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粤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3 第4章第4节德布罗意波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本89页)德布罗意假说:
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首次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 实物粒子和光一样具有波粒二象性. 这种与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后来被称为德布罗意波,也叫物质波.
德布罗意假设实物粒子的波长与其动量之间的关系为:
h
p 入是德布罗意波的波长 h是普朗克常量 p是相应的实物粒子的动量
能否通过实验验证德布罗意假说?
高二—粤教版—波粒二象性
光的波粒二象性具体表现在: 1.与物质发生作用时,更多的表现出粒子性; 传播时,更多的表现出波动性
2.少量或个别光子容易显示出粒子性; 大量光子容易显示出波动性
3.频率较大时,易显示粒子性; 频率较小时,易显示波动性
进一步猜想: 既然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那么实物粒子是否也像光一样, 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
现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线度为d的某生物大分子的结 构.为满足测量要求,将显微镜工作时电子的德布罗意 波长设定为d/n,其中n>1.已知普朗克常量h、电子质 量m和电子电荷量e,电子的初速度不计,则显微镜工 作时电子的加速电压为?
堂上练习:
1.(多选)关于物质波,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任何运动的物体都伴随一种波,这种波叫物质波 B.X射线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假设是正确的 C.电子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假设是正确的 D.宏观物体尽管可以看做物质波,但它们不具有干涉、 衍射等现象
5.用高压加速后的电子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可以小到10-12 m 数量级.用它观察尺度在10-10 m数量级的微小物体时,其衍射 就可以忽略不计,从而大大提高了显微镜的分辨能力.一台电 子显微镜用来加速电子的电压高达U=106 V,求用它加速后的 电子束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电子的质量为m=0.91×10-30 kg)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德布罗意波属于机械波 B.只有像电子、质子、中子这样的微观粒子才具有波动性 C.德布罗意认为,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 星、太阳都具有一种波和它对应,后来把这种波叫做德布罗意波 D.宏观物体运动时,看不到它的衍射或干涉现象,所以宏观物体运动 时不具有波动性
我们知道波是可以发生衍射和干涉的, 如果德布罗意波真的存在, 那么实物粒子也应该能够发生衍射或干涉!
(课本90页)讨论与交流: 质量为10 g的子弹,速度为500 m/s,它对应的德布罗 意波波长是多少?有可能让这样一束子弹打在靶上而出 现干涉或衍射现象吗?
=1.3×10-34m
通过计算可知,子弹的波布罗意波波长非常非常小。 而波必须在遇到一个大小与其波长相仿的小孔时才会发生明
德布罗意波是一切运动着的物体所具有的波,与机械波性质不同,宏 观物体也具有波动性,只是干涉、衍射现象不明显,所以ABD错,应 选C
3.若某个质子的动能与某个氦核的动能相等,则这两个粒子的 德布罗意波长之比( ) A.1∶2 B.2∶1 C.1∶4 D.4∶1
4.一质量为450 g的足球以10 m/s的速度在空中飞行;一个 初速度为零的电子,通过电压为100 V的电场加速.试分别 计算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其中,电子质量为9.1×10-31 kg.
(课本90页)图4-4-2和图4-4-3:
电子衍射实验证明了德布罗意波假说, 德布罗意因此获得了192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而戴维森和G.P.汤姆孙则共同获得193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电子不仅会发生衍射,而且会发生干涉.
实验表明,微弱电子束的干涉图样和弱光干涉图样是非常 相似的.由此可见,实物粒子的确具有波动性. 实验证明,不仅仅电子,其他微观粒子都具有波动性.同 时,各种实物粒子也具有粒子性,这就是说实物粒子具有 与光一样的波粒二象性.波粒二象性是包括光子在内的一 切微观粒子的共同特征.
显衍射现象. 由于宏观物体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极小,所以很 难观测到其衍射现象!那还有其它办法来验证德布罗意假说 吗?宏观物体不行,我们能否尝试从微观粒子入手呢?
以电子为例,电子的质量为9.1×10-31 kg,某电子速度大 小为4.0×106m/s ,请计算该电子对应的德布罗意波长。
=1.8×10-10m
利用金属晶格(大小约10-10 m)作为障碍物观察电子的衍射图样, 方法是让电子通过电场加速后,让电子束照射到金属晶格上, 从而得到电子的衍射图样.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初 速度为0,加速电压为U,普朗克常量为h,则加速后电子的德布 罗意波长为?若电子质量m=9.1×10-31 kg,加速电压U=300 V,则电子束能否发生明显衍射现象?
由德布罗意物质波理论可知,任何一个运动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 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之相对应,这种波就叫物质波,可见, A选项是正确的;由于X射线本身就是一种波,而不是实物粒子,故X射 线的衍射现象,并不能证实物质波理论的正确性,即B选项错误;电子 是一种实物粒子,电子的衍射现象表明运动着的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 故C选项是正确的;干涉、衍射是波的特有现象,只要是波,都会发生 干涉、衍射现象,故选项D错误.综合以上分析知,本题应选A、C.
解析:由 eU=Ek 及 p=
2mEk 得 λ=hp=
h 2meU
将 U=300 V 代入得 λ=
6.63×10-34
m
2×9.1×10-31×1.6×10-19×300
≈0.71×10-10 m
λ 与金属晶格差不多,所以能发生明显衍射.
德布罗意波原理的运用:
电子显微镜就是利用了德布罗意波 的原理制作的。电子显微镜是在光 学显微镜的基础上,用电子束和电 子透镜代替光束和光学透镜,使物 质的细微结构在非常高的放大倍数 下成像的仪器,相对于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更高。
我们能否找到这么一个小孔呢?
我们知道晶体内部的原子(或离子)在空间呈周 期性排列,在每一层晶面上就构成一定形状的网 格,每一个网格就相当于一个这样的小孔.所以, 电子束 照射到晶体上可能会发生衍射。
美国工程师戴维森在1927年宣布获得了电子束在晶体上的衍射图 样,实验结果与德布罗意公式计算的结果完全一致. 几乎同时英国物理学家G.P.汤姆孙也独立发现了电子在晶体上的 衍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