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点评2014广东高考作文,考察财富价值和人性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家点评2014广东高考作文,考察财富价值和人性观羊城晚报讯记者林世宁、张林报道:今天上午11时,广东高考-想象作文题目出炉,形式与去年相似,均是根据材料-想象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想象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
他为人慷慨,热心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
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
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专家点评
审题上不为难考生
邹寿元(华师附中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今年高考-想象作文的命题方式与去年一样,依旧是由材料引出写作范围,即新材料-想象作文。
这是规定的三种命题方式之一,是符合要求的,在备考过程中广东考生对这种命题进行过重点训练,应该是比较熟悉的。
与去年相比,审题难度降低,一般不会离题,也可以体现出区分度。
平时关注现实、有一定思想认识水平、有较强写作能力的考生可以写出好文章,符合高考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就审题来说,角度可以多种多样,可从四种人的四个角度任选其一来写。
比
如从富翁的角度说,可以赞扬他的行善之心、慈善之心,是如何体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第一种受捐助者的角度说,可以谈对别人的信任和感激之情;从第二种受捐助者的角度说,可以谈要经过思考鉴别之后决定取舍等;从第三种受捐助者的角度说,可以谈当今的信任危机,进而分析其原因和危害,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可以说虽然贫困但不受嗟来之食,有骨气。
其中每个角度又可以引起其他一些小角度,考生可以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角度来写。
总之今年的高考-想象作文命题,不从审题方面去为难考生,符合广东考生的实际。
(羊城晚报记者陈晓璇)
考生立意没有高下
陈少华(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语文课评卷组组长)
慈善捐助是近年来我国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话题,本则-想象作文材料与社会
现实有较大的关联,又能引发深入的思考,每个考生应该能够在相关日常生活的体验中,对捐助与接受的多个方面找到切合自己立意的角度进行述说,从而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表达关注社会、直面现实的感悟和思考。
虽然人人都可以有话可说,有针对性地说,但要说得精彩说得有分量,还要看考生的思想见识与表达水平。
广东省2013年高考-想象作文材料是一则关于捐助的小故事。
从捐助者的角度来看,三个家庭对捐助的不同反应,既有对其行为的肯定,也有对他的提醒,即帮助别人也要注意方式和加强沟通,以体现捐助的本意。
考生审题立意时,既可以对整个故事发表意见,进行评论,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
考生既可以选取其中的任一人物进行立意,也可以从中选取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人物进行对比立意。
以上角度和立意,没有高下之分、优劣之别。
考生可以展开联想,以适合自己的文体,写出精彩的文章。
(羊城晚报记者林世宁)
价值维度相对单一
谢有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今年的高考-想象作文题,我觉得并不理想,甚至可以说出得很差。
估计很多学生都不知该如何写。
它貌似可以写叙事类-想象作文,但讲述这样的故事毫无新意,学生肯定不敢冒险;那就只能议论,发感慨了,可讨论这样的话题,能有什么立意?即便有立意,这样的立意也太浅了,没有深入探讨的空间。
材料所提供的三个贫困家庭的反应,看似各有不同,其实在价值观上是没有冲突和交锋的。
站在富翁的角度,他的价值选择是正面的、没有争议的;站在三
个贫困家庭的角度,他们的态度也都是正面的,是个人选择的自由,也没有任何价值争辩的空间。
价值的维度如此单一,究竟要学生作何思考?他们又能思考些什么有个性的话题?
现在的教育,就连-想象作文题都无法激发学生的思想自由和思想争辩,无法创造条件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而是在所提供的材料上设定了单一的价值方向和思考路线,这怎么能培养出有创造精神、有自由思想的学生?我对此深表忧虑。
(羊城晚报记者张演钦)
名家点评
考察的是财富的价值
于丹(著名文化学者)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时效性的题目,它能够反映当下人们的价值观,这个-想象作文题目里面如果我看是在反映两个方面的考察,一个是考察价值观。
慈善是最近这两年在热议的一个话题,什么是慈善现在的意义,你看看这三户人家的态度就是对于慈善三种不同的理解,第一个人家是把慈善当成一种无偿的捐助,一种扶危济困,那它就是一个接受,第二个人家的反应是把慈善当做一种借贷,它是有偿的,借来了以后会偿还,那它就是缓解燃眉之急的周转,但是它不是一种理所应当的接受。
而第三个人家认为这样给钱只是一种施舍,这是一种以尊严为代价的,所以他会选择拒绝。
另一个角度是关于财富的价值,财富到底能够去做什么,首先这里声明捐助人他是白手起家挣的钱,这个是很干净的钱,是自己的钱,我们社会现在需要这样的人,但是这个钱用什么样的方式能够达到他最大的效应,可以说每个人对待财富都有他不同的观念,每个人用财富都能换来不同的效益。
而决心以后要偿还,
这是对自己有自我要求的,完全拒绝这种施舍是把尊严看得高于一切的,这一切都是我们人和财富之间的一种关系,它是一种平衡,是一种观念下决定的行为。
(羊城晚报记者张林)
考的是人生观
桥本隆则(日本著名作家)
广东的高考题目体现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人富裕了该怎么办?个人做公益,还是回报社会?贫困的人该怎么面对他人的帮助。
人有各种,有些人会欣赏陈光标式的慈善,但是更多人并不接受,所以从社会的角度、文化的角度看这个问题,说明我们的社会正在走向多元,而不是黑的,与白极端对立,这个题目是考验考生的思想观、人生观的-想象作文题目。
(羊城晚报记者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