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组织学期末复习指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组织学》期末复习指导(电大大专)
《行政组织学》期末复习指导
本复习指导共分四大部分:
一、复习应考基本要求
二、复习应考资料及其使用
三、复习应考重点范围辅导
四、08秋综合练习题
各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一、复习应考基本要求
(一)考核对象:
07春行政管理专科的同学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

(三)考核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本考核说明和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本课程使用的文字主教材《行政组织学》。

(四)考试内容分布:
重点掌握的内容占总成绩的60%左右,理解的内容占30%左右,了解的内容占10%左右。

(五)题型、分值及答题要求:
试题类型共5类:
1.名词解释:检查对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涉及范围也较广。

考试中的名词解释以基本概念、中心概念为主。

(共20分)
2.单项选择题:检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回答这一问题时要求准确无误。

(共10分)
3.多项选择题:检查学生对重点理论的掌握程度。

回答这一问题时要求准确无误。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共10分)
4.简答题:检查对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这些问题一般出现在教材中阐述比较完整、层次比较清楚的问题上。

(共20分)
5.论述题:考核学生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共40分)
(六)答题时限及工具
本课程答题时限为90分钟。

(七)考试应注意的问题
1、试卷不留空白,每题必答。

2、做名词解释题时,回答要注意简明扼要,不必要过多解释,要抓住概念的实质,一语道破。

有些名词可能包括其构成要素及显著特征。

3、复习选择题时,切忌只记选项的字母。

大家复习时不要只看ABCD那四个字母,一定要复习每个字母里面的内容,因为有时考试虽然表面上看试题是原题,但其实可能ABCD里面的内容已被打乱。

4、做简答题时,如果题目中问的问题虽然没问概念,但你最好答一下,同时要注意逻辑清晰,要点完整,该阐述的地方一定要进行简单的阐述。

回答这一类问题时,要求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对该题所涉及的要点要叙述全面、完整、准确。

同时对每个要点要作简要解释。

5、对于论述题,这类题型一般有两种问题:一种为深入阐述题,通过对比分析,说明问题
的实质,回答时要求首先解释本题所涉及的中心概念,然后阐述问题的基本要点,要点要完整、全面,分析时要有条理、要清楚;一种为联系实际题,回答时要求首先解释本题所涉及的中心概念,然后阐述理论要点,从而给出理论的全貌;其次,联系实际时理论要点与现实要扣得准确、适当。

要避免所涉及的理论与现实相脱节的现象;最后能根据要点联系实际得出小结。

6、注意把握考试时间,考试时间只有90分钟,所以请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把握时间,先易后难。

把会做的题先做了,然后再返回来做不会做的。

二、复应考的资料及其使用
(一)期末复习指导
本课程的考核内容是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本考核说明规定的主要内容,以本考核说明为主。

所以大家一定要以期末复习指导为向导进行全面复习。

那个桔红色小本的复习指导后面的综合练习题大家一定要认真复习。

(二)教材《行政组织学》
考试所有的知识点都不会离开教材,只有全面、认真的阅读教材,系统、深刻的领会所学的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把握重点内容、重点概念,才能真正的把握本课程内容,考出好的成绩。

(三)《行政组织学》形成性考核册
作业相当于平时的练习题型,而且据以往的考试经验,作业上出现过的题也有可能出现在期末考题中,所以大家的复习一定不能忽视作业。

(四)期末复习指导(桔红色小本)上的综合练习题(非常重要)
此课程是中央电大统一出题,所以中央电大所下发的期末复习指导小本上面的综合练习题大家也必须要认真复习,对考试也有比较大的参考性,这一部分练习题的参考答案都附在小本本的后面的。

三、复习应考重点范围辅导
第一章行政组织学导论
(一)掌握:
1、组织的分类、构成要素教材P4—8
2、行政组织的特性教材P9
3、为什么要学习行政组织学教材P14
(二)重点掌握:
1、组织的功能与作用教材P8
2、当代行政组织发展的趋势教材P10
3、行政组织在政治、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教材P12
4、行政组织学的研究特点教材P16
第二章组织理论的发展
(一)掌握:
1、科学管理学派的组织观教材P23
2、韦伯的理想型官僚组织理论教材P25
3、人际关系学派的组织理论教材P28
4、动态平衡组织理论教材P30
5、决策过程组织理论教材P31
6、社会系统组织理论教材P34
7、权变组织理论教材P35
8、生态研究组织理论教材P36
(二)重点掌握:
1、传统和古典组织理论的评价教材P26
2、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评价教材P32
3、系统、权变组织理论的评价教材P37
第三章行政组织的环境与管理
(一)掌握:
1、行政组织环境的性质、特点和构成教材P42-43
2、行政组织的环境分析与环境管理教材P48
3、行政组织环境的不确定性教材P49 (二)重点掌握:
1、组织应对不确定性的内部策略教材P50
2、组织应对不确定性的外部策略教材P51
第四章行政组织的结构与设计
(一)掌握:
1、组织结构的概念和特点教材P57
2、行政组织结构的组成要素教材P58
3、行政组织结构的垂直分化——层级化教材P60
4、行政组织结构的横向分化——分部化教材P61
5、直线式、职能式、直线职能式、事业部式、矩阵式组织结构教材P66
6、组织结构设计的概念教材P69
7、行政组织设计的程序教材P72 (二)重点掌握:
1、行政组织结构的功能教材P59
2、管理层次与幅度教材P63
3、组织活动的整合与一体化教材P64
4、集权式组织结构与分权式组织结构教材P65
5、行政组织结构的规划与选择教材P70
6、行政组织结构设计与管理的一般原则教材P73
第五章中国行政组织的结构
(一)掌握:
1、国务院的领导体制教材P84
2、国务院的职权配置教材P86
3、省级人民政府教材P87
4、特别行政区政府教材P96 (二)重点掌握:
1、国务院的法律地位教材P83
2、民族区域自治政府教材P94
第六章行政组织的社会心理与管理
(一)掌握:
1、组织管理心理研究的重要性教材P102
2、激励理论以及应用教材P106
3、群体意识与管理教材P117 (二)重点掌握:
1、群体及其功能教材P114、116
2、群体凝聚力教材P119 第七章行政组织中的领导
(一)掌握:
1、领导的含义与特点教材P124—125
2、领导理论的发展教材P137
3、领导者要具备良好的素养教材P138 (二)重点掌握:
1、行政组织领导的基本职能教材P126
2、领导的权力基础教材P127
3、领导者要掌握高超的领导艺术教材P141
4、21世纪做好领导的准则教材P144
第八章行政组织中的决策
(一)掌握:
1、行政组织决策的特征和类型教材P149
2、行政组织决策的程序和方法教材P151
3、现代行政组织决策体制教材P155
4、组织决策的理论模型教材P158 (二)重点掌握:
1、组织决策的科学化教材P162
2、组织决策的民主化教材P164
3、组织决策的法制化教材P165
第九章行政组织的冲突管理
(一)掌握:
1、冲突的性质、功能教材P171
2、冲突的分析教材P172
3、冲突的处理原则教材P177
4、冲突的解决办法教材P180 (二)重点掌握:
1、引起冲突的主要因素教材P174
2、冲突处理策略教材P178
第十章行政组织沟通
(一)掌握:
1、组织沟通的含义教材P186
2、组织沟通的一般模式和组成要素教材P186
3、组织沟通的特性教材P188
4、组织沟通的形式及其特点教材P190
5、组织沟通的主观心理性障碍、客观性障碍教材P196-197
6、由信息传递的媒介形式引起的障碍教材P198 (二)重点掌握:
1、组织沟通在公共组织管理中的功能和作用教材P188
2、改进组织沟通的具体方法教材P200
第十一章行政组织学习
(一)掌握
1、行政组织学习的定义与特点教材P208
2、行政组织学习的类型教材P212
3、行政组织学习的功能与意义教材P210
4、行政组织学习的改进教材P216 (二)重点掌握:
1、行政组织学习的功能与意义教材P210
2、行政组织学习的途径教材P213
第十二章行政组织文化与管理
(一)掌握:
1、行政组织文化的定义与特点教材P224
2、行政组织文化的功能教材P229
3、我国行政组织当代行政组织文化的现状教材P230
4、我国行政组织文化的基本内涵教材P233
5、行政组织文化创建的主要方法教材P238 (二)重点掌握:
1、我国行政组织文化的走向教材P231
2、行政组织文化建设的原则教材P234
3、构建行政组织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教材P235
第十三章行政组织的绩效管理
(一)掌握:
1、行政组织绩效管理的性质教材P243
2、行政组织绩效管理的基本内容教材P245
3、行政组织绩效管理的主要模式教材P247
4、行政组织绩效评估的指标和方法教材P252
(二)重点掌握:
1、行政组织绩效评估的含义与意义教材P244
2、行政组织绩效障碍教材P256
3、行政组织绩效的改进策略教材P258
第十四章行政组织变革与发展
(一)掌握:
1、组织变革的含义与特征教材P262
2、组织变革的一般程序教材P268
3、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组织变革教材P271
4、克服组织变革阻力的途径和方法教材P275
5、组织发展的含义与特点教材P277
6、以资料为基础的组织发展技术教材P279
7、以行为为中心的组织发展技术教材P281
8、以整体系统为对象的组织发展技术教材P284
(二)重点掌握:
1、组织变革阻力产生的原因教材P273
2、组织发展的基本信念教材P278
第十五章行政组织管理及其未来
(一)掌握:
1、知识经济教材P293
2、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社会教材P294
3、民主的发展教材P296
4、利用信息科技创新服务型态与治理型态教材P300
(二)重点掌握:
1、行政组织的环境将更为动荡和复杂教材P298
2、更为弹性、有机式的组织结构教材P301
四、08秋期末综合练习题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
1.功利性组织(教材P6):这种类型的组织是以金钱、物质利益诱导作为权威基础,即以功利或物质报偿的方式作为管理和控制部属的主要手段。

2.棱柱模式理论(教材P36) :里格斯创立了所谓的“棱柱模式理论”,将社会形态划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农业社会、棱柱社会、工业社会,然后分别比较各自特征以及社会环境对行政制度的影响。

3.内部环境(教材P43):内部环境指的是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4.权力性影响力(教材P128):权力性影响力又称为强制性影响力,它主要源于法律、职位、习惯和武力等等。

权力性影响力对人的影响带有强迫性、不可抗拒性,它是通过外推力的方式发挥其作用。

5.单向沟通(教材P190):单向沟通指在沟通时,一方只发送信息,另一方只接受信息,双方无论在语言和情感上都不要信息的反馈。

6.主文化(教材P228):它体现的是一种核心价值观,它为组织中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和共享,在组织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7.单环学习(教材P212):单环学习是将组织动作的结果与组织的策略和行为联系起来,并对策略和行为进行修正,以使组织绩效保持在组织规范与目标规定的范围内。

而组织规范与目标本身则保持不变。

8.敏感性训练(教材P281):敏感性训练,又称敏感度训练或“T组训练”,是一种在实验室进行的训练方式。

所谓的敏感性训练就是通过群体间相互作用的体验,提高受训者的社会敏感性和行为的灵活性,帮助提高受训者对自己、他人、群体和组织的认知能力和理解力,并掌握如何处理这些社会关系的技能。

第二部分:选择题
1、行政组织是追求(A)
A、公共利益的组织
B、利润最大化的组织
C、公共价值的组织
D、行政权力的组织
2、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D)
A、罗森茨韦克
B、卡斯特
C、孔茨
D、帕森斯
3、学者(A)将影响一切组织的一般环境特征划分为文化特征、技术特征、教育特征、政治特征、法制特征、自然资源特征、人口特征、社会特征、经济特征等几个方面。

A、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
B、罗森布鲁姆和法约尔
C、帕森斯和里格斯
D、斯蒂格利茨和巴纳德
4、上世纪六十年代,钱德勒出版了一本专著,提出了组织结构的设计要跟随战略变化的观点,此本书名为(A)
A、《战略与组织结构》
B、《组织管理战略》
C、《战略管理》
D、《组织与战略》
5、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B)、和自治县三级
A、自治乡
B、自治州
C、自治市
D、自治地方
6、个体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D)两方面的内容。

A、人的能力
B、气质
C、性格
D、个性心理特征
7、领导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基础是领导者个人的品德修养和(A)
A、人格魅力
B、个人形象
C、个人履历
D、个性特征
8、(A)是决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A、选择方案
B、科学预测
C、调查研究
D、收集情报
9、群体凝聚力是一个(C)的概念。

A、褒义
B、贬义
C、中性
D、创造性
10、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C)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截然不同的一些观点。

A、《管理心理学》
B、《人类动机的理论》
C、《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
D、《组织与管理》
11、(D )是管理冲突的基础。

A、提出解决原则
B、找出解决策略
C、形成解决方法
D、冲突分析
12、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渠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此种形式的信息沟通为(D)。

A、非正式沟通
B、单向沟通
C、组织沟通
D、正式沟通
13、20世纪90年代(A )开始研究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并提出了组织学习系统理论(OLST)。

A、陈国权
B、曾士强
C、吴琼恩
D、张国庆
14、行政组织文化主要包括行政制度文化和(A ),但是受行政物质文化的客观影响。

A、行政精神文化
B、行政人员文化
C、行政领导文化
D、行政规范文化
15、行政组织文化相比于正式的组织规章制度的控制作用,它具有(D )的特性。

A、稳定性
B、实践性
C、强制性
D、软约束性
16、效率就是指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力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其关心的是(C )问题。

A、投入
B、结果
C、手段
D、质量
17、1957年麦格雷戈应邀到联合碳化公司与公司人事部门联合成立顾问小组,把训练实验室的技术系统地在公司使用。

这个小组后被称之为( C )。

A、“团体动力小组”
B、“拓展训练小组”
C、“组织发展小组”
D、“T训练小组”
18、美国心理学家埃德加·薛恩在其《组织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C )。

A、组织变革模式
B、有计划的变革模式
C、适应循环的变革模式
D、系统变革模式
19、缓解策略比回避策略更(B )。

A、退一步
B、进一步
C、不退不让
D、没有可比性
20、组织发展起源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的调查反馈方法和实验室培训运动。

它的先驱是法国犹太籍心理学家(D )。

A、哈特地
B、孔茨
C、西蒙
D、烈文
第三部分:多项选择题
1、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交换学派的代表布劳及史考特,根据组织目标和受益者的关系,把组织划分为(ABCD)
A、互利组织
B、服务组织
C、企业组织
D、公益组织
2、行政组织环境的基本特点为(ABCD)
A、环境构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B、环境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动性
C、行政组织环境的差异性
D、行政组织环境的相互作用性
3、县级政府包括(ABCD)政府
A、自治县
B、市辖区
C、旗
D、自治旗
4、群体意识主要包括(ABC)
A、群体归属意识
B、群体认同意识
C、群体促进意识
D、群体抵触意识
5、美国学者西蒙认为构成权力的基础有(ABCD)
A、信仰的权威
B、认同的权威
C、制裁的权威
D、合法的权威
6、行政组织学习途径之一的试验,可分为(AD )
A、持续性试验
B、稳定性试验
C、设计性试验
D、示范性试验
7、以资料为基础的组织发展技术包括(BD )。

A、统计法
B、调查反馈法
C、工作分析法
D、职位期望技术
8、从组织沟通的一般模式和组成要素来看,组织沟通具有(ABCD )等特点。

A、动态性
B、互动性
C、不可逆性
D、环境制约性
9、目前在理论界,对行政组织文化的题解主要有(ABC )等观点。

A、大行政组织文化概念
B、小行政组织文化概念
C、辩证综合的行政组织文化概念
D、多元行政组织文化概念
10、绩效指标包括的要素有(ABD )
A、考评要素
B、考评标志
C、考评对象
D、考评制度
第四部分:简答题
1、特别行政区长官行使的主要职权有那些?(教材P97)
答:特别行政区长官行使的主要职权有:(1)领导特别行政区政府;(2)负责执行基本法和依照基本法适用于特别行政区的其他法律;(3)签署立法会通过的法案,公布法律;签署立法会通过的财政预算案,将财政预算、决算报中央政府备案;(4)决定政府政策,发布行政命令;(5)提名并报请中央政府任命各司司长、各局局长、各处处长等主要官员;(6)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各级法院法官;(7)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公职人员;(8)执行中央政府就基本法规定的有关事务发出的指令;(9)代表特别行政区政府处理中央授权的对外事务和其他事务;(10)批准向立法会提出有关财政收入或支出动议;(11)根据安全和重大公共利益考虑,决定政府官员或其他负责政府公务的人员是否向立法会作证或提供证据;(12)赦免或减轻刑事罪犯的刑罚;(13)处理请愿、申诉事项。

2、简述双因素理论对我们的启示?(教材P109)
答: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于1959年提出的。

这里的双因素就是指“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

双因素理论对我们的启示是:更多考虑人的社会性、情感性、心理性需要,充分重视人的成就欲与事业心在调动工作积极性中的作用。

特别是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这点将越来越重要。

要尽可能防止激励因素向保健因素的转化所导致的激励成本上升和激励手段减少。

3、简述格雷纳组织变革模式。

(教材P266)
答:哈佛大学教授格雷纳1967年在《组织变革模式》一书中,提出了一种按权力来划分的组织变革模式。

他认为,一般组织的权力分配情况可分成三各种:独权、分权和授权。

这三种权力分配可以有七种不同的变革方式。

1、独权,在传统组织管理中,独权的领导方式往
往是独裁式的,将权力集于一身,因此,组织变革也往往是由掌握最高权力者来决定,由下级来执行。

在这种管理方式之下,组织变革有三种方式:命令式;取代式;结构变革。

2、分权,就是实行权力分享,让下级参与变革的决策。

在这种情形下,有两种变革方式:团体决策变革方式;团体解决问题方式。

3、授权,就是将权力和责任转交给下属,由他们自己去决定变革什么和如何变革。

这种变革也有两种形式:个案讨论的变革方式;敏感性训练的变革方式。

4、简述民主的基本价值。

(教材P296)
答:民主的基本价值有(1)民主有助于避免独裁者暴虐、邪恶的统治;(2)民主保证公民享有许多基本权利,这是非民主制度不会去做也不可能做到的;(3)民主较其他可行的选择,可以保证公民拥有更广泛的自由;(4)民主有助于人们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5)只有民主政府才能够为个人提供最大的机会,使他们能够运用自我决定的自由,也就是在自己选定的规则下生活;(6)只有民主的政府才为履行道德责任提供了最大的机会;(7)民主较之其他可能的选择,能够使人性获得更充分的发展机会;(8)只有民主政治才能造就相对较高程度的政治平等;(9)现代代议制民主国家彼此没有战争;(10)民主的国家,一般会比非民主的国家更为繁荣。

5、简述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的系统权变行政组织理论。

答:
(1)提出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

(2)强调组织是一个整体系统。

(3)提出组织的权变观念
①强调组织的多变量性
②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各分系统都处于动态的变化中,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组织原则和管理方法。

③致力于谋求组织与其环境之间及组织内部各分系统之间的动态的、具体的一致性。

第五部分:论述题
1、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构建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

答:(1)任务与组织平衡。

每个职位、单位、部门,一级组织的设置,刚好与所要行使的职能、任务相平衡。

既能充分地满足工作的需要,又能使每个组织和个人工作量饱满,人与事得到最佳组合。

(2)各个组织、人员之间按比例配置。

(3)分工明确,合作良好。

(4)适应环境,具有弹性
总之,良好的行政组织机构应该是以职能为中心,在数量上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在质量上相互协调,呈现一个有机的、充满活力的网络整体。

2、试论克服组织变革阻力的方法。

答:
(1)克服利益本位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大无畏的精神积极推进行政组织的变革(2)广泛宣传和深入动员,造成有利于变革的强大舆论声势,并有针对性地克服心理障碍
(3)发动群众,民主参与改革:①引导大家共同认识现行组织体系的问题,共同分析其原因,求得共识。

②引导大家共同认识变革后的好处。

③引导大家参与决策方案的讨论,为
变革献计献策。

(4)尽量减少损失和代价,从而减少阻力,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建立专门研究行政组织变革的高层次议事机构。

让人民团体积极参与国家事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3、试论集权式组织结构的优缺点?(教材P65)
答:集权式组织结构的优点在于:(1)政令统一,不会出现政出多门,分歧互异现象。

(2)能统筹兼顾,集中人力、物力资源,实现管理效能。

(3)组织上下形成一个层级控制体系,指挥统一,命令易于贯彻执行。

集权式组织结构的缺点是:(1)组织目标、规划与决策偏重整体划一,容易忽视下层利益,刻板,缺乏弹性,不能收因地制宜之功效。

(2)下级机关没有决策权,一切秉承上级的意志而行事,久而久之,容易形成例行公事、消极处事的工作作风,容易缺乏积极创新精神。

(3)上下控制严密,容易形成公文旅行、推诿责任、贻误时机、缺乏效率的流弊。

(4)在集权制下,重内轻外,“能密不能疏”,“知控制而不知纵舍”,一方面容易导致个人专断、独裁、滥用权力、压制民主的弊端;另一方面则会导致庸愚元能、分崩破碎、分裂割据等问题。

4、试分析如何实现组织决策的法制化?(教材P165-167)
答:所谓决策法制化是指通过宪法和法律来规定和约束决策主体的行为、决策体制和决策过程,特别是通过法律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组织决策的民主权利,并使组织领导者的决策权力受到法律和人民群众的有效监督。

决策法制化是我国实现“依法治国”战略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实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保证。

第一,理顺决策主体关系,完善决策规则。

特别是要理顺同级政权机关的中国共产党组织、人民代表大会与政府这三个决策主体之间的关系。

理顺这三者的权限、范围的原则是,既要保证党组织对决策工作的领导,又要保证人大的最高决策权,以及保证和发挥政府在决策中的独立地位和作用。

具体措施有(1)党政分开。

党的政治责任决定了其主张代表着国家和人民的意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行政组织行为的方向和准则,其领导方式直接影响着行政组织的管理方式。

因此,党组织要从过去集中国家一切权力的领导方式中跳出来,在保证大政方针领导的同时,不包揽、代替政府决策,充分发挥政府的行政决策作用。

政府要在贯彻党的主张、意图的前提下,作出执行党的决策的具体执行性政策。

(2)理顺党委对决策的领导权与人大最高决策权的关系。

党委和人大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人大在决策时,要充分体现党的方针、政策,把党的意图与人民的意愿一致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团结和组织人民,为实现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

党委要支持人大充分行使决策权,要为人大提供政情民意,改善人大的决策环境,提高人大的决策水平。

(3)处理好人大与政府的相互关系。

要按照我国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明确人大及其常委会与政府的职权范围,各司其职,各自决策;政府要自觉接受人大对政府重大决策方案的审议与实施监督。

(4)人大在监督政府决策时,应切实加强与政府的联系,了解政府的实际工作情况,促使政府决策的合法性、合理性与可行性。

第二,决策程序法制化。

决策程序法制化,就是将决策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程序以法律规范的形式确立下来。

旨在防止少数决策者草率行事、滥用职权,或有意把一些方案不经过审议而出台的行为。

决策过程中应加以规范的程序有:(1)调查程序。

在决策前,决策系统应针对决策问题进行广泛调查研究,了解问题性质;了解分析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进行实地调查,听取有关部门的情况反映,收集相应材料。

(2)方案设计程序。

在通过调查研究界定问题性质之后,提出决策目标,起草决策方案。

这个阶段是决策中最重要的实质性阶段。

要明确确立咨询制度,规定不经专家、学者咨询的决策方案不出台。

决策草案也要设计多个以便对比先优。

草案的内容应包括解决决策问题的指导思想、决策目标、实施范围和时限、实施手段等内容。

(3)可行性论证程序。

建立可行性研究报告制度,规定重大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