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的民生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现实·未来
——浅谈近现代中国的民生问题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民生即人民对生活的基本需求和基本社会权益的诉求。
不断认识民生问题、解决民生问题,不仅有利于我党长期执政的稳定性,是我党执政的理论基础之一,更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护人民基本利益的重要方法。
只有进一步解决民生问题,才能让更多数普通民众享受到改革成果。
进一步讲,发展民生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目的。
下面我通过民生的思想来源与发展、近现代历史中的民生建设和当前民生建设问题发表些许看法。
一、民生的思想来源
1.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一切思想都源于前人的思想积淀。
民生思想在中国特别受到关注,也与中国自古有之的民本思想有关。
早在东周时期,诸子百家便纷纷提出了早期的民本观点。
孔子主张的“仁”的思想就被孟子发扬光大,提出“民贵君轻”等影响后世的理论,而管仲也曾说过“政之所兴,在于顺民生”。
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仁政的思想开始成为后世统治者的重要执政原则。
这样的民本思想底蕴也造成了中国对民生问题的特别关注。
2.西方人文主义思想。
在中世纪的欧洲,受神权统治约束,主宰当时思想的是一种“神本”的观点。
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资产阶级的兴起,人文主义思想逐渐显露,人的地位提高了,更多的人关注切实人生活的问题,普通人对生活的需求,乃至对政治权益的诉求逐渐被法律所保护起来。
近现代的中国,从生活习惯到政治制度,都不断地接受着西方的影响。
人文主义引伸出的关于民主、发展也随之影响中国。
3.马克思主义中的民生思想。
马克思主义批判地吸收了启蒙思想家、费尔巴哈、黑格尔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理论,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辩证的思想体系。
这套思想体系中虽然没有像三民主义一样单独提及民生,却通过不断的关于“人的生活”的思考,把民生思想充分表露出来。
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是科学的、非神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使民生思想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二、中国近现代的民生思想发展
1.近代资产阶级的民生主义思想。
民生主义是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期的三民主义表达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其中“平均地权”即使其中民生主义部分的表述。
这一朴素的民生主义思想,具体就是人与人生活差距不大,人人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能出行。
这种民生主义思想表达了当时小农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共同诉求,也是当时中国是个农业国家这一具体国情决定的。
后来随着三民主义的不断完善,民生主义逐渐扩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具体如支持农业发展、创办实业、发展商业和金融业、节制资本等。
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孙中山先生、乃至国共两党的重要奋斗目标。
民生主义深深地影响着国共两党和中国各个政治力量。
1949年国民党当局败退东渡,其重要原因即使没有铭记民生主义。
1949年后国民党当局能够统治马金台澎地区四十余年,也与其大力发展民生有很大关系。
2.毛泽东思想中的民生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毛泽东思想中民生思想的关键就是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思想中的民生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与孙文学说的有机整合。
毛泽东思想明确了,只有完成国家统一、推翻帝国主义,才有可能发展生产,进而发展民生。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且把满足人民需求、为人民带来物质利益作为民生的根本目的,以及
发展民生要以人民为主体。
改善民生、发展生产力,不仅在历史上被确认是完全正确的,更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
3.邓小平理论的民生思想。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产品,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的民生思想中意识到了发展生产力是发展民生的重要前提,共同富裕是发展民生的重要手段,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发展民生的最终目的。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即是经济建设,并把生产力的提高看作是衡量一切工作的重要标准。
三、历史上中国的民生建设
1.中国古代的民生实践。
前文已经提到,我国有着非常良好的民生思想传统。
历朝历代都把民生看作是施行仁政的重要途径。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发展农业生产。
古代的统治阶级意识到,只有发展农业生产,使民富了,才是真正的施行仁政,才能保住自己的阶级统治。
只有允许农民掌握一定生产资料,才能够生活安乐而没有其他想法,国库才能充盈而满足统治阶级的利益。
一是抑制土地兼并。
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的必然现象,而我国古代的封建主却往往推行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其原因是为了让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从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为生产做保障。
而这类政策也客观上发展了民生。
一是救灾赈济。
古代遇见天灾或者人祸引起的饥荒,往往采取各种手段进行赈济,这不仅仅是道德上的“仁政”思想的影响,更是维护统治稳定的重要手段。
“穷则思变”,民众一旦一无所有,往往就会反对政府统治。
虽然封建社会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推进民生的措施,但是分析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其阶级反动统治。
同时,封建社会下饿殍满地、易子而食的惨状也时常出现,总体来说,在近代以前,人民的生活水平极端低下。
满清统治的两百九十多年时间内更甚,因而才引发了白莲教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等农民起义,更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诱发原因之一。
2. 1949年以前的民生实践。
孙中山先生提出三民主义的同时,还提出了一系列实行三民主义的详细计划,其中最为重要的则是其国事遗书中提及的《建国大纲》和《建国方略》,后者的第二篇《实业计划》则是对民生的详细实践方案。
孙中山先生发展民生的主要计划有如下:
一是发展农业,解决中国人的温饱问题。
中国虽是农业大国,粮食在当时却完全不能自己。
孙文先生提倡在农业方面学习西方,引进先进生产技术,使用机器,使用化肥,采取措施应对水旱虫灾,提倡农产品加工。
一是发展“实业”,涵盖了轻重工业在内的国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建国方略中,孙中山先生提出了建设上海、天津、广州三个大港口的设想,开发北方资源,治理长江,在广东发展渔业航运业等,建设涵盖全国主要城市的铁路网,发展汽车和运输业。
另一方面发展轻工业,诸如纺织服装工业等。
一是通过循序渐进的途径,实施“平均地权”的计划,比如民国新成时将地价上涨部分收归国有,以及后来减租等政策。
这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一是发展金融业和商业,节制资本。
孙中山先生首先提出“节制资本”的口号,主张大型资本收归国有,其目的也在于维护社会的公平。
当时孙中山先生便认识到资本集中会引起的社会问题,不可谓无高瞻远瞩。
然而,由于当时各种环境的制约,以及不断的战乱,使孙中山先生的宏大计划未能实现。
3. 1949年后到1978年以前的民生实践。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的民生建设也掀开了新的一页。
1951年西藏当局同意西藏和平解放,除去台湾外,中国实现了半个世纪来的第一次真
正统一。
国家的统一为经济建设扫除了障碍,人民生活水平随之提高。
1949年工农业生产总值466亿元,1976年增长到4536亿元,年增长率约8.8%,轻重工业逐渐建立起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49年中国只有22000公里铁路,铁路基本上只能覆盖东部地区,列车运输缓慢,上海至南京竟需八个多小时;截至2009年,我国铁路总里程已经达到8万公里,上海至南京高铁只需76分钟。
粮食基本能够自己,解决了中国人吃饭难的问题。
修筑了三峡大坝,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
可以说,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建设新中国的计划,现在已经基本上实现了。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即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切实在民生上则是关注人民实际获得的利益。
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中国进行全民教育,文盲率迅速下降,公共文化事业迅速提升,科技水平不断增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得到确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民的卫生需求;建立了基本社会保障体系。
然而由于过分强调公平,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当时很多美好的制度却无力实行。
4. 1978年后至20世纪末的民生实践。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改革开放掀开了中国发展的另一页。
邓小平理论认识到民生根本上还是依赖于生产力的发展。
这一阶段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大力发展生产力上。
通过市场经济的改革,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生产力得到提高,为民生问题的根本解决提供了物质保障。
四、当前的民生建设问题。
随着近三十年改革开放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一些社会问题也悄然而生。
近年来收入分配已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渐变为了“效率与公平并重”。
“十二五”规划正式写上了改善民生的内容。
继续发展生产力,同时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现在的最重要工作。
民生问题得到如此之重视,也是罕见的。
同时也希望民生相关的政策能够贯彻实施。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我们学习历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以为今鉴,吸收昔日之经验,防止重蹈昨日之覆辙。
希望未来中国的民生问题能够不断得到改善,人民生活富裕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