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政务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全)
名词解释:
1、电子政务:是指高效、开放的政府凭借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安全可
靠的网络平台上全方位行使管理职能、开展政务活动。

2、信息技术:是与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有关的方法、技术手段和操
作程序的总称。

3、计算机文化: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集网络文化、信息文化、多媒体文化为一体,对社
会生活和人类行为产生广泛、深远影响的新型文化。

4、决策支持系统:从数据库中找出必要的数据,并利用数学模型的功能,为用户生成所需
信息的系统。

5、专家系统:是一种侧重开发利用特定领域中专家知识和经验的计算机程序,能够运用知
识进行推理,解决与专家水平相当的咨询工作。

6、知识管理:就是对一个组织所拥有的和所能接触到的知识资源,进行识别、获取、评价,
从而充分有效地发挥其作用的管理过程。

7、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会因偶然的或恶
意的原因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使系统能够连续可靠的正常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8、电子政务系统的规划:就是将政府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转化为电子政务系统目标、发展战
略和基本技术实现方式的过程。

9、政府流程:政府在实施管理时,为达成特定目标所经历的体现工作规律的稳定的活动步
骤的集合。

简答题:
1、电子政务的内涵:
1)电子政务的主体是政府机关;
2)电子政务的范畴涵盖政府机关内、外的管理与服务工作;
3)电子政务的重点是“政务”而非“电子”。

2、电子政务的动因:
1)建设高效的政府;2)信息化、民主化的需求和发展趋势;3)信息技术的应用于普及。

3、电子政务的基本应用模式:
G2G:政府对政府的电子政务;G2B: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G2C: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4、电子政务的功能:
1)可以有力地促进政府职能转变;2)可以促进政府提高办事效率;3)可以有力地促进整个国家的信息化建设;4)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优质的公共服务;5)可以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的发展。

5、电子政务的效益:
1)降低了政府管理成本;2)密切了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关系;3)推进了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4)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IT业的发展;5)提高了行政监管的有效性。

6、中国电子政务的任务:
1)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站;2)建设和完善重点业务系统;3)规划和开发重要政务信息资源;4)积极推进公共服务;5)基本建立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6)完善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7)加强公务员信息化培训与考核;8)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法制建设。

7、中国电子政务的指导原则:
1)统一思想,加强领导;2)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务公开;3)突出抓好现有政务信息系统间的互联互通;4)加快建立健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化体系;5)完善决策机制,强化社会监督。

8、中国电子政务的基本进程:
1)“办公自动化”(OA)——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2)“三金工程”——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3)“政府上网工程”——始于20世纪90 年代末期;4)“三网一库”——始于21世纪初期。

9、电子政务部分核心技术(P68):
1)网络和信息安全技术;2)智能办公技术;3)中间件技术;4)XML技术。

10、电子化公务处理系统的功能特性要求:
1)电子化公务处理系统必须具备网络通信能力;2)电子化公务处理系统必须具有强大的文档处理能力;3)电子化公务处理系统必须具备多种共享方式和强大的共享能力;4)电子化公务处理系统必须有利于政府流程的优化;5)电子化公务处理系统必须确立有效的安全保障;6)电子化公务处理系统之间应当实现有效集成。

11、推动公共服务电子化的意义:
1)有利于带动政府内部管理的完善,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流程的优化;2)有利于缩小数字鸿沟;3)有助于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4)有助于树立廉洁、公正、高效的政府形象。

12、积极促进我国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发展需要处理好下列问题:
1)要强化对电子化公共服务的认识;2)要重视服务设计;3)要注重电子化公共服务资源建设;4)要警惕“数字鸿沟”现象的继续蔓延;5)要关注电子化公共服务的成本控制;6)要加强电子化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建设;7)要建立科学的电子化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机制。

13、政府信息资源的特点:
1)政府信息资源在所有权方面具有社会公共所有的性质;2)政府信息资源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可信度;3)政府信息资源具有高度的综合性;4)政府信息资源具有更加强烈的时效性。

14、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
1)统一规划,共建共享的原则;2)分阶段、分层次建设的原则;3)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原则;4)科学性与时效性相结合的原则;5)
充分发挥多种机制作用的原则。

15、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模式:
1)自上而下的模式;2)自下而上的模式;3)联合模式。

16、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
1)基础数据库建设;2)政府领域和专业、专门数据库建设;3)政府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信息资源交换体系建设;4)信息标准化建设。

17、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内容:
1)信息采集;2)信息组织;3)信息检索;4)政府信息公开;5)政府信息服务提供;6)政府信息资源社会化增值开发利用。

18、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
1)政府信息资源规划;2)政府信息资源组织;3)政府信息资源控制;4)政府信息资源协调。

19、电子政务的安全要求:
1)维护电子政府的良好形象;2)保证政务协调的稳定运行;3)保护涉密政务信息的安全;4)控制政务系统中的权限;5)认证政务活动中的身份;6)确保政务信息传输安全;7)保障政务信息存储安全;8)系统的安全备份与恢复机制。

20、电子政务系统的性质:
1)电子政务系统是以信息为处理对象的系统;2)电子政务系统是人机协作的系统;3)电子政务系统是具有统一性的系统;4)电子政务系统是自动的工作流系统;5)电子政务系统
是智能性信息系统;6)电子政务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21、电子政务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
1)以社会服务为宗旨;2)整体规划原则;3)以信息资源规划为先导;4)以规范标准为基本尺度;5)规划要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6)规划要确定发展优先级;7)系统安全是规划的基本要素。

22、政府流程定义包含的内容:
1)政府流程是工作活动的集合;2)工作单元间有时间顺序的规定性;3)要针对每个单元指明具体的工作方法途径。

23、政府流程的属性:
1)约束性;2)确定性;3)稳定性;4)可操作性。

24、政府流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合法、合理、适应、协调、简便、有效。

25、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基础:
1)电子政务发展的法律政策基础;2)电子政务发展的管理基础;3)电子政务发展的信息资源基础;4)电子政务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5)电子政务发展的技术基础。

26、电子政务发展战略的基本模式有:
1)以电子行政为核心的战略模式;2)以电子服务为核心的战略模式;3)以电子社会为核心的战略模式。

27、电子政务在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地位:
1)政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者,是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决策者和组织者;2)政府是信息资源的主要供给者;3)政府是社会的领头羊,电子政务的实施,将对社会事业信息化和国民经济信息化起着重要的模范作用。

28、电子政务战略实施的策略模式:
1)DNI模式;2)PITT模式;3)ASPA模式;4)香港模式;5)并进模式。

29、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经验:
1)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明确统一的领导与协调推进体系;2)及时制定电子政务发展战略,明确阶段性行动计划;3)规划和优化政府业务流程,避免重复建设;4)重视绩效评估,明确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重点;5)重视公务员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公务员的能力和素质;6)建立公共服务接入点,促进电子政务的推广应用;7)加强法律法规和标准化建设,推动电子政务健康有序发展。

30、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
1)政府服务全面上网,提供多元化服务;2)建立政府门户网站,实现“一站到底”式服务;3)更加强调“以民众为中心”的服务理念;4)消除“数字鸿沟”,促进社会信息平等;5)加强组织管理,迈向知识化管理;6)公众参与意识增强,电子民主应运而生。

论述题:
互联网对政府管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P26 167 168)
一、国家管理的革新:
1)国家管理的观念将被革新。

信息时代整体的和效率的观念突出,科技改变了人类的时空观,这要求国家管理具备全球眼光,提高管理和组织效率。

2)国家管理的结构将发生变化。

信息革命对国家管理最根本的冲击是国家管理结构的变化。

网络的建立和推广一方面使得国家权力分散、降低中间管理层次作用,另一方面也促使传统的官僚等级制国家结构向平行化发展。

3)国家管理的范围将被界定。

信息革命造就的网络空间和技术能力促进了非国家行为体的
生成,帮助其参加政策分析、沟通并建立与政府的信任关系,从而有助于缩小并重新界定国家管理范围。

二、管理方式的变迁:电子政务运用技术的手段建设新的政府管理模式、政治互动模式,一方面保障政府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虚拟空间中积极回应公民的需求、执行公务,另一方面给公民参与政治事务、表达利益和压力的广阔空间和全新手段,由此在某种意义上弥补了代议制民主的缺陷。

三、政务公开的实现。

因特网将为政府机构提供工作透明度提供一个方便、有效、快捷的载体,为实现政务公开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运用网络工具,公众可以掌握政府的非机密信息,监督政府部门的工作状况,并通过BBS等发表反馈意见,变被动为主动参政,促进行政公开和决策民主。

四、政府采购的规范。

政府是一个很大的集团消费者,电子政务将政府采购公开化,提高购销过程的能见度,加速企业化政府的改革;可以通过网上结算保证购买和支付规则被一致的理解和执行;可以减少报告文牍降低采购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可以使得采购过程合理化。

五、公共服务的扩展。

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是为公众服务,电子政务则使得服务从办公室、柜台窗口走向计算机屏幕,通过“人机对
话”使得政务通过电子文件交换的方式进行,简化了行政手段和步骤,提高了服务的效率和一致性,维护了政府的形象。

六、政治体制的变革。

互联网和电子政务的发展从技术上成为政治权力分散化加速的力量,以平面化的权力机构取代传统金字塔式的权力模型,提倡分权、授权、和公民参与,政治体制也相应会产生变化而日趋完善。

七、机构设置的转型。

电子政务作为区别于科层制政府的组织形态,能提供最畅通的信息流动渠道,使政府行政最大限度的发挥网络技术的潜力,从网络技术投资中获取最大回报率,以平面型结构取代科层制,引发政府机构设置的转型。

八、工作方式的变革。

电子政务的工作方式体现了分权与民主的气质,捍卫了效率与理想,是信息化潮流下政府形态之一。

如何认识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P11)
一、明确发展定位。

1)发展电子政务首先要有明确的定位,明白政府上网的目的、切入点、目标和作用,真正以民为本,强调政府职能由单纯的管理向综合服务的转变。

2)电子政务要因政府部门类型的差别而在职能上有所不同,不能照搬一个模式。

3)不同级别的政府在电子政务方面也要有不同的侧重点。

4)中国的电子政务要强调对外应用而不是内部应用,即为公共服务、注重实效。

5)确保安全保障
6)当今世界冲突已经蔓延到因特网上,信息安全已经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个焦点。

提高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构建可信的网络环境则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1)客观上,由于我国相对落后的网络技术和信息产业,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设备仍需要从国外引进,这将无法保证我国网络的安全利用和有效监控。

2)与此同时,由于管理人员的素质低下,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
也造就目前的网络安全问题。

3)由此,要大力发展我国计算机相关基础产业,提高综合实力是关键;其次要建立一套信息资源管理制度;最后要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建立完备的网站构建和维护管理规范。

二、创新运行体制。

电子政务将打破传统的政府办公方式,其工作机制、方法和思路都有了巨大的改变。

实行电子政务将改变传统的金字塔式结构为扁平化、无中心的网络结构,
变管理型为服务型,并建立一套完备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以实现政务透明化、办事效率化的目的。

网络技术也会造成一些不利于行政决策的新情况,对行政决策产生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哪几个方面?网络时代政府决策的理性选择是什么?(P95)
一、网络技术的负面影响表现在:
1)网络技术下过量的信息的提供会引起盲目决策:信息量过多会使得方案抉择困难、带有个人倾向性的过量信息使决策者疲于应付。

2)网络技术促使行政决策权走向集中:在当前中国的行政运行机制中,下级凭借信息传递通道的控制,依据个人利益进行选择性过滤,从而削弱行政领导的决策权。

在未来的网络社会,中间层级的功能被虚化,民众和基层行政人员与行政领导可以通过网络对话,为决策权的集中提供了可能性。

3)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影响准确决策:网络的无限自由性使得信息造假者和谣言传播者能够在网上发布不负责任的言论,或有意散布虚假信息、制造混乱。

网络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在提供大量信息的同时,也会左右人类的思维,使得我们落入决策陷阱。

二、网络时代政府决策的理性选择是:
1)正确的决策应建立在信息全面、准确、系统的基础上。

2)行政决策必须贯彻可行性和实效原则,这也是衡量行政决策准确与否的重要标志。

3)行政决策必须体现政治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4)重大的行政决策程序及其贯彻执行的过程应该符合系统科学的
原理。

5)在行政决策的过程中,必须充分掌握系统、信息和控制这三要素。

6)行政决策必须遵循集体决策的原则。

7)采用DSS这一决策支持系统辅助政府的理性决策过程。

试论述统一电子政务标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电子政务标准的内容,以及制定电子政务标准的建议。

(例题9以及个人补充)
一、统一电子政务标准的必要性
1)信息化建设如果没有全国统一的规范,就会造成条块分割、资源无法实现共享、数据无法传递,更无法适应大系统、大网络建设的需要
2)建立电子政务的统一标准并将其具体化,能够避免重复建设的问题
3)统一电子政务标准,也能够避免资源上和时间上的浪费,促进信息共享
4)统一电子政务标准,还能避免不同技术标准导致的兼容性问题。

二、统一电子政务的标准重要性
1)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工程的发展壮大,以电子政务为核心的政府信息化成为推动我国国名经济信息化的关键,而规范化和标准化已成为当前发展电子政务的重要环节。

2)没有统一的、国家级的标准,那么地方级的电子政务系统就无法互通;没有世界级的标准,政务工程就无法与世界沟通,无法适应全球化电子商务的需要。

三、电子政务标准的内容
1)电子政务标准的框架,包括总体标准、应用标准、应用支撑标准、信息安全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管理标准6各部分组成2)电子政务标准的应用,可分为三个阶段:信息数字化、信息网络化、电子政务。

3)办公软件标准的制定。

市场存在多种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用户界面各不相同,也需要统一格式和标准。

四、制定电子政务标准的建议
1)建立统一标准的注意事项:
(1)电子政务的建立必须有政府来指导、监督。

(2)标准的制定应遵循以最高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导,网络技术、档案部门和各级行政部门参与的原则。

(3)制定标准的目的是政令畅通、互通、互联和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社会。

(4)标准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和公正性,不能成为垄断手段。

(5)建立标准是一个基础工作。

2)建立统一标准的要求
(1)必须坚持开放性、广泛性的原则,采取民主方式共同制定标准
(2)制定标准的过程中要注意标准的实验验证工作。

(3)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政务必须解决各级政府部门及其相关信息的标准
3)加强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

信息安全标准是我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依据,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经济利益,需要全国各界的支持和协作。

信息安全标委会的建立标志着我国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迈入了统一领导,协调发展的新时期。

行政人员受信息技术发展影响的具体表现有哪些?政府信息化建设的人才结构可分为哪三个层次?(P100)
一、网络技术对行政人员的影响表现在:
1)开阔视野,提高行政人员的管理能力。

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使行政人员开阔视野,不断提高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节省精力,拓展行政人员的管理时空。

借助网络技术,行政人员可以完成以前体能上无法完成的工作,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降低管理成本。

3)更新观念,激励行政人员的全面发展。

网络技术的运用对行政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成为行政人员不断学习和培训的
动力。

二、政府信息化建设的人才结构可以分为三类:总体规划管理者、实施开发和应用操作者。

1)总体规划者,其中包括政府最高领导人和中层部门负责人,其素质高低会直接影响整个信息化工作的水平
2)实施开发者,主要由技术管理者,信息系统开发者、信息分析处理者及相关行业科技人才组成,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3)应用操作者,也是政府信息化最终使用者,分布在政府的各个工作岗位上,具有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深刻理解并积极适应信息技术应用对政府工作带来的改变,并针对电子政务的实际运行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4)这三类人组成了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金字塔式人才结构:最上层是决策层,塔尖是政府领导者,其下是有关副职领导和掌握最新科技的设计者,其中最重要的是信息化建设和总体设计者;中层是开发层,包括各类技术开发人员、技术工作人员和政务业务分析人员;底层是操作层,人数最多,是行政政府职能的具体业务工作人员。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矛盾有哪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现阶段发展我国电子政务的对策是什么?(P203~213)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矛盾。

1)崭新的电子政务工作方式与陈旧的政务组织结构的矛盾
(1)我国政府组织结构是条块分割二维模式,是纵向层级制和横向职能制的矩阵结构。

(2)电子政务是以公共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将政府各个部门封装起来,让公众享受政府服务只需要一个入口,实行政府内部业务的并行办公。

(3)电子政务要求的后台协调一致的工作流程与政府条块分割的组织结构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2)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与相对较慢的法制建设之间的矛盾。

目前世界各国电子政务法律体系均处于无统一规范、不断修订的不成熟阶
段,对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和电子政务形成了制约。

3)政务活动的安全性要求与为公共服务的信息开发之间份的矛盾。

政务活动关系到党政部门、各大系统乃至国家的利益,因此在安全性方面有着很高的要求。

同时,政府是为公众服务的,电子政务倡导的是利用网络优势加速信息的流通,为民众更好的服务。

由此,电子政务的的安全性要求与电子政务平台的开放性就存在矛盾。

三、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统一的建设原则
2)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法律支持
3)信息安全问题
4)与政府的业务工作缺乏有机的联系
5)全国性的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滞后
6)忽视行政组织自身的整合
7)忽视制度建设和对公务人呀的培训
8)电子政务提高的服务内容不够丰富,服务水平不高
9)重视政府机构内部的信息化,忽视政府对企业、公众服务的信息化
10)电子政务的应用水平目前仍然比较低
11)我国电子政务还不能提高“一站式”服务
四、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的对策
1)搞好政府“三网一库”的建设,进一步推进政务的信息化。

政府“三网一库”,即内网、外网、专网和资源数据库,这是我国信息建设的中枢系统。

2)加强法治和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

安全保密是电子政务的建设关键,必须把政务信息化和法制化提升到国家安全问题的高度。

3)把发展电子政务与坚持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相结合。

电子政务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需要借助社会力量来完成;各级领导干部要统一认识,坚持体制创新、机制创新、避免各部门各自为政。

4)加强人员培训和网络技术知识普及工作。

通过培训,一方面使各级公务员具备新技术革命的意识,另一方面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和
知识,提高计算机应用和日常办公互动的水平。

论述政府信息化的思路(P144)
一、应充分理解政府信息化的深层次含义
1)在政府信息化建设时,要考虑到政府的职能的重组,首要问题是建立“以公众为中心的政府”
2)政府信息化过程中,要对政府职能进行重组,考虑到跨部门的合作,将相关业务按照公众的需求组合起来,为公众提供一个良好的界面。

二、进行信息化建设要考虑到社会上的所有人
1)在实施政府信心化时,可采用多种网络技术,但必须保证多样化的社会群体都能够并且
容易使用。

2)政府信息化服务并不意味着传统服务的废除,而要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保留柜台式服务,并用现代网络技术加以改进。

3)政府在制定信息化政策和方案时,还必须照顾少数民族和残疾人的特殊需求,以及海外公民的要求。

三、制定全国统一的政府信息化建设原则。

1)身份确认方面:政府应该出台有关身份确认的导则和各部门通用的身份确认方法
2)安全方面;政府出台一份有关安全的导则,提出信息化过程对安全的要求
3)网站设计方面:政府应出台关于规范网站设计的导则,使用一致的标准在网上提供信息和服务
4)注重合作,相互学习:包括政府内部、政府与非政府部门以及与其它国家的合作
5)推广电子政务,要大力做宣传、同时应制定相应的鼓励措施。

四、整合政府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

电子政务建设的实质,就是政府按照市场经济和信息化的要求,加快政府管理的变革和流程重组,并借助技术手段,达到为公众提供社会化综合服务的目的,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政府管理结构的整合;二是电子政务技术手段和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