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措施干预对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致静脉炎的效果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措施干预对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致静脉炎的效
果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措施干预对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致静脉炎的效果
分析。方法将100例静脉滴注规格为100mL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患者
按急诊和门诊补液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静脉补
液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措施干预,依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
会静脉炎的分级标准进行评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实
施护理措施干预后静脉炎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
液在静脉滴注时实施控制滴速、肢体保温等护理措施,可有效防止静脉炎的发生。[关键词] 静脉炎;护理措施;效果分析
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属于第三代氟喹诺酮类合成抗菌药,其抗
菌活性为氧氟沙星的2倍,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特点,主要用于由革兰
氏阴性和革兰氏阳性的细菌感染,如由敏感菌所致的泌尿系感染、前列腺感染、
呼吸道感染等,为近年来临床治疗细菌性感染疾病的常用药。喹诺酮类药物的不
良反应,顾玉英[1]等认为有心脏的毒性作用、皮肤反应和光毒性等。临床在使用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滴时,其会对血管产生较强的刺激性,并引发静脉炎,即呈
条索状红线沿静脉走向,症状表现为局部疼痛、灼热、发红、肿胀,并有发热、
畏寒等[2]。本研究主要对静滴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患者进行护理措施干
预并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二级综合性医院,年门诊量将近70万人次。研究对象为2018年
7-12月在我院门急诊就诊并静脉滴点100mL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患者100例,按照门诊和急诊就诊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32例,年龄18-60岁;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20-59岁。
1.2 患者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第一瓶静脉滴点100mL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者;(2)愿意参与此项研究;(3)具有听说能力。排除标准:(1)有过敏性疾病者;(2)有精神病不能配合者;(3)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的静脉补液方法,输液速度每分钟50-60滴,补液后予以口
头告知输液中注意事项。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措施干预,(1)控
制输液速度每分钟40-50滴,选用5.5号密闭式输液器,输液挂钩高度在170cm 内,避免依从性差患者自行调快滴速;(2)输液部位保暖穿刺部位上方使用热
水袋等工具保暖,可减少寒冷液体及药物对血管壁刺激引起的疼痛,另外热敷也
可降低皮肤对疼痛的敏感性;(3)使用醒目标识输液袋上粘贴红色“控制滴速”
标识,时时提醒患者及护士;(4)选择合适静脉应选择较大的并且弹性好的,
尽可能的避开关节处,需要长期输注者应每次更换穿刺部位,最大限度的减轻患
者的不适;(5)加强药物宣教补液前告知患者可能会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以
免出现静脉发红、瘙痒、疼痛等不适时引起惊慌,补液后告诉患者不能随意调快
滴速,讲解药物的注意事项,补液中加强巡视,出现不适及时处理。
1.4 观察指标
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炎的分级标准,将静脉炎分为3度,I度:局部疼痛,红肿、水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度:局部疼痛,红肿、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度:局部疼痛,红肿、水肿,静脉条索
状改变,触及硬结。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致静脉炎的数据进行
处理,计数资料采用Pearson 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静脉点滴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致静脉炎的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施护理措施干预后静脉炎的发生明显
低于对照组,见表1。
3 讨论
左氧氟沙星是人工合成的静脉使用的广谱抗生素,在临床中因其疗效好,而
被广泛使用,但是使用不当也会出现不良反应[3]。在临床中,导致静脉炎发生原
因有机体因素、机械因素、药物因素等三个方面,其中机械因素指药物输注的压力、时间及速度等,最关键是速度,药物因素指药物的渗透压、酸碱度、浓度及
注入量[4]。张载福[5]等认为输液速度快,血管内药物浓度就高,血管内压力增大,血管膨胀,血管壁细胞膜内外渗透压失去平衡,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壁神经细胞
脱水,过速流动的液体对血管壁的压力增高,摩擦力加大,使血管壁内平滑肌损伤。因而,左氧氟沙星的浓度与静脉炎发生有关系。
本研究针对静脉点滴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干预,
探讨干预后对静脉炎的发生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明显低于
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在
静滴时控制输液速度每分钟40-50滴、穿刺点上方适当保暖、选择合适静脉、做
好药物告知及宣教工作、加强巡视、及时处理患者不适等护理措施,对输注乳酸
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安全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能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顾玉英,邓湘平.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2,41(6):13-16.
2 黄秀丽.输液速度对左氧氟沙星所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J】.现代实用医学,2013,3:346-347.
3 张泽锋,李有俊.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合理应用【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7,16(11):69.
4 王巧玲,刘萍.静脉滴注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护理【J】.中
国实伤残医学,2010,1:129.
5 张载福.病理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09-112.