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复习)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考纲: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课标: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原 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背景 (2)考纲:罗斯福新政 课标:列举罗斯福新政主要内容,认识新政特点,探讨 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作用 (3)考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标: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 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4、过程:
美国
5、
德国
英日
法国
…
探究一:为什么美国经济危机会迅速地波及到其它资义国家?
①美国是世界头号经济大国;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特
点
史
实
波及范围 特别广 席卷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 和货币金融部门的危机
持续时间特别长 破坏性特别大 从1929年到1933年,长达四年多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资 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2/3
主张政府 作用最小化, 主张私有制
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变化,不 管是政府管制和反对政府管制,分歧 已不是政府是否应当对经济进行干预 和调节,而是干预程度的多少的问题。
结论:
无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
要坚持发挥“两只手”的作用。
在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基础上,国家弥补市场调节 的不足,宏观调控。
3,反对社会主义和公有制,主张私有化。
15-18世纪
17-19世纪初
1936年
20世纪70年代
重商主义
古典经济学
… 罗斯福新政
凯恩斯经济学
新自由主义
国家干预
自由放任
国家干预
国家干预
自由竞争
制定鼓励出 口,限制进 口的政策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新
3、虚假“繁荣”的幻灭:
全方位的经济危机。
二、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
1、危机的爆发的标志
经济危机爆发的标志:1929年10月24日, 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
1929年10月24日被称为“黑色星期 四”,这一天纽约证券市场在经历了几次 小小的预震后出现了坍塌,几十种主要股 票价格狂跌,绝望的人们疯狂地抛售,当 天就有1289万股易手。崩溃的高潮终于在 10月29日来到了:大批的股票涌到市场上 来,不计价格地抛售,这一天疯狂交易以 1641万股的最高纪录收盘。
(3)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刺激了经济 的发展。
1、虚假“繁荣”的原因:
(1)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 横财, 扩张了经济实力,为其繁荣 提供了物质基础。 (2)技术革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 原因。 (3)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刺激了经济 的发展。
2、虚假“繁荣”的表现:
战争结束时,美国已从战前一个资本输 入国变为资本输出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 国。到1924年,美国掌握的黄金总额已达 世界黄金储存量的1/2,控制了国际金融 市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中心由英 国移到了美国。 20年代,美国的汽车工业、电器业和建筑 业等工业部门显示出蓬勃生机。
(2)技术革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 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为了追逐高额 利润,凭借其在一战中扩张起来的经济实力和欧洲各国战 后经济尚未恢复之机,以及西欧各国在财政上对美国的依 赖,夺取大量新的海外市场,实行资本和商品输出。美国 在夺取新的海外市场的同时,也注重扩大国内市场。在20 年代,垄断资产阶级挖空心思,用五花八门的扩大广告宣 传和赊购的办法来刺激汽车、住房及大件日用生活必需品 的消费。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 发的根本原因是 ( )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人教版).
经济危机?
是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1929 —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爆发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矛盾。 (2)具体原因:贫富差距、分期付款、股票投机。 (3)直接原因: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 (4)政策原因:自由放任政策恶性发展的产物。
根本原因:生产的社会化和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矛盾 贫富差距过大 分期付款膨胀 股票投机过度
市 场 供 需 矛 盾
经济 危机
2、爆发标志: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
3、表现: 4、特点: (1)范围特别广 ---- 从经济领域看,由金融业扩展到工业、农业领域; 从地域范围看,由美国扩展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思考:发生于美国的经济危机为什么很快涉及到全世 界? 原因: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 紧密(最主要原因); ②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经济强国,影响大 。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变化: 自由主义 ---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第一次工业革命—1933年)源自凯恩斯主义 --- 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1933年-20世纪70年代初期)
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0世纪70年代初以后 “混合经济”)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生产相对过剩
美国农场主将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
股市崩溃
经 济 危 工人失业
银行破产
机 的
企业倒闭
饥民遍地
表
高一历史必修2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优秀教学案例及反思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
1.图片展示:通过展示危机时期的历史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危机的严重性;
2.文献分析: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献,深入了解危机的背景和影响;
3.小组讨论: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在讨论中提出不同观点,培养合作精神;
1.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如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
2.组织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评价,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鼓励学生提出建议和意见,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4.教师给出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的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帮助他们提高。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节课以一段生动的历史短片导入,展示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恶劣环境。短片内容包括: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危机爆发的根源是什么?”、“危机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等;
2.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自主寻找答案;
3.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4.教师总结问题,给出权威答案,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小组合作
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
1.划分学习小组,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
2.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如分析某一国家的危机应对政策,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3.鼓励小组成员相互尊重、包容,培养良好的团队氛围;
4.组织小组汇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锻炼表达能力和思维敏捷性。
(四)反思与评价
本节课通过反思与评价,让学生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具体包括: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学设计深圳市行知职业技术学校尹立群一、课程标准(1)理解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2)识记经济危机爆发的标志、表现、特点并分析经济危机产生的影响。
(3)了解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文明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的第1课(整册书第17课),这在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中对应第4课《经济大危机》第一部分内容“‘繁荣’及其崩溃”。
本课主要从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危机的特点、危机的影响以及美国在初期应对政策的失败四个方面来讲述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从内容的结构看,上承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下启下一节课《罗斯福新政》,实际是在讲述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学好这节课是理解这一单元的基础。
由此可见,本课在本单元乃至本册书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三、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较高,且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已初步具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但是由于我省初中历史属于开卷考试科目,导致学生基础知识储备不足,加之我校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学带来困惑、难度。
四、课堂构思本课主要从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危机的特点和表现、危机产生的影响几个方面讲述了1929~1933年发生的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按照课标要求,教师授课时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思考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场经济危机有什么样的表现、特点、影响怎样?让学生对这一课的知识结构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本课不仅要让学生从视频和课本正文中归纳知识,另外还要通过“学思之窗”“资料回放”“历史纵横”等栏目的资料,加深学生对经济危机发生情况的理解。
补充一些相关课外知识,扩展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对资本主义本质的认识。
五、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经济危机的表现、特点,“自由放任政策”(2)理解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分析经济危机的各方面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复习)
一、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调整背景 1.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①贫富差距扩大,人民相对贫困
具体
②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经济虚假繁荣 ③股票投机过度,加剧了经济繁荣的假象
基本 市场供需矛盾,供大于求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根本 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经济 危机
1929年,股市崩溃后,人 们涌向银行挤提存款 股市崩溃时华尔街的场景
高一历史必修2第六单元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经济危机。此后平均 大约每隔十年左右,就发生一次经济危机,如 1837年、1847年、1857年和1866年。其他资本主 义国家也不同程度地爆发了经济危机。
什么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 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 大混乱,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 其中以1929年~1933年由美国席卷资 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破坏力最大、 影响最深远,也称为大萧条时期。
C
• 1923~1929年在任的美国总统柯立芝说: “既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政府 应该谨防多数人的意见。由于贫穷是罪恶 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 以援助卑贱的穷人。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 的利益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 的企业。"柯立芝的上述思想对美国历史造 成的最大影响是 • A.加剧了美国工人的贫困 B.加深了美国工人同资本家的矛盾 • C.阻碍了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实施 D.为经济大危机的发生埋下了祸根
(2)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 (3)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锐减
2.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 经济危机的特点
① 范围特别广 ②时间相当长 ③破坏特别大
必修2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妈妈,爸爸为 什么会失业呢?
因为煤太多了。
走进历史——析经济危机的原因 供求矛盾示意图
生 消费
产
3、直接原因:供求矛盾 (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洛
20世纪20年代克菲乐 的美国经济 状况如何?中心有何表现?
繁 华 的 街 景
福 特 汽 车 的 生 产 线
持 续 上 涨 的 股 市
一、虚假“繁荣”的幻灭(危机前的美国经济)
虚假“繁荣”的原因:
20世纪20年代
材料:一战初期,美国利用“中立”的有利地位,利用交战双方对 军需物资的大量需求,充当双方的兵工厂,迅速扩大军工生产和重 工生产;此外,美国还在战争期间对英法贷款,并乘欧洲交战国在 世界市场上竞争力减弱的良机,扩大工农业生产,进行商品输出。
材料:股票投机成风,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 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银行本身也卷入股市。通过证券市 场聚集来的资金重新回到股票市场,从而带动了股票狂涨。
材料:1928年8月底,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价格相当于5年前 的4倍。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由268 上升到391,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升到258。
虚假“繁荣”幻灭
(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有哪些?
一、虚假“繁荣”的幻灭 二、经济危机的爆发
(一)、经济危机的含义 (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材料:两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 力迅速发展,进而形成社会化大生产。 但由于生产资料归资本家私人所有,他 们为追求利润,不断扩大生产,导致了 生产相对过剩。
工人失业 无力购买
生产与销售产生了矛盾,生产相对过剩。
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
? 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 大约每隔八九年就发生一次,其持续时间大约为一年左右。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课标要求】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2.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教学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表现、特点和影响;2.掌握胡佛措施的特点、结果,认识其失败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通过历史资料和图片表格,加强学生多途径对历史知识的理解2.掌握对教材的研读思考,归纳基本知识,探究原因;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的重要性,要将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结合。
【知识结构】一、“大萧条”的来临1、背景:美国经济持续繁荣①贫富差距过大、②股票投机过度、③信贷消费过度④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时间:1929年10月标志: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表现:二、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1、“美国危机”世界经济危机2、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强三、胡佛的反危机措施:1、措施:自由放任政策2、结果:危机更加恶化了【探究学习】探究一:镜头一:美国10月的夜晚凉风习习,在福特汽车公司工作的罗克和他的工友们走在纽约宽敞的大街上,各种各样的汽车销售广告和赊购住房的广告在霓虹灯的映照下绚丽多彩。
为了按时完成公司的扩产计划,他们已经连续几天加班到这么晚了,这几年公司由于注重技术革新和开展生产合理化运动有了很大发展,在全国许多地方新建了工厂,公司的老板也上了美国富豪榜,罗克的工资也涨了,虽然不是很多,罗克也挺满足。
在选举总统的时候罗克投了胡佛的票,因为他答应当选后将使“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两只鸡,家家有两辆汽车”。
看到身边许多人都贷款买了住房和汽车,罗克也不甘落后,不仅贷款买了住房,还多贷了一部分钱买了股票。
必修二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考纲课标解读】1.大纲内容: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课标内容: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知识梳理】一、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和生产资料之间的矛盾。
(2)主要原因:贫富差距过大造成市场萎缩,从而导致生产相对过剩,生产与矛盾尖锐。
(3)直接原因: 过度膨胀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4)催化剂:活动过度,造成经济繁荣的假象2.爆发:1929年10月24日,美国股市崩溃。
3.特点(1)范围广泛。
席卷世界。
(2)持续时间特别长。
直到年,美国等国才陆续走出危机阴影。
(3)造成的破坏特别巨大。
整个资本主义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以上。
4.影响(1)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造成特别巨大的破坏,资本主义世界笼罩在空前绝望的情绪中,有人哀叹“世界末日已经来临”。
(2)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①政坛丑闻层出不穷,政府信誉扫地;②广大人民要求改善生活状况,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不断;③势力兴风作浪,社会动荡不安。
(3)危机加剧了的紧张。
为摆脱危机,各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彼此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日趋尖锐,还进一步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峨嵋文化”收集整理)二、“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1.政策:面对严重危机,美国总统胡佛固守传统的“__________”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
2.结果: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__________,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社会动荡不已。
【重点难点突破】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可以看一看极端的情形,假设我们大家把收入全部储蓄起来,完全停止花费,毫无疑问,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失去工作,而且不久我们也不会再有收入以供花费。
那时就不会有任何一个人得以增加一便士的财富,最终我们全都得饿死。
必修二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3. 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及扩展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 股票崩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也标志着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黑 色 星 期 四 的 华 尔 街
焦虑不安的人们注视着华尔街股票的下跌
材料四:1932年,美国的国民收入从1929年的 874亿美元下降到417亿美元,工业生产1932年比 1929年下降46%,财政金融一片混乱,银行存款 下降,货币供应量锐减,全国6000家银行倒闭, 13万家工商业公司破产。 失业工人成几何级数上升,达到1500万,工人 工资降低40%。 1932年农业收入仅等于1929年的1/2,近百万 个小农场被迫拍卖,破产农民大批流入城市。
4.经济大危机的特点 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强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情况表
项目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工业 下降 外贸 缩减 失业 人数
70﹪
69.1﹪
50﹪46.2﹪ 40.6﹪ 28.4﹪ 16.5﹪ 8.4﹪ 1700万 476万 近300 万 85万
材料三:当时美国的流行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
供。”据统计,1924~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 增加到35亿美元。那时,农民贷款购买土地、化肥和农用设备; 城里人贷款买汽车、收音机、洗衣机;投资者贷款买股票。 1926年约有70%的汽车,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的。
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的泛滥
美国汽车工人罢工
德国法西斯势力崛起
虚拟一刻
大胆假设
假如你是当时美国总统,面 对本国严重的危机,你会如何来 应对呢? 考考你!
二、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
胡佛:共和党人,美国第31任总统(1929-1933) 对策: (1)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1928年胡佛在总统竞选 认为市场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 演说中许诺“美国人家 反对政府通过强制手段直接干预经济, 家锅里有两只鸡,家家 呼吁劳资双方和政府在“自愿合作”的基 础上解决经济问题 有两辆汽车”,“要让 贫穷从这个国家消失”。 (2)实行联邦政府和私人企业合作、扶持私人 因无力应付经济危机, 企业等 结果:危机更加恶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社会 他的诺言成为一张永远 动荡不已。民众期盼出现新的强力政府 无法兑付的空头支票。 美国总统胡佛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考纲要求】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学习目标】(1)识记:经济危机的表现、经济危机的特点、“自由放任”政策。
(2)情感价值观:经济的虚假繁荣会导致经济的崩溃,加深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危机,与此同时,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美国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使美国社会动荡不已;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这一制度本质虽然一直没有改变,但其运行机制却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得到调整【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自由放任”政策三、检测反馈知识点1 虚假繁荣的幻灭1.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加剧。
加剧这一矛盾的因素有①国民收入分配不均②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过多③股票投机活动猖獗④工商企业大量破产倒闭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2.19世纪20年代末,美国出现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A.20年代美国的繁荣 B.美国市场的分期付款C.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D.股票投机导致股价大幅度哄抬3.美国20年代流行一种说法:“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
它反映的问题是①美国物价下调②当时盛行分期付款③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④加速了经济危机的到来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知识点2 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4.1929年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后很快波及全世界。
这主要是因为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确立 B.资本主义在全球占有优势C.美国是世界头号经济大国 D.经济规律的作用5.1933年3月,罗斯福发表就职演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储蓄毁于一旦。
”反映的信息不包括A.经济危机来势猛烈 B.经济危机破坏性强C.经济危机给人们带来深重灾难 D.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6.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资本家大量销毁商品的目的A.减少产品,刺激消费 B.维持利润,稳定商品价格C.为了扩大再生产 D.销毁过期商品,减少库存A7.1933年,美国前总统柯立芝说:“在其他萧条时期,总可以看到能够寄托希望的事物,但现在举目四顾,却看不出任何希望。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1933年,美国前总统柯立芝说:“在其他萧条时期, 总可以看到能够寄托希望的事物,但现时举目四顾, 却看不出任何希望。”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 “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的确认为: 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 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上述材料表明 A.经济危机给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 B.经济繁荣导致社会贫富分化 C.经济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D.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本溪高中 郑雷洲
一,经济危机的爆发(1929)
1,历史背景:
柯立芝总统时期,大规 模标准化的生产方式渗透到 无线电产品、电冰箱、吸尘 器等消费品的生产中,这些 产品的低廉价格使得它们能 够进入寻常百姓家,美国在 西方各国中率先迎来大众消 费的曙光,史称“柯立芝繁 柯立芝总统(1872—1933) 荣” 。
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缓和社会矛盾。
3,影响:
• 经济: 美国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
• 社会: 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力。 保留了美国的民主制度,为二战胜利创造 • 政治:
了有利条件。
• 经济模式: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模式,美国 •
愤怒的工人砸碎工厂的玻璃
纳粹独裁希特勒在发表演讲
4,影响:
• 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加深。 • 法西斯势力在德、日抬头,资产阶级民主制 度面临挑战。 • 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二,“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坚持了一百多年的自 城巿中的无家可归者用木 由市场既然能带来空前 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 的繁荣,那么它也会在 搭起了简陋的栖身之所,这些 自我调节中克服这场危 机”。村落被称为“胡佛村”。流浪
人教版必修二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经济危机的含义,理解经济危机发生的具体原因和根本原因。
(2)掌握经济危机的表现、特点、影响,理解其危害的严重性。
(3)掌握胡佛经济政策的特点,认识其失败的原因以及说明了什么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与分析,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理解历史概念和本质。
(2)通过历史情景再现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真实历史图片资料切身认识去体味历史过程和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这一制度的本质虽然一直没有改变,但其运行机制却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得到调整。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的重要性,要将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有机地相结合。
教学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
教学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传统“自由放任”政策。
【复习提问】请同学们首先回顾一下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思考一下近代社会变迁的具体表现?(学生思考并回答)在进入这节课的学习之前,首先我们一起先来看两幅图片。
【导入新课】图片导入:第一副照片中描述的是1929年到1933年期间美国农场主正在将大批牛奶集中倒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难道是美国的牛奶真的多的喝不完吗?同学们再来看第二幅照片是当时的美国人正在等待救济。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揭开谜底,来学习一下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推进新课】(一)虚假“繁荣”的幻灭合作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80~81导言部分及正文第一部分内容。
师生互动:并展示两幅图片图1《繁荣时期的汽车长龙》图2《美国人领取救济》。
教师提问: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美国什么时期的经济状况,同样都是“长龙”,但为什么反差会如此巨大?学生回答:图1反映了美国一战后的“繁荣”景象,汽车工业、电器业和建筑业成为美国的三大支柱。
但是在这“繁荣”的表象背后,却隐藏着严重的危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优秀教学案例
五、案例亮点
1.亮点一:情境创设
本节课通过播放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经济危机的严重性。这种情境创设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亮点二:问题导向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一系列关于经济危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危机的起因、过程、影响等。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使学生在思考和探讨中掌握了知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旨在通过分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起因、过程和影响,使学生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脆弱性以及经济危机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巨大灾难。结合学科特点和课程内容,本节课的教学案例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3.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针对问题展开辩论,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划分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探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分配研究任务,让学生分组调查经济危机对不同国家的影响及各国应对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7.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经济危机的调研报告,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调查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应对经济危机的策略及其成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起因、过程和影响,了解这次危机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产生的深远影响。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教学流程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一、虚假“繁荣”的幻灭---1929-1933年经济危机
1.何为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
其中以1929年~1933年由美国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破坏力最大、影响最深远,也称为大萧条时期。
板
书
设
计
一、虚假“繁荣”的幻灭---1929-1933年经济危机
1.何为经济危机
2.原因
3.爆发
(1)爆发标志:
(2)表现:
4.危机的特点:
二、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1.从局部看: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2.从整体看:使世界局势变得动荡不安
3.引起了世界格局的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经济虚假繁荣会导致经济的崩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②通过对经济危机影
学习重点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学习难点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教材,多媒体
4.资本主义经济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
5.推动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的出现和发展。
三、“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1.措施:1.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2.被迫采取一些措施
2.特点:反对政府通过强制手段直接干预经济
3.结果:危机反而恶化,社会动荡
“自由放任”政策是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的传统政策。它对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有深刻影响。它认为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政府的干预只能造成低效率和浪费,所以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只有管得少,才能管得好”,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不受权力干预的个人决定,政府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足矣。
高中历史必修2笔记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虚假”繁荣”的幻灭1.繁荣背后的危机➢贫富差距扩大,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无限制的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盲目扩大生产➢股票投机活动,使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受严重冲击2.危机爆发➢标志:1929年10月24日,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人数激增,农产品价格下跌二.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1.危机特点➢波及范围广:从美国爆发,扩展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持续时间长:1929—1933年➢破坏性大:资本主义工业产量下降三分之一,失业人口超过三千万2.危机影响➢加深了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危机,德国法西斯和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影响猛增➢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三.“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1.美国总统胡佛固守“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2.结果:危机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社会动荡不已前言: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经济发展神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很多美国人也对前景非常乐观。
然而,繁荣的背后,一场巨大的经济危机也在酝酿中。
总结:1.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2.大危机的爆发,说明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原因:1.生产发展、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供给与需求矛盾尖锐2.美国政府奉行自由放任政策,对市场不加干预3.股票投机过度,形成市场虚假繁荣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使国民贫富差距拉大,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
特点: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影响:1.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示威游行、罢工抗议活动接连不断2.法西斯分子利用人们对现状的不满,加大了政治影响力3.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以美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和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使各国家和地区之间矛盾日益尖锐。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生 产 与 销 售 之 间 的 矛 盾
一、虚假“繁荣”的幻灭
1、“繁荣”:又称“柯立芝繁荣”
2、虚假: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资 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主要原因: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
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处于繁荣时期,财富 贫富差距过大,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 集中在少数人和大企业手中,贫富差距不断扩大。1929 年,占美国人口1%的富人拥有的财富超过美国全部国民 财富的三分之一。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自由放任主义最早出现于18世纪的法国, 意为“顺其自然”。 理论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 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 不受国家权力干预的个人决定,政府扮演好经 济“守夜人”的角色足矣。对于政府而言, “只有管得少,才能管得好”,似乎没有政策 就是好政策。美国胡佛政府信奉自由放任的思 想,对经济采取不干预政策。
银行 企业 失业人数 __________倒闭,_______破产,__________激增, 农产品价格 ____________猛跌。
当时的美国幽默 小品说:“在旅馆 你必须排队才能挤 到窗口跳出 去。”“旅店的招 待员总要先问旅客: ‘您是要一个房间 睡觉,还是跳 楼?’”
二、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汽车长龙
电器业
建筑业
一、虚假“繁荣”的幻灭
1、“繁荣”:又称“柯立芝繁荣”
2、虚假:危机爆发的原因
问题:为什么美国经济会从一战后的 “繁荣”一下子掉进经济危机的万丈 深渊呢?
现在天气这么 冷,我们为什 么不生炉火呢?
因为我们没有 煤。你爸爸失 业了,我们没 有钱买煤。 这个例子反映了什么现象?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阜阳市第四中学李晓芳一、设计思想本节课的设计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结构和学生现状,通过对历史问题的探究、组织小组讨论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材分析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是: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本课内容的组成:本课主要从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危机的特点、危机产生的影响以及美国在经济危机初期应对政策的失败等四个方面讲述1929~1933年的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这场危机的发生,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固有矛盾的结果。
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扩展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面对经济危机,各国处理方式不同,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在经济危机初期,美国总统胡佛固守“自由放任”政策,不但没有消除危机,反而使危机恶化。
3、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内容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在本单元中属于资本主义政策调整的背景或原因,后面的第18课、第19课分别属于调整的具体措施(模式)和带来的深远影响;学好本节课是理解这一单元内容的基础,它对我们探究资本主义经济从垄断资本主义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变迁过渡有很大帮助。
(1)调整的背景——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调整的措施——罗斯福新政(3)调整的影响——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三、学情分析学生为高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通过对历史必修一的学习,已经对资本主义制度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以此为基础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他们有一定的自学和表达能力,也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思维活跃;但在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等方面还不够成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 对经济的干预 20世纪70年 代至今
由罗斯福新政开创, 盛行于二战结束后 至20世纪70年代初
课程标准与考纲知识对照
(1)考纲: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课标: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 机爆发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背景
在美国历史上,很少有像胡佛那样受到老百 姓讽刺、憎恶的。用破铁罐、纸板和粗麻布搭 起来的棚户叫做“胡佛村”,手里提着的装破 烂的口袋叫做“胡佛袋”,乡下的贫民把破汽 车前部锯掉,套上骨瘦如柴的骡子,叫做“胡 佛车”,在公园长凳上躺着过夜的人用旧报纸 裹身取暖,叫做“胡佛毯”,衣袋翻过来,一 个钱也找不到,叫做“胡佛旗”,野兔被饥饿 的农民抓来吃,叫做“胡佛猪”。杂耍演员插 科打诨说:“什么 ? 生意好起来了吗,你的意 思是说胡佛死了吧。”
1/3
2/3 3000 万
③ 破 坏 特 别 大
经济危机的影响
(1)政治:加剧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危机
法西斯上台
(2)对世界: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A、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B、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更尖锐 (3)经济:资本主义经济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
(4)推动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的出现和发 展
一、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调整背景 1.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①贫富差距扩大,人民相对贫困
具体
②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经济虚假繁荣 ③股票投机过度,加剧了经济繁荣的假象
基本 市场供需矛盾,供大于求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根本 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经济 危机
1929年,股市崩溃后,人 们涌向银行挤提存款 股市崩溃时华尔街的场景
B
• 3、 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 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 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 A 一致提高关税,共度难关 • B 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 C 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 D 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B
• 4、1920一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0 %,,而工厂中生 产率却增长55%。农业 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国家 财富的60%由只占人口总数20%的人拥有。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社会公平问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B.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 c.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 D.美国国内潜伏着严重的经济危机
(2)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 (3)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锐减
2.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 经济危机的特点
① 范围特别广 ②时间相当长 ③破坏特别大
① 范 围 特 别 广
② 时 间 相 当 长
1929—1933年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工业 46.2% 40.6% 28.4% 16.5% 8.4% 下降 外贸 70% 69.1% 50% 50% 缩减 近300 失业 1700 600万 85万 300万 人数 万 万
3.胡佛“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胡佛政府反危机的措施
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被迫 采取一些措施
胡佛政府反危机的结果
危机反而恶化,社会动荡
教训:
资本主义经济自我调整是有 限度的,政府必须适当干预
特点:反对 政府直接干 预经济
认为市场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政府的 干预只能造成低效率和浪费. 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 固有的弊端。因此,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 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 不稳定,容易导致经济波动和混乱。
2、爆发标志
争相阅读股市崩盘的消息
1929年10月24日, 纽约华尔街股市崩溃
扩展:金融业→工商业→农业 3、表现:
(1)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 减;
当时的美国幽默小品说: “在旅馆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 窗口跳出去。”“旅店的招待 员总要先问旅客:‘您是要一 个房间睡觉,还是跳楼?’”
1、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 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 体验是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象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B
2、有学者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为美国 经济霸权的确立提供了契机。这一观点的主要依 据是 A.经济危机使其他国家卷入到了战争之中 B.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经济先于他国恢复 发展起来 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乘机大发战争财 D.美国为其他发生经济危机的国家提供援助,加 强了对世界经济的垄断
C
• 1923~1929年在任的美国总统柯立芝说: “既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政府 应该谨防多数人的意见。由于贫穷是罪恶 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 以援助卑贱的穷人。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 的利益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 的企业。"柯立芝的上述思想对美国历史造 成的最大影响是 • A.加剧了美国工人的贫困 B.加深了美国工人同资本家的矛盾 • C.阻碍了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实施 D.为经济大危机的发生埋下了祸根
高一历史必修2第六单元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经济危机。此后平均 大约每隔十年左右,就发生一次经济危机,如 1837年、1847年、1857年和1866年。其他资本主 义国家也不同程度地爆发了经济危机。
什么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 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 大混乱,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 其中以1929年~1933年由美国席卷资 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破坏力最大、 影响最深远,也称为大萧条时期。
D
美国20年代的国民收入分配
美国20年代的国民收入分配
1926年统计,占1/10人口的资本家拥有全国财富的 9/10,而广大劳动人民日益相对贫困。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分期付款
含义:是一种提前消费的形式,用句时髦话来说,就是 所谓“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 表现:20年代的美国盛行分期付款,用这种方法来刺激 消费市场。汽车、收音机、电冰箱、洗衣机、钢琴、 电唱机以至结婚戒指都可以按月分期付款。有的农场 主赊购的拖拉机已经用坏,还没付清赊购的钱。有的 家具店对年轻的新婚夫妇说:“分期付款,你负责打 扮姑娘,我们来布置新房。”后来殡仪馆也登起广告: “分期付款,人死了,我们来负责料理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