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给生命以尊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否真正治愈,还要看术后康
复情况……”做过手术的人,对这句
话都不会陌生。

近年来,医院康复科的介入开始
逐渐被重视,特别是在术后患者的康
复。

但仍然有很多患者不了解康复科
的意义和功能,甚至认为康复科是可
有可无的科室!那康复医学到底是什
么?哪些病需要到康复医学科接受系
统治疗?请看本期特别策划——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邱婷婷
康复医学科是卫生部规定的12个临床一级学科之一,是综合性医院必备临床科室。

康复科治疗疾病涉及临床多个学科疾病,着重于肢体功能的恢复,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如果说临床科室是通过手术等治疗手段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给生命以时间,那么康复医学科则是通过训练,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给生命以质量和尊严。

康复医学:给生命以尊严
康复科并非治病,而是恢复功能
孙明(化名)是一名相声演员,在相声舞台上给人们带去欢声笑语。

不仅如此,他还著书立说,开门收徒。

看到这儿,谁都不会想到其实他是一个残疾人。

2008年1月,孙明随单位在山东某剧院准备装台演出时,不慎跌入乐池致伤。

经医院诊断为工伤C6(颈)骨折,截瘫,四肢瘫软无力,大小便失禁,属于一级伤残,丧失了生活自理和劳动能力。

就在他觉得人生无望时,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生导师”——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李丽。

“孙明是我们这里最棒的。

从他一住院接受康复,我就鼓励他一定能行的。

”李丽说,一般患者经临床治疗生命体征稳定48小时以后、同时病情没有进展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康复治疗。

根据康复治疗处方,首次要通过针灸以及运动训练等康复方法,诱发孙明肢体残存的功能,随后训练坐立姿势。

患者因脊髓损伤,导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由卧位到坐位或站位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所以在那段时
间李丽几乎是“哄孩子”一样地耐心,一边循序渐进地为孙明进行适应性康复训练,一边鼓励让他重拾对康复的信心和希望。

康复医学就是这么一门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通过对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改善,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

与致力于疾病研究的临床医学不一样,康复医学主要研究人体功能,其目标是帮助人们减少或弥补功能损害和缺失,努力使人们获得自主生活的功能状态,回归家庭,走向社会。

或许,有些人所认为的康复只是给患者做做身体按摩拉伸、或者针灸理疗等这些可有可无的事。

其实,康复医学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很多康复治疗对于患者而言绝对是无可替代的,甚至和手术同等重要。

例如,当一名手部骨折的患者通过手术在骨折部位植入钢板后,虽然能保证骨头位置非常好的愈合,但如果不进行康复治疗,患者一直保持固定的姿势不动,就会出现如下的问题:手腕、手指因为长时间的固定和得不到有效锻炼而产生僵硬,活动受限,不能做精细动作;手部因为血液循环不畅导致长期肿胀。

再例如,一名心脏病患者,也可以去看康复科。

医生给予的处方,运动处方必为其一,其二是必要的药物使用,第三个就是心理处方。

同时,戒烟,并遵循合理的生活行为方式。

这就是康复科的理念。

因为去心脏科只能治标,而康复科努力标本兼治,如果一个人得了心脏病,也要希望他能像正常人那样,能动能走,而不是从此就像丢掉了半条命,处处小心翼翼,唯恐触到死亡的机关。

正如康复医学先驱H.A.拉施克教授所说:“康复不仅依靠技术,更重要的是要依靠人们的爱心和人道主义精神,以及社会的支持帮助和鼓励,以促进患者改善身心功能,振奋精神,达到生活自立的目标,并在社会上取得平等的地位。


被误解的康复医学
把康复医学发展史放在整个医学发展史来看,从1910年康复(rehabilitation)一词正式出现算起不过百余年光阴,从1946年美国开始在综合医院设立康复医学科算起,仅有70余年时间。

而在我国,以1988年在北京落成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作为现代康复医学在我国起步和形成体系的重要标志来算,康复医学在我国的诞生至今只有31年。

从整体来说,康复医学是新兴学科,因此康复医学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知晓率很低,存在很多误解。

1.患者及其亲属缺少主观能动性
有些家属认为,对患者的残疾自己负有责任和义务,因此全身心地照顾患者,患者自然而然就完全依赖他人的照顾,缺乏生活自理的意识和技能,以致社会功能减退或完全脱离社会生活。

从康复医学的角度看,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ADL)是康复的主要目的之一。

作为患者的亲属应该和康复医务人员一起引导、训练、鼓励患者,提高其生活能力和技巧。

2.康复不等同于针灸按摩
经常听人们说康复就是针灸按摩,很多患者的确寻求针灸按摩治疗偏瘫等残障状态,一些患者经过多年治疗效果不佳,因而对康复治疗产生怀疑。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解放军第306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李茜教授指出,国外康复医学或物理医学与康复是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发展和壮大的,其中康复训练更是一门独特的技术,包含躯体能力训练(PT)、作业能力训练(OT)和言语吞咽功能训练(ST)三大系列,每个系列都有专门的治疗技术,例如PT包括肌力、关节活动度、躯体核心肌群、平衡能力、移动能力、步行能力、安全防护能力(预防摔倒和摔倒后爬起训练)以及使用介助工具(包括假肢、支具、轮椅)的能力、心肺功能训练等。

目前,我国已有百余所医学院校开设了康
复治疗专业,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也早已进行康复治疗师执业考试。

正规的康复训练是患者在医师指导下,积极参与的互动过程,有利于开发患者的潜能,减轻残障状态,改善生活质量。

针灸按摩时,患者是被动的,必须摆好体位等待接受治疗,所以有些患者经过多年的按摩针灸,仍然不能回归社会,显然针灸按摩不能代表康复治疗。

3.康复的目标不是痊愈
李茜教授曾遇一脊髓灰质炎致双下肢瘫痪的患者,当他在慈善捐助下启程康复之旅时,所有的人都祝他经过康复能够和正常人一样走跑跳,他也信心满满,期望着能够通过康复奇妙转身为正常人。

李茜教授及时向他进行讲解,康复不能改变残疾的现实,但是,通过康复可以改变他的躯体功能和能力,把残疾的影响降到最低。

由于这位患者是不完全性瘫痪,康复训练和康复工程(下肢支具、助行器、助行杖等)帮助他恢复了室内及社区步行。

需要强调的是,即使有些患者不能恢复步行,通过康复医学的支持,同样能够过上健康、满意、成功、竞争性的生活,并回归社会。

这些都能看康复科
那么,什么病可以到康复医学科看呢?一起听听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主任励建安教授的介绍。

最擅长神经系统疾患的康复
神经系统疾患所致的肢体瘫痪、步行困难、吞咽障碍、言语困难、手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等,是康复科最擅长的。

通过理疗、运动治疗、运动再学习、作业治疗、矫形器的使用、生活独立能力的训练,神经损伤患者的恢复与以往相比会有质的飞跃。

尤其是吞咽功能的训练,使得很多中风后的患者能够拔除鼻饲管,实现自主进食。

即使是较为严重的认知障碍患者,也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实现交流。

从ICU、脑外科和神经内科、急诊转到康复科的患者中,有些甚至戴着气管套管,有些是植物人,有些有严重的压疮,但康复的早期介入使得这些患者的功能恢复达到最佳,很多患者都恢复了生活自理,减轻了家庭的护理负担,有些患者甚至能够恢复工作,活出精彩的人生。

运动也能治疗内科疾病
康复科的前身是运动医学科,长期以来积累了处理运动损伤和骨关节疾病的丰富经验,配备了全面的治疗设备,可以为颈肩腰腿痛、骨折、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炎、肌腱吻合术后、运动损伤患者提供服务,实现最佳功能的恢复,恢复正常工作与生活。

内脏疾病带来的心肺耐力减退、代谢障碍也可以通过运动和生活方式干预来治疗;老慢支、肺气肿有专门的呼吸训练,冠心病、心肌梗死介入手术后都有专门的康复方案;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都可以通过上述干预来控制血糖、血脂,甚至可以减少相关药物的用量,延缓病程。

烧伤康复具有重要价值
康复科对于收治的烧伤后患者,通过定制压力衣、压力面罩、超声波、音频等控制疤痕生长、软化疤痕,通过手法松动、作业治疗、运动疗法等,可改善其关节的活动,提高运动功能。

复合伤需要个体化康复方案
近年来,车祸、高处坠落、大型机械、地震等导致了大量多发伤和复合伤,这些患者往往同时具有骨折、脑外伤、脊髓损伤、截肢、周围神经损伤等多种病情,个体化的康复方案尤为重要。

早期的康复介入以生命体征为前提,预防关节挛缩、肌肉萎缩、下肢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恢复期的康复治疗以提高功能为主,良好的多科室的合作为这些重症患者提供了最好的治疗。

“临床医学救了我的命,康复医学使我重新成为健康的人。

如果没有康复治疗,我就是一个废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王楚怀总是能听到如此感慨。

在他看来,康复医学重要性越来越被认可。

王楚怀介绍,传统的康复医学是以被动式治疗为主,而未来必定益显“主动治疗”的重要席位。

随着精准诊断、精准治疗的问世,精准康复更是呼之欲出。

精准医学有它天生的优势。

它关注基因与疾病间的关系,运用新技术寻找疾病产生的原因和治疗的靶点,最终实现对于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的目的,提高疾病诊治与预防的效益。

因此,精准医疗可以说是“私人定制”的个体化医疗。

王楚怀表示,如果将以前的治疗比作是拿着机关枪朝敌人乱扫一通,那么,有了精准医疗后,医生就好比狙击手,瞄准目标,一击即中。

“靶点瞄准了,用药就减少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变小了,治疗效果却明显提高!”
此外,随着新兴技术发展,康复机器人、虚拟情景、可穿戴设备等市场发展领域也在不断扩大,逐渐从单纯的概念变成现实生活中的产品,以及应用到医院、家庭等场景的领先康复医疗设备,助力疾病更快康复。

从被动治疗到主动治疗打通“最后一公里”
据统计,我国现有8500万残疾人(波及2.6亿家庭人口),2亿老年人口(接近50%功能受限),还有2.9亿慢性病群体。

这些障碍不仅影响个体的生活质量,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压力,也影响了家庭的幸福。

发展康复医学不仅可以提高功能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分配和医疗成本的控制。

由于长期以来对康复医学的理解不到位,所以我国对康复医学的教育和培训也完全不到位。

康复医学人才主要由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理师、康复工程师和康复技师构成,但我国康复医学现行的教育体制里仅有两个专业:康复治疗专业和假肢矫形器专业,而且最高学历都只是本科。

以康复治疗师为例,2001年,首都医科大学在全国率先开设了此专业,由于刚开始是隔年招生,到现在为止培养了不到10期毕业生,每期学生从起初的不到30人增加到现在40人左右。

因此,这十多年培养的康复治疗师不到300人。

再看全国,到现在为止,全国开设康复治疗专业的高校有70多所,每年毕业的康复治疗师只有2000人左右。

这么大的康复需求,这么少的康复医疗资源,使得政府对此十分重视。

2017年11月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康复医疗中心基本标准(试行)》《护理中心基本标准(试行)》及管理规范,再次明确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康复医疗中心、护理中心。

其中特别提到,要“打通专业康复医疗服务、临床护理服务向社区和居家康复、护理延伸的‘最后一公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康复大学”。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全国政协委员、济南市副市长王桂英等人也建议,我国要发展康复医学,补齐医学体系的短板,迫切需要教育部增设康复医学为一级学科,推进康复医学发展。

对于康复医学,北大医疗康复医院院长张庆民说,我们的精力不能全放在患者身上,我们应该更多关注健康人,更多关注三级预防,更多关注老年人和养老需求,这是未来康复医学的重心,只有这样,康复医学才能有更广阔的市场,才能使患者少生病,生小病甚至不生病。

总之,未来的康复医学,将会在疾病诊疗当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其迅猛的发展必将让更多人获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