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课件:19.1.2函数的图象 第2课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提升
解:由题意得小船的速度为 50÷2=25(m/min),
设小船与码头的距离为 y,时间为 x,则 y=200-25x,
故小船与码头的距离是时间的函数,
函数关系式为 y=200-25x,
y
图象如图所示.
200
y=200-25x(0≤x≤8)
150
100
50
O 1 2 3 4 5 6 78x
2 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对应 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
3 连线: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出的各点用平 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学习目标
1.全面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2.会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函数模型并解决具体 问题.
课堂导入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要表示一 个具体的函数,除了可以写出函数解析式, 还可以用哪些方式表示吗?
随堂练习
1.要做一个面积为 12 的长方形花坛,花坛的一边长为 x,周长为 y. (1)变量 y 是变量 x 的函数吗?如果是,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请求出函数解析式,并列表、画出图象.
列表如下:
x/m 1 2 3 4 5 6 y/m 26 16 14 14 14.8 16
随堂练习
1.要做一个面积为 12 的长方形花坛,花坛的一边长为 x,周长为 y.
缺点:从自变量的值常常难以找到对应函数的准确值.
新知探究
表示函数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 的方法,有时为了全面的认识问题,需 要同时使用几种方法.
新知探究
例4 一个水库的水位在最近5h内持续上涨,下表记录了这5h内 6 个时间点的水位高度,其中 t 表示时间,y 表示水位高度.
t/h 0 1 2 3 4 5 y/m 3 3.3 3.6 3.9 4.2 4.5
次数x 10 20 30 40 50 60 70
费用y
随堂练习
(1)试写出小明家一个月内电话费 y 与打电话次数 x 之 间的有关数据,填入表格并写出函数解析式.
次数x 10 20 30 40 50 60 70 费用y 24 24 24 26 28 30 32
24 (x≤30) y=
0.2x+18 (x>30)
随堂练习
(2)画出图象: y
34 32 30 28 26 24 O 10 20 30 40 50 60 70 x
这个函数解析式是分段的,所以函数图象是折线段.
课堂小结
函 数 表 示 法
解析 式法
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解析 式法,其中的等式叫做函数解析式.
列表法
通过自变量的值与对应函数值的表格来表 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列表法.
随堂练习
1.要做一个面积为 12 的长方形花坛,花坛的一边长为 x,周长为 y. (1)变量 y 是变量 x 的函数吗?如果是,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请求出函数解析式,并列表、画出图象.
解:(1)y 是 x 的函数,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 x>0.
对于题目中的函数值 y,当自变量 x 取一个确 定的值时,y 都高度 y 是否为时间 t 的函数?如果是,试写出符合表中数据 的函数解析式,并画出函数图象. 这个函数能表示水位的变化规律吗?
解:由于水位在最近 5 h内持续上涨,对于时 间 t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水位高度 y 都有唯 一的值与其对应,所以 y 是 t 的函数.开始时 水位高度为 3 m,以后每小时水位上升 0.3 m. 函数 y=0.3t+3(0≤t≤5) 是符合表中数据的一个 函数,它表示经过 t h 水位上升 0.3t m,即水 位 y 为(0.3t+3) m. 其图象是图中点 A(0,3)和 点B(5,4.5)之间的线段 AB.
例3 根据以上例题列出的表格,画出相应的函数图象.
新知探究
x y
…… -2 -1 …… -1 1
y
7
4 1 -3-2-1O 1 2 3 4
0 1 2 …… 3 5 7 ……
从函数图象可以看出,直线 从左向右上升,即当x由小 变大时,y=2x+3随之增大. x
新知探究
图象法有什么优缺点呢?
优点:直观、形象地反映出函数关系变化的趋势和某 些性质.
新知探究
(2)水位高度 y 是否为时间 t 的函数?如果是,试写出符合表中数据 的函数解析式,并画出函数图象. 这个函数能表示水位的变化规律吗?
如果在这 5 h内,水位一直匀速上升,即升 速为 0.3 m/h,那么函数y=0.3t+3(0≤t≤5)就 精确地表示了这种变化规律.即使在这5h内, 水位的升速有些变化,而由于每小时水位 上升 0.3m 是确定的,因此这个函数也可 以近似地表示水位的变化规律.
新知探究
(3)据估计这种上涨规律还会持续 2 h,预测再过 2 h 水位高度将达到多少米?
解:(3)如果水位的变化规律不变,则可利用上述函数预 测,再过 2 h,即 t=5+2=7(h) 时,水位高度 y=0.3×7+3=5.1(m).
新知探究
(3)据估计这种上涨规律还会持续 2 h,预测再过 2 h 水位高度将达到多少米?
还可以列表格
还可以画函数图像
新知探究
知识点1:解析式法
解析式法 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解析式法, 其中的等式叫做函数解析式.
我们之前是怎么求函数解析式的?
新知探究
例1 已知矩形 ABCD 的周长为 20,AB 的长为 y,BC 的 长为x.写出 y 关于 x 的函数解析式(x为自变量).
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之内,选取合适的 t.
t/h … 0 0.5 1 1.5 2 2.5 3 … s/km … 0 30 60 90 120 150 180 …
跟踪训练
一辆汽车以 60 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试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汽 车行驶距离 s(km)与行驶时间 t(h)之间的函数关系. 解:(3)图象法:
(1)变量 y 是变量 x 的函数吗?如果是,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请求出函数解析式,并列表、画出图象.
y
28
根据列表的值画出函数图象. 24
20 16 12 8
4
O 1 2 3 4 56
x
随堂练习
2.小明家的固定电话收费方式是:月租费24元,30次以内 不另收费,超过30次,超过部分每次收0.20元. (1)试写出小明家一个月内电话费y与打电话次数x之间的 有关数据,填入表格并写出函数解析式; (2)与同桌交流一下这个函数的图象大致是什么形状?
新知探究
知识点2:列表法
列表法 通过自变量的值与对应函数值的表格来表示函 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列表法.
例2 以下式子,对于 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的 对应值,即 y 是 x 的函数.从 x 的取值范围中选取一些数值, 算出 y 的对应值,列表.
y=2x+3
新知探究
从式子 y=2x+3 可以看出,x 取任意实数时这个式子都有意 义,所以 x 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从 x 的取值范围中选取一些数值,算出 y 的对应值,列表:
图象法
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的方法 叫做图象法.
拓展提升
一条小船沿直线向码头匀速前进,在 0 min,2 min,4 min, 6 min 时,测得小船与码头的距离分别为 200 m, 150 m, 100 m,50 m. 小船与码头的距离 s 是时间 t 的函数吗?如 果是,写出函数解析式,并画出函数图象. 如果船速不变, 多长时间后小船到达码头?
x …… -2 -1 0 1 2 ……
y …… -1 1 3 5 7 ……
新知探究
列表法有什么优/缺点呢?
优点:一目了然,对表格中已有自变量的每 一个值,可直接找到与它对应的函数值.
缺点:列出的对应值有限,而且在表格中不 容易看出自变量与函数的变化规律.
新知探究
知识点3:图象法
图象法 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的方法 叫做图象法.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一次函数
19.1.2 函数的图象 课时2
知识回顾
1.函数的图象 一般的,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 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 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2.函数图象的画法步骤
1 列表: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表中数据对应的点,这些点是否在 一条直线上?由此你发现水位变化有什么规律?
解:如图,描出表中数据对应的点.可以 看出,这6个点在一条直线上.
新知探究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表中数据对应的点,这些点 是否在一条直线上?由此你发现水位变化有什么规律?
结合表中数据,可以发现每小时水位 上升 0.3 m.由此猜想,如果画出这 5 h 内其他时刻(如 t=2.5 h 等)及其水位高 度所对应的点,它们可能也在这条直 线上,即在这个时间段中水位可能是 始终以同一速度均匀上升的.
解:依题意得 2x+2y=20, 即 y=10-x, ∵ x,y 为矩形的边长, ∴ x>0,y>0, ∴ 0<x<10, ∴ y 关于 x 的函数解析式为 y=10-x(0<x<10).
新知探究
解析式法有什么优缺点呢?
优点
能准确地反映整个 变化过程中自变量 与函数的对应关系.
缺点
很难直观地看出函数的变 化规律,而且有些函数不 能用解析式法表示出来, 如气温与时间的函数关系.
把图中的函数图象(线段AB)向 右延伸到 t=7 所对应的位置, 从图象也能看出这时的水位高 度约为 5.1 m.
跟踪训练
一辆汽车以 60 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试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汽 车行驶距离 s(km)与行驶时间 t(h)之间的函数关系. 解:(1)解析式法:
跟踪训练
一辆汽车以 60 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试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汽 车行驶距离 s(km)与行驶时间 t(h)之间的函数关系. 解:(2)列表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