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要问在“点子”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要问在“点子"上
课堂提问,是每位老师都采用的方式,但在当下的语文课堂提问中,还是存有一些误区:一是提问过于简单,思考价值低,二是问题空泛、难度大,三是为了完成任务,提问急于求成,四是提问没有新意,五是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差生。
这些提问仔细想来,根本在于提问没有问在点子上;但能不能问到“点子”上,大有讲究, 我觉得要问在“点子”上,主要能够从两方面考虑:一、从理解课文的角度看,要抓住要害。
所谓“要害”指:
(一)、关键点,关键点大致包括:
(1)教材的重点。
教材的重点,往往既是文章重点,又是训练重点,于此处设置问点,要求教师不但要准确地理解课文,而且要紧扣教学目的,巧妙地处理教材,这里,且举《加了一句话》一文,让学生理解在老妇人的那句“我什么也看不见”前加上“春天来了”的世大作用,我们能够设疑:为什么有“我什么也看不见”前加上“春天来了”会产生这么大的魔力?这样把问题开懂了,也就能体会这句话能打动人的原因,也能让学生体会语言的魅力和情感的力量。
(2)结构的纽结点。
结构的纽结点,往往是承前启后的段落,于这些地方设问,不但能够导向设计全文的重点,而且有助于将问题串在一起,突出设计的整体感。
比如《赤壁之战》的过渡段是:周瑜说火攻是个好主意,不过这个仗怎么打,还得想个计策。
黄盖说计策已经有了,向周瑜说了一遍。
周瑜听了非常满意,叫他就这么办。
从课文里看,由于抓住了结构的纽结点,牵一段而动全局,整个课文的细目都被拎起来了。
(3)文章的点晴点。
文章的点晴之笔往往有统率全篇的艺术功用,于点晴处设置问点,自然有助于把握意旨,理解主题,比如《海上日出》最后一句:“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这句话作为点晴之笔,照亮全篇,就有设疑讨论,体味的必要。
(二)疑难点。
疑难点一般包括:
(1)疑点。
为了清除疑惑,当然需要在疑点处设置问点,比如《爬山虎的脚》一文时,学生对爬山虎只如何往上爬的产生了疑问,告别对“一脚一脚”往上爬不理解。
于是我们能够把这个问题直接提出来:爬山虎的脚与墙关系怎样呢?就很有瓶一问的必要。
(2)难点。
难点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文字之类的,常常需要疏解性提问来解决问题;另一种是与理解课文相关的,需要有的放矢,巧设问点,通过答问和归纳解决问题。
比如我在教《捞铁牛》一文时,学生对铁牛挥上来的过程为什么要这么费力不理解,教师能够提问:铁牛为什么不放在船上拉加来?
(3)模糊点。
模糊点是指造成学生理解时似是而非的地方。
于此处生疑,仔细地推敲一番, 会让学生在恍然大悟中学到新知,受到启迪。
比如《少年闰土》写“那个少年。
这“手捏一柄钢叉”,这个“捏”在古汉语中是“紧所至”的意思。
(4)、孔子说:“不愤不俳,不启不发二优化提问也有这样的要求。
能够说,着眼于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课堂上都应该有一个个纵向的时间意义上的“问点”。
只有课文空间上的问点和学生思维这时间上的问点“时空交叉” 了,才真正说得上是问点的优化。
所以,理应考虑到:
1 >兴趣点:
以学生的兴趣点为问点,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欲望,使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学习
的过程。
比如,教学《跳水》,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不从开头依次设问讲解,而从
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为导入讲解时的问点,提问:“课文中最有趣的情境是什么?这最有趣
的情境既是课文的重点,又是学生的兴趣热点,由此发问,学生就会在紧张愉快的心情下把
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阻滞点:
学生思维卡壳的时候,自然应成为教者的问点,此时问得正是时候,又交给学生一定的思维“拐杖”,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变通。
比如:我在教学《她是我的朋友》形成这样一个片段就说明教者的问点,阮恒为什么要掩盖自己的痛苦?当时全班没有一个学生回答,但教师并没有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灵活地将问题反向地问“如果阮恒不掩盖自己的痛苦,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恍然大悟,纷纷议论交流。
3、高潮点:
每一节课都应形成高潮,而这也同样应是学生思维活动的高潮。
于高潮点设问,有助于学生对课文深刻的理解和感情的升华。
这里举个“反常”的例子:教学《穷人》有一个流行率极大的提问:
“屋外寒风呼啸,惊涛拍岸,渔家小屋却温暖而舒适,这个温暖舒适表现在哪些地方?”由于这个问题“取材”于文章开头部分,多数老师提问的时间均安排在讲读课文的起始阶段, 学生的回答也基本相同: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所以说它是“宝地气这个回答不能算优。
由于仅止于现象,停留于表面。
而我却不是问在讲读之始,而是问在课文讲读行将结束之际,亦即课堂教学和学生思维活动的高潮之处,学生回答也不同寻常:作者以自己的亲自感受,通过三组对比,写出济南冬天的种种“奇迹”和“怪事”,突出它的“温晴”,赞誉是个“宝地二这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相联系的。
从空间意义上说,问点一致,问法也相同,但发问的时机不同则效果各异,这是因为“宝地”出现在开头,而答案覆盖全篇。
开头发问,学生才初知课文,很难回答到位;总结时问,学生思维正在高潮上,因此能在精神振奋的状态下积极思考, 且此时根据全文内容作出抽象判断的条件已经成熟,这样课文的关键点和学生思维活动的高潮点就融为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