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案例大学物理部分案例---以角动量守恒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物理部分案例---以角动量守恒为例
一、课程简介
《大学物理》课程面向校数学、化学等非物理专业本科生,基础性强、教学要求高、学生受众量大、受益面广。

《大学物理》课程始终坚持以学生必需的物理基础为出发点,通过教学内容的传授和各种教学环节的训练,使学生学习和初步掌握科学的思维和研究方法,激发探索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二、教学目标
(一)本讲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家国情怀
2.引导学生理解物理学原理是创新的基石。

(二)案例如何体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1.借由直升机螺旋桨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体会到“技术虽
会过时,但物理原理却是恒久不变、永远是创新的基础”;
2.利用航天器姿态调整实例,培养工科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课程思政案例内容
(一)案例的引出
首先请大家先来观赏两个熟悉的运动场景:
一个是在花样滑冰运动中,都有一个经典原地旋转动作,运动员起先伸展双臂旋转,当其收拢双臂时,转速会增大很多,请思考这是为什么?
另一个是在跳台跳水运动中,运动员为了完成旋转动作,总要在空中收拢身体;可入水时,无一例外,要打开身体,这有什么物理规律吗?
好,总结一下我们的问题:
1.为什么运动员在旋转时,常常要收拢、打开身体?
2.为什么收拢身体和打开身体时,转速不一样?
要回答这样两个问题,揭示其中的规律,就要学习我们本堂课的有关内容。

四、分析讲解
(一)重点分析:案例与本讲内容的关联度
1.通过我国航天器姿态调整案例,实现角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迁移,同时激发同学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家国情怀。

——“近几年我国的航天事业突飞猛进,一颗一颗的航天器腾空而起。

当我仰望太空,想象航天器在太空遨游的时候,大家是否思考过这样的问题。

如果航天器的太阳能翻板没有对准太阳,他就不能充分接受太阳能;如果航天器的信号发射器没有对准地面的信号接收站,就不能实现与地面实时通信。

因此航天器就需要在太空中调整自己的姿态,可是在太空中,它又没有一定的依托,他是如何实现姿态调整的呢?”
2.通过直升机螺旋桨的案例分析,实现角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迁移,让学生体会到“技术虽会过时,但物理原理却是恒久不变、永远是创新的基础”,同时通过中国武装直升机和无人机案例,激发同学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家国情怀。

(二)如何达成 课程思政预期目标: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1.首尾呼应、层层递进式的教学设计,保证了课程思政目标的达成。

2.教学方法与模式
本课程综合运用问题导入式,启发式和探究式等多种授课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学习、思考的主动性;
重点内容通过类比方法实现知识的快速迁移,内容深入浅出易于理解;难点内容通过参与式的课堂演示让学生直观形象理解抽象原理;
利用课堂演示实验,使抽象的原理更加形象和生动,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利用视频和图片展示角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借由直升机螺旋桨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体会到“技术虽会过时,但物理原理却是恒久不变、永远是创新的基础”;利用航天器
姿态调整实例,培养工科学生的家国情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