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市第三十五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市第三十五中学2022年高三化
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下列表示氮原子或氮分子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氮分子的电子式: B.氮原子电子排布式:1s22s22p5
C.氮分子的结构式:
D.氮原子最外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参考答案:
D
略
2.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汽油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
A.腐蚀品 B.爆炸品 C.有毒气
体 D.易燃液体
参考答案:
D
3. 200mlFe2(SO4)3溶液中含Fe3+56g,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5mol/L B.7.5 mol/L C.10 mol/L D.2.5 mol/L
参考答案:
B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分析】根据化学式Fe2(SO4)3可知,溶液中n(SO42﹣)=n(Fe3+),根据n=计算56gFe3+的物质的量,再根据c=计算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答】解:56gFe3+的物质的量为=1mol,溶液中n(SO42﹣)=n(Fe3+)
=×1mol=1.5mol,所以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7.5mol/L.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难度不大,根据化学式判断铁离子与硫酸根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4.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KIO3氧化酸性溶液中的KI:5I-+IO3-+3H2O===3I2+6OH-
B.向NH4HCO3溶液中加过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NH4++OH-NH3↑+H2O
C.将过量SO2通入冷氨水中:SO2+NH3·H2O===HSO3-+NH4+
D.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Ag+2H++NO3-===Ag++NO↑+H2O
参考答案:
C
略
5. 天然维生素P(结构如图)存在于槐树花蕾中,它是一种营养增补剂。
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R为甲基则该物质的分子式可以表示为C16H10O7
B.分子中有三个苯环
C.lmol该化合物与NaOH溶液作用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以及与氢气加成所需的氢气的物质的量分别是4 mol、8 mol
D.l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与5molBr2完全反应
参考答案:
C
略
6.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甲、乙、丙含同一种元素.下列各组物质可按下图转化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参考答案:
C
【考点】氮气的化学性质;含硫物质的性质及综合应用;铁的化学性质.
【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①假设甲是C,丙是二氧化碳,则丁是氧气,乙为一氧化碳;
②假设甲是氮气,丙是二氧化氮,氮气不能一步转化为二氧化氮;
③假设甲是S,丙是三氧化硫,硫不能一步转化为三氧化硫;
④假设甲是铁,丙是硝酸铁,则丁是硝酸,乙为硝酸亚铁.
【解答】解:①假设甲是C,丙是二氧化碳,则丁是氧气,乙为一氧化碳,碳在少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所以符合转化关系,故正确;
②假设甲是氮气,丙是二氧化氮,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但氮气不能一步转化为二氧化氮,故错误;
③假设甲是S,丙是三氧化硫,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被氧化生成三氧化硫,但硫不能一步转化为三氧化硫,故错误;
④假设甲是铁,丙是硝酸铁,则丁是硝酸,乙为硝酸亚铁,铁和少量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硝酸亚铁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铁和过量稀硝酸反应实现硝酸铁,所以符合转化关系,故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之间的转化,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采用代入法分析解答即可,注意硫不能一步转化为三氧化硫、氮气不能一步转化为二氧化氮,必须都通过先转化为其低价氧化物,题目难度不大.
7.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离子组的是()
A. pH=7的溶液:Al3+、Fe3+、SO42-、I-
B.加入Na2O2后的溶液:K+、Fe2+、NO3-、SO32-
C.加入铝粉放出H2的溶液:Na+、Ba2+、NO3-、Cl-
D.无色并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NH4+、Cu2+、NO3-、Cl-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A、Fe3+和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且Fe3+在pH=7时,全部转化成Fe(OH)3,故错误;B、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能把Fe2+和SO32-氧化成Fe3+和SO42-,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C、和铝反应生成氢气,此溶液是酸或碱,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和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如果是碱,则和金属铝反应产生氢气,能够大量共存,故正确;D、Cu2+显蓝色,故错误。
8. 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一定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乙烯和丁烯混合气a g,其中C—H键的数目约为
B.1 mol FeCl3制成胶体,所得胶体的粒子数为N A
C.0.5mol/LBa(NO3)2溶液中,NO3-的数目为N A
D.标准状况下,22.4L庚烷中含碳原子数为7N A
参考答案:
A
略
9. 下列关于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腐蚀就是金属失去电子被还原的过程
B.铝制品的耐腐蚀性强,说明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将海水中钢铁闸门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可防止闸门被腐蚀
D.铁门上的铜铆钉处在潮湿的空气中直接发生反应:Fe —3e—= Fe3+
参考答案:
C
略
10. 对于可逆反应:2SO2+O2?2SO3,下列措施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数都变化的是()
A.增大压强B.升高温度C.使用催化剂D.多充O2
参考答案:
B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增大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可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如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应改变温度,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故A错误;
B.升高温度,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都增大,且化学平衡常数发生变化,故B正确;
C.使用催化剂,平衡常数不变,故C错误;
D.多充O2,活化分子百分数、平衡常数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难度不大,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11. 下列反应最终一定有+3价铁生成的是( )
①过量的Fe与反应②Fe与过量稀硫酸反应后,再向其中加
③溶液中加少量盐酸④把Fe和的混合物溶于盐酸中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
C.只有
①②③ D.全部
参考答案:
C
略
12. 温度为T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 PCl5,反应
PCl5(g)=PCl3(g)+Cl2(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前50 s的平均速率v(PCl3)= 0.0032 mol·L-1·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 mol·L-1,则反应的△H<0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 mol PC13、0.20 mol PC13和0.20 mol Cl2,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 mol PCl2和2.0 mol Cl2,达到平衡时,PC13的转化率小于80
参考答案:
C
13. LiFePO4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奥运会绿色能源的新宠.已知该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为:正极 FePO4+Li++e-==LiFePO4 ,负极 Li-e-==
Li+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充电时电池反应为FePO4+Li = LiFePO4
B.充电时动力电池上标注“+”的电极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
C.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负极移动
D.放电时,在正极上是Li+得电子被还原
参考答案:
B
14. 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参考答案:
D
略
15. 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
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 mol/L 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A.60 mL
B.45 mL
C.30 mL
D.15 mL
参考答案:
A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配制500 mL 0.5mol/L的NaOH溶液。
操作步骤如下:
①用________(填仪器名称)称量________g NaOH固体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静置,冷却至室温。
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操作步骤①中的两处空白。
(2)③中的实验步骤可用右侧示意图表示,其先后顺序是(填字母):
A→____→____→E→____。
(3)容量瓶是该实验的关键性仪器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_____。
a.容量瓶在使用前必须验漏
b.用蒸馏水洗容量瓶后必须要将其烘干
c.在容量瓶上通常标有温度、容量和刻度线
d.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参考答案:
(1)托盘天平;10.0
(2)C D B
(3)a c d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9分)氨基酸分子( )中,既有碱性的氨基(—NH2),又有酸性的羧基
(—COOH)。
在一定的酸碱性条件下,能自身成盐( )。
所以在氨基酸分
析中不能用碱溶液测定氨基酸水溶液中羧基的数目,而应先加入甲醛,使它与—
NH2缩合
( ),然后再用碱液滴定法,测定
羧基含量。
氨基酸中—NH2的数目可用与HNO2反应定量放出N2而测得,氨基在反应中变成(—OH)。
(R—NH2+HNO2→R—OH+N2+H2O) .
化合物A,分子式为C8H15O4N3。
中和l mol A与甲醛作用后的产物消耗1 mol NaOH。
1 mol A与HNO2反应放出l mol N2。
,并生成B(C8H14O5N2)。
B经水解后得羟基乙酸和丙氨酸。
(1)A的结构简式为
(2)B的结构简式为
(3)A跟亚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参考答案:
(共9分)
1mol A 与甲醛作用后的产物消耗 1 mol NaOH,1 mol A与HNO2反应放出1 mol N2,说明A分子中有一个游离的—COOH和一个游离的—NH2。
B经水解后得羟基乙酸和丙氨酸,说明—OH原来是一个—NH2,即A由甘氨酸和丙氨酸组成,由A的分子式可知,应有2分子丙氨酸。
(1)A.(3分)
(2)B.(3分)
(3)
(3分)
略
18. 《茉莉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中国江苏民歌。
茉莉花香气的成分有多种,乙酸
苯甲酯是其中的一种,它可以从茉莉花中提取,也可以乙烯和甲苯为原料进行人工合成。
其中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1) A、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
________ ___;
(2)写出反应②、⑥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____,;(3)上述反应中属取代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4)除了反应③原子利用率为100%,符合绿色化学要求外还有反应__________(填序号)。
参考答案:
19. (3分)下图表示尾气吸收或处理装置,现需处理的气体是:
①C12②NH3③HCl ④H2S ⑤CO,请从中选取一种最合适的装置,将要处理的气体编号填入相应的装置图的下方空格中。
(3分)②③①④⑤(每空各1分)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