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8年高二语文 第12课 荷花淀导学与探究 粤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 荷花淀
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①梭.鱼( ) ②吮.吸( ) ③泅.水( ) ④凫.水( ) ⑤围剿.( ) ⑥晌.午( ) (2)多音字

⎩⎪⎨⎪⎧
又薄.
又细 薄.田
薄.
荷 ②
⎩⎪⎨⎪⎧
红涨. 涨.


⎩⎪⎨⎪⎧ 投奔. 奔.
跑 ④⎩⎪⎨
⎪⎧
横.
样子 横.

2.辨字组词
①⎩⎪⎨
⎪⎧ 陷
馅 ②⎩⎪⎨
⎪⎧

描 ③⎩⎪⎨⎪⎧
惦 掂
④⎩⎪⎨
⎪⎧
梭 唆
3.词语释义 ①藕断丝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铜墙铁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义词辨析
(1)“震动”与“振动”
“震动”一指物体受外力后剧烈颤动,二指重大事情或消息等使人心中不能平静。

“振动”是物理学术语,指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地作往复运动。

例句:
①为了不影响开会,大家把手机调到______模式上。

②日本发生8.8级地震并引发海啸,______了世界,引起全球的关注。

(2)“消失”与“消逝”
相同:都指某一事物已经失去,不再存在。

不同:“消失”表示事物从存在到不存在,强调过程,如“他们的身影不久就消失在中午水面上的烟波里”;“消逝”有事物随时间的过去而不复存在的意思,强调结果,如“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消逝”。

例句:
①从21日起,人民银行再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同时从8月15日起,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税率将下调至5%,这使得国债的优势逐渐________。

②暴雨肆意地泼洒,洪水仍在上涨。

时间在一分一秒中________,一些楼房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可消防队员们毫无惧色,坚持挨家挨户地搜救被困的群众。

一、初步感知
1.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小说情节,体会“诗体小说”的特点,用四字短语概括文章各部分的内容。

__________等刻画人物的手法。

二、深层探究
3.阅读课文,结合描写水生嫂行动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性格,领悟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①“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
②“他们
..几个呢?”
③“怎么了,你?”
④“女人的手指震动
..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

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______的性格。

⑤“你总是很积极的。


⑥“你走,我不拦你。

家里怎么办
.....?”
⑦“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______ 的崇高品质。

⑧“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
....我吧。


⑨“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答:“嗯.。


“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
“嗯.。

还有什么?”
4.揣摩下列描写环境的句子的含意及其作用。

(1)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2)那一望无边际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

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5.这篇小说细节传神,含意深厚。

课文里出现了三次“一捞一丢”的细节,仔细品味其作用和含意。

(1)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

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

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2)他们争着捞出敌人的枪支、子弹带,然后是一袋子一袋子叫水浸透了的面粉和大米。

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盒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

……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

几个青年妇女把掉在水里又捞出来的小包裹丢给了他们。

三、技法迁移
对话描写言为心声
[文本回顾] 《荷花淀》中,作者为了揭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精心描述了几组人物对话:水生和水生妻的对话;四个青年妇女的对话;区小队长和水生、水生妻的对话。

这些对话,虽然有的朴素而优美、有的简洁而明快、有的率直而含蓄,但无一不在揭示人物心灵上的微妙变化,反映人物或嗔或怒、或喜或悲、亦是亦非、多层次的内心世界方面,发挥了杰出的作用。

[技法点拨] 对话就是文章中人物的讲话。

对话中要体现个性化的特色。

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是指写作中对人物说话的内容、语气、神态、声调等进行精彩描述,在描述中借助语言彰显人物的性格特征。

个性化的语言,可以使人物形象鲜活逼真,彰显人物的性格特点;还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写出新颖、活泼的文章。

因此运用对话描写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文章表达内容的需要,恰当地运用对话描写。

在写作中,作者不要只采用第三人称转述,而要当好导演,安排作品中的人物出场,要让人物开口讲话,这样人物形象才能鲜活如生。

(2)描写对话要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地位、性格、文化水平等因素。

要做到一人一腔,各具特色,尽量避免千人一腔的写作通病。

(3)对话描写还要有生动有趣的细节来衬托。

俗话说:“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眉目传情。

”如果在描写人物说话时穿插恰当的动作、神态等细节来点缀,更能展示人物的个性风情。

(4)在描写对话时可结合描写环境变化。

常言道“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人处在不同的环境里,说话的内容、腔调、神情是不尽相同的。

[迁移运用] 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才能体现出语言个性特点。

请结合每个人说话的内容,分析一下为何这样说。

天下大雪,秀才、县官、财主相遇,财主提议以“雪”为题,每人念一句诗。

秀才说了一句:“大雪纷纷落地。

”县官接了一句:“都是皇家瑞气。

”财主笑着说:“再下三年何妨?”这时,来了一个穷人,一听就生气,骂了一句:“放你娘的狗屁。


答案
第12课荷花淀
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
基础梳理
1.(1)①suō②shǔn③qiú④fú⑤jiǎo⑥shǎnɡ
(2)①báo/bó/bò②zhànɡ/zhǎnɡ③bèn/bēn④hènɡ/hénɡ
2.①陷阱肉馅②瞄准描绘③惦记掂量④穿梭教唆
3.①比喻表面上好像已断了关系,实际上仍然挂牵着(多指爱情方面)。

②比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

4.(1)①振动②震动(2)①消失②消逝
文本互动
物描写
3.①表现水生嫂对丈夫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②水生答非所问,故意岔开话题,水生嫂觉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问,只得再次试探。

③水生对妻子的问话用“还在区上”,虚晃一枪,又岔开了话题,无话找话,水生嫂察言观色,感到今天事情有点蹊跷,只得逼问。

④因为关心丈夫,全神贯注听着,才不留心而划破手指;参军去部队,本是意料之中,“明天”就走,又在意料之外,手指的“震动”正是心灵“震动”的反射,她克制依恋之情,坚强自若。

细腻、丰富的感情全由这一个简单的细节而显露。

(表现了水生嫂)体贴、温柔、机敏和稳重(的性格。

)
⑤在妻子逼问下,水生终于说出自己“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加大部队。

水生嫂此时的心情十分复杂,她爱丈夫,爱自己的家,舍不得丈夫离开。

因为她毕竟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所以,这是一种责怪的口气。

⑥丈夫参军去打鬼子,她没有阻拦,在“小家”和“大家”发生矛盾的时候,她选择了“大家”,说明她能顾全大局。

但她毕竟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自然会联想到丈夫一去,留下的生产和生活的担子该有多重啊!这是她的顾虑。

⑦经过水生的一番劝说,水生嫂感到丈夫确实是个好丈夫,他不仅为革命事事走在头里,而且能体谅家里的难处,所以,水生嫂摆正家庭和民族的关系,统一对丈夫和祖国的爱,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的重担,支持丈夫参军。

(表现了水生嫂)顾大局、明大义(的崇高品质。

)
⑧水生嫂为了让丈夫放心,自觉承担任务。

⑨水生鼓励妻子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进步,劝诫妻子不要当俘虏,要与敌人拼命。

两个“嗯”字表现了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吃大苦耐大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

总结:“夫妻话别”这段对话,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勤劳淳朴、挚爱丈夫、热爱祖国、顾大局、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

4.(1)这两个充满想象的比喻,把水生嫂的劳动场面诗化了。

(2)作者运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诗意地描写密密层层的大荷叶像“铜墙铁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像“监视白洋淀的哨兵”。

威武雄壮的景色,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
出在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制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

5.(1)这是很惬意、很诗意的一笔。

有“顺手”“捞”起和“顺手”一“丢”这个细节。

这两个“顺手”、一“捞”一“丢”,传神地刻画出妇女们当时的那种悠闲、愉快、轻松的心情。

妇女们“顺手”一“捞”一“丢”的是菱角,流露出来的却是她们心中对美丽富饶的家乡的热爱与自豪,还应该有些许伤心、失望,也有一点烦躁不安和无可奈何。

(2)这两处描写均见于“助夫杀敌”这一场面中。

先是水生将漂在水上的装着饼干的精美纸盒“捞”起来,“丢”在女人们的船上;接着是女人们将掉在水里的小包裹“捞”起来,“丢”给他们,这一“捞”一“丢”不仅表现了抗日军民打捞战利品时乐观的精神,以及夫妻间似嗔实喜、似怨实爱的小儿女心态,更重要的是在这一“捞”一“丢”里,早就融进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亲人的关爱,以及对祖国、对家乡的挚爱,正可谓一“丢”一“捞”,字字关情。

[迁移运用] 秀才:是读书人,语言讲文采。

县官:不忘为皇帝歌功颂德。

财主:不愁吃,不愁穿,把下雪看做是乐事。

穷人:饥寒交迫,当然要埋怨骂人;没有文化,说话直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