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陈情表》课件超好用的优秀公开课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陈情表》课件超好用的优秀公开课获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具体章节为《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陈情表》。详细内容包括《陈情表》的作者背景、文章结构、辞藻特色、以及文章所传达的忠诚、担当和家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陈情表》的作者背景,掌握文章的结构和辞藻特色,学会分析文言文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忠诚、担当和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文章的辞藻特色和文言文阅读技巧。
2. 教学重点:《陈情表》的作者背景、文章结构、忠诚担当的家国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诸葛亮《出师表》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陈情表》。
2. 讲解作者背景:介绍李密的生平事迹,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
作背景。
4. 解析辞藻特色:挑选文章中的典型词汇和句式,分析其艺术特色。
5.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模拟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政见,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6. 例题讲解:针对文章的重点难点,进行详细讲解。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章中的难点句子。
六、板书设计
1. 《陈情表》
2. 作者:李密
3. 结构:起承转合
4. 辞藻特色:典雅、华丽、含蓄
5. 家国情怀:忠诚、担当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分析《陈情表》中的艺术特色,结合实际生活,谈
谈你对忠诚、担当的理解。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辞藻特色,联系实际生活,阐述自己的观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文章结构掌握不够
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诸葛亮集》、《世说新语》等与
《陈情表》相关的文学作品,加深对古代文化知识的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难点:文章的辞藻特色和文言文阅读技巧。
2.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模拟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政见。
3. 作业设计:分析《陈情表》中的艺术特色,结合实际生活,谈
谈对忠诚、担当的理解。
一、文章辞藻特色和文言文阅读技巧
《陈情表》作为一篇优秀的文言文,其辞藻特色和文言文阅读技
巧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文章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夸张等,使文章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对仗:如“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通
过对比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时局紧迫、个人命运的岌岌可危。
2. 排比:如“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
所共鉴。”通过排比的手法,强调了忠诚、担当的品质得到了天地神
明的认可。
3. 夸张:如“死而有知,骨肉为灰。”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
作者对家国命运的担忧和忠诚担当的决心。
1. 词汇积累: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如“薄”、“危浅”、
“牧伯”等,了解其含义和用法。
2. 句式分析:学会分析文章中的特殊句式,如对仗、排比等,理
解其表达效果。
3. 语境理解:结合文章背景,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提高阅读理
解能力。
二、实践情景引入
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位“臣子”,代
表小组向“皇帝”(教师或学生代表)陈述政见。
2. 模拟情景:要求“臣子”们用文言文的形式陈述政见,力求表
达清晰、逻辑严密。
3. 教师点评:在每组陈述完毕后,教师进行点评,指出陈述中的
优点和不足,指导学生如何改进。
4. 互动交流: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提问、解答,提高学生的文言文
阅读和表达能力。
三、作业设计
分析《陈情表》中的艺术特色,结合实际生活,谈谈对忠诚、担
当的理解。这样的作业设计既考察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培养
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1. 分析艺术特色:要求学生从文章中挑选出典型的辞藻特色,进
行深入分析,如对仗、排比、夸张等。
2. 结合实际生活: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谈谈对忠诚、担当
的理解,如何将这些品质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3. 作业评价: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分析能力、
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解时应注意语音清晰、语调抑扬顿挫,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在强调重点内容时,可适当提高音量,使学生对关键信息有更深刻的印象。
二、时间分配
1. 导入新课(5分钟):以故事形式简短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作者背景、文章结构(10分钟):条理清晰,简明扼要。
3. 解析辞藻特色、实践情景引入(15分钟):注重互动,引导学生参与。
4. 例题讲解、随堂练习(10分钟):精选典型题目,注重方法指导。
6. 作业布置与课后反思(5分钟):明确作业要求,引导学生自我反思。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时应注意问题的针对性和引导性,鼓励学生思考。
2. 针对不同难度的问题,分配给不同水平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课堂。
3. 注意提问的节奏,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四、情景导入
1. 结合历史故事、现实案例等,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2. 情境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方面:本节课内容丰富,重点难点突出。但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于复杂,应简化表述,使学生更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