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护理常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护理常规
相关知识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临床主要表现为突起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有败血症、休克及脑实质损害,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本病经空气传播,多见于冬春季季节,儿童发病率高。
护理问题/关键点
1 发热
2 头痛
3 颅内高压
4 意识障碍
5 脑疝
6 惊厥
7 出血
8 呼吸衰竭
9 营养失调10 皮肤护理11 用药护理12防坠床跌倒13 教育需求
初始评估
1 基础生命体征,热程、热型
2 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神志、瞳孔、运动、语言
3 头痛性质、部位、程度,有无呕吐、颈项强直、抽搐等脑膜刺激征
4 局部皮肤、粘膜情况,有无瘀点瘀斑
5 体重、营养状况
6 注意患者的精神症状,有无烦躁不安、人格改变等表现
7 活动能力,坠床/跌倒的风险评估
8 流行病学评估:发病季节,有无流脑患者接触史,起病时间、症状及就诊情况
9 是否患过流脑,是否接种过流脑疫苗
10 心理/社会状态:家庭支持、经济状态
持续评估
1 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
2 注意有无头痛、意识障碍加重、血压升高、心率、呼吸减慢等颅内高压的表现
3 精神症状、心理状况
4 病情及主要症状:
4.1普通型:最常见,占全部病例的90%以上。
4.1.1前驱期:多数患者此期症状不明显。少数患者可表现为低热、咽痛、咳嗽、全
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持续1~2天。
4.1.2败血症期:突发寒战、高热,体温39~40℃,伴头痛、全身乏力及关节疼痛、
呕吐等毒血症状。约70%~90%的患者于发病后数小时出现皮肤、眼结膜瘀点
或瘀斑,严重者发展至全身皮肤,且迅速融合成大片皮下出血,中央因血栓形
成呈紫黑色坏死或大疱,是本期特征性表示。
4.1.3脑膜炎期:毒血症状及体征仍继续存在,高热持续不退,出现明显的中枢神经
系统症状,头痛剧烈、喷射性呕吐频繁、烦躁不安及全身疼痛。神志改变以淡
漠、嗜睡多见,严重者昏迷和惊厥。
4.1.4恢复期:体温逐渐降至正常,瘀点瘀斑消失。一般在1~3周内痊愈。
4.2 暴发型:起病急骤,病势凶险,儿童多见,病死率高。
4.2.1休克型:突发剧烈寒战、高热,严重者体温不升,伴呕吐、头痛及严重的全
身毒血症状。全身皮肤黏膜广泛瘀点瘀斑,伴中央坏死。循环衰竭为本型的突
出特征,如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尿量减少、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烦躁不安,
而脑膜刺激征及脑脊液改变可不明显。
4.2.2脑膜脑炎型:以脑膜脑实质损害为主要表现。除高热、全身毒血症状、瘀斑外,
严重颅内高压为本型突出表现。患者出现剧烈头痛、剧烈而频繁的呕吐呈喷射
状,反复或持续惊厥,迅速陷入昏迷。
4.2.3混合型:为最严重的类型,同时又有休克及脑膜脑炎的表现,病死率极高。4.3轻型:多发生于流行后期,病变轻微。表现为轻微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皮肤有少
量细小出血点及脑膜刺激征,无意识改变。
4.4慢性败血症型:此型极少见,可迁延数月。表现为间歇性发热、寒战、皮肤瘀点
或皮疹,多发性大关节痛,少数患者有脾大,每次发作可持续1~6天。
5 营养状况:进食,进出量情况
6 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家庭经济及支持情况
7 实验室辅助检查:血常规、脑脊液、细菌学检查、免疫学检查
8 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9 安全措施
干预措施
1 隔离进行呼吸道隔离。
2 体位与活动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治疗护理操作要集中,尽量少搬动患者,避免
诱发惊厥。呕吐时,患者头偏向一侧。颅内高压的患者需抬高头部。
3 饮食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必要时
鼻饲饮食。遵医嘱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如脂肪乳剂、复方氨基酸等。
4 心理护理保持与患者及家属良好的沟通,及时提供各种诊疗、护理信息,鼓励他
们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 病情监测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意识障碍是否迅速加重,有无抽搐先兆;瞳孔是否
等大等圆,是否忽大忽小或对光反射消失;面色是否苍白或灰暗,皮肤黏膜瘀点、瘀斑是否迅速进展;记录24小时出入量,及时发现休克早期症状。一旦发现颅内高压、脑疝、休克的症状体征,及时通知医生。
6 高热护理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作好记录。无明显颅内高
压时,鼓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体温>38.5℃,遵医嘱予物理或药物降温,
观察降温效果。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口腔护理BID。
7 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有效抗生素。
7.1青霉素治疗,单用青霉素,成人(800~2000)万u/d,分3~4次静脉滴注,疗程
5~7天。应注意给药次数、间隔时间、疗程及青霉素过敏反应的观察。鞘内注射可引起肌肉痉挛、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反应,故避免应用。
7.2 头孢菌素,成人为2g,每12小时静脉滴注1次,疗程为5~7天。
7.3磺胺类药物,成人6~8g/d,每日总量不超过6g,加等量碳酸氢钠分3~4次服用,
首剂加倍。频繁呕吐或不能口服者,应改为注射,磺胺嘧啶为首选。成人4~6g/d,分2~3次肌注或静脉滴注,其浓度应小于5%。应用磺胺类药物易出现过敏反应和尿中出现磺胺结晶,故应注意患者是否过敏,是否有血尿,鼓励患者多饮水,遵医嘱使用碱性药物以碱化尿液,避免出现肾损害。定时复查尿常规。
7.4氯霉素治疗,对磺胺、青霉素过敏者或耐药者可选用。成人2~4g/d,分3~4次静
脉滴注,疗程7天,新生儿禁用。应注意无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现象等。
7.5脱水剂应用:以20%甘露醇为主,剂量1~2g/(kg·次)。根据情况每4~6或8H静脉
快速滴注(30min内注完)或推注。脱水剂用至颅内压增高症状好转,即可逐渐减量或延长给药时间,到完全停药需2~3天。如出现脑疝,可给速尿20~40mg加入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内静脉滴注。应用甘露醇等脱水剂时要注意观察呼吸、心率、血压、瞳孔的变化,颅内高压、脑膜刺激征表现有无改善,脱水的同时注意监测水电解质平衡状况。
8 皮肤护理注意全身皮肤有无瘀点、瘀斑及其部位、大小、进展情况。
8.1 重点保护瘀点、瘀斑部位,局部不宜穿刺。
8.2昏迷患者应定时翻身、拍背,翻身时避免拖、拉、拽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
定时按摩受压部位,以防压疮发生,可使用气垫床、空心圈加以保护。
8.3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内衣裤柔软、宽松、勤换洗,大小便后及时清洗,防止
浸渍。
8.4水疱发生破溃时,可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涂以抗生素软膏,以防止继续感染。
8.5 瘀点、瘀斑在吸收过程中常有刺痒感,应修剪并包裹患者指甲,避免抓破皮肤。
9 安全护理意识障碍者,应使其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吸入,。烦躁不安者,应
使用床栏或四肢加以约束,防止患者坠床,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10 呼吸衰竭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吸氧,准备好各种抢救物品和药品,
如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包、呼吸兴奋剂。出现呼吸衰竭时,在脱水治疗同时,可用呼吸兴奋剂;若有呼吸停止时,应及时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施行机械通气。
11 休克护理
11.1对休克患者每0.5~1H测量生命体征、神志、尿量,如发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
血压下降、脉细速、尿少、烦躁等休克征象,通知医生,配合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