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C1表达与NLCSC术后行含铂化疗术后中位生存时间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RCC1表达与NLCSC术后行含铂化疗术后中位生存时间的关

NLCSC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是由于肿瘤细胞具有耐药性,研究显示,患者某些基因的表达
水平直接影响化疗药物的疗效,而基因中DNA的修复能力高低和患者易感肿瘤的程度直接相关。

DNA损伤修复的主要途径是核苷酸切除修复系统(NER)之一。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
1(ERCC1)是是修复DNA损伤的主要通路。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on group1, ERCC1)是一种高度保守的单链DNA核酸内切酶。

它是劈开受损DNA
链5’端的关键成分,在NER途径中起着限速和调节的关键作用。

有研究表明其与化疗药物顺铂等耐药性相关。

在头颈部鳞癌,膀胱癌,以及某些妇科肿瘤中,ERCC1的浓度增加有研究表
明会增加肿瘤细胞对铂类药物的耐药性[1]。

本研究探讨在NSCLC术后进行铂类药物化疗
的患者中ERCC1表达与患者生存期关系。

1材料与方法
选取保定市第二医院肿瘤科于2005年1月~2006年10月收治实施手术治疗的肿瘤患
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石蜡包埋组织标本法判定癌变类型,鳞癌26例,腺癌33例,大细胞癌3例。

男45例,女17例,患者平均年龄(564±87)岁;采用国际抗癌联盟修订的NSCLC分期标准对患者进行肿瘤分期。

其中,I期18例,II期21例,IIIa期23例。

11入选标准:(1)肿瘤切除术后病例组织经石蜡病理切片证实为:腺癌、鳞癌、大
细胞癌;(2)无合并恶性肿瘤;(3)切除术前没有进行放化疗;(4)病例资料齐备,5年随访记录。

12排除标准:(1)术前有放化疗治疗者;(2)患过身体其它部位的肿瘤者;(3)
术后失访者。

13方法:癌旁组织病例14例,癌旁正常组织为距肿瘤组织边缘5~7cm处组织;全
部取自术后病理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组织标本。

32例患者术后采用标准周期顺铂/长春瑞
滨治疗,30例患者术后采用标准周期顺铂/紫杉醇化疗;生存时间的计算以月为单位,从确
诊肺癌日期到由于肺癌进展而死亡的日期或者随访截止日期,五年截止。

14结果判定:采用双盲法对所有标本进行观察,取10个高倍视野随机观察到的视野
进行计数,每个视野取100个肿瘤细胞进行计数,分出其中的阳性细胞(核内出现棕黄色颗
粒者)并做好记录,计算阳性率,>10%判断为ERCC1表达阳性,≤10%则判断为ERCC1表达
阴性。

15统计分析:对文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
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且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ERCC1的表达:检测NSCLC共62例,其中25例ERCC1表达阳性,阳性表达率403%;检测癌旁正常组织共14例,可见2例ERCC1表达,阳性表达率143%。

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两组间比较P<005,癌及癌旁正常组织间有统计学差异。

22全组62例NSCLC患者,生存期为4~60个月(7例截止五年随访期仍健在),中
位生存期(383±15)月,详细数据见表1、表2。

表1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ERCC1的表达(n,%)
3讨论
本组62例患者的治疗结果显示,NSCLC患者的ERCC1表达情况和其术后接受化疗后的生存期直接相关。

阳性的ERCC1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短于ERCC1表达阴性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

此结果与Ken等[2]的结论相同。

Ken等的研究们对NSCLC患者外周血中的ERCC1进行检测,研究表明,只有ERCC1表达阴性的患者术后采用铂类联合化疗具有较好的效果。

铂类药物在肿瘤细胞中与其DNA相结合,组成铂和DNA的加合物,阻止了DNA分子的复制而抑制肿瘤细胞的正常新陈代谢,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的目的[3]。

DNA修复系统对肿瘤细胞DNA所发生的损伤进行修复,利于正常细胞的生长发育,但同时可降低铂类药物的治疗效果。

NSCLC的肿瘤细胞可以通过核苷酸剪切修复(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NER)途径对药物作用进行破坏。

ERCC1具有限速酶的作用,定位于染色体19q132~133,ERCC1的正常表达是维持该酶功能的分子基础。

ERCC1高表达是导致顺铂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4]。

在NSCLC手术后的患者中,患者生存期与ERCC1是否高表达密切相关。

一般认为,对于接受含铂方案化疗后,ERCC1的表达阴性的患者较ERCC1的表达阳性的患者益处更大[5]。

放疗及其它药物对铂类药物的影响以及给药剂量等,都可能是导致不同结果的因素。

进一步的研究,将帮助我们理解ERCC1在非小细胞性肺癌治疗中所起的作用并帮助临床医生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Handra-Luca A H, Hernandez J, Mountzios G, et al. 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ation Group1 Immunohistochemical Expression Predicts Objective Response and Cancer-Specific Survival in Patients Treated by Cisplatin-Based InductionChemotherapy for Locally Advanced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J]. Clin Cancer Res,2007,13(13): 3855-3859
[2]Ken A, Olaussen K A, Dunant A, et al. DNA repair by ERCC1 in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nd cisplatin-based adjuvant chemotherapy[J]. N Engl J Med, 2006,355(10): 983-991[3]Belani CP, Langer C. First-line chemotherapy for NSCLC: an overview of relevant trials [J]. Lung Cancer, 2002,38(4): 13-19
[4]Rosell R, Taron M, Barnadas A, et al. 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 pathways involved in cisplatin resistance in non-small-cell lungcancer[J].Cancer Control,2003,10(4):297-305[5]Ceppi P, Volante M, Novello S, et al. ERCC1 and RRM1 geneexpressions but not EGFR are predictive of shorter survival in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treated with cisplatin and gemcitabine[J]. Ann Oncol,2006,17(12):1818-18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