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药品分类管理与安全用药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药品分类管理与安全用药问题
摘要】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它与人的健康、生命息息相关。为了有效地加
强对处方药的监督管理,防止消费者因自我行为不当导致滥用、误用药物,危及
生命健康,消除安全用药隐患[1]。
【关键词】药品监督管理安全用药
安全用药问题涉及到诸多方面,例如:消费者自我保健意识低,假劣药物的
流通使用,药物缺乏疗效,药物的滥用和误用,药物配伍禁忌等方面[2]。那么药
品的安全性就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下面,笔者主要从药品
分类管理现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来浅析安全用药问题。
1 药品分类管理发展进程
世界上最早实行OTC的国家是美国。美国工会于1951年通过一项修正案,
规定了处方药与OTC的分类标准,创建了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凡是处方药,都必
须由生产厂家在药品标签上印上“RX Only”字样,同时也方便对处方药加强管理。
相对于非处方药,管理则较为宽松。2000年1月1日,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办法开始实行,到了2005年年底,药品分类更加规范。
2 对处方药监管尚未到位,尤其是抗生素用药执行不到位,人民群众用药安
全存在隐患
药品分类管理的核心在于加强处方药的管理,处方药是否凭医生处方销售是
衡量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实施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抗生素凭处方销售不到位,给
群众用药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性,而老百姓也几乎视抗生素为“万能药”,不管什
么疾病症状,就连小小的普通感冒也会用上抗生素而安心,症状严重一些的疾病
更是联合使用抗生素,正是如此的滥用抗生素,使越来越多的细菌产生耐药性,
因此产生了不可预知的严重后果就可想而知了。虽然,国家规定从2004年7月1日开始,未列入非处方药目录的抗菌药物必须凭处方销售,但是有些药店在利益
的驱动下违规销售处方药,抗生素的应用前程令人十分担忧。仅通过药品监督管
理部门有限的人力、物力将处方药按规定管理存在一定的困难。
3 执业医师的数量不足,分布不合理,无法真正承担起指导群众安全、合理
用药的作用
目前,执业药师考试内容比较单一,主要涉及四门课程,通过考试的执业药
师在日常执业中面对消费者还是心有余悸,难以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综合给予恰
当的用药指导和健康咨询,多数仍不能胜任其职位。大部分执业药师不在药品零
售企业第一线服务,未能真正承担起用药咨询、用药指导的作用,影响了药品分
类管理工作的质量和实施。
4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标签管理略显不足,还欠规范,有时会误导消费者,导
致用药的不安全性
我国对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标签管理不是很规范,对处方药的标签、包装并
未要求印有显著的处方药标识,反之,对于非处方药,都要求生产厂商在其标签、包装上印有显著的非处方药标识,即“OTC”样标识。药店实行药品分类管理,要
求必须做到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开摆放。以往,很多药店对进行药品分类摆放
不以为然,现则以“OTC”标识为分类标准,有标识的摆放在非处方药一类,无标
识的则统一摆放在处方药一类。然而,目前有许多药店面向消费者促销的药品当中,其中不泛为处方药。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一种误导,认为药店促销
的一定是非处方药。
药品分类管理是保障人民健康用药安全合理的最基本要求,随着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SFDA加快实施药品分类管理步伐,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进一步强化、规范管理,我们期待药品分类管理能早日落到实处;期待真正实行处方药必须凭处方销售,而非处方药由消费者自行选择购买;期待执业药师早日独立执业,更好地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从而真正起到保证人民安全用药的重要作用;期待药品分类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5 怎样做到安全用药
5.1不能轻信药品广告有些药品广告夸张药品的有效性,而对药品的不良反应却只字不提,容易造成误导。
5.2不要盲目迷信新药、贵药、进口药有些患者认为,凡是新药、贵药、进口药一定是好药,到医院里点名开药或在不清楚自己病情的情况下就到药店里自己买药,都是不恰当的。
5.3严格按照规定的用法、用量服用药物用药前应认真阅读说明书,不能自行增加剂量,特别对于传统药,许多人认为多吃少吃没关系,剂量越大越好,这是不合理用药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5.4药品消费者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用药后如出现异常的感觉或症状,应停药就诊,由临床医生诊断治疗。这里需要告诫药品消费者的是,有些人服用药品后出现可疑的不良反应,不要轻易地下结论,要由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地进行因果关系的评价。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日益关注,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尽量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给人们造成的各种危害。人们应本着无病不随便用药,有病要合理用药,正确对待药品的不良反应的态度,正确的服用药物和保管药物,不断提高用药水平,从而达到真正的安全、有效、适当地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曹咏梅.浅谈安全用药问题[J].科技资讯,2007,11:206.
[2]梁建武.药品分类管理与安全用药问题[J].海峡药学,200 8,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