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政治制度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政治制度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在唐代,诏赐国(李)姓比较盛行。
这一时期的“诏赐国姓”有两大特点,一是武将居多,二是唐朝初创时和安史之乱后居多。
由此来看,唐朝统治者“诏赐国姓”旨在()
A.冲击传统宗族观念B.笼络人心维持统治
C.扩大政权统治基础D.实现文化心理认同
2.田澎在《明代内阁政治研究》中认为内阁有教育功能、筹划功能、补过功能等,但这几种功能的正常发挥需要--定的前提条件,即皇帝勤政、皇帝亲信并尊崇阁臣、阁臣与皇帝保持接触、阁臣地位平等且彼此和谐相处等。
.作者这一主张从侧面反映了()
A.内阁是传统的秘书或参谋视角B.内阁功能有待进一步开发
C.皇权对内阁权力的实行有制约D.内阁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
3.南宋学者叶适在《水心别集》中说:“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
作者意在强调()
A.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动乱频发B.唐朝措施提高了行政效率
C.宋朝加强集权措施存在弊端D.宋初有效解决了割据问题
4.美国学者杜兰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中国原始居民的宗教信仰有灵魂的恐惧,崇拜无处不藏躲的幽灵,敬畏上天,以丰盛的祭品感谢大地……帝王和僧侣几乎是一体的,他们的丰功伟业常常是得之于祷告和诸神的惠助。
作者实质上强调的是()
A.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B.王权具有神秘化色彩
C.封建迷信色彩浓厚D.君权神授思想的出现
5.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官员和胥吏的职位均不得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日常工作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封建”领地。
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A.官僚政治的弊端B.君主专制的强化C.中央集权的削弱D.割据势力的膨胀
6.元朝,江浙、湖广、江西行省以镇压新征服地区和搜刮财赋为基本宗旨,其治所往往设在便于与朝廷联络和指挥的水陆交通要冲;位于中原、关中及西南边境要地的陕西、四川云南、河南行省,则往往以控制军事重镇为重心;至于岭北、辽阳行省则以“防范蒙古诸王,控制蒙古部众以及供给军需”为主要使命。
这反映了元朝行省()
A.导致了地方权力“大而不专”B.达到了中央与地方势力的平衡发展
C.使全国形成以北制南的格局D.带有浓重政治控驭和军事镇遏色彩.
7.美国前总统麦迪逊在《联邦党人文集》中写道“参议院将从作为政治上平等的团体的各州得到权力;在参议院,各州根据平等的原则选派代表……就这点来说,政府是联邦政府,不是全国性政府。
”这说明美国参议院的设置()
A.导致了权力的相对集中B.体现了分权制衡的特点
C.违背了宪法设计的初衷D.保障了各州权力的平等
8.1296年,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发布救令,宣布没有教皇许可,国王既不得向教士征税教士也不得向国王交税,违者开除教籍。
法国国王腓力四世接到这项敕令后立即采取对策,宣布未经国王允许,其臣民不得将金银、货币、武器、马匹输出国外。
材料旨在说明中世纪西欧()
A.人性发展受到教会的严重束缚B.民族国家的意识正在欧洲觉醒
C.天主教会的经济实权逐步丧失D.教会权威受到世俗权力的挑战
9.来自荷兰的威廉在取得王位后,依靠辉格党把英国拉进了欧洲大陆的争霸战争,成为反法同盟的主要力量。
1702年安妮继承王位后,出于个人的好恶解除了大批辉格党人的职务,代之以托利党人担任要职,使得反法战争难以顺利进行。
这一现象说明当时的英国()
A.国王仍是国家权力中心B.君主立宪制度有待完善
C.殖民霸主地位得以维护D.议会政党制度正式形成
10.“光荣革命”附带有几项法律文件,如1689年《兵变法》规定国王若征召一支常备军,只可以维持半年时间;1694年《三年法》规定每三年应该改选一次议会;1696年《叛国法》不让国王以“叛国罪”为借口清除反对派,为被指控“叛国罪”的人提供法律保护。
这些法律()
A.限制了王权,国王“统而不治”B.议会取得对行政权的监督控制
C.促进英国现代政治体制的形成D.有利于工业资产阶级参与政权
11.下表是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中选区调整和各选区议员名额重新分配简表,(注:表中取消的143
个议席分配给了新兴工业城市、北方郡及苏格兰和爱尔兰)据此判断,1832年议会改革()
A.标志着责任内阁制的形成B.提高了工人阶级政治地位
C.实现了全体公民自由平等D.进一步完善了君主立宪制
12.古罗马政治体系中有三个支柱:执政官具有王制色彩,元老院具有贵族制色彩,公民大会则具有平民政治色彩,三种制度精神共处于一个统一的国家体系中。
这体现出古罗马政治()A.确立三权分立制度B.崇尚以法治国
C.真正实现君民平等D.具有早期的共和精神
13.1939年晋察冀根据地所作歌曲《选村长》歌词中说:“今天要选一个好村长,能吃苦能耐劳,又积极又坚强,抗日工作积极干,不分男和女,只要热心肠,不选那些滑头鬼,不选那些白脸黑心狼。
”这反映了晋察冀根据地(
)
A.重视丰富民众文娱生活B.民主法制建设成效明显
C.关注民众民主意识提升D.统一战线工作有所收缩
14.中华民国建立后,陆军部下令将清朝各昭患祠改建为大汉忠烈祠,汇集各省”尽忠民国死事诸烈,入祀其中,由本部派专员致赏,以后即由各执政春秋致奠。
”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否定传统的儒家价值观念B.强化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
C.改变原有祠堂的社会功能D.宣传五族共和的建国理念
15.1906~1911年,清政府举办了六届留学毕业生考试。
学部先举办学业考试,主要考核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只授科名,不授官职,须再通过廷试,才能授予实官,廷试完全仿照旧式科举。
由此可知,清末留学毕业生考试()
A.渗透了“中体西用”的思想B.助长了资产阶级革命风潮
C.拓展了科举制的实施范围D.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据材料指出尚书省的发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变化作出合理解释。
三、论述题
17.在法国走向“一票共和”过程中,有一个人发挥了特殊的作用,被称为“法国的乔治·华盛顿”,然而此人竟然是一位顽固的君主派,保皇党人眼中最佳的君主候选人。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材料1870年9月,普法战争压垮了法兰西第二帝国,拿破仑三世退位,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府成立。
然而,保皇派在全国会议中占据多数派,时刻准备恢复君主制,共和派力量无法与之抗衡。
真正让保皇派纠结的是谁最有资格继承王位,由此分裂成两派:正统派倾向支持尚博尔伯爵亨
利五世,奥尔良派则支持巴黎伯爵路易·菲利普。
保皇派的内斗,使得岌岌可危的共和国一息尚存。
1873年8月,波旁王朝长幼两支重新和解的消息传出,保皇派们欣喜若狂,以为复辟指日可待。
10月30日,尚博尔伯爵突然在正统派机关报上发表了一封“消除误解”的公开信,重申他登基的先决条件是坚持专制君主制和决不放弃“亨利四世的白旗”。
随后,一种在国旗中同时采用三色旗和百合花饰的妥协方案也被他拒绝了。
这一态度和坚持君主立宪制,主张保留三色旗的巴黎伯爵大相径庭。
因双方互不相让,两派融合成为泡影。
君主派的分裂,为共和制的确立提供了机会。
温和共和派议员瓦隆巧妙地提出了一项宪法修正案,“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总统任期7年,连选后连任。
”1875年1月30日,该议案在议会以353票对352票,即以一票之差获得通过。
就这样,共和制终于被议会承认了。
有着共和倾向的梯也尔说道:“尚博尔伯爵是法国的华盛顿,他建立了共和国!”支持复辟的教皇庇护九世则叹息:“就是为了那么一块破布!”
——吕一民:《法国通史》根据“法国的华盛顿”故事,联系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谈谈你对法国“一票共和”的感想。
(要求,自拟论题,观点明确,逻辑清晰)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制,中书舍人拟稿,然后再由中书令或中书侍郎就此许多初稿中选定一稿,或加补充修润,成为正式诏书,然后再呈送皇帝画一敕字。
经画敕后,即成为皇帝的命令,然后行达门下省。
……若门下省反对此项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称为“涂归”。
……涂归亦称“封驳”“封
还”“驳还”等,其意义略相同。
……若以今日惯语说之,门下省所掌是一种副署权。
每一命令,必须门下省副署,始得发生正式效能。
如门下省不同意副署,中书命令便不得行下。
诏敕自中书定旨门下复审手续完成后,即送尚书省执行。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设“通判州军事”一至二员,与知州同领州事,裁处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等。
各州公文,知州须与通判一起签押方能生效。
通判还有权监督和向朝廷推荐本州的官员。
知州不法,通判可奏告朝廷。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宋史》材料三第五章国务员
第四十三条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
第四十四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副署权与专制政治的关系为视角,结合所学,对以上三则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资政院论驳上谕风潮
1910年9月,议会准备机构资政院(仿照西方的法规体制设立的中央谘议机关,议员分皇帝亲选、民选各100名)正式成立。
清廷希望“为朝廷竭协赞之忠”的资政院议员,以一种“半在朝”的政治身份与朝廷站在一起。
11月4日,清廷颁谕缩短预备立宪年限,定于宣统五年(1913年)召开国会,并专横声称:“年限一经宣布,万不能再议更张”。
资政院议员虽不敢对上谕正面发难,但采取了曲解的办法:“我皇上,我监国摄政王的本意,并不是必要到宣统五年始开国会……不过因皇上方在冲龄,监国摄政王不能自作主张,所以交付廷议以取决之。
”进而进一步鼓动大家继续请愿再次缩,改预备立宪的年限。
11月9日,又出现了议论上谕的风潮。
这天,议长宣读了一道上谕,对资政院核议湘抚与省咨议局关于发行公债一事争议的具奏,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湘抚此举“系属疏漏”,既未给其以任何处分,也未提及发行公债应交或补交省咨议局议决。
对此,议员们惊诧异常,他们愤然指出“立宪国精神,全在法律。
督抚违背法律而不予处分,则资政院可以不必设……宪亦可以不立”,诘问清廷到底“要立宪不要立宪”。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11月22日,议长宣读了命将资政院议决的云南盐斤加价具奏案交督办政务处,将议决的广西巡警学堂具奏案交民政部分别查核的上谕:议员们认为这不但否定了资政院的议决权,而且无异于宣布以上两个行政部门为资政院的上级机关。
因而骤起轩然大波,不少议员开始对上谕含沙射影,旁敲侧击。
——摘编自王开玺《晚清论驳上谕风潮述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资政院论驳上谕风潮”进行评述。
(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1.B
【解析】
根据材料“一是武将居多,二是唐朝初创时和安史之乱后居多”和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初期和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武将手握重权,赐姓可以有效的笼络人心,维系统治,B正确;材料与冲击宗族观念无关,A排除;扩大统治基础的目的也是为了维系统治,C排除;材料与文化心理认同无关,D排除。
故选B。
2.B
【解析】
田澍认为内阁有教育功能、筹划功能、补过功能等,但是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充分发挥。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政治实践中,内阁充分发挥功能的条件并不具备,说明内阁的功能有待进一步开发,B正确;A与题干主旨无关,排除;C是正面内容而非侧面反映的内容,排除;内阁是内侍机构,不能制约皇权,排除D。
3.C
【解析】
叶适认为相比于唐代而言,宋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导致内外皆弱,不利于国家安全,说明宋朝加强中央集权存在弊端,C正确;作者强调的是宋朝而非唐朝,排除A、B;作者强调的是宋代过度加强中央集权的弊端而非强调其进步性,排除D。
4.B
【解析】
根据材料“……帝王和僧侣几乎是一体的,他们的丰功伟业常常是得之于祷告和诸神的惠助”可知,帝王的行为与诸神的帮助关系密切,说明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上天的意志,使王权带有神秘色彩,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故A项错误;“封建迷信色彩浓厚”与处理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帝王权力来源问题,故D项错误。
5.A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废分封、行郡县,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官员的职位不再世袭,中央到地方的官员均由皇帝任免。
但因为地方日常工作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往往需要依靠熟悉地方政务的胥吏,从而造成了“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
现象,这势必造成久居地方的胥吏成为大的地方势力和利益集团,对统治不利,这体现了官僚政治的弊端,故A项正确;材料与君主专制的强化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中央集权的削弱,且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呈不断加强的趋势,故C项错误;“割据势力的膨胀”不是材料的主旨,故D项错误。
6.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元朝各行省设置的目的各有侧重,主要还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政治和军事控制以维护统治,故选D项;“大而不专”指的是地方权力虽然较大但也要受到中央的节制,材料并未体现,故排除A项;B项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元朝行省地域的划分遵循“犬牙交错”的原则,把自然地理环境相差较大的区域划分到同一个行省,形成了以北制南的格局,材料中并未体现,故排除C项。
7.D
【解析】
根据“在参议院,各州根据平等的原则选派代表”可知参议院的代表是平等选派的,所以参议院的设置是保障各种的平等权力,D项正确;参议院的代表是各州根据平等原则选派的,并没有导致权力的相对集中,排除A项;材料中之反映了参议院,并不能体现分权制衡,排除B项;参议院的设置并没有违背宪法设计的初衷,排除C项。
故选D项。
8.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1296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无视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发布的敕令,擅自更改教皇敕令,与教皇对抗,说明教会权威受到世俗权力的挑战,故D项正确;“人性发展受到教会的严重束缚”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只强调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忤逆教皇,不能说“民族国家的意识正在欧洲觉醒”,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天主教会的经济实权逐步丧失”,故C项错误。
9.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光荣革命”后国王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但还保留了行政权,材料中安妮“解除了大批辉格党人的职务,代之以托利党人担任要职”就是其行使行政权的表现,这也从侧面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有待完善,故B项正确;A、D两项与史实不符;C项材料依据不足。
10.C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英国在光荣革命后,相继通过《兵变法》、《三年法》及《叛国法》对国王的权力进行限制,促进了英国向现代政治体制转变,C正确;英国国王真正“统而不治”是在责任内阁制形成之后,A排除;材料未涉及议会对行政权的监督,B排除;D是1832年议会改革的意义,排除。
故选C。
11.D
【解析】
由表格信息可知,取消的衰败选区中的143个议席分配给了新兴工业城市、北方郡及苏格兰和爱尔兰,这就满足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完善了民主制度,即进一步完善了君主立宪制,故D正确;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逐步形成,故A错误;这次改革未涉及工人阶级的选举权,故B错误;“实现了全体公民自由平等”说法欠妥,不符合史实,故C 错误。
12.D
【解析】
共和主义指认定政治权威最终来自人民同意的原则,拒绝接受君主和王朝统治原则,古罗马政治体系中执政官具有王制的色彩,元老院具有贵族制色彩,部落大会则具有平民政治色彩,三者之间相互制约,因此体现正是共和主义特点,D正确;三权分立主要指的是司法、立法和行政之间的分立,古罗马政治体系中并不是这种三权分立,排除A;以法治国强调的是法律,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C描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13.C
【解析】
根据材料“1939年晋察冀根据地”“能吃苦能耐劳,又积极又坚强,抗日工作积极干,不分男和女,只要热心肠”等信息可知,材料内容反映了晋察冀根据地对村长选举工作的宣传,用好村长的标准对民众加以引导,说明晋察冀根据地注重加强民众民主教育,C正确;选村长不属于文娱生活范畴,排除A;根据所学可知,我国民主法治建设成效明显主要是在改革开放后,不符合题意,B错误;根据所学可知,统一战线思想更多体现在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力量来抗日,而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晋察冀根据地对民众民主教育的注重,没有体现统一战线思想,D排除。
14.B
【解析】
中华民国建立后,陆军部下令将清朝各昭患祠改建为大汉忠烈祠,汇集各省”尽忠民国死事诸烈,入祀其中。
这一做法明显带有革新和认同的色彩,即通过祭祀为尽忠民国的诸烈士,以强化民众对于新政权的认同,B正确;祭祀忠烈符合儒家价值观念,排除A;祠堂的功能未变,只是祭祀的对象发生了变化,排除C;D与题无关,排除。
15.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学习西学的留学生尽管通过了学业考试,但“只授科名,不授官职”,他们只有通过了仿照旧式科举的廷试,“才能授予实官”,这说明清末留学毕业生考试是渗透了“中体西用”思想的,中学在选拔过程中仍占据着主要地位,故选A项;材料中的考试方式虽有弊端,但不至于激化社会矛盾,从而助长资产阶级革命风潮,排除B项;科举制在1905年就已经被废除,故C项说法无从谈起,排除C项;廷试是完全仿照旧式科举的,这不会促进教育的近代化,排除D项。
16.变化:由内侍服务机构到参与政务,权力扩大;由决策机构到执行机构
解释: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尚书省变化的重要原因。
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时,重用内侍,扩大尚书权力,以此削弱相权,东汉时,事归台阁,尚书成为中枢权力中心;随着尚书省权力的扩大,威胁皇权,魏晋时期,中书、门下相继成为新的制约力量,尚书省丧失决策权,逐步转化为外朝执行机构。
隋朝,三省同时运转,但权力中心在尚书省;唐时期,三省制形成定制,中书决策、门下审核,尚书执行,三省分权制约。
尚书省的变化反映了皇权不断集中的趋势,体现了古代官僚制度的日趋成熟与完备。
【解析】
变化:从材料中的权力大小及职责范围来看,可归纳出由内侍服务机构到参与政务,权力扩大;由决策机构到执行机构。
解释:关于阐释可从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尚书省从汉朝、魏晋及隋唐时期的职能及地位变化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可知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时,重用内侍,扩大尚书权力,以此削弱相权,东汉时,事归台阁,尚书成为中枢权力中心;随着尚书省权力的扩大,威胁皇权,魏晋时期,中书、门下相继成为新的制约力量,尚书省丧失决策权,逐步转化为外朝执行机构。
隋朝,三省同时运转,但权力中心在尚书省;唐时期,三省制形成定制,中书决策、门下审核,尚书执行,三省分权制约。
尚书省的变化反映了皇权不断集中的趋势,体现了古代官僚制度的日趋成熟与完备。
17.示例一:
论题:法国共和制的诞生具有偶然性
19世纪末,法国开始了工业革命,但整个19世纪上半期法国工业革命发展并不充分,工业资产阶级力量有限,加上复杂的国际形势,法国政体反复,政局动荡,走向共和的道路艰难。
1870年,普法战争使第二帝国瓦解,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诞生,但保皇派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时刻准备恢复君主制,共和派力量无法与之抗衡。
但由于君主派内讧,各派之间矛盾重重,始终无法统一,这给了共和派机会。
温和共和派议员瓦隆巧妙地提出一项宪法修正案,在不明确共和政体的形式下,巧妙的用规定总统职位的方式,使共和制被议会承认。
因此,法国的共和制诞生具有偶然性。
法国共和制的诞生是法国经济发展和阶级力量分化的产物,在两派力量大体均衡的情况下,政治斗争的复杂性为共和制的诞生提供了条件。
示例二:
论题:法国共和制的诞生是各派政治力量妥协的产物
论述:(略)
【解析】
从材料中的“保皇派的内斗,使得岌岌可危的共和国一息尚存”和“君主派的分裂,为共和制的确立提供了机会”等信息可以看出,法国1875年共和制的确立具有偶然性,从而确定论题“法国共和制的诞生具有偶然性”。
然后联系当时法国的社会状况,从工业革命发展并不充分、工业资产阶级力量有限、普法战争的影响,以及由于君主派内讧,各派之间矛盾重重,给了共和派机会等方面分析。
据此可以得出结论:法国的共和制诞生具有偶然性。
也可以根据材料信息确定“法国共和制的诞生是各派政治力量妥协的产物”,然后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内容来论述说明。
本题的解答首先必须确定论题,观点明确,然后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有关内容进行论证说明,论述过程要做到逻辑清晰。
18.解读:唐代中枢机构实行三省制。
门下省掌封驳、副署权,是对中书省草拟政令、皇权决策的制约,既分割了相权,又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确切度(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正确率)。
北宋前期借鉴唐五代以来藩镇割据之弊,设通判掌副署权,分割地方行政长官的权力、监督知州,加强了中央集权。
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共和政体。
《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其目的在于监督、限制总统的行政权,具有限制袁世凯专权的现实意义。
副署权,是国家政治权力分配的一种形式,有效防止了相关权力机关的专权、独断。
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