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农业的地域类型课件鲁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水稻种植业
3、特点:小农经营
温州农业简介:全市总人口755.8万,农村 人口632万(其中农业劳动力135万),占全市 总人口84%;耕地总面积243.05万亩,其中 水田186.65万亩,旱地57万亩,人均耕地面 积0.34亩。
一、水稻种植业 3、特点:小农经营
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
插秧
4、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
自 然
地形
地势较平坦(中部平原)
因 素
水源
灌溉条件较好(墨累-达令河水、东水西调)
社 人口密度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
会 交通 交通发达便利(靠近主要公路,距海港近)
经 济
市场
有固定的销售市场(国际市场)
因 科技
机械化程度高
素 政策
政府扶持鼓励
农业的地域类型
以下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是受什么因素影响形成的?
1、《晏子使楚》中说:“桔生淮南则为桔,——气候 生于淮北则为枳。”
2道、爱杭好州着的把“茶明种前带龙回井日”本茶栽驰培名,中但外效,果日不本好的。—茶—土壤
3、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的气候都较寒冷, ——地形
为何这两个地区的农业类型不同。
4、杭州市周围形成大规模的蔬菜、乳、肉、——市场
蛋的农业生产基地。 5、萧山公路边的乳肉畜牧业、园艺业。
——交通
6、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计划地建立 ——政策 了一批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
型特点及形成条件
本节要点:明确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了解
世界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了解热带迁移农业、 水稻种植业和混合农业的概念、分布地区、形成 条件和生产特点。
澳大利亚、俄罗斯、乌 克兰、我国的东北和西北
(2)区位优势:
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
自 地形
然 土壤
因 素
水源
气候
地势平坦广阔(中央大平原) 土壤肥沃深厚(黑土) 水源充足(五大湖、密西西比河) 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

交通
水运、公路和铁路相衔接,交通四通八达
会 经
人口密度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
耕地
一、水稻种植业 3、特点:小农经营
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 机、特点:小农经营 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
机械化水平低 水利工程量大
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农民的文化科技 素质较低,从事农业生产,主要凭借传统 的经验,没有充分利用科技因素,单位面 积产量没有得到更大的提高。
最主要的是耕作业和牲畜业混合的综合性农业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的分布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的分布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哪4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因素区位因素区位优势地形水源人口密度交通市场科技政策地势较平坦中部平原灌溉条件较好墨累达令河水东水西调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交通发达便利靠近主要公路距海港近有固定的销售市场国际市场机械化程度高政府扶持鼓励?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a
我国水稻种植业
澳大利亚牧羊业
美国小麦生产 美国玉米生产
农业地域类型: 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 成型的,区域性的农业生产类型。 形成条件: 动植物生长发育规律不同 自然条件的地域差异 社会经济的区域差异
(一)、热带迁移农业
1、分布地区
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盆地等地广 人稀的热带森林及其边缘地区。
一、水稻种植业 3、特点:小农经营
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 机械化水平低 水利工程量大 科技水平低
一大,一小,一高,三低
练习
1.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水稻种植业的劳动生产率很高 B.单产高,利于缓解人地矛盾 C.人口多,压力大,不利于发展这种农业 D. 小农经营,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高
5、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生产特点
•①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A.农场的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充 分保持麦田的肥力
B. 种植的饲料饲养绵羊,羊粪可成为麦田 的肥料
•②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 小麦的耕作活动和牧羊活动在一年内交替 进行
•③灵活的生产选择和较强的市场适应性
农民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还是多 牧羊,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 的适应性
2.亚洲发展水稻种植的原因有
C
A.有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B.亚洲的水稻生产主要以大农场为单位
C.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D.水热资源丰富,水利工程量小
(三)、混合农业
最主要的是耕作业和牲畜业混合的综合性 1.形式: 农业
2.分布: 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
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的分布
澳大利 亚混合 农业的 区位因 素有哪 些?
湿热的气候条件
2、区位条件-
---
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方式落后
3.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水稻种植业
1.分布: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 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2.影响亚洲水稻种植的区位因素 (1)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
(2)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4)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生产经验

工业 工业发达,为农业提供机械、电力、化肥、农药
因 素
科技
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
请分析商品谷物农业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 有何不同?
商品谷物农业 • 生产规模大
• 机械化水平高
• 科技水平高
亚洲水稻种植业
• 小农经济 • 单位面积产量高 • 机械化水平低 • 水利工程量大 • 科技水平低
我国广大的农耕区在经营种植业的同时,也 养猪羊兔,是否属于混合农业?
要点:不属于。混合农业是种植业与 畜牧业相结合的 农业地域类型,两者 各占一定比重。我国广大农耕区家禽 饲养绝大部分不上规模,只能算作副 业。
珠江三角洲的混合农业---基塘农 业
(五)、商品谷物农业
1.主要作物: 小麦和玉米
2.基本特征: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3.主要分布地区: 美国、加拿大、阿根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