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点
1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和特点
(一)内涵
就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存在而言,它是对教师职业活动意义、行为规范、及其实践活动给予道德价值性关注的领域,是一个关于教师为师之德的领域;从其表现特征来看,师德是指教师在职业中理解或追寻职业意义、履行职业道德规范或准则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
1教师职业道德的特为性——教师职业领域的道德要求。

2教师职业道德体现教书育人要求的一致性。

3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涉及教师职业劳动的所有问题:职业认知、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情操等。

4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增强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知;培养职业责任感;评价教师职业行为;调节和解决教师职业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和矛盾等。

二.教师职业道德与道德的关系
(一)联系
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1. 教师职业道德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在教师职业领域中的特殊表现
2.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主要价值来源和基础
(二) 区别
1. 产生的时间和发展情况有所不同
就产生时间而言,道德在先,教师职业道德在后
就发展而言,道德是随着社会整体的发展而发展的
教师职业道德主要是在教师职业领域中形成和发展的
2.适用的范围有所不同
道德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
教师职业道德具有专业适用性
三.教师的职业良心内涵与特点
(一)内涵
.教师的职业良心就是教师在对学生、家长、同事以及社会、学校履行职业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的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

特点:1.层次性高:自觉性高,调整范围广2.教育性强:标准问题
【讨论】该怎样做才能对得起“良心”
(打学生的英语老师)(无人管理的课堂)
(二)教师职业良心的价值及现实意义
1.职业良心对教师的道德行为起着定向作用
2. 教育良心能增强教师对教育事业的使命感
3. 教育良心能促进教师生命价值的自我实现
(三)教师职业良心的培养
1.要具有对教育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前提(年终考核、实习评价)
2.要具有高尚的师德品质----基础(教学评优与上课迟到)
3.要有正确的荣辱观----重要途径
四.教师的职业公正
(一)教师职业公正的内涵
1. 公正的内涵与特征
(1)公正的内涵
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公平与正义的伦理原则
(2)公正的特性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对等性:公正就是平均主义(岳晓东考试作弊,中考听力)
(2)可互换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师与行政人员的迟到,手机、字体潦草)
(3)最终价值判定的可依赖性(女性教师退休年龄)
公正标准本身必须有公正之外的价值依据:
一是看它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二是看它是否有利于个体的幸福
2. 教师职业公正的内涵
指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对待不同利益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公平和正义。

它表现在教师与自身、教师与同济、教师与学生等人际关系之中。

其中,公平合理地对待和学生,是教师职业公正最基本的要求。

内容1.坚持真理,伸张正义:(1)对所传授的知识进行严格的审视和鉴别,使学生学到真知实学(2)随时修正自己的错误,还真理以本来面目3)教师面对社会现实,必须伸张正义,主持公道2. 一视同仁,爱无差等:平等对待男学生和女学生,学习成绩,家庭背景,智力能力,不同个性3. 办事公道,赏罚分明【讨论】教师能不能惩罚学生?教师如何惩罚学生?2009年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有关规定》第16条:教师有“批评权” 4. 因材施教,长善救失(三)教师职业公正的作用
1. 有利于树立教师的威信
2. 有益于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和健康心理
3.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与社会风气
(四)教师职业公正的培养
1. 平等待人,树立正气(李老师,不喜欢的学生)
2. 坚持正义,与不正之风作斗争(手机被充值)
3. 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作到自身公正五.教师的职业幸福
1. 内涵
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
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对自
己生存状态的意义的体味构成教师的幸福感。

2.特点
(1)教师幸福的精神性
(2)教师幸福的关系性
(3)教师幸福的集体性——共享性
(4)教师幸福的无限性
教师幸福能力的培养
(1)教师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职业意义,并将自己的生命意义与之联系起来
(2)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德性水平和人生境界(3)教师要培养自己对教育活动的主体实践能力(4)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
(5)教师应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能力
(6)教师应当努力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
六. 新《规范》的基本要求,六条如何在实践中践行爱国守法——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七.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爱国守法
(一)爱国守法的内涵
1.表述:
“爱国”就是热爱自己的国家
“守法”遵守、遵循法律的规范
2. 理解:
(1)“爱国”主要是规范公民与国家的关系(2)“爱国”就必须“守法”
为什么守法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义务,也是爱国
的必然要求?
3.公民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二)爱国守法的特点
1.爱国是从职业道德角度对教师提出的政治性要求
2.守法是从职业道德角度对教师提出的职业伦理行为要求
二、爱国守法的重要意义
(一)爱国守法的理论意义
1.热爱祖国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思想基础
2.守法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义务,也是爱国的必然要求
(二)爱国守法的实践意义
1. 爱国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它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支撑点。

2.热爱祖国是教师献身教育的思想基础,可以使教师获得无穷的内驱力和创造力
3.遵纪守法是维护法律尊严,有效影响学生的手段【教育方法的遗传性】“忍不住打孩子的杨老师”
三、爱国守法的基本要求
(一)理想层面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
护社会主义。

(二)原则层面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三)规则层面——底线要求
1. 必须做到心中有法,从教育的方法到手段都符合法律的规定
2.要把法定的职业规范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以法律为尺度,严格依照法律进行职业行为选择
爱岗敬业
(一)内涵
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职业的神圣使命,从而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并且愿意为自己从事的职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做出奉献。

(二)爱岗敬业的特点
投入性主动性奉献性效率性创造性
一、爱岗敬业的意义
(一)爱岗敬业是保持教师队伍稳定的基础(二)爱岗敬业是乐教勤业的动力来源
(三)爱岗敬业才能在岗位上有所作为
三、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一)理想层面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
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二)原则层面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
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三)规则层面——不敷衍塞责(1.不得没有进行备课而上课,2.不得迟到、旷课和随意调课3.不得让学生批改作业和试卷…………)
关爱学生
(一)关爱学生的内涵
是指教师能从高度的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出发,关心爱护学生,严格要求教育学生,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二)关爱学生的特点
1.关爱的广泛性——范围上的要求
一是教育对象的广泛性
二是对教育对象发展的全面关心
2.关爱的引导性——要有教育意义
一是要注意把对学生的爱与教育目的结合起来
二是要善于使爱的情感和行为富有激励性
3.关爱的理智性和纯洁性
盲目的爱缺乏是非感,冲动的爱缺乏稳定性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功利的、自私的
4.严慈相济性
严而有爱,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

二、关爱学生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1.关爱学生内含伦理精神——人道主义精神
2.关爱学生的伦理意义
对教师的伦理意义:人道执教
对教育行业的文明发展:师生人际亲和的风尚(二)实践意义
是有效教育的重要因素。

教育的育人价值主要体现在感化、陶冶、和谐、激励等方面。

1.感化价值
2.陶冶价值
3.激励价值
4.和谐师生关系
的价值
三、关爱学生的基本要求
1.理想层次
平等、公正、民主地对待学生
2.原则层次
(1)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2)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3.规则层次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教书育人
一、教书育人的内涵
是指教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
发展的规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把教学和教育结合起来,尽职尽责,既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二)教书育人的特点
1、教书育人的同一性: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任务、内容及方法,随着生产方式的变更而发生变化,但教育培养人这一基本特征将永远存在,即不仅使受教育者掌握知识技能和发展智能,而且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2、教书育人的实效性:
实效性:是指实施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实现教育目的的程度
标准: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二、教书育人的意义(价值)
(一)传播作用:传播科学知识和先进文化
(二)示范作用: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1.教师的荣辱意识影响学生
知荣知耻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感,教师更应率
先垂范
2.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影响学生
3.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4.关心、帮助作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
(一)理想层面
1、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二)原则层面
1、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2、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规则层面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不把学生引入歧途等
为人师表
一、为人师表的内涵
“为人师表”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言行做出榜样,成为学生学习和效法的楷模和表率,即做“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二.为人师表的特点
1、人本精神。

以人为根本,通过理解人,尊重人、进而教育人,注重
人的素质、全面的可持
续发展。

2、科学精神。

成为务实求真、崇尚真知、捍卫真理的榜样
3、文化精神。

重视科学文化知识在人素质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中的基
础性地位。

教师的文化素质对学生和
社会的影响是深远
而长远的。

4、道德精神。

教师成为真正的人民教师,其道德行为成为世人的榜样,
引领社会道德进步。

5、创新精神。

不断吸收新的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奉献精神。

二、为人师表的意义
(一)对教师的激励功能
为人师表有助于树立教师的威信,激发教师教学、工
作积极性。

社会对教师的期待和要求影响了教师的自我期待。

(二)对学生的教育功能
教师是学生模仿的对象。

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情绪情感、意志、行为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对社会风气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尊重科学;培养人文精神;激发爱国情怀;提高尊老爱幼等方面的道德水平等。

三、为人师表的基本要求
(一)理想层面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二)原则层面
1.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吐痰的教师)
2、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象棋”与“跳棋”集体备课,科研团队)
3、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三)规则层面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终身学习
一、终身学习的内涵
终身学习是指教师为适应教育教学和个体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贯穿于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

即我们所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

二、终身学习的特点
1.终身性
包括从学前期到老年期的整个正规和非正规教育;主动和被动的学习
2.全民性(全体性)
不分年龄、性别、种族
3.广泛性
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等(曹校长)
4.灵活性和实用性
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方式均有自己决定三、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一)终身教育是当代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个体发展)
1、是教师的内在需求
2、是教师成长和发展的途径
(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终身学习,教师先行,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核心在于教师(教育教学)
从职业要求上,终身学习是教师的一种社会责任. 四、终身学习的基本要求
(一)理想层次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科学精神主要包括:求知和探索精神,求真务实精神,理性的怀疑与批判、创新精神。

(二)原则层次
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三)规则层次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18、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过程就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化过程,是一个提高教师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坚定道德信念,锻炼教师意志。

(一)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1.理论联系实际
2.知与行相统一
(二)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1、加强理论学习,明确师德修养的方向
2、注意“内省”和“慎独”及时总结
“内省”是指道德主体对自身言行举止进行回忆,检查是否合乎道德并及时给予改正。

“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无人监督的时候,也要小心谨慎,不做违反道德的事情。

3、勇于实践磨练,增强情感体验
4、虚心向他人学习,自觉与他人交流
5、确立可行目标,坚持不懈努力
6、积累丰富经验,形成自己的风格
“一则”、“二感”、“三言”、“四通”、“五心”、“六法”
19、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评价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通过对教师个人行为和品质的价值的肯定或否定,促使人们接受一定的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并且把接受的道德意识变为道德行为。

(一)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评价的依据标准
1.动机论
2.效果论
3.协调论
(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评价的形式
1.社会舆论
2.传统习惯
3.内心信念
(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评价的方式
1. 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
2.发展性评价与奖惩性评价
3. 内心信念
20.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
(一)职业压力——直接原因
1.社会期望——“实现”不易
2. 评价机制——“适应”不易
3.学生问题——“解决”不易
4. 教育改革压力——“承受不易”
(二)环境因素——外在原因
1.教学内容的高度重复性
2.工作负荷过重
3.教育效果的内隐性与滞后性
4.教师角色的冲突
(三)个体因素——内在原因
1. 自我概念:指教师对其在职业活动中自我的认知、评价与信念,它与自信密切相联。

2. 人格特质A型人格的教师,具有极高的成就动机,喜欢与人竞争,凡是都要一争高低,容易具有敌意和攻击性,时间观念很强,同时做几件事情,对自己及他人很苛求,内心焦躁不安,长期处在紧张焦虑和压力之中,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B型人格的教师,成就动机较低,不在意成功与失败,与世无争,宽容、大度,人际关系和谐,生活和工作的节奏缓慢,闲散舒适,内心宁静,知足常乐。

这种不温不火的人格特质,使得B型人格的教师具有较强的抗压力性,自然不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3. 归因方式维纳:内外源、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
4. 职业价值观“荣誉”为取向——“多元” 取向21.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
(一)影响教师“爱岗敬业”道德规范的履行(二)影响教师“关爱学生”道德规范的履行(三)会导致教师与学生、家长及同行的人际关系紧张
(四)教师职业倦怠降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五)教师职业倦怠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
22.减轻和消除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一)社会方面的举措
1. 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力度,切实提高教师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
2. 教育行政部门应该从根本上改变对教师的不合理期待,引导人们对教师形成合理的角色期待
3. 教师培训部门应该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以提升教师应对压力的能力
(二)学校方面的举措
1.营造“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氛围
2.建立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3. 建立民主化的管理体制
4.减轻教师的工作负荷
(三)个体方面的举措
1.确立合理的职业期望
2.掌握化解压力源的方法
3. 学会积极归因
4. 掌握情绪调节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