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带轮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2 V带轮
1.V带轮设计要求
对带轮的主要要求是质量小且分布均匀、工艺性好、与带接触的工作表面加工精度要高,以减少带的磨损。

转速高时要进行动平衡,对于铸造和焊接带轮的内应力要小。

2.结构设计
带轮由轮缘、腹板(轮辐)和轮毂三部分组成。

带轮的外圈环形部分称为轮缘,轮缘是带轮的工作部分,用以安装传动带,制有梯形轮槽。

由于普通V带两侧面间的夹角是40°,为了适应V带在带轮上弯曲时截面变形而使楔角减小,故规定普通V带轮槽角为32°、34°、36°、38°(按带的型号及带轮直径确定),轮槽尺寸见表7-3。

装在轴上的筒形部分称为轮毂,是带轮与轴的联接部分。

中间部分称为轮幅(腹板),用来联接轮缘与轮毂成一整体。

表7-3 普通V带轮的轮槽尺寸(摘自GB/T13575.1-92)
项目
符号槽型
Y Z A B C D E 基准宽度 b p 5.3 8.5 11.0 14.0 19.0 27.0 32.0
基准线上槽深h amin 1.6 2.0 2.75 3.5 4.8 8.1 9.6
基准线下槽深h fmin 4.7 7.0 8.7 10.8 14.3 19.9 23.4
槽间距 e 8 ± 0.3 12 ± 0.3 15 ± 0.3 19 ± 0.4
25.5 ±
0.5 37 ± 0.6
44.5 ±
0.7
第一槽对称面
至端面的距离
f min 6 7 9 11.5 16 23 28 最小轮缘厚 5 5.5 6 7.5 10 12 15 带轮宽 B B =( z -1) e + 2 f ? z —轮槽数
外径 d a
轮槽角32°对应的
基准直
径 d d
≤ 60 - - - - - - 34°- ≤ 80 ≤ 118 ≤ 190 ≤ 315 - - 36°60 - - - - ≤ 475 ≤ 600
38°- >80 >118 >190 >315 >475 >600
极限偏差± 1 ± 0.5
V带轮按腹板(轮辐)结构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型式:
(1)实心带轮:用于尺寸较小的带轮(d d≤(2.5~3)d时),如图7 -6a 。

(2)腹板带轮:用于中小尺寸的带轮(d d≤300mm 时),如图7-6b。

(3)孔板带轮:用于尺寸较大的带轮((d d-d)>100 mm 时),如图7 -6c 。

(4)椭圆轮辐带轮:用于尺寸大的带轮(d d>500mm 时),如图7-6d。

(a)(b)(c)(d)
图7-6 带轮结构类型
轮槽截面尺寸见表7-3,图中各尺寸关系如下
. d为轴的直径,,
当时,L=B
,. .。

式中:P是传递的功率,kW ;n是带轮的转速,r/min;z a是轮辐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