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调研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常州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质量调研
试题
说明:1.考试形式为开卷书面考试。

可查阅所带教材、资料,但不得相互讨论和互借资料。

2.考试时间为45分钟。

试卷满分为5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
的字母填到下列对应的答题框内。

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著作中最早比较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情况的是
A B C D
2.右图是近代某次侵华战争示意图。

在该侵略战争期间,侵略军
制造的臭名昭著的暴行是
A.逼迫清政府割让香港岛
B.洗劫后放火焚烧圆明园
C.强迫签订了《瑷珲条约》
D.割占台湾岛和澎湖列岛
3.英国人呤唎在其著作中记载:“1862年9月21日,这个美国兵痞,头一个为清军服务的美国人华尔,在率军攻打……慈溪的时候,中弹身亡。

”该记载反映了
A.鸦片战争清军英勇抵抗B.太平军痛打洋枪队战役
C.左宗棠领军收复了新疆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4.纪录片《走向海洋》这样写道:“黄海风云突变。

……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

”在该“决战”中,率领致远舰重创日舰、最后壮烈殉国的爱国将领是
A.林则徐B.洪秀全C.邓世昌D.李鸿章
5.《庚子西狩丛谈》记载:“庚子(1900年)之役……外国连衡而入京师……”这段文字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A.英法联军攻占北京B.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C.太平军占领了南京 D.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6.有学者指出:“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的这辆列车。

”材料中的“其”指代的是
A.洋务运动B.唐胥铁路竣工C.戊戌变法D.京张铁路通车7.有学者在评价某不平等条约时说:“这完全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而向帝国主义列强立下的一纸卖身契。

”从此,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
中国的工具。

这一条约指的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8.下列企业中,属于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的是
A.汉阳铁厂B.江南制造总局C.大生纱厂D.上海机器织布局9.西方的一位历史学家写道:“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好心扼杀了进步。

”该段材料评述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维新变法D.辛亥革命10.“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

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誓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

”该材料出自于
A.张謇的奏折B.康有为的上书C.慈禧的懿旨D.陈独秀的文章11.据右列漫画,指出辛亥革命的最伟大功绩是
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结束了中国长时期的帝制
C.实现了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D.提出了民主共和国的思想
12.服装具有重要的社会政治功能。

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并赋予了新的含义:门襟五粒纽扣表示……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
义,即民族、民权和
A.民主B.民治
C.民生D.民本
13.据右列漫画,不能反映出新文化运动的哪一项内容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C.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4.下列图片中,最能反映我国近代教育发展的是
A B C D
15.民国元年9月,《申报》刊文:“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司仪)催请跪拜起立之烦。

”这表明辛亥革命后
A.社会风俗有了新变化B.女子完全享有婚姻自由
C.中国封建制度已结束D.农村普遍举办西式婚礼
二、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共2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林则徐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英国上下大为震动。

1839年英国女王决定对中国发动一场“贸易战争”。

……一纸战败条约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

——《中国近代史史料专辑》(卷49)材料二 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制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本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资料》材料三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南京条约》材料四第六款第一,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的“贸易战争”和“一纸战败条约”分别指的是什么?据材料一、二并结合
所学知识,指出该“贸易战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目的分别是什么?(4分)
⑵据材料三,说明“随着关系的改善”,英国对华“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
可估量的”的理由。

(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你对材料一“贸易战争”“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理解。

(2分)
⑶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1分)结合所学知识,从对中国社会改变
的危害的角度,概括该条约的影响。

(1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

如一间破屋子,由裱糊匠东贴西补,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裱糊,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风小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

乃必欲双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等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李鸿章材料二深盼皇上振励于上,内外臣工齐心协力,及早变法求才,自强克敌,天下幸甚!
——甲午战争后李鸿章上光绪帝折
材料三历史上反复表明,制度层次的变革非有思想上的变革和启蒙作用支持不可,而李鸿章他们面对的敌人是一群无知的对手,一切有理有据的论证对他们都是无的放矢。

……
更要命的是,包括李鸿章在内的洋务派也逃脱不了“无知”二字。

他们虽然呼吁变法,自己并不清楚所谓西方文明、所谓近代工商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办起洋务来错误百出。

——刘大椿、吴向红《科学苦旅——科学·社会·文化》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李鸿章“办了一辈子的事”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裱糊匠”李鸿
章“东贴西补”落后腐朽清王朝“破屋子”的材料是什么?(2分)试指出李鸿章如此感慨、反思的历史背景。

(2分)
⑵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甲午战争前后,李鸿章对于强国之路的看法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与材料二主张不谋而合的我国近代化探索运动是什么?(3分)
⑶据材料一、三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李鸿章“办了一辈子的事”最终失败的国内主要
原因。

(3分)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2016.1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二、材料解析题(共20分)
16.⑴贸易战争:鸦片战争。

(1分)条约:《南京条约》。

(1分)
直接原因:林则徐禁烟(或:虎门销烟)。

(1分)
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或:向中国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工业原料)。

(1分)
⑵理由:开放通商口岸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英国对华倾销商品(棉织品)。

(2分)
理解: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中国闭关自守
传统被打破,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或市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或中国近代史开端)。

(2分,任意2点即可)(如果谈及鸦片战争后开眼看
世界的新思潮萌发,也可给1分,但总分不得超过2分)
⑶条约:《马关条约》。

(1分)
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或: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2分)(如果从中国近代化探索发展进程角度分析影响,则不给分)
17.⑴事情:洋务运动。

(1分)材料:西方先进技术。

(1分)
背景:甲午战争失败;洋务运动破产。

(2分)
⑵变化:从“师夷长技”(或“自强”、“求富”)到“变法”(或:变法自强)。

(2分)
运动:维新变法。

(1分)
⑶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封建旧制度;社会上封建保守势力的强大与无知;洋务派自身的局
限;缺乏思想变革与启蒙作用的支持。

(3分,任写其中3点即可。

其他言之有理的,酌情给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