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特色散文朱自清(共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特色散文朱自清(共5篇)
第一篇:语言特色散文朱自清
【内容提要】
朱自清是继冰心之后出现的另一位美文家。
他功力于语言的锤炼和讲究,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散文写得非常细致华美,有如我们传统的“工笔画”,创建了“绘画的美”,具有诗化之美。
三十年代,朱自清的散文风格发生了一些变化,就是在语言上更多地运用口语,使作品显得成熟自然。
朱自清的散文的语言艺术对后世的创作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
语言特色散文朱自清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是我国现代散文艺术瑰宝中的“和氏壁”,不是以具夺目的外表取胜,而是以“不矫饰,不撒谎的朴素自然的美,和经过认真提炼的群众口语谨严质朴的美引人的。
”他的散文以委婉细腻、诚挚平易的风格描述了他所经历的各种生活,接触的各种风物,娓娓而叙亲情、友情、爱情,精雕细刻青山、绿水、鲜花,抒情坦荡如砥,沁人肺腑,状物比喻丰美、形神俱至,令人耳目一新。
诗化美
孙玉石在他主编的《中国现代散文八大家》里对朱自清这样评价道:“他那具有浓郁诗人气质笔触又掺入文字中,常令人于散文中感到一种诗的意境和蕴蓄的力量。
” 的确,对古典诗歌的深厚功底,对国外诗歌的深入研究,对同期诗坛的关注和借鉴,以及诗集《踪迹》的问世,这种种经历带到散文创作中来,使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有一种独特的诗化美。
首先表现在由诗人特有的思维方式所孕育的语言上。
诗人的思维是跳跃、动荡的。
断续的思想、激烈的感情由非凡的比喻、奇特的想象所表现。
这在朱自清的散文中主要为两个方面。
一是各种奇妙的比喻。
最为人称道的如《荷塘月色》里用“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比喻微风送来的“缕缕清香”,以小提琴上“奏着的名曲”来比喻荷塘上的
“光与影”,用音乐美来比喻香的风和月光影,这种通感手法的运用是前无古人的。
二是独特的想象,为构造一美妙意境,作者有时真可谓煞费苦心。
如在《阿河》里描写优美的别墅周围环境这样写道:“这边沿岸一带,相间地栽着桃树和柳树,春来当有一番热闹的梦。
”在《蒙自杂记》里也有相近的:“在一个角落里有一条灌木林的甬道,夜里月光从叶缝里筛下来,该是很有趣的。
”虽然场景不算美,但通过想象,通过语言构造了另一形态的美,二者只不过是用一场景不同状态而已,但显然通过想象,构筑了更为诗意的画面,跨越了时间的限制,给人出奇之感。
典范的想象还有在《白水漈》里关于微风的纤手和另一双不可知的巧手对那影子似的瀑布的争夺,未去着意描写有形的瀑水,而是想象一无形的场景,让读者感觉到瀑布的神妙灵动,堪称奇思妙想。
其次表现在语言的诗化和跳跃的节奏上。
如《匆匆》一文开头一段:“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作者用联翩而至的排比戛戛发问,感情之水如陂塘明渠,曲折明畅,让读者为之吸引、为之感染,而且通篇句子短促,大致押“e”韵,使全文声韵和谐,琅琅上口,通脱透明,惹人深思。
再有,在此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努力通过句子的长短建构诗般的节奏和思想。
他的散文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量着意于句子长短绮错结构和节奏,追求诗化的迹象。
我们可以认为朱自清的散文是以和谐的音韵为内核,用长短绮错的句子,精巧的对偶,超拔的想象,铺张扬厉的排比来凝结的诗,这在其大量描写风物的散文中可窥出一斑。
如:“她松松的皱缬着,象少女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象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象涂了明油一般。
”(《绿》)“春天象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象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向前去。
”(《春》)口语化
叶圣陶在《朱佩弦先生》一文中说:“现在大学里如果开现代本
国文学的课程,或者有人编现代本国文学史,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会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
”的确,口语化是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色。
在新诗形式运动初期便有“重造新韵”一项。
“重造新韵”主张以北平音为标准,由长于北平的人造一新谱,规范韵脚。
作为同时的青年,朱自清受其影响并将这一影响带到散文创作中加以改进,力图用“活的口语”进行创作。
这活的口语就是北京语。
作者着意用北京口语写成的代表作《给亡妇》中写道:“……你病重的时候最放不下的还是孩子。
病的只剩皮包骨头了,总不信自己不会好;老说“我死了,这一大群孩子可苦了”后来说送你回家,你想着可以看见迈儿和转子,也愿意;你万不想到会一走不返的。
……这种心语独白,感人肺腑。
当然,这与用朴素动人的北平话来负载绵总深厚的感情是分不开的。
特别是全篇是用第二人称叙述手法来写,这更利于口语表达,使感情表达显得真挚可贵。
为了达到口语化目的,他常常以俗语或方言入文,适以点缀,或起到通俗易懂、言简意明的奇效,或得到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好处。
如《话中有鬼》中引用俗语“打是疼、骂是爱”来证明怒骂是恨,笑骂是爱;《论自己》一文中引用“娶了媳妇忘了娘”、“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久病床前无孝子”等大量俗语来举例、形容,收到言微意丰的效果。
他在文中也不乏用方言来表情达意、抄录口语。
如在《海行杂记》记录茶房的话:“但是他们先得训你一顿,虽然只是低低的自言自语:“啥事体啦?”“哇啦哇啦的!接着才响声说:噢,来哉,啥事体啦?”三言两语胜过了一打精雕细刻,活脱脱的一个宁波茶房小人物形象呈现眼前。
在《我所见过的叶圣陶》一文中,作者这样写道:“当他和我同时发现这件事时,他只略露惋惜的颜色,随即说:‘由他去末哉,由他去末哉!’”真是口吻毕肖!一个典型的胸怀宽阔的苏州学者形象跃然纸上。
有时作者也引用方言来概括性很强的称呼。
如用吴方言“阿木林”代替“傻子”的称呼、用“小划子”、“洋划”代替船的称呼,浓郁了地方色彩。
朴实清新
高尔基说:“大众是毛胚,加了工是文学。
”(《文学论》)
为了达到语言的朴实清新,朱自清真是做到了不遗余力。
《关于写作问答》中,朱自清在谈到写作速率时说:“我写作很慢,平均每天只能写两千字,每次写作持久力只有两面三刀个小时左右。
”他的夫人陈竹隐在《追忆朱自清》里这样回忆道:“佩弦是个不苟言笑,做文章非常认真的人,他常常把他的文章读给我听,有时为了一个字仔细推敲,征求我的意见。
”“为了一个字仔细推敲”,在他的散文里可以轻易看出来。
如在《女人》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在路上走,远远的有妇人来了,我的眼睛便象蜜蜂们嗅着花香,直攫过去。
”“攫”一般指手的动作,活用在这里更可见急切和热烈的心情;“……不久便被人捻熄了”句中的“捻”字;“……为的是巫峡勒住江水”中的“勒”字,都是动词的出奇奇制胜。
而在遣词方面朱先生也有其独到的地方。
最显明的一点,叠字叠词的大量运用,增加了散文活泼自然的韵味。
朱自清使用并创造了多种多样形态的叠字。
AA式、ABB式、ABAB式、AABB式随处可见。
《〈忆〉跋》中“人生真如一场大梦,这个梦倒也很有趣的。
在这个大梦里,一定还有长长短短,深深浅浅,肥肥瘦瘦,甜甜苦苦,无数无数个小梦。
”这种叠音词在他的散文中也是俯拾可得,不胜枚举。
由于叠字有一定的附加意味,描绘的色彩很浓,恰当地运用不仅增加了语言音乐性,而且也增加了事物的形象感,使人感到委婉清畅,娓娓动听。
第二个特点在于努力追求词与词搭配的陌生感,力避俗套。
《重庆行记》:“在人行道上有时通过持续来了三五件夏威衣,一阵飘过去似的,倒也别有风味,参差零落就差点劲儿。
”“持续”指延续不断的,而连续则指一个接一个的,将“连续”换作“持续”,显出更贴切,更合原意,很值得玩味;《哀互生》“不肯假借点颜色”中的“假借”;《诗言志辨` 序》中坚强与地位搭配、《憎》中“支持着微笑”、“热望冰结”等句中的搭配是新奇而又贴切,化腐朽为神奇。
朱自清在《关于写作问答》里谈到写作上困难之点时说:“写作散文,很注意文字的修饰。
语句的层次和词义,句式,我都用心的较量,特别是句式。
”而在《欧游杂记序》中则讲得更精确:“记述时
可也费了一些心在文字上:觉得‘是’字句,‘有’字句,‘在’字句安排最难。
显示景物间的关系,短不了这三种句法;可是老用这一套,谁耐烦!”再说这三种句子老显示静态,也够沉闷的。
于是想方设法省略那讨厌的字……”为给读者具体的或整个的印象,常斟酌选用“是”字句。
如“居中是大健身旁,有喷泉两座。
”“场中央是一座埃及的纪功方尖柱,左右各有大喷泉。
”(《罗马》)。
为给人新颖感觉,常变换观察角度。
如“晚餐前我们忽见窗外很远的一片水,大家猜,别是贝加尔湖吧?”(《西行通讯》)“在这园子里看脚底下的古市场,全景都在望中了。
”(《罗马》)从游人人说起,角度新颖。
另外作者为避免呆板,在冷静客观描写外界实物时,常常妙笔生花,化静为动。
欧化现象
周作人在《杂拌儿》序里说:“在这个情形之下,现代的文学──现在只就散文说──与明代的有些相像,正是不足为怪的,虽然并没有去模仿,或者也还很少有人去读明文,又因时代的关系在文字上很有欧化的地方,思想上也自然要比四百年前有个明显的改变。
”
“文字上有欧化的地方”是“时代的关系”。
新文化运动中,有识之士莫不是抱“师一夷之长技以制夷”或是借鉴国外先进思想探求救国真理的,对国外的书籍进行了有益的研读,与此相适应,各种书籍的翻译也风起云涌。
正是在这一特定环境下,语言的欧化也就为势所必然了。
朱自清在这一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地方。
他在《说话》一文中说:“近年来的新文学,将白话文欧化,从外国文中借用了许多活泼的,精细的表现,同时暗示我们将旧来有些表现重新咬嚼一番。
这却给我们的语言一种新风味,新力量。
”在《语言拾零》和《经典常谈》等书中多次指出:汉语的欧化是个“自然趋势”,是避免不了的。
口话化是朱文语言的最大特色,但我们不能就此掩盖有益的欧化在他文中的闪烁。
西欧语言有两个特点,一是在构词法上,利用不同词尾改变词性;二是在句法上的倒装。
朱自清对英语熟稔于胸,不仅仅是因为曾留学于英国伦敦读语言学和英国文学使他积淀了深厚的英语功底,而且他
还不时翻译作品,做一个忠实的文化传播者。
因此,英语的这两个特点他是了然的。
为使语言摇曳多姿,朱自清也偶尔借鉴有机融入语言中。
在汉语中,有两个动词词尾,一个是“着”,表示动作持续,一个是“了”,表示动作的完成。
朱自清有时将这两个动词词尾缀在其他词类后,达到改变词性的目的。
其一是将“着”缀在形容词后,变形容词为动词。
例如:“第三回在湖中的一座桥上,淡有微云之下,倚着
十来个,也是姑娘,朦朦胧胧与月一起白着。
”(《女人》)“但是河中眩晕着的灯光,纵横着的画航,悠扬着的笛韵,夹着那吱吱的胡琴声,终于使我们认识绿如茵陈如酒的秦淮河的”(《桨声灯影的秦淮河》)用着缀在形容词后表示持续的状态,增强了动感。
其二是把“了”缀在名词之后变名词为动词。
例如:“我‘海阔天空’或‘古今中外’了张稿纸,尽绕着圈儿,你或者有些‘头痛’吧?”(《“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然而革命了,民国了,新文学运动了……大家该一律用白话文,不该用士和民的分别。
(《论通俗化》)
朱自清有时偶尔将西欧语言的倒装句引入他的散文集。
英语句法中有介词结构如“ON…”“IN…”它们相当于汉语中的“在……上”,“在……里”的介词结构。
这种结构,英语里常是倒装在动词谓语后,汉语则一般在句头或动词谓语之前。
为摆脱行文呆板,朱自清有时便采用了英语倒装法,把这种介词结构置于动词谓语之后。
“飞去的病便是飞去的生命,所以常常留下十二分的惋惜,在人们的心里。
”(《忆跋》)“密凯安杰罗雕的彼得像,温和光洁,别具一格,在教堂的犄角上。
”(《罗马》)
结束语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如春风秋露,夏月冬雪,给人以无限自然清新的感觉;如叮咚的山泉,啭鸣的黄莺,余音缭绕,袅袅不绝;如冰山雪莲,长白人参,外表质朴,觅之而实难得。
李广田在《〈朱自清选集〉序》里说:“在当时有作家中,有的从旧垒中来,往往有陈腐
气;有的从外国来,往往有太多的洋气,尤其是往往带来了西欧中世纪末的颓废气息。
朱自清先生则不然,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
”这“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正如骀荡的春风驱遣了文言残冬的腐朽,在创建我国民族风格的全新的白话文学中,以其开阔的想象和非凡的驾御文字的功力所创建的“绘画的美”,对打破“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种作风也正影响着当代并将影响着未来。
第二篇:朱自清散文特色
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精确观察,对声音、色彩的敏锐感觉,通过千姿百态、或动或静的鲜明形象,巧妙的比喻、联想,融入自己的感情色彩,便构成细密、幽远、浑圆的意境.清华园的一个平常的荷塘,一到作者的笔下,简直无美不备:淡淡的月色,田田的荷叶,组成了一幅意境幽美的工笔画。
月下荷塘的美景,透露出作者追求刹那宁静的心境,反衬出作者因现实烦恼而产生的不宁静心情。
缜密精巧的构思。
朱自清的散文大多篇幅不长,构思更见匠心。
如《背影》里的四次背影四次眼泪,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中由写画到
第三篇:朱自清散文语言特色探究
朱自清散文语言特色探究
【内容提要】: 朱自清先生是语言艺术家,他的散文语言清丽朴素,形象生动,意境优美,用词准确,善于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多用叠词,富有音韵美。
在他的散文中能够将古典诗词的风格融入其中,写景抒情,这是现代散文家绝少有的独特现象,他用语言塑造了美的人生。
当然,这种人生适合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的,所以散文附着上了个人的浓厚色彩。
从色彩上看,不同心境下的散文,表现出不同的色彩,或为明丽,或为灰暗,也许就是先生的不同的人生际遇。
本文主要是从修辞多样,用词灵活;景语为情语;朴素又创新;口语化程度高;深刻的阅历烙印;鲜明的个性特征等六个方面来论述他散文的语言艺术特色。
【关键词】:
多样朴素口语化个性特征
有人说,朱自清先生的文章“节奏平缓刻板,抒情浅显啰嗦,技巧浅显平易,基调阴柔,缺少丈夫气慨”;有人说,先生的文章“交代过于平白直露,行文平起平落,欠缺吞吐开阔之气”,更有甚者云“(先生)抱其佛脚而大嚼其中三味,秉其衣钵而自以为得其嫡传”。
而本人却认为先生的语言平实自然,清新质朴,富有柔情,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一、修辞多样,用词灵活
(一)叠字叠句,是我们汉语特有的一种修辞方法。
先生是巧用叠词的高手。
在先生的笔下,一个个看让人毫不起眼的词语都能运用得恰到好处。
恰似一条水晶项链中嵌着一颗珠光宝气的蓝宝石,显得那般的光彩夺目,那般的非同凡响,那般的高雅尊贵。
而将词用得最传神的当数《荷塘月色》了。
“蓊蓊郁郁”的树,写出了树木的繁茂。
“曲曲折折”的荷塘,表现出荷塘的形状,使读者产生空间的想象。
以“田田”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刻画出荷叶的深度,让人眼前展现出荷叶的风致。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则反映树的错落有致,开阔又有立体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些平实自然的叠词,都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同时,朗读起来富有节奏感。
相信读过朱自清先生的作品的人都深有体会。
“阴森森”的小径,“淡淡”的月色,以寂静的氛围,衬托出作者淡淡的哀情。
真是所谓“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啊!“悄悄”出门,“轻轻”进门,反映了作者不影响家人而放轻动作以及表现了一种孤寂的心态,让一字一句都令人回味。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薄薄”二字,写出了雾的轻飘,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气氛。
散文《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
打几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草“偷偷地”“钻出来”,写出了小草在人们不在意的时候破土而出,就像孩子捉迷藏时从暗处钻出来,充满了孩童情趣。
“坐着”、“躺着”、“打滚”、“踢球”、“赛跑”、“捉迷藏”,一连串动词无不童趣盎然。
“两个”、“几脚”、“几趟”、“几回”这些不定量的数量词,表明孩子们在天然的运动场上随意玩耍,直到
尽情尽兴为止。
“轻悄悄”写出了春草的柔和,“软绵绵”写出了春草的柔嫩孩子们在草地上玩耍的舒服劲儿表现出来。
叠词的运用。
表现春天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孩子们为春光增添无限生趣,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画面跃然纸上。
从以上例子可看出,叠词的使用能令文句的准确性大大增强,勾勒事物不遗余力,并能丰富语句的内涵,使文章生色添彩。
而在《春》中,先生用“悄悄”、“软绵绵、表现出早春时节春风的和畅之美;“软绵绵”给人轻柔温暖的质感;读起来悦耳动听,韵味无穷。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读来音节和谐,琅琅上口,令人拍案叫绝。
综上所述,朱自清散文中富有特色的叠词使用,使他那精雕细琢的作品更添光彩,使他的作品的文学艺术形象更上一层楼。
叠词不但把静态的景物写实了,而且把动态的实物写神了,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读起来音节和谐,琅琅上口,再三品味,词简意深。
试问一下,没有朱自清先生妙笔生花的神来之笔,又怎能把一组组叠词运用得此般巧妙,此般恰如其分呢?
(二)比喻:它是人们说话和写作时使用最普遍的修辞方式。
先生在《山野掇拾》中说:观察的仔细,目的在于要从对象身上辨别出“新异的滋味”,从而取得“独得的秘密”;又说文章应“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平常身历之境,也有惊异之感”。
因此,先生的比喻,大都是匠心独运,另辟蹊径,出神入化的。
他很少用别人的比喻,而是在仔细观察生活的基础上,选择别开生面的角度,巧妙地抓住客观事物的相似点,给以新颖的设喻。
例如:在《荷塘月色》中有这么一句“叶子出水很高,象婷婷的舞女的裙”,看似平淡无奇,可在先生的笔下,却可体味到一种不同寻常的修辞韵趣。
当我读到此句时,自己心中那种长期对荷叶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痛苦豁然冰释。
先生把“出水很高的荷叶”比作姑娘在跳舞时张开的鲜艳的舞裙,不仅突出地形容了荷叶又圆又大,而且显现了荷叶舒展着,摆动着的姿态,仿佛凌风飘举,翩翩欲舞一般。
让人自然而然地想到“荷叶罗裙一色裁”的画面,相信其他读者也会有同样的感受。
另外,在描写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时,作者将它比喻为明珠,碧天的星星、出
浴的美人;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时,又用了“仿佛远处高楼上飘过来的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以歌声比喻香气,以渺茫比喻香气的轻淡,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准确而奇妙。
二、景语为情语
《春》所描绘的景物充盈着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
“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春天的“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太阳的脸也红起来了;“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通过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使景物变得鲜活生动,形象逼真。
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逼真’等于俗语所说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而且活像是真的。
”可以说,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达到了化景语为情语很高的艺术境界。
应该说好的散文本身就是一首“诗”,抒情散文尤其如此。
所谓“诗”,在散文中当指真挚浓郁的情感及情景交融、含蓄蕴藉的意境;所谓“画”,在散文中即指作家精心结构、精心设色、精心描绘出来的生动景观。
“诗”与“画”的和谐统一,集中表现在缘情作文,“文中有画”,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情感是散文的生命。
无论写景叙事议论,都须有作家真挚浓厚的情感作灵魂,否则技巧再高明,语言再漂亮,也不过是蜡制美人。
先生是个感情丰富且细腻的人,其笔下的事物同样也充满感情。
在长期的追求中,先生描写的造诣很深,在他笔下,无论是梅雨潭的绿色还是清华园的月光,都写得逼真如画,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而秦淮河的夜景,那六朝脂粉气的遗迹,情景交融,真实而得体。
在《绿》一文中,先生在极尽描绘了梅雨潭“醉人的绿”之时,喜爱之情不可抑制,奔腾汹涌着倾泻于笔端,此时最能体现其感情的人称是第二人称“你”,一连用十多个“你”,便把他对绿的深爱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起到了升华感情的作用。
他用语言的丹青点染的风景化比喻丰美,想超拔取胜,将自己内心细腻而真挚的感情合盘托出,如水晶般纯洁通透,
似骄阳般温暖人心,像清泉般沁人心田。
三、朴素又创新
“真挚朴实”是朱自清散文的一个重要特点。
朱自清为人正直、淳朴,他的文章也散发出率真的气息。
朱自清有许多记人记事的作品,大多写亲友的交往,家庭的琐事,这些平凡无奇的小事在朱自清朴实无华的笔下真实感人,催人泪下。
比如,《背影》里的父亲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在为“我”买桔子回来过铁道的时候,“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那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普通的老人的背影,看似平常,但在平常中孕育了深厚的父子情深,多少年了,无人超越,不知道感动了多少做儿女的人。
类似的篇章还有很多,它们写的都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有人说:“朱自清的文章,……不大谈哲理,只是谈一点家常琐事,虽是像淡香疏影似的不过几笔,却常能把那真诚的灵魂捧出来给读者看。
”这是先生散文的一大重要特点。
正如李广田所说“在当时的作家中,有的从旧垒中来,往往有陈腐气;有的从外国来,往往有太多的洋气,尤其是西欧世纪末的颓废气息。
朱先生则不然,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1]”。
这在《荷塘月色》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如早春晨曦,如夏日凉风,如晚秋山泉,如寒冬骄阳,给人以无限清新自然的感觉。
先生喜欢直接从现实生活取材,写景散文,语言凝练明净,细腻秀丽,善于以精雕细刻的工夫,准确、具体地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正像他在探讨中国传统的艺术手法时所说的,“‘逼真’等于俗语说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并且活像是真的。
”
四、口语化程度高
与一般的作家不同,先生是个对汉语颇有研究的作家,对口语体语言的研究,是他语言研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在记述口语体语言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时,他曾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论点,说:“用口语为的是求真化俗,化俗就是争取群众。
”“所谓求真的‘真’,一面是如实和直接的意思,在另一面这‘真’又是自然的意思,自然又亲切,才让人容易懂,也就是更能收到化俗的效果,更能获得广大的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