去不复返“了。

他被弃后“惶惑发狂,罔知所措”,又“绝食三日”,
大病了一场。

病好后,身无分文的荥阳生在凶肆里帮工度日,凶肆相当于现在的丧葬服务公司。

在凶肆中听见别人唱哀歌,他“自叹不及逝者,辄呜咽流涕,不能自止”。

不久自己也会唱了,“曲尽其妙,虽长安无有伦比”。

当时荥阳生所在的凶肆和另一家凶肆为提高知名度,举行了丧葬服务大赛,其中挽歌是重头戏。

比赛场地选在长安主干道——天门街,即朱雀街举行。

说实在的唐人也真喜欢看热闹,居然“士女大和会,聚至数万”,又“四方之士,尽赶趋焉,巷无居人”。

荥阳生被隆重推出,“乃歌《薤露》之章,举声清越,响振林木”。

因是自抒胸臆有感而发,唱得尤为动人,“曲度未终,闻者欷歔掩涕”。

从此成为京城丧葬服务头牌,没想到的是,这曲《薤露》又给他带来了祸事,故事太长,不再罗嗦,有兴趣的读者就自己去看《李娃传》吧。

我国是世界上栽培蔬菜种类最多的国家,总数大约一百六十多种。

常见的蔬菜有一百种左右,其中原产我国的和引入的各占一半。

原产地是我国的蔬菜有白菜(晋以后开始种植、古书称为菘)、萝卜(有学者认为原产西亚,周时传入)、芥菜、韭菜、薤、姜、茼蒿、毛豆、莲藕、黄花菜、木耳、笋、冬瓜、山药等。

从旧大陆引入的有蒜、葱、茄子、碗豆、蚕豆、胡萝卜、菠菜、莴苣、黄瓜、南瓜、茴香、花菜、芋头、芹菜、苦瓜、甘蓝、菜瓜、豇豆、洋葱、香菜等。

从新大陆引入的有蕃茄、辣椒、马铃薯、红薯、花生等。

由此可见,我们现在常吃的蔬菜与秦汉时代的中国人已大有不同,更遑论先秦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