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3-05-12T02:11:54.275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第496期作者:林爱珍[导读] 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涉及许多知识点,不同知识点间往往是维持紧密关联的,只是它们在知识点的呈现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别。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益海实验小学3628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各一线教师的教学目标发生了明显改变,由传统的“提升学生考试成绩”逐步转变为“确保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前提条件下,切实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数学乃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在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很多,而学生只有充分掌握小学数学的各知识点、形成个人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最终才可以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措施与方法
一、结构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涉及许多知识点,不同知识点间往往是维持紧密关联的,只是它们在知识点的呈现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别。比如在围绕《数字的认识》这一课展开教学时,其实不管是一年级、二年级还是三年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围绕着数的意义、组成、数位、读写、数的大小比较这样的一般顺序推进授课的。在学习的过程中,随着知识点难度的不断增加,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构建更显客观、合理的结构体系,对各个知识点形成更深刻的认知。
2.可以为后续高难度知识点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很多知识的学习方法都具备相似的特征。比如说在围绕着“混合运算律的应用”和“常见的量”等知识点展开教学时,教师会发现,这两部分知识点在教学过程、手段上就很相似。教师如果可以深刻意识到这一些相似的部分,并且将它们的价值充分地释放出来,就能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实现学习方法的有效迁移,让他们在高难度课程的学习中获得更轻松的体验和良好的感觉。
3.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整体的逻辑性非常强,而且不同年级的数学课程在题目计算方法、整体思路上很相近,如果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展开结构化学习,往往就可以让他们将此前学过的知识逐步迁移到后续高难度课程与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比如在围绕着“加减乘除计算”这一知识点展开教学时,大多数计算都是按照固定模式展开教学的,如果可以将“讲算”的思路融入到全过程的教学中,在学生掌握这种计算方法之后,即便面对复杂的题目,他们也不会那么恐惧,可以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各类复杂问题的解决中。
二、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实践措施与方法
1.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小学数学单节课程的时间为45分钟,有一些章节由于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在45分钟的时间内根本讲不完。面对这样的情况,许多教师的选择是将讲不完的章节分开、融入到不同的课时内进行分别讲解,如此安排会让知识构架的完整性被直接破坏,对学生展开后续的高质量学习是极其不利的。为避免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围绕教材中大量的知识点进行深入研究,将彼此相关的部分整合在一起,统一放在一节课内推进教学。比如在围绕着《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课程展开教学时,许多教师都是将长方体、正方体这两个知识点分成两个课时来讲解,其实这两个知识点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将这两个知识点融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向表面积、体积等诸多知识点的方向去延伸,甚至立足长方体、正方体这两个知识点绘制思维导图,一次性将与此相关的重点知识都梳理一遍,往往就可以让课堂现场的效率更高,让学生将不同的知识点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且形成完整的体系。
2.将小学生的思维结构化。在围绕数学知识展开学习、复习时,许多小学生往往是按照教材作为主要对标逐步推进和展开的,这样的学习、复习方法整体效率极其低下。如果教师可以引导着学生将个人的思维结构化,让他们从全局角度出发思索新知识的学习以及旧知识的复习,往往就能让学习和复习的效率都在原来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这一新知识作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真回顾一下过去曾经学过的旧知识,并且将新旧知识紧密衔接起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让学生在逐步学习的过程中让个人的知识体系慢慢得到完善、变得更显完整。比如在围绕着《千克、克、吨》这一课程展开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先向学生分享一下这一节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然后让学生立足这一课程的核心点作为基础向外辐射,认真回顾一下《观察物体》这一课程的内容,将新旧知识点衔接在一起,在原来所学内容的基础上逐步扩充知识体系,让知识体系结构更显完善。通过以上这样的方式展开教学,不但可以让学生巩固旧知识,而且还能让他们的综合素养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升。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融入结构化的教学模式,向学生提供合理引导,在向学生传递各类专业知识点的同时,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结构化体系。长此以往,就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得益于早期内容的掌握、合理学习方法的应用,在未来高难度课程的学习中斩获更高的效率、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参考文献
[1]陈娟小学生数学思维结构化的培养途径[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4,(8),42-43。
[2]颜春红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课堂过程评价解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2),49-53。
[3]郑林静基于结构化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与思考[J].基础教育论坛,2022,(04),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