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潮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二、学习重难点 (2)
三、预习检测 (2)
四、中心思想 (3)
五、段落划分 (4)
六、写作手法 (4)
七、读文感知 (5)
八、经典语句解读 (7)
九、预习检测答案 (7)
十、全文翻译 (9)
一、学习目标
我们要深入理解并掌握文章《观潮》的基本内容和主旨,通过仔细阅读和品味,能够清晰描述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磅礴气势。
要学习并熟练运用文章中生动形象的描写手法,包括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通过学习《观潮》,我们要培养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同时,也要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通过达成这些学习目标,我们不仅能够深入理解《观潮》这篇文章,更能够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和人生境界。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在于理解并感受文章中对钱塘江大潮的生动描绘,把握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潮水的磅礴气势和动态美。
这需要我们深入分析文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品味语言的魅力。
学习难点则在于如何准确理解并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深层含义。
文章不仅描绘了潮水的壮观景象,还蕴含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
这需要我们结合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深入探究,才能真正领会文章的精髓。
在学习《观潮》时,我们应注重把握重点,突破难点,通过深入阅读和思考,全面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理解能力。
三、预习检测
一、填空题
1. 《观潮》一文主要描绘了________(地点)的潮水景象,展现了潮水的________和________。
2. 文章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潮水的动态美。
二、选择题
1. 《观潮》的作者是()。
A. 苏轼
B. 柳永
C. 周密
D. 白居易
2. 文中“白浪滔天”一词,形容的是()。
A. 潮水的声音
B. 潮水的颜色
C. 潮水的规模
D. 潮水的速度
三、简答题
1. 请简述《观潮》一文中,作者是如何描绘潮水来临前的景象的?
2. 你认为《观潮》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它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
四、拓展题
1. 如果你有机会亲眼目睹壮观的潮水,你会有什么感受和体验?请尝试用文字描述出来。
2. 除了《观潮》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自然景色的经典文章或诗词?请列举一两例,并简要说明其特点。
四、中心思想
《观潮》的中心思想可以总结为通过对潮水细致入微的描绘,赞美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同时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感情。
作者通过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的生动描绘,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潮水的磅礴气势和动态美。
此外,文章还表达了作者对世界第一大涌潮——钱江涌潮的雄奇壮美的赞美之情,展现出一种宽广的胸襟。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理解,《观潮》的中心思想也体现
了“以小见大”的哲理。
虽然潮水本身是一种自然现象,但通过作者的笔触,读者可以从潮水中看到自然的力量,以及人类在面对自然时的渺小与脆弱。
这种以小见大的表达方式,使文章具有了更深刻的内涵。
《观潮》不仅是一篇描绘自然景色的文章,更是一首赞美祖国大好河山、表达人类情感与哲理的诗歌。
五、段落划分
《观潮》这篇文章的段落划分通常如下: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介绍了钱塘江大潮。
这一段为全文的总起,概括地介绍了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第二段(第2自然段):详细描述了潮来前的景象。
包括江面的平静、人们盼望看到大潮的心情,以及观潮的地点、时间等。
第三段(第3、4自然段):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生动地描绘了潮来时的奇异景观。
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潮水的声音、颜色、动态等各个方面的特点。
第四段(第5自然段):主要描述了潮头过后的江面景象与变化。
包括潮水退去后的平静、江水上涨的情景等。
这样的段落划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脉络,同时也能够更深入地体会作者所描绘的潮水景象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写作手法
《观潮》这篇文章采用了多种写作手法来描绘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写作手法:
1. 比喻和夸张:作者大量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通过生动的语言将大潮的宏伟和奇特表现得淋漓尽致。
例如,用“银线”比喻远出海门的潮水,凸显其细微之处;用“玉城雪岭”形容潮头奔卷而来的景象,夸张地表现了其势不可挡的力量。
2. 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作者不仅直接描绘了潮水的形态和声音,还通过侧面描写,如观潮人群的反应和期待,来烘托出大潮的壮观和引人入胜。
3. 写景与叙事相融合:文章在描绘潮水景象的同时,也融入了观潮的过程和人们的情感变化,使得整个文章既有生动的画面感,又有丰富的情感色彩。
4. 白描手法:作者还采用了简洁的白描手法,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潮水的轮廓和动态,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潮水的变化和气势。
通过这些写作手法的综合运用,作者成功地营造出一个立体、生动的潮水景象,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能够深刻感受到大潮的奇特、雄伟和壮观。
同时,这些手法也体现了作者的文学功底和艺术造诣,使得《观潮》成为一篇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七、读文感知
《观潮》这篇文章,通过生动的笔触和细腻的描绘,让我对钱塘江大潮有了深刻的感知。
在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那波澜壮阔的江面之上,亲眼目睹了潮水汹涌而来的壮观景象。
文章开头便以简洁明了的语句,概括地介绍了钱塘江大潮的特点,使我对其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接着,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潮来前的宁静江面、人们的期待心情以及观潮的地点和时间都生动地呈现出来。
我能够感受到那种平静中的紧张与期待,仿佛自己也在等待着大潮的到来。
随着潮水的逐渐靠近,文章的节奏也逐渐加快。
作者通过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潮水的声音、颜色、动态等描绘得栩栩如生。
我仿佛听到了潮水如雷鸣般的巨响,看到了潮水如银线般从远处奔涌而来,然后又如同玉城雪岭般高耸入云。
这种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潮水的力量和壮观。
在潮头过后,文章又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江面的平静和江水上涨的情景。
这种对比的描写,使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潮水的威力和变化无常。
整篇文章读来,我不仅能够感受到潮水的壮观景象,还能够体会到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类勇敢探索精神的赞美。
作者通过对潮水的描绘,不仅展示了自然的力量和美丽,也表达了人类面对自然时的渺小与脆弱。
这种以小见大
的表达方式,使我更加深刻地思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态度。
《观潮》这篇文章给我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也更加敬畏和热爱大自然。
同时,文章也激发了我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和勇气,使我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八、经典语句解读
《观潮》中的经典语句,不仅生动地描绘了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还深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类探索精神的赞美。
以下是对其中一些经典语句的解读:
1.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这句话中的“奇观”一词,准确地概括了钱塘江大潮的非凡气势和美丽景象。
自古以来,钱塘江大潮就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其壮观程度足以让人称之为“天下奇观”。
2.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这句话通过细腻的描绘,生动地展示了潮水初现时的情景。
随着响声的增大,一条白线逐渐出现在水天相接的地方,这一景象让人们兴奋不已,仿佛预示着大潮的即将到来。
3.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
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这句话运用比喻手法,将浪潮比作千万匹白色战马,形象地描绘了潮水奔腾而来的壮观场景。
这种生动的比喻不仅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潮水的力量和速度,还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4.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这句话通过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潮水到来时的巨大声音。
这种声音仿佛能够震裂山峦、撼动大地,让人感受到潮水的震撼力和非凡气势。
这些经典语句不仅展示了《观潮》一文的文学魅力,还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表达,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这些语句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人生感悟,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深入思考。
九、预习检测答案
一、填空题
1. 《观潮》一文主要描绘了钱塘江大潮的潮水景象,展现了潮水的雄伟壮观和动态美。
2. 文章通过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潮水的动态美。
二、选择题
1. 《观潮》的作者是C. 周密。
2. 文中“白浪滔天”一词,形容的是C. 潮水的规模。
三、简答题
1. 《观潮》一文中,作者通过描绘江面的平静、观潮人群的期待以及远处的山影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期待的氛围。
当潮水逐渐靠近时,作者又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潮水的声音、颜色以及动态,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潮水来临前的紧张和激动。
2.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对大自然壮观景象的赞美和对人类勇敢探索精神的讴歌。
它启示我们要敬畏自然、热爱生活,同时也要有勇气和决心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四、拓展题
1. 如果我有机会亲眼目睹壮观的潮水,我可能会感受到一种震撼和敬畏。
潮水汹涌而来,势不可挡,那种力量和美感让我惊叹不已。
我会尝试用文字记录下这一瞬间的感受,让更多的人能够分享我的体验。
2. 除了《观潮》之外,描写自然景色的经典文章或诗词还有很多。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描绘了壮丽的河山景色;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则生动地展现了瀑布的雄伟气势。
这些作品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十、全文翻译
《观潮》全文翻译如下:
钱塘江的潮水,是天下雄伟的景观。
从农历(八月)十
六日到十八日是最盛的。
当潮水远远地从钱塘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不久(潮水)越来越近,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扬喷射,吞没天空,冲荡太阳,气势极其雄伟豪壮。
杨万里的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就是指这样的景象。
每年(农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教阅水军,几百艘战船分列两岸;不久水军的战船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安稳。
忽然黄色的烟雾四处窜起,人物一点点都看不见,只听得水军鼓声震天,水上战士的喊声也震天动地。
过了几十分钟,烟雾全都消散了,水军将士全都隐没了,只有不被火烧尽的“敌船”还随波飘荡,战士们的喊杀声也渐渐消失了。
这条航线来回的航程大约五十里左右。
那只船的船头突然朝西,那只船的船尾突然朝东,互相对着,好像在争斗似的,并且用鼓声助威。
忽然江上的大火熊熊燃起,几乎把整片天都烧红了。
黄烟四周缭绕,太阳的光都被遮蔽了,只听到不断的鼓声、呐喊声,声音震天动地,几百艘船都向大火的方向冲过去,被烧死淹死的人不计其数,江面上尸体遍布,血流成河。
被击中的船沉入水底,灌满了水的战船也都先后沉没。
大火蔓延到了岸上,岸边的房
屋都被烧毁了,人们哭声震天,一片狼藉。
尽管这样,每年(农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都会带领众多官员、士兵,驾着许多大船到浙江亭观赏这样的景象。
这时,上游和下游的船只往来,络绎不绝,一片繁忙。
从富阳到桐庐这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全是豪华的大船,没有一只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