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高三语文招生考试模拟测试附加题(七)(2021年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模拟测试附加题(七)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模拟测试附加题(七))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2017年高三语文招生考试模拟测试附加题(七)的全部内容。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高三模拟测试卷(七)
语文附加分
(满分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
20。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3处)(3分)
太史公文,疏与密皆诣其极。
密者,义法也。
苏子由称其“疏荡有奇气",于义法犹未道及。
太史公时有河汉之言,而意理却细入无间。
评者谓“乱道却好”,其实本非乱道也。
史记叙事文外无穷虽一溪一壑皆与长江大河相若。
叙事不合参入断语。
太史公寓主意于客位,允称微妙。
太史公文,悲世之意多,愤世之意少,是以立身常在高处.
(选自清代刘熙载《艺概·文概》)
21. 与刘熙载的《艺概》一样通论古代各体文艺的理论著作还有南北朝________(人名)的《________》(著作).(3分)
22. 选文论述了“太史公文"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3. 下列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
马谡曾多次献计诸葛亮,诸葛亮采纳他“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建议,七擒七纵孟获,以德服人;诸葛亮还采纳马谡的离间计,使司马懿被削职回乡。
B. 小说《明天》中作者采用对比映衬的手法将人物形象和命运勾勒出来。
如:宝儿垂死之际,单四嫂子心乱如麻;红鼻子老拱、蓝皮阿五等慢条斯理,趁机捞钱。
C. “只要国家像个国家,政府像个政府,中国工业一定有希望。
”吴荪甫的这句话反映了他抵抗帝国主义、买办阶级而去发展民族工业的强烈愿望。
D。
《茶馆》中军官带人过来盘查逃兵时,刘麻子曲意指证吴祥子是逃兵,轻而易举地吞占了老林老陈一半的现大洋。
E。
诗集《女神》中,“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诗句所释放出的情感力量像猛烈的飓风、奔腾的激流,是诗人个性获得充分释放的表现,在那个时代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波。
24. 简答题。
(10分)
(1)“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请结合小说的情节,解释巧姐的判词.(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葛朗台说:“他们都是冲着我的钱来的,为了我的女儿来这儿找罪受。
哼!我闺女谁也不给,我要利用这些家伙为我钓大鱼!”这句话中的“他们”指谁?“闺女”最后嫁给了谁?结局如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5~27题。
“人生论美学"传统与中国美学的学理创新
金雅
① 20世纪初,“美学”的学科术语和西方美学理论引入国内。
以德国古典美学为代表的西方经典美学的认识论方法、思辨性特征、科学化形态等对中国美学的发展演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推动了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和学科理论的自觉建设。
但自20世纪下半叶至今,对西方美学
盲目崇信、简单照搬、生硬套用的现象也比比皆是,西方化、标签化、简单化的研究思维与评价方式亦愈演愈烈.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对西方美学的绍介与描述性研究,很大程度是把西方美学作为中国美学的衡量标准和努力目标,对于中国美学自身的思想学说、精神特质、学理传统等缺乏原创性的发掘、梳理、提炼,也缺乏真正吃透活用西方美学理论以切实解决中国审美现实问题的美学理论建构与审美批评实践。
②尽管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识之士如叶朗提出以范畴命题统史的美学史识和审美意象是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心的核心观点,但总体来看,国内美学界对于中国美学的民族学理及其审美精神的系统发掘和全面阐发尚处在起步阶段,目前主要还是以个案的、局部的、描述性的研究为主,在理论基础、观照视野、思维方法、概念范畴、学说体系上都亟须摆脱西方美学的全面影响而逐步走向自觉、丰富、深化、完善,从而推动中国美学的整体创新。
③简单“援西入中”无法解决中国美学发展的根本问题。
简单“援古入今”同样不能满足当下中国美学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富有人生情韵与诗性意向,但与伦理联系密切,以善立美,道德前置,未形成自觉的学理建构和系统的学科话语。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美学在中西古今的交汇撞击中,传承古典美学的人生情韵与诗性意向,接引西方美学的术语学说与学科范型,初步创造发展出以人生论美学精神为标识的中国现代美学传统,涌现出以梁启超、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等为代表的一批人生论美学家,初步构筑引领了中国美学迈向现代进程的民族理论风范。
25。
以孟郊《游子吟》为例,分析第③段画线句子所表达的观点。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结合第②段,如何评价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美学的现状?(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结合全文,分析怎样才能推动中国美学的整体创新。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20.史记叙事/文外无穷/虽一溪一壑/皆与长江大河相若。
(每处1分)
21。
刘勰(1分) 文心雕龙(2分)
22。
疏密有致,言外无穷,叙事客观,悲而抑愤。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3.BD (B项应该是何小仙慢条斯理,趁机捞钱。
D项应该为“吴祥子曲意指证刘麻子是逃兵”)
24。
王熙凤曾资助过刘姥姥,(1分)贾府被查抄后,一步一步衰亡,巧姐失去了昔日娇贵的身份。
(1分)王熙凤死后,巧姐失去了母亲,(1分)贾琏又外出,(1分)舅舅王仁与贾环合谋,将巧姐典卖,(1分)刘姥姥私下带走巧姐,藏了起来,躲过一劫。
(1分)(2)“他们”指克罗旭家族和德·格拉桑家族;(2分)“闺女”嫁给了德·蓬风,三十三岁成了寡妇。
(2分)
25。
①慈母和游子的生动的形象、“密密缝”和“迟迟归”的感人的细节体现了诗性意向。
② 字里行间流露的母亲的慈爱、游子的思亲传达了人生情韵.③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又蕴含着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孝"“感恩”等伦理道德.(每点2分)
26。
①对于中国美学的民族学理及其审美精神的系统发掘和全面阐发尚处在起步阶段。
② 主要还是以个案的、局部的、描述性的研究为主.③ 多方面没有摆脱西方美学的影响.(每点1分)
27.①方法上避免生搬硬套。
② 思维上摆脱西方化、简单化。
③系统发掘、阐发民族学理及其审美精神.④ 形成自觉学理建构和学科话语.⑤ 创造发展人生论美学精神等中国现代美学传统。
(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参考译文】
太史公的文章,疏与密的配合达到了极点。
所谓密,就是文章创作的方法。
苏辙称赞说他的文章“疏荡有奇气",从义法上说还没有(真正)说到位。
太史公当时有极度夸张的语言,但是义
理上却细致入微。
评论的人认为是“乱道却好”。
实际上本来就不是乱道。
《史记》中叙事,文外之意无穷无尽,哪怕是一溪一壑,其气势当与长江、黄河相似。
叙事上不轻易下断语.太史公喜欢把意旨留给读者去体悟,称得上深奥玄妙。
太史公的文章,悲叹世事的意图多,愤慨意图少,因此其立身处世常常处于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