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高三化学复习课件:原电池与电解池(共22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电池与电解池
电解池和原电池比较
一、能量转换
化学能
原电池 电解池
电能
原电池
电解池
定义
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装置举例
形成条件
1、活动性不同的两极 2、电解质溶液(电极 插入其中并与电解质自 发反应) 3、闭合回路
电子流向 负极 导线 正极
1、两电极接直流电源 2、两电极插入电解质 溶液 3、形成闭合回路
0
+2
Mg+2H+==Mg2+ +H2
请你判断它的电池及电极名称?
正 Fe
Cu 负
浓硝酸 Fe遇浓硝酸发生钝化
C0u+4HNO3(浓)==2C+2u(NO3)2+2H2O+2NO2
请你判断它的电池以及电极名称?
阴 Fe
Cu 阳
NaOH溶液
四、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技巧
(1)先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 (2)注意负极与电解质溶液反应且反应生成的 阳离子与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是否共存,若 不共存,则该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应写入负 极反应式。 (3)总反应=正极反应+负极反应
阳离子移向极 析出金属/H 放出极
Zn A Cu
原电池
CuSO4
电子从负极流出 沿导线 流入正极 外电路 (电子) 电流从正极流出 沿导线 流入负极
阳离子向 正极移动 内电路 (离子) 阴离子向 负极移动
电解池 Pt
Pt NaCl
电子从负极流出 沿导线 流入阴极
电流从正极流出 沿导线 流入阳极
阳离子向 阴极移动
正极(还原反应): 本身失电子
溶液中阳离子得电子 阴极(还原反应):溶
液中阳离子得电子
二、原电池、电解池判定规律
• 对于单电池组若无外接电源,则是原电 池。
• 若有外接电源,两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则是电解池
三、电极名称及其判断
A
Zn
Cu
Pt Pt
CuSO4
NaCl
负极:较活泼金属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五、电解池电极反应式
①活性电极(除Pt、Au、钛等金属材料):
阳极
电极材料失电子
②用惰性电极(Pt、Au、石墨、钛等)时:
溶液中阴离子的放电顺序: S 2->I ->Br ->Cl ->OH ->含氧酸根离子(SO42-、NO3-)>F-
阴极: 不需要看电极材料
阳离子在阴极上放电顺序是:
Ag+>Fe3+> Hg2+>Cu2+>H+>Pb2+>Sn2+>Fe2+>Zn2+>Al3+>Mg2+>Na+ >Ca2+>K+
电解池阳极>原电池负极>化学腐蚀>原电 池正极>电解池阴极
判断Fe腐蚀速率快慢
5>2>1>3>4
检测
根据下式所表示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一个能持 续产生电流的原电池装置。
2Fe3++Fe = 2Fe2+ (1)画出此原电池的装置简图 (2)写出两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电源负极 导线 阴极
阳极 导线 电源正极
阴阳离子 移向
阴离子 负极 阳离子 正极
阴离子 阳极 阳离子 阴极
电极 名称
电极 反应
原电池
电解池
负极:较活泼金属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正极:较不活泼金 属或导电非金属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负极(氧化反应): 阳极(氧化反应) :阴
金属失电子
离子失电子或金属电极
阴离子向 阳极移动
பைடு நூலகம்
下图哪些是原电池,哪些是电解池?
原电池: ①③⑤; 电解池: ⑥⑦。
请你分别写出四个电极的名称
阴
C
阳
C
负 Zn
G
正
盐桥
Cu
ZnSO4溶液
CuSO4溶液
A
CuCl2溶液
B
请你判断下列电池及电极的名称?
负 Al
Mg 正 正 Al
Mg 负
NaOH溶液
稀硫酸
0
+3
2Al+2NaOH+2H2O==2NaAlO2+3H2
C
C
G
盐桥
Zn
Cu
CuCl2溶液 ZnSO4溶液
CuSO4溶液
A
B
请你写出四个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C
C
A
A 阳极: 2Cl- - 2e-=Cl2
(Cl->OH-)
CuCl2溶液
阴极: Cu2+ +2e-=Cu
(Cu2+>H+)
G
Zn
盐桥
Cu
ZnSO4溶液
CuSO4溶液
B
B 负极: Zn - 2e-=Zn2+
失电子极 氧化反应极
失电子极 氧化反应极
电子流出 电流流入极
电子流出 电流流入极
阴离子移向极
阴离子移向极
质量减轻极
质量减轻/非金属气体放出极
正极:较不活泼金属
阴极:与外电源负极相连
得电子极 还原反应极
得电子极 还原反应极
电子流入 电流流出极
电子流入 电流流出极
阳离子移向极 质量不变/增加/产生气体极
正极: Cu2+ +2e-=Cu
六、金属的腐蚀
• 电化学腐蚀
析氢腐蚀
吸氧腐蚀
条件
酸性较强
酸性很弱或中性
电极 负
反应
极 正
极
Fe – 2e- = Fe2+
2H++2e-=H2
O2+2H2O+4e-=4OH-
总反应 Fe+2H+=Fe2++H2 2Fe+O2+2H2O=2Fe(OH)2
• 金属腐蚀速率大小
电解池和原电池比较
一、能量转换
化学能
原电池 电解池
电能
原电池
电解池
定义
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装置举例
形成条件
1、活动性不同的两极 2、电解质溶液(电极 插入其中并与电解质自 发反应) 3、闭合回路
电子流向 负极 导线 正极
1、两电极接直流电源 2、两电极插入电解质 溶液 3、形成闭合回路
0
+2
Mg+2H+==Mg2+ +H2
请你判断它的电池及电极名称?
正 Fe
Cu 负
浓硝酸 Fe遇浓硝酸发生钝化
C0u+4HNO3(浓)==2C+2u(NO3)2+2H2O+2NO2
请你判断它的电池以及电极名称?
阴 Fe
Cu 阳
NaOH溶液
四、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技巧
(1)先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 (2)注意负极与电解质溶液反应且反应生成的 阳离子与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是否共存,若 不共存,则该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应写入负 极反应式。 (3)总反应=正极反应+负极反应
阳离子移向极 析出金属/H 放出极
Zn A Cu
原电池
CuSO4
电子从负极流出 沿导线 流入正极 外电路 (电子) 电流从正极流出 沿导线 流入负极
阳离子向 正极移动 内电路 (离子) 阴离子向 负极移动
电解池 Pt
Pt NaCl
电子从负极流出 沿导线 流入阴极
电流从正极流出 沿导线 流入阳极
阳离子向 阴极移动
正极(还原反应): 本身失电子
溶液中阳离子得电子 阴极(还原反应):溶
液中阳离子得电子
二、原电池、电解池判定规律
• 对于单电池组若无外接电源,则是原电 池。
• 若有外接电源,两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则是电解池
三、电极名称及其判断
A
Zn
Cu
Pt Pt
CuSO4
NaCl
负极:较活泼金属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五、电解池电极反应式
①活性电极(除Pt、Au、钛等金属材料):
阳极
电极材料失电子
②用惰性电极(Pt、Au、石墨、钛等)时:
溶液中阴离子的放电顺序: S 2->I ->Br ->Cl ->OH ->含氧酸根离子(SO42-、NO3-)>F-
阴极: 不需要看电极材料
阳离子在阴极上放电顺序是:
Ag+>Fe3+> Hg2+>Cu2+>H+>Pb2+>Sn2+>Fe2+>Zn2+>Al3+>Mg2+>Na+ >Ca2+>K+
电解池阳极>原电池负极>化学腐蚀>原电 池正极>电解池阴极
判断Fe腐蚀速率快慢
5>2>1>3>4
检测
根据下式所表示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一个能持 续产生电流的原电池装置。
2Fe3++Fe = 2Fe2+ (1)画出此原电池的装置简图 (2)写出两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电源负极 导线 阴极
阳极 导线 电源正极
阴阳离子 移向
阴离子 负极 阳离子 正极
阴离子 阳极 阳离子 阴极
电极 名称
电极 反应
原电池
电解池
负极:较活泼金属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正极:较不活泼金 属或导电非金属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负极(氧化反应): 阳极(氧化反应) :阴
金属失电子
离子失电子或金属电极
阴离子向 阳极移动
பைடு நூலகம்
下图哪些是原电池,哪些是电解池?
原电池: ①③⑤; 电解池: ⑥⑦。
请你分别写出四个电极的名称
阴
C
阳
C
负 Zn
G
正
盐桥
Cu
ZnSO4溶液
CuSO4溶液
A
CuCl2溶液
B
请你判断下列电池及电极的名称?
负 Al
Mg 正 正 Al
Mg 负
NaOH溶液
稀硫酸
0
+3
2Al+2NaOH+2H2O==2NaAlO2+3H2
C
C
G
盐桥
Zn
Cu
CuCl2溶液 ZnSO4溶液
CuSO4溶液
A
B
请你写出四个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C
C
A
A 阳极: 2Cl- - 2e-=Cl2
(Cl->OH-)
CuCl2溶液
阴极: Cu2+ +2e-=Cu
(Cu2+>H+)
G
Zn
盐桥
Cu
ZnSO4溶液
CuSO4溶液
B
B 负极: Zn - 2e-=Zn2+
失电子极 氧化反应极
失电子极 氧化反应极
电子流出 电流流入极
电子流出 电流流入极
阴离子移向极
阴离子移向极
质量减轻极
质量减轻/非金属气体放出极
正极:较不活泼金属
阴极:与外电源负极相连
得电子极 还原反应极
得电子极 还原反应极
电子流入 电流流出极
电子流入 电流流出极
阳离子移向极 质量不变/增加/产生气体极
正极: Cu2+ +2e-=Cu
六、金属的腐蚀
• 电化学腐蚀
析氢腐蚀
吸氧腐蚀
条件
酸性较强
酸性很弱或中性
电极 负
反应
极 正
极
Fe – 2e- = Fe2+
2H++2e-=H2
O2+2H2O+4e-=4OH-
总反应 Fe+2H+=Fe2++H2 2Fe+O2+2H2O=2Fe(OH)2
• 金属腐蚀速率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