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激励性规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规制收买
公众和规制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使规制 者有可能为了最大化规制者的利益而被被规 制企业收买。 高激励合同更容易导致规制收买 低激励合同规制收买可能性要小一些。 如果被规制企业规制收买威胁严重,政府应 采用低激励强度的规制合同。
第三节公共利益范式下和利益集团范式下 的激励规制理论
公共利益范式下的激励规制理论 利益集团范式下的激励规制理论
第二节 激励规制的经济学原理
基于绩效的规制 影响激励强度的因素
一、基于绩效的规制
以铁路规制为例 激励与减少信息租金的基本权衡 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 租金与社会成本 市场竞争、比较竞争与高强度激励机制 多产品企业规制合同的选择
1、以铁路规制为例
传统铁路规制出现效率低下、成本高等问题 铁路的平均成本取决于外生变量(逆向选择参数), 也取决于内生变量(道德风险参数)。 外生变量可以理解为决定成本的技术,企业掌握此 信息,规制者不掌握这个信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 标的企业不会告诉规制者自己的真实成本。 内生变量是企业的努力程度,这是规制者无法观察 的,也无法写入规制合同,因此,企业在决定努力 程度时,就存在自由度,这种自由度的存在可能会 带来企业的低效率。 激励规制就在设计一定的机制,在存在逆向选择和 道德风险的情况下,使规制效率达到最高。
典型质疑之一——理论分析 Averch and Johnson1962年发表文章,提 出了A-J模型,得出回报率规制存在两种形 式的Regulatory Bias:(1)规制激励的 缺乏会导致企业无法使成本最小,从而发生 无效率经营;(2)规制给企业提供了在一 些市场上亏损的激励。
典型质疑之二——实证分析 1962年施蒂格勒发表《管制者能管制什么?——电力部门 实例》。作者收集了1907-1937年近30年的相关数据 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电费的变化与管制是否有关系,然 后再利用1907-1920年的数据通过回归分析股东收益 和管制之间是否有关系。在利用大量数据进行经验分析 并得出结论后,作者对其经验分析的结论给予了理论解 释。文章先解释了什么是管制效果,然后分析了两个大 问题:管制是否降低了电的价格;管制是否增加了电力 企业资本所有者的收益。通过收集大量数据做回归分析, 得出的结论是美国1907-1937年对电力部门的管制是 没有效果的,最后解释了为什么在1907-1937年间美 国对电力部门的管制没有效果。
一、公共利益范式下的激励规制理论
公共利益范式下的激励规制理论概述 在公共利益范式下,激励规制理论主要关注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怎样实现最优规制的问题。 概述和模型
二、利益集团范式下的激励规制理论
利益集团范式下的激励规制理论概述 利益集团范式下的激励规制理论是在坚持利 益集团范式的条件下,吸收现代政治学中关 于规制体制的非整体观,突破传统规制理论 将规制机构看做是一个黑箱的暗含假设,将 其分为政治委托人和规制者两层,从而在三 层委托-代理关系的结构下,探讨规制激励 机制。 概述和模型
信号传递:在规制问题中,规制机构和被规制企业 作为代理人不会主动支付成本传递自己掌握的私人 信息. 假设代理人隐瞒信息所获得的信息租金为R,委托 人如果想使代理人传递它所掌握的信息,那么,就 必须给代理人相应的补偿,也就是作为代理人的报 酬中还要加上信息租金R,才能使代理人主动支付 成本传递相关信息给公众和广大消费者,获得信息 后的公众才能对规制的实施、改革、解除进行决策, 也才能使被规制企业的价格等于边际成本,从而提 高资源配置效率。
二、影响激励强度的因素
产品质量 问题:是否可以从这个角度解释中国产品质量 低下的问题? 注意:高强度激励一定要辅之以严格的质量监 督。 规制承诺:“棘轮效应” 会降低激励强度;重 新谈判或者会加重“棘轮效应”,或者会造成 “预算软约束”。 规制收买(规制机构被“俘虏”)
1、产品质量
高强度激励会导致企业选择降低服务和产品 质量。 无法严格控制产品或服务质量、不能制定质 量标准的行业最好选择低激励强度合同以保 证产品质量。 可见,产品质量会影响激励强度
传统规制经济学面临的危机 微观经济学前沿理论的推动 放松规制、引入竞争运动的推动
1、传统规制经济学面临的危机
传统最优规制方案遭到质疑 传统规制理论以信息完全和信息对称为前提, 在进行规制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回报率规制 中由于难以确定成本导致规制效果欠佳)。 学术界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证明传统规制理 论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
结论: 规制机构面临两难选择: 高强度的激励,必须支付企业信息租金; 减少信息租金,不能提供激励
3、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信息甄别 和信号传递
因为规制者和被规制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 称,解决信息不对称存在两种机制,信号传 递和信息甄别。在规制者与被规制企业之间 的关系中,经常使用的机制是信息甄别。 信息甄别机制是规制者利用不同的合同主动 去甄别不同类型的企业,即规制者针对不同 的企业提供若干个合同(合同菜单),不同 类型的企业会选择不同的合同。
5、市场竞争、标尺竞争、可竞争与高强 度激励机制
信息不对称使企业信息租金产生。 市场竞争、标尺竞争、可竞争是减少信息不 对称的重要方式。 在信息不对称不严重的领域,信息租金就比 较少,所以多产品企业规制合同的选择
大多数企业生产多个产品。 对一个企业不同的产品是否应该采用不同激励强度 的合同? 不同激励强度合同的使用会导致企业进行交叉补贴: (1)核算交叉补贴;(2)管理交叉补贴。核算 交叉补贴可以通过对不同的生产活动分开核算来控 制,管理交叉补贴却没有很好的控制办法 政府对多产品企业不同产品采用激励强度相同的合 同。
第四章 激励性规制
本章主要内容: 激励性规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激励规制的经济学原理 公共利益范式下和利益集团范式下的激励规 制理论 服务收费与激励性规制
第一节 激励规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本节主要内容: 激励规制理论的形成 激励规制理论研究问题的定位 激励规制理论对传统规制理论的突破
一、激励规制理论的形成
公众和规制机构之间的逆向选择问题的解决
对于公众和规制机构之间的逆向选择问题来说,它 们之间的关系首先体现为政治契约关系,在政治契 约关系基础上才产生经济关系,因此,公众引导规 制机构传递其“私人信息”除了设计一定的机制之 外,主要应该完善相关的政治程序,从制度上保证 规制机构向公众传递信息。公众也可以利用标尺竞 争原理,利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垄断产业的数 据要求规制机构,如果规制机构的规制行为的效率 明显低于其他国家或地区,说明规制机构的规制是 低效的,应该利用政治程序对规制机构的规制人员 进行惩罚。
考虑只存在道德风险,不存在逆向选择的情 况:规制机构了解企业成本信息,因此完全 可以给出一个价格上限的合同,激励企业降 低成本,同时由于了解企业的成本信息,价 格上限合同会使企业的超额利润等于 零。 ——不存在逆向选择时,政府可以选 择高强度的激励合同。
考虑存在逆向选择,不存在道德风险的情况: 两个企业,成本一个是10,一个是20。规制 机构不掌握这个信息。 假设规制机构制定价格上限合同,必须保证补 偿企业的成本20。成本是10 的企业就得到10 单位的信息租金(超额利润)。 假设规制机构制定的是服务成本合同(回报率 规制),可以使企业的利润为零(补偿的成本 分别是10和20)。
政府希望以最小的代价提供服务,所以政府选择合 同时会考虑广义成本(生产成本+信息租金)最小。 信息租金带来的社会成本:(1)与企业相比,政 府更看重消费者福利,企业得到1元钱的价值小于 1,这样就会产生一个社会成本或价值的损失; (2)政府象看重消费者一样看重企业,但是对企 2 业的补偿是通过税收得来的,税收会造成资源配置 扭曲,给企业转移支付会带来额外的社会成本; (3)当企业必须满足预算平衡时,企业通过对服 务加价回收成本和得到信息租金,这些加价会扭曲 消费者的的消费支出,从而带来社会成本。
三、激励规制理论对传统规制理论的突破
将信息不对称纳入对规制问题的分析,所有 的规制问题都纳入了委托-代理的分析框架 (委托人是规制机构,代理人是被规制企业 或消费者);(公共利益范式下的激励规制) 打开了规制机构这个“黑箱”,将其分为两 层:一层是规制机构(代理人),一层是国 会或公众(委托人)。(利益集团范式下的 激励规制)
2、激励与减少信息租金的基本权衡
高强度激励机制是指在边际上企业承受较高比例的 成本,即当企业的成本每增加1元,企业得到的净 补偿额也差不多减少1元,或者说在边际上企业的 总货币补偿几乎不随实际成本的变化而变化。可见 会给企业较大的利润空间。 低强度激励机制是指如果企业的实际成本增加1元, 政府的总补偿也增加1元,企业的利润不受成本等 因素的影响。这样企业就没有获得超额利润(信息 租金)的可能,但是激励强度非常弱。 激励性规制实际上就是要在信息租金和激励之间进 行权衡。
二、激励规制理论研究问题的定位
主要研究政府怎样规制。 将规制纳入委托-代理的分析框架,进行最 优规制机制设计,诱导被规制企业正确利用 信息优势,选择规制者期望的行为,提高经 营绩效,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激励规制研究的重要问题包括:
第一,确定规制环境的信息结构和与此相关 的问题; 第二,确定规制者与被规制企业的目标; 第三,确定规制工具与约束; 第四,确定规制者在高效率和低信息租金之 间做出权衡, 第五;国会、规制机构、利益集团和被规制 企业之间的对策性互动(博弈)
2、规制承诺
规制合同期限一般小于五年。 到期谈判会导致“棘轮效应”:一个合同期限内企 业如果选择降低成本,在合同到期修改合同时,企 业会面对更苛刻的合同,因此好的绩效就会受到惩 罚。“棘轮效应”会影响激励强度。 重新谈判也会降低激励强度。合同到期之间会重新 谈判的情形:(1)企业得到很高的利润,规制者 迫于压力提前重新谈判,这样会加重“棘轮效应”; (2)企业亏损或有可能破产时也会重新谈判(相 当于预算软约束)。无论哪种情况,重新谈判都对 低效率有利,所以,提前修改合同会降低激励规制 合同的激励强度。
治理被规制企业的道德风险
治理被规制企业的道德风险,设计信号传递 机制也是两种思路,一是给被规制企业相当 于信息租金的补贴;一是利用一定的规制方 法对被规制企业进行激励,激励规制合同要 达到预期目的,关键是要在信息不对称条件 下,设计一种既能给予企业足够激励又能使 企业不至于滥用规制合同。
4、租金与社会成本
一个例子:存在高成本/低成本两个企业,政府提 供价格上限和服务成本两个合同。价格上限合同正 好使低成本企业利润等于零。可见,效率低成本高 的企业不会选价格上限合同。因为不会从这样的合 同中得到好处,所以它会选择服务成本合同;相反, 效率高成本低的企业就会选择价格上限合同,因为 会取得大于零的利润。 此时,不同类型的企业达到了分离均衡状态。 缺陷,对高成本的企业没有任何控制成本的激励。 另外,合同菜单也可能是非正式的。
2、微观经济学前沿理论的推动
信息经济学的发展 博弈论的发展 机制设计理论的发展
3、放松规制、引入竞争运动的推动
70年代后期开始的放松规制运动一直持续到90年 代 放松规制的原因:对市场和政府关系的重新认识; 规制失灵的产生;技术进步改变了自然垄断的边界。 放松规制、引入竞争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有 些领域不能引入竞争,有些领域市场的力量不够大; 结论:放松规制不等于取消规制,自然垄断领域还 是要加强规制,主要是要进行激励性规制。
怎样解决公众和规制机构之间的道德风险问题?
思考:要解决公众和规制机构之间的道德风 险问题,怎样进行信号传递机制设计?
解决规制机构和被规制企业逆向选择问题
解决规制机构和被规制企业逆向选择问题的信号传 递机制的设计有两种思路:一是将所有的消费者剩 余都转移支付给被规制企业,被规制企业追求自身 利益最大化就意味着追求利润、消费者剩余之和的 最大化,也就是追求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规制效率 就会提高,达到最高效率状态;二是改革规制的方 法,加强激励机制,比如利用价格上限机制,给被 规制企业一定的信息租金,当然成本信息就不是必 须保密的信息,从而减小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